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MCP处理和气调包装对枸杞鲜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和2种气调包装对枸杞鲜果保鲜的效果,研究了1.0μL/L的1-MCP处理、聚乙烯膜气调包装(polyethylene film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PEF-MAP)和硅窗膜气调包装(silicon gum filmMAP,SGF-MAP)对枸杞鲜果(2±1)℃下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减轻枸杞果实贮藏末期感官酸腐味,但对可滴定酸和果皮颜色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聚乙烯膜气调包装和硅窗膜气调包装可保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提高固/酸比及表皮状况、香气、质地等感官品质,但加快了可滴定酸的下降,对颜色、感官液汁变化影响不明显(P>0.05)。在贮藏末期(第35天),3个处理分别可将枸杞果实腐烂率由46.7%降低至31.1%、8.9%和26.7%。气调包装对枸杞的贮藏效果好于1-MCP处理,其中,聚乙烯膜气调包装效果较佳,可将枸杞果实贮藏期延长14d。试验结果可为鲜食枸杞商业化贮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不同保鲜剂复合杀菌剂对甜瓜的保鲜效果,以西州蜜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抑霉唑硫酸盐、ClO2、咪鲜胺、1-MCP、1-MCP复合抑霉唑硫酸盐和无菌水对甜瓜常温贮藏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无菌水相比,所有保鲜剂均可显著抑制甜瓜采后腐烂与失重,维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贮藏品质。1-MCP与1-MCP复合杀菌剂处理可显著抑制西州蜜果实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呼吸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3.7%和37.5%,乙烯释放峰值较对照无菌水分别降低47.9%和53.7%,呼吸峰值和乙烯释放峰值出现时间均推迟3 d。其中1-MCP复合杀菌剂对果实可滴定酸和Vc含量保持效果显著,与对照无菌水相比,可滴定酸含量提高40.0%,Vc含量提高38.2%,对西州蜜甜瓜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石榴皮提取液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为了发展草莓贮藏保鲜的新技术和有效利用石榴皮资源,以新鲜草莓为材料,在贮藏前分别经过1.25%壳聚糖溶液(T1)、1%石榴皮提取液(T2)、1.25%壳聚糖石榴皮提取物复合溶液(T3)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CK),通过对其在贮藏期相关品质指标(质量损失率、软化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Vc质量分数、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比较了3种处理溶液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T1、T2、T3处理均降低了草莓果实质量损失率、软化腐烂率和MDA含量,延缓了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质量分数的下降,其中T3处理效果明显好于T1和T2处理,T3处理可使在室温下放置的草莓保鲜期延长1~2 d。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液用于草莓保鲜可行,与一定浓度的壳聚糖配制的复合保鲜液保鲜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4.
适宜贮藏温度保持鲜食无花果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无花果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该试验以"波姬红"无花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0、2℃3个贮藏温度对无花果采后生理指标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1℃贮藏的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0.05)0℃和2℃贮藏的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p0.05)0℃和2℃贮藏的果实,保持了较好的贮藏品质;-1℃处理显著(p0.05)降低了无花果的呼吸速率,抑制了细胞膜透性升高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大,同时又维持了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果蔬体内防御系统的保护酶活性,延缓了果实衰老。"波姬红"无花果的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贮藏30 d基本保持了无花果的食用品质,腐烂率为31%。与常温贮藏3~5 d相比延长贮藏期25~27 d。研究结果为无花果采后贮运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和60Co-γ辐照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自发气调包装枇杷的腐烂指数、木质素、硬度、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测定,研究6±0.5℃条件下1 μL·L-1 1-MCP、1.5 kGy60Co-γ、1 μL·L-1 1-MCP+1.5 kGy 60Co-γ不同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MCP和60Co-γ复合处理效果最好,可延缓腐烂指数和木质素含量上升,维持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和相对电导率,保持果实TA和TSS含量,抑制PAL、LOX、PPO和POD活性的上升。在贮藏40 d时,1-MCP和60Co-γ复合处理枇杷的腐烂指数仅为17.95%,而1-MCP组、60Co-γ组、CK组分别为22.86%、25.72%和36.24%。