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发展,对从事集设计、制造、管理、经营、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生产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人才素质、技术和技能等多方面的培养,以达到一专多能的目标。文章以机电类专业为例,对社会发展与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阐述了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为推动我国智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智能制造概念的提出受到了各地企业的广泛关注,企业生产模式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一些工作岗位需求的变化。在企业人才需求逐渐变化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改变。本文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制专业为例,分析了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的转型趋势,以及在此趋势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加紧培养智能制造技术人才,适应新时代制造业发展。基于此,文章对智能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服务“中国制造2025”对智能制造高端产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一所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充分吸取智能制造思想和核心控制技术,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平台,师生可在实训平台上进行学习、实践和研究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同时该平台也为学校在专业建设、创新技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实现输出的人才适应智能制造企业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5.
智能制造将逐渐成为未来制造工业发展的趋势和核心技术,高职院校要加强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智能制造实训室建设,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企业的复合型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万州为加快地方经济建设,势必对地方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智能制造技术。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引入,万州的高职院校承担了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的责任,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7.
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技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深入剖析了产业技术链的应用、人才链需求,结合高职机电专业建设现状,认为以专业集群的方式培养人才更加有利于专业与产业的对接。同时,文章还提出了高职机电专业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科融合的实训基地、构建"基础课程共享、核心课程分立"的专业课程体系等策略,以期更加高效地为产业发展培养适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拉开了序幕,绿色经济、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物联网技术日益成为新的发展模式。为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目标,不少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是该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笔者以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的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课程目标定位与教学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9.
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当前,高职院校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顶尖人才失缺、高水平人才留不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其体做法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俊  刘天宋  周樱  帅伟 《南方农机》2024,(7):187-190
【目的】随着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方法】文章阐述了工匠精神融入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意义,剖析了工匠精神融入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详尽分析了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应注重产教融合发展,大力培育工匠精神,积极参加各级技能大赛。【结果与结论】实践证明,将工匠精神融入智能制造中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核心任务,而近年来就业形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如何提高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工作内容紧密结合成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湖南省5所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通过调研分析,了解高职院校目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课程配置不合理等,提出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模具制造技术是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学科,主要介绍了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原理,制造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加工工艺等,还包括在模具制造过程中运用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内容。通过对模具制造专业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不难发现,高职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对学生的培养并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很多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需要,学生毕业之后很难适应工厂和企业的生产,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这就对高职院校模具制造专业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模具制造专业的课程改革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般的经验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课程进行改革,探索改革和发展思路,并探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实践路径,为国内高职化模具制造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老师是具有高学历、工厂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以高职院校的优势弥补小型企业的缺陷,构建一个高职院校与小型企业的对接平台是实现企业智能制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平台的建设将为小型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为深化校企融合搭建桥梁。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建设校企对接平台的必要性、可行性,给出了平台的功能和建设价值。  相似文献   

14.
荆东星 《南方农机》2023,(18):195-198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院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如何更好地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推动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基于此,笔者以“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阐述了高职院校“嵌入式”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意义。笔者建议,高职院校要主动融入地方政府共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将乡村振兴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实践基地、教师资源、先进技术等嵌入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进行优化配置,打造一种适应乡村振兴需要的“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对校地合作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项目资金、项目支持等方式对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给予经费支持,以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提升就业能力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结合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焊接行业的发展现状,从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技能大赛、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积极探讨了如何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和社会需求相匹配,以期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人才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新  李云革 《南方农机》2023,(8):177-179+195
【目的】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是与制造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适应高层次学徒制发展需要。【方法】课题组从分析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产生背景出发,探索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实行理实结合,学校招生与企业招聘同步进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OBE教学理念,将启发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种形式结合,构建一种满足基于高层次学徒制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评价体系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保证人才培育效果,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结果】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在招生上利用学校招生录取,同时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形式,从企业和社会需求出发,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智能制造工程类人才,为企业本身带来相应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制造业朝着智能化、自动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智能制造的诞生加速了我国制造业的产能升级。在此形势下,制造业新兴岗位及其岗位需求不断增加,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人才难求的局面。高职院校需立足于智能制造的应用,充分考虑现阶段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对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优化,实现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大力培养。鉴于此,文章针对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技能衔接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刘晓艳 《南方农机》2023,(3):161-163+184
由于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首要任务。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技能体系滞后、技能培养单一化以及实践环境与企业岗位脱节等问题,结合高职高质量发展对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要求,围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健全评价机制3个方面提出“1+X”证书制度背景下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路径。以个案学校为例,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聚焦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实施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以及多维保障机制改革4个方面举措实施智能制造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为智能制造专业群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发展意义,选择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目前国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经典模式及发展现状,并提出目前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善途径。研究结果对于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转型,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力,保障我国高技术人才输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东三省大中型企业对智能岗位的技术人才需求实际出发,结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重在探索找出适合我国智能制造企业用人需求的高职3+2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