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草地早熟禾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究其耐盐机制.【方法】以草地早熟禾6个商用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盐浓度对各草地早熟禾幼苗期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6种草地早熟禾幼苗的根长、苗长、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均呈升高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与过氧化氢含量趋势与之相同.【结论】不同草地早熟禾品种在生理特性上对盐胁迫存在相同或不同的生理响应.各草地早熟禾均可通过改变形态来响应盐胁迫;‘解放者’‘午夜2号’和‘抢手股’通过急剧增加丙二醛含量和启动抗氧化酶系统来抵御盐胁迫;‘月夜’‘优美’和‘超级格莱德’通过增加脯氨酸含量和清除体内的活性氧的积聚使叶片细胞的膜质过氧化程度增强,提高耐盐性.  相似文献   

2.
披碱草属野生种质资源苗期耐盐性评价及相关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对披碱草属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苗期耐盐性评价,并对其生理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用以发掘和利用具有优良耐盐性状的披碱草野生种质资源,并为利用生理生化指标进行苗期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依据。【方法】设置对照(0)、0.4%、0.6%、0.8%和1.0%等5个土壤盐浓度水平,对披碱草属20份野生种质材料的苗期生长参数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采用极差分类进行种质材料的耐盐性排序。测定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的变化。【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供试材料的株高、分蘖、存活率及植株干重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不同材料对盐胁迫的响应有较大差异。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参试材料叶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在0.8%和1.0%盐浓度胁迫下,耐盐材料G5和G13的相对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材料(P<0.05);而相对细胞膜透性显著低于其它材料(P<0.05);APX和SOD酶的活性也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0.8%和1.0%盐浓度胁迫下,耐盐材料G5、G13叶组织中APX和SOD的活性显著高于其它材料(P<0.05)。【结论】20份野生披碱草种质材料在耐盐性上存在较大差异,耐盐性强的披碱草可作为耐盐性种质资源加以利用。植株苗期的游离脯氨酸、细胞膜透性、APX酶和SOD酶活性对盐胁迫浓度的变化响应灵敏,且在耐盐性不同的材料中变化差异显著,可以作为快速鉴定披碱草野生种质材料耐盐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耐盐性水稻材料应答高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理,对筛选和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分别以耐盐水稻品系X1、X2、X3和盐敏感水稻品系X20、X30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高盐胁迫(200 mmol·L-1 NaCl的1/2KB溶液)条件下的生理代谢及耐盐相关功能基因表达差异。【结果】在高盐胁迫条件下,耐盐水稻材料体内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耐盐相关功能基因OsP5CS1、OsProt、OsCu/Zn-SOD、OsAPX2、OsNCED3及OsNCED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盐敏感型,而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明显低于盐敏感型。【结论】耐盐性水稻材料主要通过提高渗透调节能力、活性氧清除能力及耐盐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来提高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明盐胁迫条件下营养元素K+、Ca2+和Mg2+对苗期不同水稻基因型耐盐性的影响差异,为明确作物耐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提高作物耐盐胁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年1—4月在严格控制水、温、光和营养元素供应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比较研究营养液中K+、Ca2+和Mg2+浓度的变化对不同水稻基因型苗期耐盐性的影响。