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包头市昆区园林绿地服务半径为500m时,缓冲区人口密度为47.5m2/人,服务盲区人口密度为18.7m2/人;服务半径为2000m时,缓冲区人口密度为46.9 m2/人,服务盲区面积人口密度为12.5 m2/人。昆区园林绿地以500m服务半径分析得出的服务盲区高达1/3,以2000m的服务半径分析得出的服务盲区为17%,说明服务盲区所占比例较高。昆区可作为中心防灾的公园只有植物园一处,作为固定避难的公园,只有3处,还远达不到防灾要求,今后应加大一些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2.
付蓉  段晓梅 《绿色科技》2015,(2):123-125
指出了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为市民提供游憩、休息的场所。经过对瑞丽市现状公园绿地的调查,采用Quick Bird卫星影像图为数据源,运用Auto CAD绘制现状调查图,量取面积,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瑞丽市现有各类公园绿地117.93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09m2/人,绿地率为17.93%,绿化覆盖率为18.7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56.11%。调查结果表明:现状公园绿地类型不全,布局不合理,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正>福州市在2010年和2013年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后,2014年,全面启动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工作。目前福州市森林覆盖率55.6%,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42.9%,人均公园绿地12.94平方米,均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指标要求,已具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福州市力争2016年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2017年通过国家验收。一、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15年9月25日,福州市政府邀请有关专家对  相似文献   

4.
<正>截至11月底,2019年市园林绿化局承担的新建10处休闲公园,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的市级民生实事任务已全面完成。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提高到83%。首都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北京市行政副中心(通州区)园林绿化建设全面启动。工程将构建"绿带环绕、绿廊相连、绿块镶嵌"的生态景观格局,到2020年,通州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28.39%提升至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基本实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园林绿化总体布局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功能定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截至11月底,2019年市园林绿化局承担的新建10处休闲公园、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的市级民生实事任务已全面完成。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将提高到83%。首都市民的绿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17年的工作报告中给出了这样一个目标,今年全年,全市需要新增城市绿地600公顷,改造绿地450公顷,建设城市休闲公园15个、小微绿地50处,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由72%提高到77%。然而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推进和人口增长,城区新增绿化面积变得越来越困难,城市绿地从何而来?这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北京市民好奇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公园体系研究十分必要。该文以辽宁省朝阳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为例,归纳朝阳市公园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究基于服务半径的公园体系构建方法和途径,解决现有问题。根据不同层级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游园)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功能,提出不同层级公园的服务半径范围和不同层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范围的要求。旨在建设结构完整、层级清晰、规模适中、数量合理、分布均衡的朝阳市公园体系,为今后同类项目更好地确定公园绿地的数量、规模和布局规划提供参考,为建立起便民、快捷、均衡的多层级公园体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青岛作为国家公布的第五批园林城市,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人均绿地面积已达 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 37.02%,比 1999年分别增加了 1.15平方米和 1.03个百分点,其主要绿地指标列全国 15个副省级城市第 4名。近期,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为此,生态园林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结合该市实际,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用生态园林观点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增加绿量,提高绿化覆盖率 加快市区山头公园的建设步伐;山头公园的规划建设与绿地不同,首先要以保护山体和植被为主,然后再根据公园所处的环境和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苏州中心城区404个居住小区,借助空间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以250 m为距离梯度,探测公园绿地500~2 000 m服务半径以及不同尺度公园绿地与住房价格的关系和梯度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价格较高的住房在1 000 m服务半径左右普遍具有较为丰富的公园绿地; 2)随着公园绿地尺度的增大,服务半径与住房价格整体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极显著正相关—显著正相关—不显著”; 3)居住区2 000 m范围内每增加100 hm~2公园绿地,住房单价约增长1 000元/m~2。研究剖析了相关原因、提出了规划建议,并对进一步亟待探索的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充分、科学、高效地发挥公园绿地对居住空间乃至城市空间的引导、调控作用,促进基础设施的服务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从公园绿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园林城市的定位、以人为本营造宜人的人居环境等方面对创建园林城市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广宁公园     