因此,1-MCP和60Co-γ复合处理对枇杷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枇杷的贮藏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将红地球葡萄随机分成5个释放速度的二氧化硫保鲜剂处理组,分别是不经任何处理的空白对照CK组、 T1(7包片+1包粉)组、 T2 (4包粉)组、 T3 (5包粉)组、 T4 (标准SO_2气体熏蒸处理结合T1)组,在不同贮藏时间取样,分别进行腐烂率、脱粒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等重要贮藏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 4种SO_2保鲜剂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有效提高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综合各项指标, T4组的贮藏效果最好,在贮藏末期(90~139d)显著降低葡萄果实的腐烂率和脱粒率,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且各项品质指标变化平稳。SO_2残留量结果表明, T4处理组SO_2残留量始终高于其他3组, 4个处理组的SO_2残留量均未超过GB 2760-2014规定的限量值,不存在残留量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7.
精准温度控制对枸杞鲜果贮藏品质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精准温控技术在枸杞鲜果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将枸杞分别装入泡沫箱(Control Check,CK)、泡沫箱+蓄冷剂(冰温)和精准温控箱+蓄冷剂(相温)中,记录箱内温度,结合贮藏期间枸杞的品质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3组枸杞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不同处理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精准温度控制后箱体内部温度更低,且温度波动保持在0.1 ℃以内,CK组、冰温组、相温组枸杞出现发霉腐烂现象的时间分别为10、20、40 d;贮藏40 d后,相温组枸杞的腐烂率为4.11%,远低于CK组的14.85%,色差低于3,亮度达34.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较CK组高0.65个百分点、0.03个百分点、4.34 mg/100g、2.90 mg/g,相温组枸杞有效抑制腐烂率和失重率的增加,延缓色差的升高和亮度的降低,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经主成分得分分析后得到3组枸杞的品质排序为相温组、冰温组、CK组,且精准温度控制贮藏的枸杞醛类、萜类等有利香气成分相对含量更高。因此,精准温度控制技术有利于枸杞鲜果的冷藏保鲜,其中相温贮藏效果更好。研究结果为枸杞鲜果精准温控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食用百合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了ClO2处理对百合鳞茎在(-3±1)℃贮藏温度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lO2熏蒸处理1?h均能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指数,其中6?mg/L 浓度ClO2处理时腐烂指数最低,该处理也降低了百合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抑制了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和贮藏后期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保证了百合鳞茎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ClO2浓度较低或过高时,保鲜效果均有所降低。研究结果认为适宜浓度的ClO2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百合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西洋梨常温贮藏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为了探索西洋梨采后的常温保鲜方法,以“早红考密斯”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西洋梨果实在20℃条件下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贮藏条件下,1-MCP处理能明显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色度的改变;抑制果实乙烯的合成,降低果实的呼吸速率,推迟乙烯、呼吸峰出现,并降低峰值。1-MCP处理与对照相比,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推迟6 d出现,同时降低了峰值,乙烯释放高峰和呼吸高峰分别仅为对照的69.6%和79.8%;1-MCP处理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快速上升;在贮藏12 d时,果实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对照的 144.7%、113.5%、141.4%;另外,1-MCP还可以抑制果实的腐烂,降低果实腐烂率。因此,1-MCP处理可抑制西洋梨货架期的后熟衰老进程,有利于保持果实品质,提高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提高辣椒采后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解淀粉芽孢杆菌 strain-L 发酵液对辣椒采后保鲜效果,以不同辣椒品种(海青椒、红尖椒)为试材,研究了strain-L发酵液对辣椒保鲜效果的影响。体内体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train-L发酵液对链格孢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损伤接种25℃下贮藏7 d,strain-L的发酵液对海青椒和红尖椒都具有明显的防腐效果,海青椒的腐烂率与无菌水相比下降了51.87%,红尖椒的腐烂率与无菌水相比下降了58.54%。非损伤接种9℃下贮藏24 d,strain-L发酵液对不同辣椒品种的保鲜效果存在差异,在整个贮藏期间,strain-L发酵液处理可降低辣椒采后腐烂率,明显优于无菌水组。贮藏24 d后,青椒发酵液处理和保鲜液处理的腐烂率分别为37.5%、32.50%,与无菌水组相比,分别降低了35%和40%。