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8年,文山州委、州政府决定启动实施30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发展油茶184.28万亩。定规划。为抓好全州油茶产业发展,制定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新植270万亩、改造老油茶林30万亩。根据各县(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油茶种植加工基地布局到8个县(市)、94个乡镇和10个林场。预计全州300万亩油茶全部稳产后,年产茶油总量将达11.75万吨,年产值达47亿元,  相似文献   

2.
<正>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油茶生产历史悠久,素有“湘西南天然油库”的美誉,是“中国茶油之都”、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全省油茶千亿产业发展核心区。近年来,邵阳县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聚焦“六化”发展要求,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培育油茶种植个体大户382家、专业合作社116家、公司24家,其中500亩以上的大户64户、省级示范社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家、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1家;累计新造油茶林28.6万亩,实施油茶低改18.3万亩,  相似文献   

3.
"三江县是广西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近年来,三江县科学发展油茶产业、引进企业生产油茶种苗的力度很大,建成了较大规模的油茶示范基地。"自治区林业厅总工程师蒋桂雄如是说。劣种换良种茶油装满桶  相似文献   

4.
<正>常宁市位于湖南南部,人口101万,土地总面积20.5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3.38%,是"中国油茶之乡""国家生物油茶产业基地","常宁茶油"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常宁市在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围绕争创"中国油茶第一市"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大力推进油茶基地建设,创新经营模  相似文献   

5.
桃源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全县森林覆盖率61%,活立木蓄积量781万立方米,拥有杉、松等速生丰产林4万公顷、楠竹4万公顷、油茶4.1万公顷、果木林2.67万公顷,是“中国竹子之乡”和“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全县每年出产木材4万立方米、楠竹500万根、茶油2100吨。  相似文献   

6.
正邵阳县是个典型的丘陵县,有着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先后荣获了"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等11个国家级称号,拥有茶油原产地保护商标"邵阳茶油"。邵阳县现有油茶林面积4.56万公顷,规模油茶示范基地69个,龙头企业10家,茶油年产量670万公斤。2017年12月,邵  相似文献   

7.
正常宁市林地总面积11.53万公顷,其中油茶林面积5.3万公顷,是中国油茶之乡、国家油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试点县(市)。2008年以来,该市完成新造高产油茶林1.86万公顷,低改垦复油茶林2万公顷。2017年,常宁市年产茶油1.13万吨,年产值达17.6亿元。"常宁茶油"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知名品牌。一、突出政府主导,做优平台树品牌  相似文献   

8.
"农民不投一分钱,每亩可增收2500元左右."这是笔者日前在宁国市采访时,市林业局负责同志介绍的.宁国市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启动了10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及6000吨茶油加工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改造后的油茶林每亩茶油产量将由现在的10~15公斤,增长到300公斤,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林".发展油茶种植业已成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兴林业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全国五个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之一的湖南省永州市,近年来围绕国家粮油战略和湖南油茶千亿产业发展规划,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聚焦以发展集群化、投入多元化、效益增值化、产出最大化为途径与目标的“四化”建设,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23.33万公顷,666.67公顷以上集中连片种植基地22个,油茶加工企业301家,年加工能力1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全市茶油产量7.8万吨,  相似文献   

10.
正9月9日,2016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在长沙开幕。湖南11家知名油茶企业"抱团"参加食餐会,让湖南茶油影响全国、走向全球。全球油茶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而中国油茶产量近50%来自湖南。近几年,湖南大力发展茶油产业,重点打造了衡阳、常德、怀化3条百里油茶产业带,湘中、湘南、湘东、湘西4大油茶产业集群和25个油茶产业示范  相似文献   

