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巴楚蘑菇研究Ⅰ.营养成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生产于新疆南部巴楚县的珍稀名贵野生食用菌巴楚蘑菇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及矿质元素含量与组成。结果表明(1)巴楚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平菇,香菇及黑木耳,略低于新疆所产美味食和菌粗槽羊肝菌;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占氨基酸总量的比率均与百肝菌相似;  相似文献   

2.
巴楚蘑菇研究Ⅱ.形成发育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生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研究巴楚蘑菇形成发育的生态环境。结果表明:①巴楚蘑菇是在欧亚大陆腹地暖温带干旱气候区形成的耐时型野生食用菌;②巴楚蘑菇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并对极端高温有的耐受性;③巴楚蘑菇可在胡杨林、新疆杨农田防护林及2~3a生老苜蓿等植被下的土壤中形成;④巴楚蘑菇对盐碱环境具有极强的抗性;⑤巴楚蘑菇土壤营养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野生巴楚蘑菇多糖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稀酸、稀碱、蒸馏水分别提取巴楚蘑菇多糖,结果表明,用水提法具有简便易行、提取率高等优点。以水为提取剂,同时选用果胶酶处理显著提高了多糖提取率,用蒽酮法测得巴楚蘑菇多糖平均含量达8.7%左右。  相似文献   

4.
巴楚蘑菇桃汁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楚蘑菇的多糖含量很高,高达8.7%,以此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取汁,并将其汁液与桃汁复合,采用正交实验,探索出最佳饮料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开发出色、香、味俱佳的复合多功能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5.
在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援疆建设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援疆建设契机下加强和创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巴楚留香瓜属葫芦科甜瓜种厚皮甜瓜亚种冬甜瓜变种,是新疆甜瓜中的中晚熟厚皮绿瓤脆肉类型的农家品种,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产区)栽种面积最大、品质最优。本文在简述巴楚留香瓜的品种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留香瓜高效栽培的播种方式、田间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要点以及采收、保鲜方法,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贺兰山紫蘑菇的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山紫蘑菇作为一种天然食用菌,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享誉国内外,采摘贺兰山紫蘑菇是宁夏和内蒙古贺兰山沿山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通过对文献资料及实地观测,论述了贺兰山紫蘑菇的产地生境及资源现状和研究历史,提出了贺兰山紫蘑菇等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措施,即加大保护宣传力度和科技攻关力度,探索资源深加工利用,创新资源管理模式,开展资源绿色认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疆野生中国美味蘑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特征,为丰富和开发中国美味蘑菇种质资源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生物学和ISSR标记技术对20个野生中国美味蘑菇菌株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中国美味蘑菇各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长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1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206条清晰的DNA条带,多态性条带176条,多态比率为83.50%。各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 0.60~0.91,遗传相似系数为0.80时,可将20个供试菌株分为8个类群。【结论】新疆野生中国美味蘑菇菌株已开始发生遗传分化,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有较好的驯化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9.
董文婷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02-2703,2706
基于新疆布尔津县林地保护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布尔津县林地保护与利用思路,阐述了布尔津县林地保护利用对策,为布尔津县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周传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810-6812
巴人和楚人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三峡地区作为古代两个民族争夺与交融的特定区域,他们对本地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三峡沿江及其支流两岸大量的古民居建筑群,作为峡区早期文明遗存的有形实体,其形成与演变留下了巴楚民族及文化的强烈印记。通过对巴楚族源及其民族与文化关系的梳理,试图探究巴楚文化与该地区早期居住形态形成、演变之内在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三峡地区传统民居所蕴含的历史、艺术、文化价值,总结其艺术成就,为研究和保护三峡民居文化提供管见。  相似文献   

11.
焉耆黑蘑菇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黑蘑菇(Agaricus gennadii(Chot.et Boud.)P.D.Orton)是新疆特有优质野生食用菌,但目前还未人工驯化栽培。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菌种,并将焉耆黑蘑菇驯化成功。研究结果表明:焉耆黑蘑菇可以在青草(870g/kg)为主料,麸皮(100g/kg)、石灰(30g/kg)为辅料的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发育,接种到子实体采收约70~90d,1a可栽培2次。  相似文献   

12.
草地是一种具有多样性的绿色植被,是国土安全的一道绿色屏障,是草原牧区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科学开发和利用天然草地是保护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新疆经济发展的生产资料.基于此,通过对新疆天然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疆草原保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2008,(10):33-33
高温蘑菇“夏菇93”系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科研人员通过攻关研究,选育出的国内首个适合于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新品种,原名“浙agh—1”。该品种填补了我国夏季蘑菇栽培品种的空白。高温蘑菇出菇期正值各种食用菌淡季,鲜蘑菇供应断档,价格比旺季时高3—5倍。已在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新疆等20多个省市推广。  相似文献   

14.
新疆野巴旦杏是新疆野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本文对新疆野巴旦杏的资源分布及其资源保护、遗传研究的难点和突破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为新疆野巴旦杏的资源保护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河道岸线利用管理是河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新疆河道岸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提出了对河道岸线的利用管理建议,包括:做好管理规划、加强宣传教育、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以及打击破坏河道岸线的违法行为等。这对促进新疆河道岸线的利用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裂盖马鞍菌俗名巴楚蘑菇、地木耳,产于著名的巴楚县原始胡杨林场,是叶尔羌河水、千年胡杨树、干旱少雨的大漠气候条件经大自然融合孕育出的一种绿色珍稀食用菌,素以纯天然、质嫩味美、营养丰富而著称。裂盖马鞍菌是我国宝贵的食用菌资源,但由于环境恶化及人为过渡采收等原因,其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产量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引种栽培试验,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对引自南非的棕色蘑菇(菌株编号为AJC-001),从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栽培条件、培养基配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试验示范栽培,结合试验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宜于宁夏、新疆等西北荒漠化地区棕色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为西北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及其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得率和效率,并研究双孢蘑菇多糖的组分,在考察了单因素水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建立了3个影响因素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得率的回归方程,优化提取工艺。同时利用DEAE Sepharose F F阴离子层析法对多糖进行了分离。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料比36∶1、超声功率594 W、超声时间17 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双孢蘑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得率可高达6.63%。分离出2个多糖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75×105和1.4×104。通过响应面法设计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能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和保护有效成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DEAE Sepharose F F层析柱对双孢蘑菇多糖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9.
蘑菇属17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酯酶同工酶对野生双孢蘑菇和褐色、白色双孢蘑菇栽培种,大肥菇,美味蘑菇和姬松茸等蘑菇属17个菌株进行了酶谱带表型和相似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双孢蘑菇与双孢蘑菇之间亲缘关系较近,相似系数为0.667,而与大肥菇和姬松茸之间亲缘关系较远,相似系数分别为0.00,0.333;野生双孢蘑菇组织分离菌株、多孢分离菌株和单孢分离菌株遗传变异幅度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表明野生双孢蘑菇的遗传背景较单一;同时分析了大肥菇与美味蘑菇,褐色蘑菇彼此之间,以及白色双孢蘑菇菌株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就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环境污染的综合防治和生态体系的建设。张春贤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新疆的发展要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重要理念,坚持把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保护作为新疆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