红尖椒的发酵液处理和保鲜液处理的腐烂率分别为29.63%、24.14%,与无菌水组相比降低了34.19%、28.70%,不同品种间,发酵液处理组和保鲜液处理组的腐烂程度不同,且在整个贮藏期间,strain-L发酵液延缓了果实内还原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的降低,保持了辣椒较稳定的色泽和质构。strain-L发酵液在保持辣椒较好的商品价值、感官品质以及营养价值方面获得了较好的贮藏效果,为采后生物防控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1-MCP负压渗透处理对鲜枣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1-甲基环丙烯(1-MCP)对鲜枣的保鲜效果,以山东大瓜枣(Ziziphus jujube Mill cv. Dagua)为试材,研究了1-MCP负压渗透处理对鲜枣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1 μL/L 1-MCP负压渗透处理果实24 h即可显著延缓枣果实贮藏期间硬度的下降,延长果实的贮藏期。与对照相比,1-MCP负压渗透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枣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延缓果皮叶绿素含量下降;延缓鲜枣果实可溶性糖及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保持了可滴定酸含量的稳定性和较高的还原糖含量,有效延缓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和60Co-γ辐照处理对枇杷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大五星枇杷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自发气调包装枇杷的腐烂指数、木质素、硬度、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相对电导率、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对甜樱桃贮藏期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大连甜樱桃为材料,研究4℃条件下3种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处理(0.1%纳米氧化锌+0.2%壳聚糖、0.1%纳米氧化锌+0.5%壳聚糖、0.1%纳米氧化锌+0.8%壳聚糖)对甜樱桃的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含量、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1%纳米氧化锌+0.8%壳聚糖复配的壳聚糖-纳米氧化锌涂膜处理对甜樱桃果实的保鲜效果优于壳聚糖单膜处理(1.0%壳聚糖)。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涂膜处理能够使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失重率,有效延缓呼吸强度、MDA含量的上升及CAT活性的下降,抑制POD和SOD活性。在维持甜樱桃贮藏品质和延缓衰老方面,以0.1%纳米氧化锌+0.8%壳聚糖复配的壳聚糖-纳米氧化锌复合膜处理的保鲜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改性壳聚糖涂膜在甜樱桃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不同采后处理对翠冠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采后处理对翠冠梨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翠冠梨果实常温贮藏的保鲜技术,本试验以翠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0.25 μL·L-1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和1.5%壳聚糖处理对20℃模拟转货架条件下翠冠梨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5 μL·L-1 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货架期间翠冠梨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推迟呼吸峰值的出现,使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TSC)、可滴定酸(TA)含量和维生素C(Vc)含量维持较高水平;同时,3种处理均能够有效减缓梨果实色泽褐变速度,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延缓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降低。主成分分析(PCA)表明,1.5%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翠冠梨常温货架期的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0.25 μL·L-1 1-MCP处理、2.0%氯化钙处理。本研究结果为采后处理在翠冠梨果实常温贮藏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疆喀什甜石榴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文研究了喀什甜石榴采后生理,并用6种处理探讨了贮藏保鲜技术。对不同处理的石榴,贮期测定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以鲜切石榴皮为材料,测定了单宁含量、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并对不同保藏期石榴果皮褐变指数﹑商品果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喀什甜石榴采后用质量分数为4.5% 的TBZ(噻苯咪唑)粉剂用量5 g/m3熏蒸1.5 h,然后用厚度为0.02 mm的塑料袋单果包装,在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85%~90%的冷库中贮藏120 d,商品果率90%以上,贮后果皮色泽鲜艳,酸甜适口,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施加外源乙烯时机对MA贮藏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改善桃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品质降低情况,探讨了大久保桃果实在低温条件下自发气调(MA)贮藏期间,不同时间(0、15和30 d)加入外源乙烯处理(50~80 μL/L)的效果,测定在贮藏期间及20℃下回温3 d后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腐烂指数、可滴定酸(TA)、总糖、维生素C(Vc)的含量。