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分娩后其生理代谢发生巨大变化,由于体能的消耗,其抗病力也相对较低,若产后护理不当容易出现代谢性疾病。本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方式对沂水县奶牛产后代谢病进行调查,对当地奶牛产后代谢疾病的发病率、易发牛群和发病症状进行总结,并从分娩时体能损耗、运动量、饲喂方式、营养搭配、应激和病理因素分析沂水县奶牛产后代谢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科学分娩与接产、适量运动、合理搭配日粮、定时定量饲喂、预防应激、做好产后护理等措施,促进奶牛产后体能和体质恢复,为减少产后代谢病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围产期,许多奶牛因能量负平衡(NEB)无法适应代谢、内分泌和生理的巨大变化,引发酮病和脂肪肝,影响奶牛产后恢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奶牛分娩、产犊的应激性大,产奶量增长迅速,采食量降低,饲养中能量供应不足是此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获得更高品质的肉制品以及更高的养殖收益,文章针对调控围产期NEB展开综述,以期为生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奶牛产后代谢病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奶牛养殖小区时有发生,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防控措施不得当,就会引起奶牛的死亡或淘汰,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加强奶牛代谢病的防控应引起奶牛养殖场户的高度重视,现就奶牛代谢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综合防控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是由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而引起的营养代谢病,多发生于产犊6周内高产奶牛。此病在养殖实践中时有发生,奶牛一旦患病,食欲降低,产奶下降,如果治疗不及时,病程迁延漫长,这将给奶牛养殖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05年11月份,在虞城县多个奶牛养殖小区集中爆发了奶牛酮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11月上旬,豫东地区经历一次大的寒流,天气骤冷,许多养殖户没有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奶牛受凉,随后发病。经调查,6个奶牛小区中,56个养殖户的67头奶牛发病,其中35头奶牛是在产后1周内发病,16头奶牛是在产后第2周发病,10头奶…  相似文献   

5.
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是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探寻奶牛围产期营养代谢调控作用和机理是保证奶牛健康,提高生产性能,保证牧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了奶牛围产期能量代谢的调控机理,指出奶牛产后葡萄糖代谢失衡是引起奶牛围产期代谢紊乱的根本原因,并进行了详细论述。充分认识奶牛产后葡萄糖代谢失衡理论,对奶牛脂肪肝病、酮病及产后失重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对奶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奶牛酮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酮病是奶牛主要代谢病之一,酮血症是其重要特征,本文通过调查上海甲、乙、丙牧场病史记录及观察产前膘情对产后酮病发生的影响,探讨上海地区奶牛酮病的发病特点,为防治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马瑞 《当代畜牧》2014,(20):65-66
本文主要从产后奶牛的日粮与饲喂、管理、产后护理和治疗这几方面入手,阐述了奶牛产后7d的护理技术。根据在奶牛养殖场的实习过程中,发现奶牛养殖业卫生保健中存在问题,奶牛产后保健在奶牛生产中极其重要,尤其是奶牛产后7d内的保健。加强奶牛养殖中卫生保健素质教育,加强奶牛场的卫生防疫,加强营养代谢疾病监控等,确保奶牛的体质正常,不影响产奶和配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奶牛养殖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养殖高成本、高发病率和低产出是阻碍奶牛养殖业持续发展的障碍。其中,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不同的胎次、产后天数、月份、泌乳量等风险因素均影响奶牛酮病的发生。目前,基于奶牛行为、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代谢组学技术和机器学习的酮病早期预警技术已经取得巨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奶牛酮病的发病规律和酮病早期预警技术,为奶牛围产期健康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对促进奶业提质增效、提高奶牛福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奶牛酮血症的危害现已成为影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奶牛酮病主要是由于奶牛产后因糖类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尤其是高产奶牛更易发生。“三鹿”奶粉事件后河北省加大了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力度,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我省奶牛的主要饲养方式。一些老、弱、产奶量低的奶牛也随之被淘汰,一些高产的优良品种奶牛被留下。  相似文献   

10.
氟尼辛葡甲胺在缓解分娩疼痛、促进奶牛产后生理代谢功能恢复、预防围产后期代谢病方面有一定效果。为探讨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对奶牛乳房炎发生率的影响,笔者选取50头经产母牛分为两组进行了临床试验,并对北京郊区某奶牛场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前后奶牛乳房炎发生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奶牛场如果饲养管理出现失误,往往会造成奶牛产后营养的代谢失调,引起多种产后代谢疾病,而且发病率极高,常见的有奶牛瘫痪和酮病。代谢病的治疗如果发生延误,还会诱发更严重的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症、四胃变位和奶牛乳房炎等疾病。本文针对奶牛产后易患的营养代谢疾病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提高牛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2.
