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鸭群冬季停产后,为了不影响翌年的产蛋率,应适当限制饲喂和少量补饲,也就是供给鸭能保证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即可,不能让鸭长得过肥。鸭御寒能力强,除风雪天气外,应尽量将鸭赶出放牧。这个阶段的放牧一般在上午8-9点开始,到太阳下山以前将鸭群赶回鸭舍。放牧时,让鸭群迎风前  相似文献   

2.
随着冬季的来临,天气越来越寒冷,日照时间越来越短,天然饲料也逐步减少。鸭群经过秋季的第二个旺产期后,体质衰弱,为了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加之冬季自然光照不足,鸭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因而产蛋量逐渐减少甚至停产。为了不影响第二年的产蛋率,同时减少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鸭的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一)调整鸭群 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  相似文献   

4.
冬季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天然饲料减少,鸭群又经过秋季的第二个旺产期后,体质衰弱,为了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较多的营养;加之冬季自然光照不足,鸭体内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如果此时饲养管理不当,蛋鸭产蛋量将减少,甚至停产。蛋鸭的产蛋率水平下降,直接影响养鸭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养鸭户必须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和技术措施,保证蛋鸭持续高产,提高养鸭的经济效益。冬季提高蛋鸭产蛋率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焦作市墙南村某养殖户饲养1000多只康贝尔鸭,1999年11月初开产,12月底产蛋率达到90%,鸭群健康状况良好。2000年1月10日因鸭场排水不畅,将鸭群驱赶到另一个鸭场饲养。转场后鸭群产蛋量突然减少,一周后产蛋停止,并不断有零星死亡。笔者接诊时鸭群停产已一个多月,经诊断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卵巢和输卵管已萎缩。现将造成鸭群停产及发病的原因分析如下。1.转场产生严重应激反应是造成鸭群产蛋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常这群鸭为舍饲,并非放牧,元月10日被强行驱赶,鸭子受到惊吓,转场前后饲料、饮水中未加任何防应激药物,使…  相似文献   

6.
王桂民 《广东饲料》2014,23(10):47-47
1精简鸭群 进入冬季后,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精简鸭群秋末冬初,根据日常观察,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挑出,予以淘汰。把生产性能好、体制健壮的蛋鸭留下,作为冬季产蛋的核心群,为提高鸭群产蛋率打好基础。二、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摄氏度。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因此,要注意搞好防寒  相似文献   

8.
1调整鸭群寒冷季节到来之前,要对鸭群进行调整,将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鸭。2防寒保温蛋鸭产蛋适宜温度是10~20℃。冬季天气寒冷,不利于蛋鸭产蛋,要做好保温工作。  相似文献   

9.
(上接第22期第12页)4.防寒。俗话说:“保暖如保膘”。冬季鸭群要早收牧,迟放牧。鸭舍要做到断风、断雨、断雪,同时要勤换垫草,保持鸭舍干燥保温,冬季舍温应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1.人工换羽。夏、秋季节,产蛋鸭往往要停产换羽,俗称“换毛”。为了使蛋鸭尽快换羽,缩短停产期,可以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的办法。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进行。当发现蛋鸭的产蛋量逐渐下降.蛋壳变薄,部分鸭子开始脱毛换羽时,可以拨掉鸭子翅膀及尾部的大毛,同时增喂精料,7~8天后,鸭子双翅及尾部使长出新毛,背、胸和腹部的羽毛自然脱落,20~30天后就会恢复产蛋。2.保暖和降温。冬季气候寒冷,鸭舍要防寒保暖,防止冷空气侵袭,夏季气候炎热,要防暑降温,防止鸭中暑。放牧要早出晚归,中午让鸭群在阴凉处休息和理毛,晚上让鸭在运…  相似文献   

11.
夏季要抓住时机放牧鸭群,搞好稻田放牧。鸭能捕捉低飞的蛾,啄食茎叶上蠕动的虫子,吃掉田里的鸭舌草、嫩稗草和浮萍等,同时鸭的粪便又能肥田。水稻扬花以后,不能在稻田中放牧鸭群,可将鸭群赶到河滩、塘坝、养鱼池(鱼苗池不能放鸭)放养。放牧时,如果牧地天然饲料丰富,应将鸭群赶得集中些,让鸭群慢慢采食;如果牧地天然饲料较少,质量较差,可将鸭群赶得分散些,以利找食。产蛋期单纯依靠放牧饲养的母鸭,摄入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远不能满足需要,可根据鸭群的产蛋量和饲料来源情况,适当补喂精饲料,以利鸭群多产蛋。每天可补饲3次,即早晨放牧前、中午…  相似文献   

