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网渔业是目前世界海洋渔业中的主要作业之一,年产量约2千万吨左右,为世界海洋渔业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当前,我国海洋捕捞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底拖网作业,围网作业所占比例较小,机轮围网更是寥寥无几。鉴于近年来东海、黄海主要底层经济鱼类逐渐衰退,群体减少,鱼体变小,产量下降。因此,发展围网作业,捕捞中上层鱼类,成为海洋渔业生产当务之急,也是发展外海渔业,提高海洋捕捞生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北部湾是广西海洋渔业的主要作业场所,长期以来,广西沿海渔民,一年四季大部份时间都在北部湾生产,进行拖、围、刺、钓等各种作业,北部湾水产资源丰歉、优劣,直接影响着渔民的生活,影响着广西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近十年来,北部湾龄水产资源发生较大变动,致使广西海洋捕捞产量若升若降,究竟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3.
我省从事海洋渔业生产的船只己发展到5900余艘,出现了船只数量过多,捕捞能力过大的矛盾。为了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在减轻海洋生产捕捞强度,严格控制渔船发展数量的同时,还要正确地处理现有渔船的维修、技术改造和合理更新的关系,这是关系渔业生产船只采用新技术,提高捕捞生产经济效益和开创我国渔业生产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课题。现就这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海门县海洋渔业公社今年对虾生产首战告捷。全公社29对渔船,自9月15日开捕以来,6天时间捕捞对虾4600担,平均对产160担,比历史上最高年份的1977年整个虾汛产量增长1.7倍。  相似文献   

5.
李豪 《海洋渔业》1986,8(3):116-118
<正> 在海洋渔业捕捞生产中围网是主要利用中上层鱼类资源,组织生产的一种作业形式。由于中上层鱼类洄游的不稳定性,因此围网捕捞受渔场变化的制约。东黄海灯诱围网是从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品种以鲐鲹类为主。渔场作业范围也因捕捞能力而局限在大沙渔场,长江口渔场一带。捕捞时间高度集中在11~12月至翌年的1~2月间,十  相似文献   

6.
在渔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广东省阳江市曾一度有“鱼仓”之名而无富裕之实,皆因传统渔业的粗放低效成为阳江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从1999年国家实施海洋捕捞生产零增长计划以来。该市海洋捕捞的统计产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8,23-36,33万吨之间。特别是2008年,台风“黑格比”给该市的海洋捕捞业带来了重创,海洋捕捞产量当年出现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7.
建国40年来,江苏省海洋捕捞渔业经历了一个恢复、发展、徘徊和稳步增长的过程。作者回顾江苏省海洋渔业发展的过程,总结了重视海洋捕捞渔业的技术改造工作,促进捕捞生产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经验与教训。要使江苏省海洋捕捞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作者提出三点建议:一、要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二、积极研究、推广新技术;三、努力培训人才。  相似文献   

8.
干书国 《海洋渔业》1985,7(3):99-102
<正> 一、浙江海洋渔业在我国的地位我国海洋渔业是以近海为基础,主要渔场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洋捕捞产量年产200多万吨左右。近几年来由于资源和捕捞技术的变化。东海渔场日益处于左右全国海洋渔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负责任捕捞的概念和原则,分析了我国在海洋渔业生产管理中履行负责任捕捞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探讨了实施TAC及其限额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10余年来,广东省海洋渔业生产也与其它行业一样,突飞猛进地发展。1988年广东海洋捕捞产量为90万吨,到1998年达到195万吨多,平均每年递增8%。近10年来机动渔船数不断增加,1988年机动渔船总功率为116.3万千瓦,到1998年,为221万千瓦,平均每年递增6.6%。这两项数字表明海洋渔业生产确实发展很快,但是对于海洋捕捞业来说,这并不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渔业资源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远洋渔业企业在国际市场通过兼并收购获得海洋渔业捕捞配额的情况屡见不鲜。近日,总部位于香港、在新加坡证券市场上市的中渔集团(China Fishery Group)收购秘鲁国内第二大鱼粉生产企业科佩卡公司(Copeinca ASA)的案例,曾经引起全球海洋渔业捕捞界和鱼粉生产企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正> 山东省是全国海洋渔业的主要省份之一。1990年海洋捕捞产量达103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61%。海洋捕捞业仍然是山东省水产业的一大支柱。海洋捕捞渔船和渔具是从事海洋捕捞生产的基本工具,海洋捕捞业的生产对象是鱼、虾、蟹、贝类等具有再生性的渔业生物资源。因此,海洋捕捞强度必须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但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刺激,近年来,我国沿海渔区有不少个体和联户渔民,不顾国家政策限制,盲目地兴造近海小型捕捞渔船,在沿岸和近海进行掠夺性生产,使已经衰退的渔业资源更加恶化。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渔政管理,完善海洋渔业的经营体制,有效地  相似文献   

13.
带鱼是我国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解放后带鱼也一直是我省海洋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产量在绝大多数年份列居海洋捕捞量第一位。但是,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情况发生较大变化。由于在带鱼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上处理欠佳,原来数量众多的传统作业和大量迅速发展起来的作业对带鱼幼鱼和补充群体的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14.
柯继 《水产科技》1992,(3):42-42
拖网渔业,历来是我省海洋渔业最主要的渔法,其产量占海洋捕捞产量的80%以上。近些年来,为了提高捕捞能力,各地相继发展了一批大功率拖网渔船。但由于所用的网具不同,经济效益差别很大。为了扭转这一情况,省海洋渔业技术总站和有关市、县海洋捕捞的科技人员,在部水产司、省水产局持下,采用优化选型方法,在总结现有高产网具的基础上,种用网模水槽试验等新技术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我省海洋渔业资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底层鱼类产量渐趋减少,中上层鱼类尚有较大的捕捞潜力,近海渔场产量渐趋降低,外海渔场尚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实践证明:发展外海渔业,巳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茂名市博贺港的外海生产,其效果尤为突出。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是提高主机功率,减小阻力系数,提高拖速和航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据伊朗渔业部长透露,伊朗海洋捕捞渔业急剧增长,1986年海洋捕捞产量在130,000吨以上,比1985年增加50,000吨,1987年的渔获量可达180,000吨.海洋渔业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伊朗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渔业合作和增加了捕捞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浅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渔获产量统计和鱼类生物学资料对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东海区海洋渔业捕捞产量虽连年增长,但主要是靠大幅度提高捕捞强度等措施获得。渔获物中增加的主要是经济鱼类的幼鱼和低值小杂鱼类,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等过度捕捞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渔业资源结构日趋恶化,渔业资源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海洋捕捞结构调整对渔业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持续发展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必须实施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的战略,并对现有的海洋捕捞结构进行调整。随着产量的减少,渔获品种的变化,海洋捕捞业的经济效益必定受到影响,如何在产量减少的情况下,保持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增长,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海洋捕捞业为例,分析了海洋捕捞业产量“负增长”及作业结构调整对渔业经济的影响,提出海洋捕捞结构调整后,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海洋捕捞渔业发展的方向是巩固发展海洋渔业.积极利用外海渔业资源,因此,开展远洋渔业生产是我国海洋捕捞渔业的必经之路。我国远洋渔业始于80年代中期,而我省是从1987年开始,先由汕头、南海两个国营渔业公司与农业部合作派船到贝劳开展出国远洋渔业生产的,以后每年都有一些渔船参加。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近年来我国海洋渔业逐步向深海发展,自1973年开始调查探捕后,至1976年东海区马面纯的产量迅速上升,已成为我国海洋捕捞中很有发展前途的新鱼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