张晶 《吉林畜牧兽医》2021,42(12):71-72
近年来,由于国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市场对奶类畜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奶牛养殖过程中在疫病防控方面变的尤为重要.奶牛酮体病是高产奶牛产后多发性营养代谢性疾病,且具有群发性的特点,危害性较大,本文就此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防治等做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养奶牛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致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营养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可导致产奶量下降,或继发酸中毒和酮病,甚至被淘汰和死亡。随着国内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和产奶量的提高,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本文从营养角度分析归纳了该病病因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从过渡期低饲耗、产后代谢病、引导饲喂、产后精饲及体况评分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预防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泌乳期是奶牛机体能量代谢,物质循环比较旺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容易引发一些代谢疾病,其中奶牛酮病就是最常见的奶牛产后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贵阳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某奶牛小区奶牛的繁殖性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奶牛养殖小区2007~2009年的平均年受胎率为83.0%,产犊间隔时间为427.00±3.36d,产后子宫复旧时间为39.94±1.72d;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及死胎的发病率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却呈上升的趋势。该奶牛养殖小区的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及肢蹄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严重影响了该小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奶牛营养代谢病已成为我国奶牛养殖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群发病,其发病率明显高于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从饲养管理、养殖环境以及奶牛自身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早期监测、提早预报"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防治奶牛营养代谢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规模化、集约化奶牛养殖生产模式下,不断供给高营养水平日粮是维持后备牛快速生长发育和泌乳母牛高泌乳性能的物质基础。然而,在遗传品质到达"瓶颈期"后,尽管随着日粮营养浓度的不断提高和干物质采食量(DMI)的增加,奶牛单产水平可以继续维持在一定的高水平状态,但是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特别是围产期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引起的酮病,高精日粮引发的酸中毒、高蛋白质日粮引起的血液中尿素氮升高等营养代谢性疾病,负调控奶牛繁殖性能,造成奶牛产后发情不明显,配种率和受胎率下降等,直接影响奶牛生产群的更新速度、优质牛群泌乳性能正常发挥以及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作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营养代谢性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资料,重点分析了酮病、低血钙、瘤胃酸中毒等围产期高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分子机制,并对营养代谢性疾病与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和思考,以期为提高中国规模化牧场高产奶牛群繁殖效率和母牛围产期营养管理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奶牛产后亚临床酮病(SCK)导致的脂质代谢紊乱对卵泡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探究奶牛产后肝脏脂代谢紊乱影响卵泡发育的机制。根据奶牛血清中葡萄糖、β-羟丁酸含量,将产后14~21 d奶牛分为SCK组和健康对照组,跟踪至产后45~60 d。SCK组中无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N组(无优势卵泡,n=6);健康对照组中有发情表现的奶牛被选为C组(有优势卵泡,n=6),在产后45~60 d采集N组和C组奶牛肝脏组织样本,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奶牛肝脏代谢质谱,应用靶向代谢组学定量分析奶牛肝脏中38种中长链脂肪酸含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在N组和C组奶牛的肝脏中鉴定出35种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包括氨基酸生物合成、cAMP信号通路、丙酮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等。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N组奶牛肝脏中有30种脂肪酸含量升高。因此,本试验确定了SCK奶牛肝脏脂质代谢变化影响产后卵泡发育,肝脏差异代谢物主要通过胆碱能突触、组氨酸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丙酮酸代谢等途径影响产后奶牛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19.
氟尼辛葡甲胺在缓解分娩疼痛、促进奶牛产后生理代谢功能恢复、预防围产后期代谢病方面有一定效果,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奶牛产后不当使用氟尼辛葡甲胺对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有不良影响。为探讨氟尼辛葡甲胺不当应用对奶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影响,笔者对北京市郊区某奶牛场奶牛使用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前后胎衣不下发病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奶牛产后不当使用(胎衣排出前注射)氟尼辛葡甲胺会极显著(P0.01)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荷斯坦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方法]:对进口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与中国荷斯坦奶牛抗病性及产奶性能进行了比较,分别统计了供试动物的乳房炎,营养代谢病,肢蹄病产后病的发病数量。[结果]:表明乳房炎发病率牛比本地的牛高0.93%,营养代谢的发病率高2.73%,肢蹄病发病率高4.64%,产后病低于本地牛(进口牛0%,本地牛1.65%),进口牛在规模化场生产性能有较好发挥,305d产奶量上为6 717.59kg,高于产地5 000kg;养殖小区生产性能未得到很好发挥,305天产量低于5 000kg。[结论]:良好的饲养管理水平是发挥奶牛潜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