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对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实验对绣球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绣球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鱼粉蛋白胨,优化后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10%,鱼粉蛋白胨0.32%,琼脂2%.  相似文献   

2.
设计考察不同培养基配方对榆黄蘑母种菌丝走菌及栽培出菇的影响,结果以土豆100 g,蔗糖10 g,琼脂9 g,pH自然,水500 mL的配方6可快速培养母种;以紫薯100 g,葡萄糖10 g,琼脂9 g,pH自然,水500mL的配方2可保持母种菌丝长势良好、活力强。以玉米芯、麸皮为主的生产配方试验比较结果,采用玉米芯66%,麸皮30%,石灰2%,石膏1%,蔗糖1%的配方d,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产量表现较好。以木屑、麸皮为主的生产配方比较试验结果,采用木屑58%,棉籽壳20%,麸皮20%,石灰1%,石膏1%,含水量60%~65%,pH 5.5~7.0的配方F,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及产量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对鸡爪菌病菌(Bionectria ochroleuca)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和以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最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1.5%,蛋白胨0.3%,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琼脂20g,水1000mL;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适宜pH为5~7。  相似文献   

4.
庄磊  郭旭欣  于松涛 《食用菌》2022,(6):27-29+32
以辽宁抚顺高尔山地区的野生白耙齿菌菌株为材料,进行ITS序列鉴定。该菌株ITS序列与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亲缘关系最近,菌株相似性为99.85%,结合其形态学鉴定结果确定为白耙齿菌。以菌丝生长速度及菌丝长势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对培养基配方中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筛选,获得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0 g/L,酵母膏10 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5 g/L,琼脂20 g/L;以菌丝干重、菌丝平均长速及长势为指标进行培养基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促进白耙齿菌菌丝快速生长、菌丝浓密的培养基为优化培养基,获得较大菌丝干重,且适宜白耙齿菌生长的培养基为YPAD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特性,以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为指标,筛选出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氮源、pH及菌丝最适宜生长温度。结果表明:最适野生毛木耳菌丝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蛋白胨或酵母粉,培养基适宜pH为5~7,当培养温度为25~30℃时,菌落完整,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且长势最强。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优化褐黄木耳母种培养基配方,以菌丝日均长速为测量指标,菌丝长势为参考项,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最佳氮源,并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配方。结果表明,褐黄木耳母种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蔗糖2%,酵母浸膏0.5%,KH_2PO_4 0.3%,MgSO_4·7H_2O 0.15%,琼脂2%,pH自然。利用该配方培养,褐黄木耳菌丝色白、密实,平均生长速度3.82 mm/d,高于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多种天然物混合基质制母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菇耳菌丝生长对营养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目前所用的基质多数是以一种天然有机物为主的半合成培养基,由于营养较单调,重复使用会影响菌种质量。为此,笔者进行了多种天然有机物混合基质制母种试验,取得了较满意效果。 (一)培养基配方 ①PDA培养基;②棉子壳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③鲜平菇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④苹果皮100g,麸皮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⑤棉子壳100g,马铃薯1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相似文献   

8.
姬松茸母种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斜面培养基营养成分碳源、氮源、碳氮比对姬松茸菌丝生长影响分析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组分为可溶淀粉1 g,葡萄糖2 g,酵母粉0.2 g,磷酸二氢钾0.05 g,硫酸镁0.05 g,氯化钙0.05 g,维生素B110 mg,琼脂2 g,蒸馏水100 mL。  相似文献   

9.
许庆国 《食用菌》2011,(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测量指标,作最佳碳源、氮源的单因子试验,以所选最佳碳源、氮源做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北虫草能利用多种碳源,优选马铃薯和蔗糖,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马铃薯100g/L,蔗糖20g/L,牛肉膏5g/L,蛋白胨15g/L。  相似文献   