12.
冬季天气寒冷,昼短夜长,自然光照不足,导致蛋鸭在冬季产蛋量减少,甚至停产。为了稳定和提高鸭的产蛋率,可采取以下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农村有不少农户白白使自己饲养的蛋鸭在冬季“休闲”而减少了收入。笔者经过近几年的试验,摸索出了巧使蛋鸭“冬休”变“冬产”的十条措施。1 调整鸭群 秋末冬初,将鸭群中老、弱、病、残鸭,低产鸭和停产鸭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的蛋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鸭专业户和工厂化养鸭的发展,产蛋鸭群已由散养发展到鸭群放牧饲养。产蛋鸭群放牧饲养,既可减少精饲料的用量,又能防止母鸭过肥而影响产蛋量,还有益于农业生产,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鸭群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放牧饲养,但放牧时要注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掌握“春鸭要晒,夏鸭避雨,秋鸭要洗,冬鸭避风”的原则。春季气候逐渐变暖,日照渐长,天然饲料逐渐增多,这是蛋鸭产蛋的高峰期,也是育种繁殖的好季节。放牧时要晚出晚归,随着天气变暖而逐渐延长放牧时间。放牧时要掌握“空腹快赶,吃饱慢走,上坡下岭,不能过急”的原则。在有风天…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县放牧鸭群中常发生放牧数小时后以头、颈、翅、腿部的麻痹和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给养鸭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经临诊及相关试验综合分析,确诊为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一.发病情况2002年7月份以来,我县某村放牧户鸭群开始发病,发病时间在放牧归来后数小时不等,经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中草药等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病鸭在48小时之内死亡的较多,有的可拖至3~4天,约30%可以自行恢复。当时,由于天气干旱,使沙河水域比往年浅,发病鸭数量比往年明显增加。发病特点是越靠近上游放牧及放牧时间越长的鸭群,发病越多,而且肥壮鸭、大龄鸭较多,…  相似文献   

16.
种鸭在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产蛋率下降,而冬季种鸭蛋的价格又相对较高.所以,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种鸭群冬季产蛋率,是提高种鸭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现根据我市种鸭养殖户近年来总结的经验,将种鸭冬季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环境种鸭对环境变化很敏感,受惊后易发生拥挤、拒扑、狂叫不安等现象,导致产蛋减少或产软壳蛋.如遇惊群,饲养人员应立即招唤鸭群,使鸭群尽快镇静下来.冬季舍饲种鸭每天戏水1~2次,可增加活动量,提高鸭群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鸭群的放牧     
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养鸭时,鸭群的放牧是很重要的。鸭群放牧得好不好,对鸭的生长和产蛋有很大的影响,并与养鸭的成本有直接关系。鸭群放牧的好处是:  相似文献   

18.
“噪鸭”,就是冬季把关棚饲养的鸭群,在棚内缓慢驱赶,作圆圈运动,因为冬季喂谷粒饲料过多,加上鸭群不爱活动,易造成运动不足而脂肪积聚过多,从而,降低产蛋率。而“噪鸭”就可减少脂肪的积聚,必将起到增加产蛋量的作用。“噪鸭”时,要轻吆喝,使鸭群站起来,然后...  相似文献   

19.
1结构合理经常放牧的种鸭群要由不同年龄的鸭组成:一岁母鸭30%~40%,二岁母鸭50%~60%,三岁母鸭10%。这种鸭群结构由于有老龄母鸭带领,因而放牧时,鸭觅食能力强、鸭群听从指挥、产蛋率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
1.结构合理.经常放牧的种鸭群要由不同年龄的鸭组成:1岁母鸭30%~40%,2岁母鸭50%~60%,3岁母鸭10%.这种鸭群结构由于有老龄母鸭带领,因而放牧时,鸭觅食能力强、鸭群听从指挥、产蛋率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