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渔业》1976,(1):23-25
1972年幸福大队养鱼场,为了解决养鱼需要的饵料,开展了草炭饵料的试制与养鱼试验。从8月初开始到工。月初,共使用草炭饵料72,700斤,养成2.5—3寸鲤鱼种36万尾,纯增重量为5,140斤(合每尾7.2克),鲤亲鱼170尾,纯增重量为140斤(合每尾增重8.3两)。按上述综合计算,平均每尾增重1斤,使用成品草炭饵料14斤左右(制成团投喂)。  相似文献   

2.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水产养殖研究中心,用安氏罗非鱼和罗氏沼虾进行混养研究。混养试验在四只0.1公顷池塘中进行,其中二只池塘施无机肥料,施肥量为50~100公斤/公顷。二只试验塘(1号和4号),5月29日放养安氏罗非鱼2,000尾,每尾平均重1.82克,5月31日放养罗氏沼虾稚虾1,100尾,每尾重0.29克。  相似文献   

3.
用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早杂交经处理后获得的子一代全雄性罗非鱼,在廉江老鸭塘养殖场进行越冬和生长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1992年11月17日放苗入塘自然越冬,规格1.5—3cm,越冬期间,最低气温5℃,最低水温6.5℃,无任何越冬设施,在周围池塘的越冬罗非鱼大批死亡的情况下,该鱼成活率为99.6%;在以鸭粪肥水进行成鱼试养过程中,经80天养殖,平均水温23.5℃,鱼体重由193.0克/尾增至705克/尾,平均尾日增重6.4克。  相似文献   

4.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水产养殖研究中心,进行安氏罗非鱼和罗氏沼虾混养研究。试验在四个O.1公顷池塘中进行,其中两个池塘施无机肥料,施肥量为50~100公斤/公顷,5月29日在两个试验塘里(1号和4号),各放养安氏罗非鱼2,000尾,每尾平均重1.82克,5月31日各放养罗氏沼虾稚虾1,100尾,每尾重O.29克,所有池塘投喂同样类型的等量饵料(Ralston Purina M-25)。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方法1.试验地点定在未央区辛家庙特种养殖场,试验池塘为2口水泥堤防渗池,每口池塘面积11亩,生产季节鱼池平均水深2米,池塘淤泥30厘米,水源为地下水,用水泵注排水,每口池塘配备1台3千瓦增氧机。2.鱼种放养用生石灰干法清塘,2001年3月10日开始投放本场生产培育的苗种。亩总投放鱼种1900尾(计271.8千克),其中,亩投放花鲢800尾(计200.8千克),规格251克/尾;白鲢100尾(计21千克),规格210克/尾;鲫鱼1000尾(计50千克),规格50克/尾。3.饵料的配制与投喂…  相似文献   

6.
俞伏虎  何炜 《水利渔业》1995,(3):33-33,42
在小型流水池中用配合饲料喂养南方大口鲶,经142天,平均体重由2g/尾,增至350g/尾,日增重2.43g/尾,饲料系数0.98,成活率76.7%。每kg鱼的饲料成本2.45元。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由于雄性生长较快、生长期长、个体较大,所以全雄性养殖能促使增产。 Pruginig(一九六七年)每公顷放养1000~1500尾,平均体重50克的全雄性杂种(Sniloticua×Shornrcum), 饲养100~150天,养殖期间没有投肥施饵,收获时的平均个体重200~450克,每天每尾鱼增重1.5~3.0斤,Shell(一九六八年)采用人工投饵,进行了雄性尼罗罗非鱼养殖实验。发现生长率与鱼的密度无关,即使密度高达每公顷5000尾,每天每尾仍能增重2.1~2.3克,饲养163天产量达1.6吨/公顷。饵料系数是2.31。  相似文献   

