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50%杀螺胺乙醇铵盐可湿性粉剂对蛞蝓的防治效果,2013年在大白菜上进行了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初步表明,50%杀螺胺乙醇铵盐可湿性粉剂对大白菜蛞蝓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4 d杀螺胺乙醇铵盐每667 m2喷雾剂量30 g、40 g、50 g、60 g的防效依次为81.60%、85.56%、89.82%、94.57%,与8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每667 m2剂量40 g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2011年在重庆市垫江县采用农药"福戈"对水稻螟虱类害虫的防效作了初步示范。示范区每667 m2用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8 g防治稻纵卷叶螟、水稻二化螟、稻飞虱,对照区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防治稻纵卷叶螟、40%毒死蜱乳油80 mL防治水稻二化螟、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 g防治稻飞虱,结果表明,福戈的防效优于对照农药。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黑痣病和疮痂病是影响马铃薯品相及产量的主要土传性病害。为有效防控该类病害,选取0.3%四霉素水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等9种药剂进行马铃薯复合拌种试验。结果表明,4个复合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和长势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效为38.10%~69.66%,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为32.06%~61.50%。各处理马铃薯增产14.52%~40.36%,均增产显著。其中每100 kg切块种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mL+0.3%四霉素水剂15 mL +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2 g复合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黑痣病防效为69.66%,对疮痂病防效为61.50%,增产率为40.36%,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适于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化州市为害水稻的重要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常常暴发成灾为害,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极大威胁。按照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两种处理和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80 g,第2次药后14天对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73.61%~76.58%、61.43%~66.76%,优于对照每667 m~2施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防效分别为60.11%、49.05%)。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在水稻细菌性病害田间防治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李定莉 《南方农业》2013,(Z1):109-111
晚疫病是制约西南山区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素。试验研究了"富民1号+富民2号"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富民1号防治4次与甲霜灵锰锌防治4次效果相当,平均防效为22.9%、22.7%,667m2产量为604.2kg、508.9kg,分别比清水对照增产75.7%、47.9%。大区示范应用表明,富民1号防治4次和"代森锰锌+克露+甲霜灵锰锌+克露"或"代森锰锌+克露+银法利"组合效果相当,可以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大豆霜霉病始发期,间隔10 d,连续喷施3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观察其对大豆霜霉病的防效及保产效果。结果表明,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的防效及保产效果最好,最终防效为81.4%,较对照(清水处理)增产27.8%;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次之,最终防效为74.2%,较对照(清水处理)增产21.8%。  相似文献   

7.
李定莉 《南方农业》2013,(Z1):97-100
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预报信息,具体确定田间施药时间和次数,利用4个马铃薯品种各选择2~3个药剂组合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差异不显著,平均防效23%~24%;产量以施药5次最高,达1119kg/667m2。从药剂组合来看,"4次富民1号+1次富民2号"产量最高,667m2产量为1768kg,比清水对照增产132%。由此可见,预警系统可以科学地指导防治,早熟感病品种4月25日施第1次药,晚熟耐病品种鄂马铃薯5号可推迟7~10d施药,大面积施药4次就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大发生年份施药5~6次产量更高。"代森锰锌+克露+甲霜灵锰锌+克露+福帅得+银法利"适于高产户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杀菌剂在不同时间喷施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科学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年10月-2015年4月,连续3 a对蚕豆品种成胡15同一时期采用7种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进行防治效果试验,药后分3次调查蚕豆赤斑病病情指数和药效,成熟期调查蚕豆百粒质量和667 m2产量。结果:不同杀菌剂处理后,蚕豆赤斑病病情指数、药效及产量有一定相关性,其中80%M-4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药效最好,其次为菌毒毙400倍液,再次杀菌剂50%多菌灵粉剂、全关中药微生物制剂4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多·硫悬浮剂、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药效相对较弱,清水对照防效效果最差;不同杀菌剂处理对百粒质量和667 m2产量影响较大,其中80%M-4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的百粒质量和667m2产量最高。结论:80%M-45代森锰锌和菌毒毙400倍液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推荐用于蚕豆赤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晚疫病是制约马铃薯产量的关键因素,连续几年我们都在寻找马铃薯晚疫病最有效的药剂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效益。本试验研究代森锰锌、破菌、克露、瑞凡及银法利等药剂交替使用2~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效及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3次用药效果好,平均防效、产量代森锰锌+克露+银法利组合防治最佳,是防治晚疫病的首选组合。  相似文献   