10.
以桑黄(Inonotus sanghuang)菌种为试材,采用PDA培养基为对照,设计5种不同的母种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为木屑100g,马铃薯100g,葡萄糖20g,琼脂粉10g,水1 000mL,pH自然,为桑黄母种最适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培养温度、初始pH、碳氮源及不同碳氮源浓度对虎奶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虎奶菇菌丝在蔗渣、木薯渣、桑枝、稻草、杂木屑、玉桂木、棉籽壳等培养基上的生长适应性。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最适培养条件:温度35℃,初始pH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最适浓度10g/L,最适氮源为麦芽浸粉,氮源最适浓度4g/L;虎奶菇菌丝桑枝培养基上菌丝长势最好,对其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崔颂英  孙英梅 《食用菌》2002,24(6):14-14
笔者近十年来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技术推广普及工作 ,在实践中制作母种时 ,按照传统做法 ,有时操作不方便 ,甚至效果不佳。因此 ,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供广大食用菌爱好者借鉴。1 改进培养基配方 母种在保藏时 ,往往采取 PDA等营养成分简单的培养基配方。但转管时 ,有必要采用营养丰富的母种培养基 ,这样可起到复壮菌丝的作用。下面提供几个改良PDA培养基配方 :1去皮马铃薯 2 0 0 g,葡萄糖 2 0 g,琼脂 18~2 0 g,水 1,0 0 0 m L,p H自然。另外添加 :麸皮 10 g、玉米粉 5 g、磷酸二氢钾 1g、硫酸镁 0 .5 g、维生素 (10 m g) 1~ 2片。…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菇是著名的食、药用菌.笔者在制种过程中发现猴头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缓慢,长势偏弱.为此,设计一组母种配方,试图从中筛选出一些适用于猴头菌丝快速、健壮生长的培养基.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供试配方A.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B.猴头菇子实体200g,琼脂18g;C.猴头菇菌糠200g,琼脂18g.各配方均加水1000ml,pH自然.(二)试验方法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制法如常规.猴头菇子实体经清洗后切成薄片投入1000ml水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7,(3)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深层发酵得胞外多糖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适于灰树花发酵的碳源为马铃薯+葡萄糖,氮源为豆饼粉;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25 g/L,葡萄糖25 g/L,豆饼粉6 g/L,麸皮20 g/L(浸提液),KH_2PO_41 g/L,CaCl_21 g/L,MgSO_4 2 g/L,VB_10.2 g/L,pH 6.5。  相似文献   

15.
胡梅 《北方园艺》2012,(18):176-178
以猪肚菇菌种为试材,研究了适合猪肚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母种培养基。结果表明:在选用的9种培养基中,猪肚菇母种最适的培养基为:葡萄糖20g,麸皮100g,蛋白胨5g,KH2PO42g,MgSO41g,VB110mg/L,琼脂20g,H2O 1 000mL,pH 6.0~6.5。  相似文献   

16.
高温平菇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2005~2007年时高温平菇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原种培养基配方、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料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以玉米粉40 g,葡萄糖20 g,琼脂20 g,蛋白胨3 g,水1 000 mL最好;原种培养基配方以棉籽皮45%、木屑35%、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以玉米芯80%、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培养料配方以棉籽皮88%、麸皮10%、蔗糖1%、石膏1%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茶树菇2511菌株为试材,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以及菌丝生物量,研究了14种不同C/N培养基以及8种不同碳源物质、11种氮源物质对茶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母种阶段适宜茶树菇菌丝生长的最适C/N培养基及最适碳源和氮源物质。结果表明:最适C/N为27∶1~33∶1,最适碳源物质为葡萄糖,其次为蔗糖;最适氮源物质为酵母浸粉。  相似文献   

18.
以野生珊瑚状猴头菌(Hericium coralloides)的菌丝为原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配方中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和最佳无机盐。试验结果显示,葡萄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CaSO_4为最佳无机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5 g·L_(-1)、酵母膏2.5 g·L_(-1)、Ca SO40.3 g·L_(-1)、琼脂20 g·L_(-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的母种培养基对黑木耳牡耳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牡耳1号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碳源是果糖,氮源是蛋白胨;当培养基碳氮比在80∶1、90∶1时,菌落完整,洁白,且菌丝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培育食用菌母种广泛应用PDA培养基。为了丰富PDA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使母种菌丝更健壮快速地生长发育,笔者于1992年春在PDA培养基中增添了二级种废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配方:马铃薯200g,琼脂15g,葡萄糖20g,水1000ml(常规PDA培养基),二级种废料(固体)一瓶(普通罐头瓶)即成改良PDA培养基。制法:将二级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