8.
为了调整我市水产养殖结构,推动城郊垂钓休闲渔业的发展,2000年我们引进了淡水白鲳进行示范养殖,当年夏花鱼种经过3~4个月的养殖,均达到上市规格,每667米2产鲜鱼575千克,其中淡水白鲳为363.25千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条件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为湘潭市水产科学研究所4#池塘,面积为667米2,水深1.2~1.5米,水源不方便。放养前用生石灰150千克带水消毒。投放淡水白鲳苗前一周,用500千克鸡粪培肥水质。1.2鱼种投放3月10日投放草鱼种40尾,平均每尾重250克。5月5日…  相似文献   

9.
配合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8%、31%、43%。经55d的饲养,1号料饲料系数为1.26,每尾净增重7.25g,成活率99.7%,每1kg鱼饲料成本5.23元;2号料饲料系数为1.44,每尾净增重6.87g,成活率99.3%,每1kg鱼饲料成本4.32元;3号料饲料系数为1.18,每尾净增重7.12g,成活率99%,每1kg鱼饲料成本7.91元。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1%的2号料经济效益明显,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效率都较高,基本能满足美国蓝鳃太阳鱼的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0.
1995年,在1口面积5802.9m^2成鱼塘设置1口25m^2的网箱养湘鲫,经136天饲养,由平均150g/尾长到670g/尾,增重3.47倍,日尾均增重3.82g箱产湘鲫334.33kg,净产259.33kg;每m^2产量13.37kg,净产10.37kg。箱鱼总产值4849.02元,盈利1.949.49元,投产比1:1.67。  相似文献   

11.
山羊短期育肥补饲草料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八月龄南江黄羊阉羊补精粉,每只每日补0.1千克,补草每只每日1千克,全放牧三组各15只,进行60天短期育肥试验表明,只平增重分别为6.32千克、5.82千克、4.27千克。补精料组只平增重最高,极显著高于全放牧组(P<0.01),日增量为:补精料组105.38克,补青草组96.3克,全放牧组为71.11克,增收以全放牧对照组最低,为447.93元,补精料组,补青草组分别为519.88元,521.38元,比对照组高于16.1%,16.4%,效益以补青草组5.48元高于补精料组的4.75元。本试验说明肉用山羊应大力推广短期育肥补饲技术,以提高羊肉产量和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2.
鳜鱼配合饲料规模驯饲与网箱养殖生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广东从化流溪河水库进行鳜鱼配合饲料规模驯饲和网箱养殖生产性试验,分三次用1m3网箱和鳜鱼配合饲料驯饲3cm左右幼鳜41000尾,成功率92.3%;用13m3网箱,每箱1200尾,养殖成鳜,养殖两月平均日尾增重1.05-1.64g,每m3网箱净产达6.67-11.34kg,增重速度与同批活饵鱼网箱养鳜相当;配合饲料系数平均1.68每增1kg鳜鱼饲料成本下降一半以上,更重要地是从此鳜鱼配合饲料规模驯饲和网箱养殖科技成果跨入实用化、规范化和产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东西南北     
“水库网箱养殖工程鲤、工程鲫高产技术研究”项目是湖南省科委下达的科研计划项目,由湖南农大水产系和东江库区管理局水产服务站承担完成。1995年11月19日,省科委委托郴州市科委、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教授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工程鲤鱼种放养密度75尾/m~2(规格118克/尾),养殖235天,成活率96.7%,增重6.7倍,单位产量58.7kg/m~2;投喂颗粒饲料其饲料系数2.30,资金投入产出比为1 :1.93;每m~2产值941元,盈利451元工程鲫鱼种放养密度为98尾/m~2(规格51.9克/尾),养殖199天,成活率98.1%,增重8.6倍,单位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1997年7月15日~9月15日进行了池塘利用小网箱培育团头鲂鱼种试验,通过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细绿萍,二个小网箱中的团头鲂夏花经精心的饲养和管理,体长由放养时的平均3.05厘米,增长到9.05厘米,达3.3倍;平均尾重由0.6克,增重到11.85克,达20倍,成活率达87.6%  相似文献   