正广宁公园北起报国寺西夹道南至广内大街,西起广义街东至报国寺前街,绿地北侧紧邻报国寺、顾炎武祠,总面积1.2万平方米。2016年,西城区为增加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推进百姓身边增绿,区政府将原文化娱乐用地,通过规划调整改变为绿化用地,并进行公园建设。广宁公园的设计本着"安全、安静、舒适、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乡村公园服务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乡村居民-乡村公园的游憩发生空间视为小型区域旅游系统,采用农户问卷和现场调查方法,研究分析了浙江省18个典型村庄,39个乡村公园游访量、服务半径及其与公园属性的定量关系,揭示出了公园游憩服务效能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聚会点距离、公同周围50 m人口、300 m 人口、1 000 m人口、公园面积、建设投入、公园数量配置等,也是绿化规划建设中进行公同游憩服务效能调控应予重点考虑的相关因子;同时建立起公园游访量、服务半径的统计预测模型,分析研究了公园服务的投入效率,给出了村庄公园建设土地与资金有效投入的参考标准,单个公园大小在2 000m2以下,投资在万元之内有最佳服务效率;村庄整体人均公园面积在3~10m2,人均累积建设投入(4.85 a)在500元之内,总累积投入在75万元以内具有最佳整体服务效率,多公园配置比单公园具有更高整体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重庆城市公园绿地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卫星遥感影像,在GIS支持下,计算覆盖率、分布中心、离散度、分离度、分维度、破碎度、斑块面积等指标,对重庆市主城建成区2003年、2009年、2014年的城市公园绿地信息进行量化,并对其空间分布及空间结构演变规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4年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2.49倍,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和规模均远超同期城市扩展,达8倍之多;中小型公园绿地斑块主要分布在城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大型斑块主要分布在都市功能拓展区;公园绿地覆盖率从0.61%增至2.00%,3个时段的离散度分别为6.70、9.57、10.02,公园空间分布更加广泛、合理;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建成区公园绿地重心由内向外转移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山地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利用GIS软件和网络分析法原理,结合山地城市特征及城市公园绿地现状、道路和人口分布状况,在优化山地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承德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各行政区及各街道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和服务水平,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优化依据。研究发现:(1)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分别为61.68%和60.71%,公园绿地总体服务水平不理想;(2)研究区小型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有待提升;(3)研究区缺乏大型综合性公园绿地;(4)新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仍需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策略:(1)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2)增加小型公园绿地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3)加强山地公园建设,弥补综合公园绿地建设的不足;(4)新城区在开展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兼顾绿地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头屯河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头屯河区的区域生态环境,且更好的发挥头屯河公园在乌鲁木齐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中的作用,同时体现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城市公园和发展城市旅游业的基本原则,本文就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公园的定位与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绿化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数据统计办法,对内蒙古各个盟市的城市绿化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10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公园面积和公园个数都呈现出增加趋势。但是各个盟市城市绿化建设发展情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因此,今后各个盟市应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使城市园林绿地发挥更好的功能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自治区城市(城镇)绿化美化建设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城区、县城)"活动,已建成国家园林城市7个、国家园林县城5个、国家森林城市2个、自治区级园林城市14个、园林城区6个、园林县城27个、自治区园林城镇1个.通过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的创建,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城镇)生态建设,提高了城市(城镇)整体形象和品位.其中石河子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阿克苏市等7各市(县)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根据2007年建设部发布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宜居城市必需的基本指标被确定为城市(城镇)绿化建成区覆盖率达到45%以上,而目前自治区城市(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仅为33.92%,表明自治区城市(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总体水平普遍偏低,人均绿地面积还不足.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园绿地夏季降温增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化分析公园绿地的降温增湿效应有助于优化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管理。文章以苏州金鸡湖中央商务区的8个公园绿地为例,在对其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进行实地观测的基础上,研究公园面积及形状、乔木覆盖率和水体面积占比等因素对公园绿地降温增湿效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各公园绿地在测量时段(6∶00—18∶00)内的降温增湿效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波动情况,其中方洲公园表现出最大的降温增湿效应平均值,南施公园表现出最小的降温增湿效应平均值。2)公园绿地面积与降温效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水体面积占比与公园绿地的增湿效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在保持绿地面积规模的同时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占比对公园绿地夏季温湿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北京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城市公园绿地应急避险体系建设的发展,在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下,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北京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并通过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人口服务辐射能力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显示,整个北京规划市区内公园绿地的缓冲区覆盖范围总计为421.96km^2,约占规划市区面积的38%,存在626.46km^2的服务盲区。另外,规划市区东部、北部和西南最外围区域大多数办事处中所含的公园绿地缓冲区占其行政区面积的比例均低于10%。在分析基础上,最终还进行了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功能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