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三角帆蚌     
三角帆蚌俗称河蚌、珍珠蚌、三角蚌。它属淡水双壳类软体动物,属瓣鳃纲、珠蚌科、帆蚌属。它广泛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尤以我省洞庭湖以及中型湖泊分布较多。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河蚌资源,又是育珠的好材料。用它育成的珍珠质量好,80个~120个蚌可育成无核珍珠500克,还可育有核珍珠、彩色珠、夜明珠等粒大晶莹夺目的名贵珍珠。珍珠及珍珠层粉具有泻热定惊、防腐生肌、明目解毒、止咳化痰等功能,是20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并有嫩肤美白的特殊作用。用珍珠加工成的饰物,精致美观,高贵典雅,其价格…  相似文献   

2.
河蚌蛋白质的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蚌既可整体加工后饲喂畜禽,也可分为蚌肉和贝壳两部分分别加工利用。据测定,河蚌肉干物质含有粗蛋白质609%,粗脂肪69%,无氮浸出物195%,灰分1264%,其中钙32%,磷114%;还含有烟酸、核黄素等维生素。河蚌壳(贝壳)干物质中含钙3293%、磷003%,是良好的钙源饲料,只要简单粉碎即可饲用。据试验报道,在畜禽日粮中添加适量河蚌粉,可明显地提高日增重和产蛋量。在配合饲料中加5%的河蚌粉,可使育肥猪日增重增加15%左右,提高鸡的产蛋率20%以上。因此,河蚌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良好蛋白质饲料资源。值得注…  相似文献   

3.
珍珠采收通常是杀死珠蚌后,从囊袋中取出珍珠,采用该方式一只河蚌只能培育一次珍珠。再生珍珠循环培育新技术是采用活蚌取珠方式,一只河蚌可循环多次利用,省工、省本,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4.
养殖河蚌注意防除有害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蚌有害生物对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这些有害生物大致可分为外壳附着生物和体内寄生虫两类。外壳附着物,如海绵、藻体、胡沼股哈、青苔等。有的与珠蚌争夺饵料,加重河蚌的负担或阻碍阳光的透射,影响蚌体的生长,使蚌壳变形,甚至损坏套膜,使蚌壳闭合不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和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COD、悬浮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幼体河蚌均能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水体的透明度;褶纹冠蚌对COD、NH_3-N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36.45%、89.68%和56.24%;三角帆蚌对TN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5.52%;背角无齿蚌对TP的去除率最高,达到38.00%;试验结束后测量河蚌湿重发现试验期间河蚌几乎没有生长。  相似文献   

6.
黄鳝食性杂,偏动物性饵料,可就地取材多渠道落实饵料来源。一是在养殖池内施足基肥,培育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及底栖动物等;二是在养殖池内放养一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虾,让其产卵孵化出幼体:三是专门饲养福寿螺或螺蛳、河蚌等;也可与发展珍珠养殖相结合,利用蚌肉作为饵料。  相似文献   

7.
三角帆蚌贝壳珍珠质颜色与体内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otal carotenoids content,TCC)密切相关。为研究养殖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三角帆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TCC)及贝壳珍珠质颜色的影响,选用不同颜色选育系(紫色选育系和白色选育系)的三角帆蚌进行了为期40 d的养殖实验。通过设置4种浓度梯度(5、10、20、40 mg/L)分别进行添加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类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三角帆蚌肝胰腺和外套膜组织中TCC也相应增加,但不同颜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累积效果差异显著(P0.05),实验40 d后,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贝壳珍珠质的各颜色参数(L*、a*、b*、C*和ΔE)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不同实验组之间随着类胡萝卜素添加量的增加,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边缘壳珍珠质颜色参数值a*、b*和C*呈现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变化(P0.05)。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各实验组贝壳珍珠质的颜色参数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紫色选育系三角帆蚌体内能够富集更高含量的类胡萝卜素,而白色选育系三角帆蚌对类胡萝卜素的富集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8.
鳜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形式。实践表明,鳜蚌混养每667平方米产鳜鱼30公斤以上,收珍珠15公斤~20公斤,可获纯利3500~4000元。  相似文献   

9.
植珠手术的技术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珠手术不仅影响到珍珠质量,而且关系手术蚌死亡率的高低,所以必须注意植珠手术的各个环节。 一、手术的季节 首先要选择手术的时间。从季节上看,冬季河蚌的各种代谢迟缓,术后伤口不易愈合。夏季水温高,水域中浮游生物及细菌多,术后伤口容易感染发炎,引起烂片烂膜;气温高蚌也容易脱水,细胞小片容易干燥坏死,术后的蚌也容易死亡,因此盛夏不宜作手术。一般在春秋季节(当水温为23~25℃)时,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消费者开始关注河蚌,因为河蚌是摄食水体中的细菌、藻类、有机碎屑等生物,不需要投喂任何饲料,养殖水体水质好,属于健康型养殖。下面介绍一种新型食用河蚌———橄榄蛏蚌。1.橄榄蛏蚌的形态特征橄榄蛏蚌属瓣鳃纲、蚌目、蚌科。橄榄蛏蚌壳窄长形,壳薄。壳顶低,不显著,位于  相似文献   

11.
鳜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形式。实践表明,鳜蚌混养每667平方米产鳜鱼30公斤以上,收珍珠15公斤-20公斤,可获纯利3500—4000元。 一、养殖条件 鳜蚌混养池塘为标准的长方形土池若干口,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设置  相似文献   

