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问:请问糖尿病病人在冬季能不能进补?答:糖尿病患者进补,一则可以起补益作用;二则可以利用某些中药进行糖尿病治疗。但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服用膏类补剂,含有蜂王浆、蜂蜜的补养  相似文献   

2.
冬季来临,许多人在考虑进补健身,专家告诫,进补是有学问的,不是人人都可进补,不能随便服补品、补药的。冬季进补要注意以下几点。1.戒乱进补首先,应了解自己该不该补,属于何种体质,何脏何腑有虚。一般而言,中年人以补益脾胃为主,老年人以补益肾气为主。但具体到个人,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血阴阳共虚等不同,应在有经验的中医指导下进补,做到有的放矢。2.补而戒腻对于健康状况欠好,脾胃消化不良者来说,首先是要恢复脾胃的功能,只有脾胃消化吸收功能良好,才能保证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否则服再多的补物也无济于?事。冬令进补不能重于滋…  相似文献   

3.
冬令进补是祖国优秀的传统养生保健方法之一.但必须知道,既然是补,针对的必然就是虚弱患者,因此说,冬令进补并不是人人都适宜的.那么,哪些人可以进补,而且需要进补,哪些人不适宜进补呢?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1999,(12)
我国民间有“冬令进补”之说,即每年农历的冬至到立春,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这确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其原因有三:一是冬季为人体的休眠调养期;二是冬季进补不易出汗而被排出,有利于人体吸收;三是冬季进补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和津液之不足,起调整阴阳、扶正祛邪之效应。冬令进补对于防病治病和增强抵抗力确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立秋以后,气候一般早晚凉爽温差大,加上酷暑对人体的消耗,人非常容易倦怠、乏力。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不过有关专家认为,秋天进补要讲究阴阳平衡,不能乱补,否则适得其反,反而把身体给补坏了。因此秋季进补要防“六大误区”:  相似文献   

6.
陈桦 《新农村》2006,(10):25-25
秋季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期,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健身的效果。不过秋天进补要讲究阴阳平衡,不能乱补一气,否则反会补坏身体,所以进补要讲究科学,具体做到八忌。一忌虚实不分“补”是针对“虚”而言的,只有当人“虚”时才需进补,不是虚症病人则不宜用补药。虚症  相似文献   

7.
<正>中医认为,冬季天气阴冷,阳气内潜,有益于精气的充养和积聚,故适宜进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在冬季进补的,需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决定,否则适得其反。1.分清体虚再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以及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的补法。  相似文献   

8.
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人们都习惯地想到补身强体、吃补药补品,把许多补药补品集中食用,如人参、鹿茸等。这种进补不但无益于健康,反而可能会损害到身体!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与白露的养生进补相同的是,这个时候的养生保健应注意4方面的内容:一、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07,(10):39-39
最佳进补时节秋季始 秋季意味着进补黄金季节的来临,但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有时还会损害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认为,夏日进补男女有别,但都应以凉补、清脾、祛暑、化湿为原则。除了要多喝温水防中暑外,还可遵循夏日进补原则:男不离韭,女不离藕。此方法不仅能滋补养生,更有益气生津的功效。台湾基层中医师协会理事长陈潮宗指出,所谓"男不离韭,女不离藕",就是指男人要多吃韭菜,女人要多吃莲藕,这样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中医认为,韭菜味辛咸、性温,有温中行气、补虚益阳的功效,因此又被称为"壮阳草"。韭菜还富含纤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氨基酸、β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促进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杀菌消炎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调节血脂。适量进食韭菜,对预防缓解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也有一定益处。不过,韭菜吃多了会上火,而且不容易消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医理论认为,春季进补应以平淡进补、补而不燥、因季而宜为原则”,深圳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张仲海教授如是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语说:"冬季进补,来春打虎"。冬季适当进补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近日,笔者走访了一些医学、饮食界的相关人士,请他们开出了几味"冬季进补食疗方"。一、萝卜烧排骨1.原料。猪排500克,萝卜500克,酱油20克,料酒5克,盐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葱8克,姜5克,淀粉5克,油50克。2.做法。萝卜切成块,葱切段,姜切片。炒锅上火,放油后将葱、姜和萝卜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酱油、盐、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烧开锅  相似文献   

13.
杜光明 《新农村》2004,(2):26-26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活跃,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满足机体活动、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因此,此时适当吃些补品,对身体是有益的,特别是对久病初愈、病后体弱者更为必要。然而必须注意的是,进补不能乱食乱补,要讲究科学,在服用补品、补药之前,先要了解自己的体质,然后再对症进补,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保健效果。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冬天进补,来年春天打老虎“。我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药补不如食补“,时令进入冬季,各种冬令滋补佳品开始俏销。红枣、桂圆、香菇、木耳、莲子、核桃仁等品种销售额大幅攀升,价格  相似文献   

15.
正从寒冷的冬天到春节前后,气温明显较低,按民间传统习惯,许多人在这个季节总是准备进食补药、补品以滋补身体。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这种进补的方法到底对不对呢?一、冬春进补该不该入冬后,气温下降,人体体内的代谢活动也相应改变,秋收冬藏,精气封存。此时进补,有利于机体吸收和储存,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利的,具有补养  相似文献   

16.
1、增加热能要有度 “冬天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据介绍,虽然通过饮食摄入热能可以维持体温的平衡,但不宜过量,以防发生高血脂症和肥胖病。而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不能以“天冷进补”为自己增加饮食的借口,因为摄入多余能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机体的负担,因此增加热能的比例最好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7.
人们有冬季进补的习惯。进补素食效果也是不错的。下面是几种冬季素食的进补食品:栗子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能养胃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栗子与粳米一起煮粥可健脾胃,增进食欲,特别适合老年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8.
李晓霞 《新农村》2004,(12):23-23
传统观点认为,数九寒天是进补佳期,既可治病又可防病。那么,哪些人最需要在数九寒天进补呢?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在这个时候,更要遵循初秋养生原则进补。那么.秋季饮食要养生.究竟要吃什么.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相似文献   

20.
<正> 瘤头鸭是一种生长速度快、繁殖力较高、胴体瘦肉率高的水禽。此外,其肉具有明显的野禽风味,并被闽、台、粤等省群众视为冬令进补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