结果表明,在0℃下MA贮藏15、30 d加入外源乙烯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质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桃果实的腐烂率。同时15 d时加入外源乙烯处理还能较好地保持总糖和Vc含量,但对可滴定酸的影响与其他MA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MA贮藏大久保桃果实在第15天进行外源乙烯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热水处理对桃果采后青霉病及自然腐烂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寻找一种能够代替化学杀菌剂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方法,研究了热水处理对桃果采后青霉病的控制及对桃果贮藏品质的影响,探讨了热水处理对扩展青霉孢子萌发的影响.在测定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水处理对桃果青霉病抑菌效果的基础上,选择54℃、2 min的条件对桃果进行热水处理,处理后的桃果放在20℃下贮藏7 d或在4℃下贮藏30 d再转移到20℃下贮藏7 d,观察桃果的腐烂情况,并对桃果的贮藏品质指标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热水处理能够有效地起到控制桃果采后病害的作用,热水处理对桃果的失重率、硬度、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度等水果品质没有显著的不利影响.热水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扩展青霉孢子的萌发及芽管的延长.因此,54℃、2 min热水处理是一种能代替化学杀菌剂对桃果采后病害进行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大白杏采后的保鲜方法,有效延长大白杏的保鲜期,本试验以北京大白杏为原料,分别以壳聚糖、魔芋精粉、壳聚糖与魔芋精粉按1∶3配比的复合涂膜剂为涂膜材料,研究了4℃冷藏条件下大白杏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和壳聚糖∶魔芋精粉=1∶3复合涂膜剂可有效降低大白杏的腐烂率、失重率和呼吸强度,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魔芋精粉和壳聚糖∶魔芋精粉=1∶3复合涂膜剂对抑制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及果实硬度下降有明显的效果。综合各因素考虑,壳聚糖∶魔芋精粉=1∶3复合涂膜剂对大白杏的保鲜效果最优。本研究为延长大白杏的保鲜期、延缓贮藏过程中大白杏品质的降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气调包装与1-MCP结合抑制苹果蜡质成分降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红富士苹果在贮藏过程中主要蜡质成分特别是与油腻相关的蜡质成分变化,以及贮藏过程中果实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聚氯乙烯袋(PVC)自发气调包装(MAP)与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处理(MAP+1-MCP)对(0±1)℃冷藏过程中红富士苹果蜡质成分和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蜡质总量一直降低,MAP和MAP+1-MCP处理的在贮藏一个月后升高,随后贮藏的过程中降低。所有处理和对照中,二十九烷和二十七烷含量降低,十六烷酸和9,12-十八碳二烯酸含量升高,二十九-10-醇和二十九-10-酮含量先降低再升高。MAP和MAP+1-MCP能够抑制蜡质总量和其他成分相应的变化。MAP和MAP+1-MCP均能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降解速度,降低固酸比率和失重率,抑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且可以抑制苹果贮藏后期油腻的发生。无论从对蜡质成分的影响,还是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来看,MAP+1-MCP的效果优于MAP。PVC气调包装结合1 μL/L1-MCP是较为理想的长时间保鲜红富士苹果的处理方式。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科学有效的长期贮藏红富士苹果、解决贮藏后期果实油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60)Co-γ辐照结合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粉蓝蓝莓为试验材料,对采后蓝莓生理指标、营养指标及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研究0±0.5℃条件下6种处理(1.5 kGy辐照处理记为A、2.5 kGy辐照处理记为B、1.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C、2.5 kGy辐照+1μL·L-11-MCP处理记为D、1μL·L-11-MCP处理记为E,不进行任何处理记为F)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F)比较,4种处理(A、C、D、E)均能够抑制果实腐烂率的上升和风味指数的下降,延缓果实的生理代谢,更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品质和酶活性,而2.5 k Gy辐照处理(B)降低了果实的硬度、L*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加快了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上升。其中,在贮藏80 d时,A、B、C、D、E、F组蓝莓的腐烂率分别为24.94%、38.36%、13.87%、30.78%、22.96%和48.38%。因此,1.5 k Gy~(60)Co-γ辐照结合1μL·L-11-MCP处理蓝莓对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蓝莓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