11.
油茶是淳安的传统经济林树种,也是绿化造林的先锋树种。淳安县现有油茶10万亩,由于树龄老化,品种混杂,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淳安县通过推广油茶良种化、进一步扩大油荼规模、开展原有油茶园改造示范和油茶油品牌建设等措施,油茶产业发展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既有领导高度重视、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增长潜力、市场前景广阔、集生态观赏经济多功能于一体,尤其是生态景观效益显著等有利条件,也有良种苗木供应不上不利因素。通过广泛宣传油茶的优点和发展油荼的重要意义、科学规划油茶产业、改造现有油茶林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开展山核桃林地油茶生态套种绿化、加快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油茶优良新品种、发展油茶庭院经济美化乡村环境、改进加工工艺发挥品牌效益、努力拓宽资金渠道等措施,力争到2015年全县油茶基地面积达到15万亩,油茶亩产量实现翻一番,油茶产业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实现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南林业》2012,(5):F0002-F0002,F0003,F0004
常宁市位于湘江中游南岸,有林业用地面积11.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9.03%。近年来,该市坚持以“全面绿化常宁,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市”为目标,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和油茶产业发展。全市油茶面积已达5万公顷,茶油产量突破5000吨,年产值达5亿元,初步形成集生产、加工、研发、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闻名遐迩的全国油茶之乡和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油茶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南方各省均有栽培。全国油茶面积近400万公顷,年产茶油500t以上的县有105个。但现有的油茶林绝大多数属低产林,影响了茶油的生产。作者对发展我国的油茶生产提出了建议:实行分类经营、选用优良品种造林、建设油茶生产基地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加强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休宁县利用优越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投资建设数个千亩以上茶油生产加工基地。目前,该县油茶林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我省茶油重点产区。但目前油茶产量普遍存在着低而不稳,油茶低产林通过实施改造技术措施,使低产油茶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广西具有发展茶油产业的天然禀赋,也是全国油茶重点产区。全区现有油茶林面积500多万亩,年产茶油约3.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分布在全区61个县(区),其中,19个县(区)面积在10万亩以上,不少县人均拥有油茶林1亩以上。2009年以来,自治区林业  相似文献   

16.
谭春 《中国林业》2010,(17):46-46
<正>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栽培范围最广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是高级保健食用油,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豆冠酸、亚麻酸和天然维生素。茶油因其特殊的营养成分和诸多保健及药理作用,能与世界优质油——橄榄油相媲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油茶的市场需求将越来越旺盛。纵览平乐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建立油茶良种种苗繁育基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今春以来,绩溪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政府部署,积极行动,采取四项举措,努力提升油茶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编制《绩溪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到2015年,全县建设2万亩油茶基地;到2020年,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到10万亩。加大财政对油茶产业的扶持,从2010年起,县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拿出100万元扶持油茶基地、种苗和加工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8.
《湖南林业》2010,(10):9-9
衡阳市是传统的油茶中心产区之一,现有油茶林21万余公顷,大约占湖南省油茶林总面积的18%,年产茶油1.5万余吨。全市12个县市区中有6个县市油茶林面积达6666.7公顷以上,衡东、衡南等4个县市被确定为全国油茶重点示范县。末阳市、常宁市进入全国13个“中国油茶之乡”行列。去年以来,该市以“振兴油茶产业、打造中国油都”为目标,累计完成油茶新造林7300公顷,抚育垦复1.66万公顷。  相似文献   

19.
<正>从2015年开始,江西省将油茶产业与赣南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山区扶贫攻坚相结合,按照"四统一分"模式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2016年,江西省完成油茶新造林70.68万亩,超额完成60万亩的年度油茶造林计划,比上年增长107.5%。江西省油茶种植面积1434.7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面积434.7万亩,年产茶油11万吨以上,2016年总产值达到236亿元。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20.
油茶品种资源现状与良种筛选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全球茶油总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油茶良种资源的选育与示范推广是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充分认识油茶良种的重要意义,提高油茶良种化水平,文中阐述了油茶良种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和质量标准,分析了中国油茶良种资源现状,总结提出了不同区域的油茶良种筛选技术及高效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