12.
以人工养殖的4龄育珠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为实验材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三角帆蚌的珍珠层、珍珠、心脏、肝脏、斧足、鳃、卵巢、外套膜中的钙、镁、磷、钾、钠、铜、铁、锰、锌9种矿物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育珠三角帆蚌体内矿物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结果表明,钙在白色珍珠层中的含量最高,为(985.67±32.61) mg/g;磷和锰在鳃中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8.48±0.41)mg/g和(19.39±0.08) mg/g;镁、钾、钠、铜、铁、锌在心脏中的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61.23±21.47) μg/g、(36.80±0.33)μg/g、(56.65±0.21)mg/g、(274.88±2.09) μg/g、(2.41±0.09) mg/g、(518.74±12.44) μg/g.研究结果显示,三角帆蚌体内相同组织器官中不同矿物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同种矿物元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3.
绢丝丽蚌(Lamprotula fibrosaHeud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古异齿亚纲、蚌目、蚌科、丽蚌属,为我国特有淡水经济蚌类。其贝壳壳厚、坚硬和皎白,是制造可溶性钙粉和珍珠核的特优材料,固而经济价值极高。在我国淡水水域中可广泛地进行移植、增殖和养殖。 1 绢丝丽蚌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丹东河蚌多肽成分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丹东地区河蚌(褶纹冠蚌)的蚌泪和蚌肉为原料,对多肽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2 450 MHz、750W微波功率下提取5 min,滤液经MW10 000 D的透析袋用去离子水透析,于80℃以下真空浓缩.浓缩液冷至4℃,加5倍体积-20℃的丙酮,静置,过滤,滤饼于80℃以下真空干燥得到多肽.其纯度可达92.1%.收率0.602%.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养殖河蚌浙江水产学院(316101)钟秀华一、河蚌的人工繁殖1.河蚌性成熟及产卵期河蚌性成熟需3年~4年。不同河蚌品种产卵期不一样,在长江以南地区,三角帆蚌每年5月~7月产卵,褶纹冠蚌每年4月~5月和10月~11月产卵,一年产卵2次。2.亲蚌的选...  相似文献   

16.
深秋、初春,从气温来说正是适宜运输育珠蚌的季节。但由于运输和暂养河蚌不得法,也往往造成河蚌衰弱,到手术后容易生病,死亡率增高。 在外地购河蚌,应将蚌养在较大的水域中,尽量在装运时再起水。装运前使河蚌吸足新鲜水,并要注意除去脱水濒死的蚌,以免运输时死亡、变质、毒害其他河蚌;这类蚌往往较轻,壳微张,含不住水,闭壳反应迟钝。在装运时操作要轻,不能用锄耙用力钩耙,强烈震动,使蚌失去外套腔的水甚至破损受伤。运输可用“干运法”或活水船装运。但气温太高时不宜运输。  相似文献   

17.
鱼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新形式。生产实践表明,其667平方米池塘产鳜鱼30千克、收珍珠2l千克,纯利约3500~4000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Mn、Mg、Fe、Cu、Zn、Co这6种金属元素对珍珠颜色的影响,选用产自同一养殖池塘的三角帆蚌,比较分析这6种金属元素在内壳色为深紫色、浅紫色和白色的三角帆蚌中分别培育的紫色和白色珍珠中的含量差异,并分析金属元素含量与珍珠L,a,b颜色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n、Mg、Fe、Co 4种金属元素在深紫色珍珠中均呈现最高含量,在白色珍珠中未检出Fe; Cu除了在三角帆蚌内壳色为浅紫色的珍珠中稍有体现之外,其余组均未检出;Zn在所有颜色珍珠中均未检测出。通过金属元素含量与珍珠颜色参数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各颜色育珠蚌组中,所育珍珠的Fe含量均与dE值呈正相关(R~20.83),Mg含量均与L值呈负相关(R~20.80),Mn含量则均与a值呈正相关(R~20.64),仅在深色蚌组中发现,所育珍珠的Co含量与L值的负相关性最高(R~20.94)。进一步比较分析了深紫色、浅紫色和白色三角帆蚌不同部位外套膜以及间液的金属元素含量,深紫色蚌组不同位点外套膜Fe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号位点含量最高;不同壳色蚌的2号位点外套膜Mn、Co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白色蚌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深紫色蚌Co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白色蚌组的间液中,Mg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淡水紫色珍珠的颜色深浅与Fe、Mg、Co、Mn含量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将性成熟的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亲本放入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不同壳宽组(50~100 mm)和不同壳宽的混合组中,观察中华鳑鲏产卵时对蚌大小的选择情况.中华鳑鲏在不同壳宽组中产卵实验结果显示,在蚌宽小于50 mm和大于90 mm的河蚌中的产卵率显著少于50 ~ 90 mm的蚌,其中60~80 mm产卵率显著多于其它组,70~80 mm被产卵率最高.中华鳑鲏不同壳宽组混养实验结果显示60 ~ 70 mm的河蚌被产卵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大于70 mm和小于60mm被产卵率均逐渐下降.两个实验均显示出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的大小是有选择性的,本实验采用的1g左右的中华鳑鲏最适产卵河蚌宽为70 mm左右.研究亮点:经调查发现鳑鲏类鱼产卵时对河蚌种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其产卵情况与蚌体大小是否有一定关系尚未见报道.对中华鳑鲏产卵时对河蚌大小的选择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探索中华鳑鲏的繁殖习性,为土著观赏鱼的开发及鱼类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储忝江  郭炜  黄辉  戴杨鑫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382-2384
本文研究比较了背角无齿蚌和三角帆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和三角帆蚌能够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显著降低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氮、悬浮物、化学需氧量和叶绿素a,其中对叶绿素a的净化效果最佳,分别达到96.8%和94.2%。2种河蚌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磷的净化效果不显著。在本试验中背角无齿蚌和三角帆蚌两者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差异不显著,在使用河蚌净化水质时建议依据当地河蚌的价格以及取材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