【结果】在盐胁迫条件下(100mmol·L-1NaCl),耐盐基因型(FL478和IR651)与盐敏感基因型(IR29和Azucena)相比,植株体内有较低的Na+含量和Na+/K+、Na+/Ca2+、Na+/Mg2+比,有较高的K+含量,这些都是耐盐基因型耐盐胁迫能力高于盐敏感基因型的内在原因。盐胁迫条件下提高营养液中Ca2+和Mg2+的含量(60mg·L-1),可显著降低植株体Na+含量和Na+/K+、Na+/Ca2+、Na+/Mg2+比,明显减轻盐胁迫的危害,增强水稻耐盐胁迫能力,且Ca2+处理的效果优于Mg2+处理;而提高营养液K+含量对以上指标的影响远远小于Ca2+处理和Mg2+处理,这也是K+处理对水稻耐盐性影响相对不明显的内在原因。【结论】K+、Ca2+和Mg2+在植株体内的含量及其与Na+的比值变化都会影响水稻苗期耐盐性;适当提高水稻生长环境的Ca2+和Mg2+浓度可以明显增强植株耐盐胁迫能力,营养元素Ca2+的效果比Mg2+明显;而K+对水稻耐盐性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下不同粳稻品种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国际水稻所标准营养液培养60个粳稻品种,发芽14 d后加入125 mmol/L NaCl胁迫处理,于盐胁迫后第3、6d分别取样测定叶片伤害率、叶片丙二醛含量;叶片盐害症状明显时(盐胁迫6d后),根据盐害症状评价水稻耐盐级别,分别测定株高、地上部和根的干鲜重等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片伤害率、叶片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均与耐盐级别呈极显著负相关,耐盐品种的相对干鲜重极显著高于盐敏感品种,而叶片伤害率、盐胁迫6d后叶片丙二醛含量则均极显著低于盐敏感品种;利用耐盐级别将各品种分为耐盐组(T)、中间组(M)和盐敏感组(S)3组,3组品种盐胁迫3d叶片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耐盐组(T)的叶片伤害率(盐处理3、6d),盐胁迫6d叶片丙二醛含量均极显著低于盐敏感组(S)和中间组(M),且在分布范围上与盐敏感组没有重叠部分.表明这两个指标能有效区分苗期耐盐和盐敏感水稻品种,可作为定量生理指标评价水稻苗期耐盐性,为水稻种质资源苗期耐盐鉴定,耐盐基因发掘和品种培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盐胁迫下小麦苗期叶片的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变化,为耐盐小麦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0(对照)、100、150、200、250和300 mmol/L 6个盐浓度处理,测定盐胁迫下石4185和豫麦47的苗期抗氧化保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石4185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比豫麦47高。[结论]石4185比豫麦47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具有更强的耐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甜瓜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为耐盐性生理指标的筛选和盐胁迫的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耐盐性甜瓜品种众云20和盐敏感甜瓜品种瑞雪8号为试材,比较了50、100、150、200 mmol·L~(-1)的KNO_3+K_2SO_4混合盐胁迫对甜瓜幼苗水分吸收、质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及保护酶的影响。【结果】随混合盐浓度的增加,甜瓜幼苗地上部含水量逐渐降低;地下部分含水量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逐渐上升;电导率(EC)和脯氨酸(Pro)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低浓度盐胁迫下,甜瓜幼苗体内的SOD、CAT、POD等酶活性升高并积累大量的Pro、SS和SP,但随浓度的增加,细胞膜过氧化程度加重。与盐敏感品种相比,耐盐性品种叶片具有较高的SOD、CAT、POD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并合成较多的Pro、SS和SP。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甜瓜幼苗叶片SS、SP、MDA和地上部含水量与盐浓度呈显著相关性。【结论】甜瓜幼苗叶片SS、SP、MDA含量和地上部含水量对盐胁迫的响应起关键作用,可作为筛选耐盐性指标和调控混合盐分胁迫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
盐浓度对水稻苗期耐盐指标变异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在水培和人工气候条件下,用7种浓度的NaCl分别对3个耐盐力不同的品种的4周龄秧苗处理2周以考察盐浓度与水稻苗期耐盐指标表型变异的关系,结果表明:除根部Cl^-含量外其余指标都有一个适于产生最大变异的盐胁迫范围,根据这一范围的不同,初步将苗期耐盐指标分成适于低,中和较高盐胁迫3类,只有根据度量指标选用相应盐处理浓度,才有可能充分估计出耐盐性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9.
