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同一青花菜一代杂交父母本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播种期的制种试验,研究了各处理青花菜的生长期、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差异等特性。结果表明,母本8月20日播种、父本8月30日播种,青花菜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最好。播种期对青花菜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生产上常用的棉花杂交制种有一般杂交制种和不育系杂交制种两种.由于一般杂交制种技术需人工扒花去雄,费时费工,制种成本高,现在生产上常采用不育系杂交制种.其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孙凯  凤桐 《中国种业》2017,(9):70-71
通过对东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从育苗、定植、授粉、病虫害防治及采收方面,简述苦瓜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以期为东北地区苦瓜杂交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静 《中国种业》2014,(2):20-22
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是一项涉及粮食安全的农业生产行业。本文从制种基地、制种技术、组织管理、制种效益等方面阐述了贵州进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优势,但还存在创新能力不够、制种企业较少、成规模高标准的基地少、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种子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做好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规划、培育制种企业、加强育种和制种技术研究、制种基地建设和技术人才培训、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等措施,促进贵州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云南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种技术不够成熟是制约杂交小麦实现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省1997年以来的制种技术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不育系的制种特性是建立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云南以选育具有优良制种特性的不育系为重点,将温光敏两系法制种程序简单的技术优势与优良不育系选育、组合筛选、制种栽培技术以及云南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建立了一套较简易、高效、实用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即父母本同期分播、分收+人工辅助赶粉+常规小麦高产繁种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杂交小麦制种这一技术瓶颈问题,为杂交小麦较大面积的示范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2016年陕西省成为全国最大杂交油菜制种基地[1].汉中市曾作为油菜杂交品种秦油2号的制种基地,近年来冬油菜杂交制种面积在2000hm2左右.各油菜种子生产企业在勉县、留坝、南郑、宁强等县利用山区自然隔离优势,落实关键技术,杂交油菜制种每667m2产量达到80kg左右,种子生产企业和制种农户共同从这一产业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笔者通过调查总结,认为在保证种子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应重点落实好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观赏羽衣甘蓝露地越冬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贵余 《种子》2004,23(3):75-76
根据观赏羽衣甘蓝生育习性和多年的杂交制种实践,总结出以自交不亲和系为母本、采用种株露地越冬进行杂交制种的技术措施.对观赏羽衣甘蓝高产、高效杂交制种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交玉米制种产量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制种农户和制种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影响制种基地的稳定和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以及种子市场的竞争力.为此,笔者对如何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提出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产上杂交长茄以其产量高、抗病强、易栽培、适应性广、市场消费量大等优点得以大面积应用,因而用种量大.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因其优越的光照、土地、灌溉条件和较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是杂交长茄制种的最佳地域之一.根据近年来制种工作实践,将杂交长茄制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杂交制种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株数、单株杂交果数、单个杂交果种子粒数和杂交种子千粒重等因素,同时,栽培技术和杂交授粉技术也与之密切相关.本文就高产制种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