15.
一、应用效果1972年幸福大队养鱼场,为了解决养鱼需要的饵料,开展了革炭饵料的试制与养鱼试验。从8月初开始到10月初,共使用草炭饵料72,700斤,养成2.5-3寸鲤鱼种36万尾,纯增重量为5,140斤(合每尾7.2克),鲤亲鱼170尾,纯增重量为140斤(合每尾增重8.3两)。按上述综合计算,平均每尾增重1斤,使用成品草炭饵料14斤左右(制成团投喂)。每百斤成本(包括原料挖掘、运  相似文献   

16.
1试验材料和方法1.1时间2001年3月2日~11月29日。1.2池塘条件池塘面积0.536公顷,池深2米,水源方便,能排能灌,未安装增氧机。1.3鱼种投放黄颡鱼145.4千克,2.1万尾;湘云鲫243千克,3416尾;草鱼70千克,840尾;鳊鱼1000尾,50千克,麻白鲢600千克,4500尾,鱼种下塘前用50克/升食盐水和20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处理。1.4饲料全年投放颗料饲料4.5吨,其它油糠等饲料4吨。1.5水质管理注意水质调节,5~6月鱼体小,水温低,池水深1米。7月份后水深…  相似文献   

17.
泰国农业科技火学水产养殖系利用具有循环水系统园形水泥池进行养蟾胡子鲶试验,目的是估价不同放养密度对鱼的成活率、生长、产量、饲料系数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1981年6月16日利用6个15m^3的水泥池分作三个组放养平均体重为0.1克的蟾胡子鲶鱼苗,其密度分别为5000尾、7500尾、10000尾,每组两个池,用浮性颗粒饲料喂食,养到11月15日。各组平均成活率(%)、绝对增重(克)、产量(公斤)、饲料系数和经济效益(%)分别为:低放养密度处理的为79.53、96.07、381.49,1.40、44.38;中等放养密度处理的为91.06、89、607.32、1.49、53,62;高放养密度处理的为90.73、85.51、775.04、1.24、80.93。对小规模饲养这种鱼的经济效果亦做了估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作者近两年在湖北省嘉鱼县和通山县的浅水湖泊、池塘内利用网箱较大规模进行鱖鱼人工饲料驯饲和网箱集约养殖生产性试验的情况。在试验中用1.0~1.4平方米网箱和W91系列鱖鱼配合饲料驯饲2.5~17.5厘米幼鱖4642尾,成功4161尾,驯饲成功率89.6%;用1.4平方米网箱养殖成鱖,养殖76~90天,平均日尾增重0.74~0.85克,每1平方米网箱净产达4.03~6.91公斤,增重速度与活饵鱼网箱养鱖相当;人工饲料系数1.68~1.78,每增1公斤鱖鱼,饲料成本下降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水库网箱养鱼的经济效益,本试验设计了养苹(满江红)、养鸡、养鱼的立体联养结构,以鲜苹喂鸡,鸡粪养鱼及肥水养苹,起到了综合利用增产效果,选择卡州苹,复瓦苹二种绿苹交替使用,可使供伺季节延长为7-8个月,用“浮盆”培养平每平方米全年可产27.28kg.肉鸡食用绿苹后增重速度快,成活率高,肉质佳,以鸡粪混合颗粒饲料养锦鲤可节约谷物饲料,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尾增重(742克/尾)略低于对照组(752克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北方沿海养梭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海水越冬成活率较低的问题。大多数是当年养当年收,以致难于养殖2,3令鱼。当年鱼种个别最大的每尾仅100~150克,一般只有25克左右,个体小,经济价值低。经过越冬后饲养,在摄食天然饵料的条件下,最大每尾可达500克,一般也有250克左右,增重10多倍,其经济价值显著提高。据我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