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Pokkali和盐敏感水稻品种Peta根系抗氧化酶活性、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亚精胺可以提高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使盐胁迫下根系脯氨酸的含量升高;并且可以阻止盐胁迫下两品种水稻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的降低.这表明,外源亚精胺可缓解盐胁迫对两品种水稻根系的伤害,并且对盐敏感品种Peta的缓解作用大于耐盐品种Pokkali.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谷子萌发期耐盐评价指标,筛选萌发期耐盐种质,并探讨不同基因型谷子苗期盐胁迫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为谷子大规模耐盐性鉴定、耐盐机理的研究提供鉴定方法和优异资源。【方法】 以不同生态区的54份谷子种质为试验材料,用1.5%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蒸馏水为对照,采用培养皿发芽法在人工气候培养箱内进行谷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测定谷子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比以及发芽率、盐害率等指标;通过对指标值的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谷子萌发耐盐评价指标。采用筛选出的3个不同耐盐性谷子品种,以0.5%NaCl溶液进行苗期盐胁迫,测定盐土盆栽条件下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分析盐胁迫下3个基因型间生理响应机理的差异。【结果】 在1.5%NaCl溶液胁迫下,谷子的相对发芽势与相对发芽率(r=0.51,P<0.01)、相对胚芽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1);相对胚芽长与相对胚根长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发芽率盐害率与相对发芽势(r=-0.37,P<0.01)、相对胚芽长(r=-0.51,P<0.01)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萌发期盐胁迫处理的6个单项指标转换成3个彼此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得到不同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综合评价值(D值),并通过聚类分析,将54份谷子品种分成高度盐敏感品种、盐敏感品种、中度耐盐品种、耐盐品种以及高度耐盐品种5个不同类型。其中,高度耐盐品种有4个,分别是华北夏谷区的济谷16、矮88,西北春谷区的陇谷3号和延谷13。苗期盐土盆栽试验表明,盐胁迫条件下谷子叶片SOD、POD、CAT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盐性强品种济谷16的SOD、POD、CAT酶活性上升幅度显著大于耐盐性弱的品种鲁谷1号。【结论】 54份谷子种质材料在耐盐性上存在显著差异,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萌发期各指标,全面地评价谷子种质资源萌发期的耐盐性。不同基因型谷子品种叶片保护酶系统对NaCl胁迫响应能力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谷子耐盐能力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盐胁迫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用不同浓度(40、80、120、160、200、240 mmol/L)NaCl溶液胁迫处理罗汉果幼苗,并观察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罗汉果幼苗的生长量逐渐降低,当盐浓度为120 mmol/L时,罗汉果地下部分、地上部分鲜质量分别较CK减少26.76%、23.5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总体呈增强趋势,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随盐浓度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在盐浓度为120 mmol/L时达到最大值;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并且始终显著高于对照。此外,CAT活性与MDA含量、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由此说明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对罗汉果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盐浓度达120 mmol/L以上时,会严重抑制罗汉果幼苗的生长,甚至会造成幼苗死亡。  相似文献   

12.
以汾蓖10号为材料,采用基质盆栽模拟盐胁迫条件,研究不同Na Cl浓度(0,40,80,120,160,200 mmol/L)对蓖麻种子萌发、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盐胁迫下,蓖麻种子萌发和生长良好,随着盐浓度的增高,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从生理指标分析可知,蓖麻种子在中度盐胁迫下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耐盐特性差异,并筛选出耐盐能力强的滨梅品种,从而为滨梅耐盐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以不同种源滨梅组培试管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组培和水培条件下,以0,100,200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观察测定不同种源滨梅叶片盐害及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滨梅幼苗对NaCl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盐胁迫7d后,组培和水培滨梅幼苗叶片中Na+、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5种不同来源滨梅幼苗材料盐胁迫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其耐盐性强度表现为MIMA1NYNJMA2,其中MA2可耐受200mmol/L NaCl,MI可耐受100mmol/L NaCl;组培条件下40d和水培条件下15d后,200mmol/L NaCl胁迫下NY、NJ、MA2所受盐害强度达到3级,MI、MA1所受盐害强度达到4级。【结论】不同浓度盐胁迫7d后组培和水培滨梅幼苗耐盐生理指标变化规律一致,滨梅组培试管苗可直接用于耐盐生理指标的测定和耐盐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酸浆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测定酸浆种子萌发特性、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分析酸浆种子及幼苗的耐盐特性。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酸浆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MDA含量随盐胁迫的增强呈先降后升的趋势,SOD和POD活性随盐胁迫的增强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终确定酸浆种子的耐盐浓度为0.1~0.125 mol/L。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下不同高粱材料的生理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培及15g/L NaCl胁迫处理,分别对不同高粱材料ZJK2、河农16和BT×623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以及苗期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测定,探讨盐胁迫下不同高粱材料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而筛选出耐盐能力较强的品种.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不同高梁材料的发芽势、发芽指数、种子活力指数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苗期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得出3个材料中ZJK2耐盐性最好,河农16次之,BT×623最弱.  相似文献   

16.