10.
李定莉 《南方农业》2013,(Z1):103-106
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破菌、克露、瑞凡、银法利等药剂交替使用2~3次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效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以3次用药效果好,平均防效最好可达37%,产量结果以"代森锰锌+克露+银法利"、"代森锰锌+克露+破菌"、"代森锰锌+瑞凡+银法利"、"代森锰锌+瑞凡+破菌"、"代森锰锌+破菌+银法利"、"代森锰锌+2次银法利"较高。以代森锰锌、破菌、克露、瑞凡、银法利等药剂交替使用3次(银法利后期施用)是防治晚疫病的首选组合,2次用药及常规用药有一定效果,比不施药增产18%~90%。  相似文献   

11.
2015—2016年度,在重庆市秀山县开展了噬菌核霉可湿性粉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示范。根据试验结果,噬菌核霉200 g/667 m~2(新工艺)对菌核病防效和产量仅次于化防处理。且在整个油菜生长期观察,该药剂对油菜安全性好,未表现出生长异常现象,可以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用80%烯酰吗啉WDG的不同剂量和目前推广使用的高、低档药剂类型,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传统药剂品种比近年上市的药剂品种效果差,80%烯酰吗啉WDG40g/667m2处理药后7d的防治效果达83.53%。  相似文献   

13.
陈加伦 《南方农业》2013,(Z1):101-102
2012年,在重庆市石柱县用代森锰锌、甲霜灵、吡唑嘧菌酯、烯酰吗啉、氟啶胺、银法利6种药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氟啶胺防效最好,其次是吡唑嘧菌酯和银法利。用氟啶胺处理的小区产量最高,是较好的晚疫病防治药剂。所有的参试药剂持效期均较短。  相似文献   

14.
玉米叶螨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吸食汁液造成玉米生长不良导致减产。基于此,探讨了不同药剂对玉米叶螨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2 g、1.8%阿维菌素乳油30 mL和2.5%溴氰菊酯乳油20 mL对玉米叶螨防效较好;每667 m~2施用25%虫螨克乳50 mL对玉米叶螨较防治效果差;每667 m~2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2 g防治效果更为显著,而且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甘南州青稞田杂草滋生的问题,验证除草剂组合5%唑啉草酯乳油+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在青稞田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剂量,采用裂区设计,5%唑啉草酯乳油和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均分别设3个用量水平,进行了2种除草剂不同剂量配比筛选试验。结果表明,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兑水450 kg处理不仅对青稞田安全无药害,而且对青稞田野燕麦和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好,药后25 d株防效分别达到92.22%、91.87%,药后60 d鲜重防效分别达94.76%、92.33%。同时该处理的折合产量最高,为5 450 kg/hm2,较空白对照(不施用除草剂)增产32.28%。综合考虑认为,5%唑啉草酯乳油1 500 mL/hm2+2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75.0 g/hm2为甘南州青稞田防除野燕麦和阔叶杂草的最优除草剂组合。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探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地区大田条件下防治麦蜘蛛最佳药剂。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或45%毒死蜱乳油30 mL或15%哒螨灵乳油45 mL或70%吡虫啉水分散剂3 g,药后3天、7天防效均在90%以上,三者差异不显著,但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50 mL药后14天防效达91.9%,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且对小麦植株生长安全,可采用此药剂对彭阳县麦蜘蛛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老圃地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有效降低苗圃地林业病虫害,在国营安徽省潜山市苗圃开展复配生物制剂苗圃土壤消毒试验。试验以水杉种子育苗为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00亿芽孢/g可湿性粉剂15 g+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2亿孢子/g 5 g比例复配后,按照1.0~2.0 g·m~(-2)用量进行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以2.0 g·m~(-2)用量进行土壤消毒对老圃地有着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区及上一年度化学消毒相比,苗木受害率降低了100%,苗木基本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8.
九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选择市面上常用的9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通过叶面喷雾处理,定期调查纹枯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9种药剂中,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5%己唑醇悬浮剂、20%井冈·蜡芽菌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及300 g·L-1苯甲·丙环唑乳油这5种药剂对防治水稻纹枯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在70%以上,最高防效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新型生物农药海岛素是一种氨基寡糖素,能抗病、抗逆和增产。海岛素和化学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试验表明:"海岛素+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海岛素防治效果分别为95.83%、92.67%、70.56%;实产比清水对照增加率分别为52.9%、44.0%、23.1%;"海岛素+化学药剂"处理经济效益最高,每667 m~2较对照净增产值372.94元。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4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1.267、1.207、1.100、0.944 mg·L-1。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为68.58%、65.44%;而30%王铜、2%春雷霉素的防效较差,仅为10%左右。综上,推荐将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种药剂作为防控橄榄黑斑病的首选药剂。本研究可为橄榄黑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提供数据参考,并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