外源BR诱导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的抗盐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明确外源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对黄瓜(CucumissativusL.)幼苗抗盐性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外源BR(0、0.005、0.01、0.05、0.1、0.2mg·L-1)的方法,比较分析了盐胁迫下幼苗植株盐害指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外源BR能够明显改善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降低盐害指数,最高幅度达40.2个百分点(P﹤0.01),极显著地提高叶片细胞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P﹤0.01),进而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结论】外源BR可以有效诱导黄瓜幼苗的抗盐性,并且最佳浓度范围是0.01~0.05mg·L-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马铃薯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新疆盐渍化区域马铃薯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晋薯16号马铃薯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抑制了马铃薯植株生长,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促类抗氧化酶活性表现为低盐胁迫促进,高盐胁迫抑制;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DSH)等非酶促类抗氧化酶含量均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升高;外源亚精胺(Spd)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调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结论】外源亚精胺(Spd)可提升马铃薯耐盐性,缓解盐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的抑制作用,其中0.9 mmol/L Spd(S3)浓度缓解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盐胁迫下茶树生长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其缓解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茶树品种"龙井长叶"为材料,在40mmol/L NaCl胁迫处理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5,1.0,1.5mmol/L)外源SA,研究其对茶树生长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外源SA均可不同程度提高茶树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降低水分饱和亏(WSD),增加植株鲜质量和干质量;增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抑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本试验条件下以1.0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结论】外源SA可通过提高渗透调节和抗氧化能力,维持植株水分平衡,保护膜结构和功能,缓解盐胁迫对茶树的伤害,从而促进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9.
NO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粳稻品种Kitaake为试验材料,于苗期2叶1心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并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研究不同浓度的SNP对水稻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均下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降低。叶面喷施SNP可减缓叶绿素的分解,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不同浓度SNP对水稻幼苗的生理生化影响存在差异,50μmol/L SNP处理后,SOD和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增幅均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也较高。【结论】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胁迫对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苗期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耐盐抗旱型小麦品种筛选和抗盐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5种抗旱型小麦品种(晋麦47、长4642、长6350、长6154和长6878),通过水培试验模拟不同盐胁迫处理(T1:Hoagland营养液+100 mmol/L NaCl;T2: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200 mmol/L NaCl;CK: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对小麦幼苗期的伤害效应,分别在胁迫第3 d和第7 d测定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分析不同抗旱型小麦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结果]不同抗旱型小麦品种对不同盐胁迫浓度及胁迫时间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晋麦47的叶片SOD活性在低盐浓度(T1处理)胁迫下被激活,随着盐浓度升高及胁迫时间延长,SOD活性又逐渐降低,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相对处于较低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取样时间对小麦叶片SOD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下同),叶片POD活性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采样时间及盐胁迫处理和品种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MDA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不同品种和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脯氨酸含量在不同盐胁迫处理、采样时间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片MDA含量与SOD活性无明显相关性,而与POD活性及叶片和根系脯氨酸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叶片POD活性和MDA含量可作为小麦的耐盐性筛选指标.5个抗旱型小麦品种中,晋麦47在苗期具有相对较强的耐盐性,适合在盐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