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贵州省德江县境内的乌江流域沿岸选点建立麻竹丰产栽培示范林,采用母竹选择、林地免垦、埋蔸造林,定时、定量、定点科学留笋长竹和合理砍伐的林分结构调控,有机肥、复合肥、化肥等多肥种相配合的林地养分补充等配套技术的组装实施,促使麻竹丰产、高效。通过示范和深化研究,集成熟化技术,为乌江流域及同类地区提供麻竹丰产栽培科学示范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麻竹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陇川县多年大面积推广种植麻竹,总结出其造林、幼林抚育、成林管护、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麻竹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多年来,通过对我省东南沿海几个县(市)山地栽培麻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生长情况,并与沙滩等地类的麻竹生长情况进行对比,提出山地麻竹丰产栽培技术的配套措施、其包括:麻竹造林技术、幼林管理、成林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贵州省赤水市引进了麻竹栽培,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丰产栽培技术.采用多种无性繁殖育苗麻竹林,通过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2~4年成林,5年投产.研究人员发现:麻竹育苗的方法不同,成活率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操作措施、肥料种类对麻竹生长也有影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麻竹的生长状况及竹笋产量不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贵州省赤水市引进了麻竹栽培,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丰产栽培技术。采用多种无性繁殖育苗麻竹林,通过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2~4年成林,5年投产。研究人员发现:麻竹育苗的方法不同,成活率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操作措施、肥料种类对麻竹生长也有影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麻竹的生长状况及竹笋产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依据麻竹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的气候带和立地条件,提出麻竹栽植的技术要点和培育丰产麻竹林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千岛湖畔引种栽培麻竹的技术措施,为该地区发展麻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几年的引种试验,对麻竹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以及繁殖技术、栽培技术进行探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丰产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依靠科技进步,在加强麻竹栽培管理,扩大麻竹良种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展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以及麻竹笋加工剩余物循环利用等方面,加强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指导力度,为提高笋竹栽培与加工利用水平,发展无公害竹笋和争创博白麻竹品牌做了大量工作。至2008年,博白全县种植麻竹面积47000亩,投产麻竹林面积26200亩,亩产鲜笋250公斤,亩产值200元,产值达50多万元,仅种植麻竹这一项,全年可为农民增收1040万元,人均增收48元。  相似文献   

10.
麻竹笋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南的苍南县马站区约在本世纪初就有栽培麻竹的习惯,现有老林3000余丛。一九八三年以来,平阳、苍南两县又新发展麻竹6万多丛。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由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和浙江林学院共同承担的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罐藏竹笋新品种筛选及加工技术研究”协作组在马站区设立了老竹林丰产试验点。其间,笔者结合试验,对麻竹笋期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产量进行了调查,现初步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1.
介绍八宝树在闽南山地的引种表现,通过对其开展相关试验,分析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以及山地造林生长情况,总结出其相应的栽培技术。八宝树在闽南山地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年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1.54 m和3.0-3.5 cm。  相似文献   

12.
以四川麻竹引种区已造林4年的麻竹为研究对象,对麻竹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地开展配方施肥试验对麻竹笋增产效果显著,不同施肥配方处理比对照的麻竹笋产量提高45.95%~ 87.8%,产量平均高达78.2 kg/丛;在酸性紫色土区域内麻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N∶P2O5∶K2O∶SiO2=1.7∶1∶2.1∶1.3.  相似文献   

13.
浙北地区薪炭林高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北地区薪炭林高产栽培研究*葛万川周健关键词薪炭林栽培体系浙北地区富阳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地貌属浙江西北部低山丘陵区,气候上属我国中亚热带北缘。它在长江下游,中、北亚热带丘陵山地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薪柴是富阳市的主要能源,1985年全市耗柴38万t,占...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一系列育苗、造林先进技术,在高海拔、春旱山区,获得山地栽培勃氏甜龙竹和麻竹成功,并总结出山地育竹苗、营造丰产林的技术措施。同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闽南山地桉树种/种源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南山地引种的19个不同桉树种/种源对比试验研究表明,尾巨桉、巨尾桉及广西尾叶桉属高产型树种,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5.3-53.3m^.hm^-2,其山地造林后表现适应性强、树干圆满通直、林木分化程度低,林相整齐、生产力高、经示范推广收效显著,是闽南山地短周期工业原 造林的首选树种,值得大力推广引种。  相似文献   

16.
根据所培育竹子的用途,用数量化指标法,从众多的竹种中选择出适宜基地造林、竹材造纸性能好、竹笋产量高、经济价值高的金平龙竹(Dendrocalamus peculiaris)、云南龙竹(D.yunnanensis)、麻竹(D.latiflorus)、勃氏甜龙竹(D.brandisii),作为金平县竹子基地建设的首选竹种。  相似文献   

17.
张泽旭 《林产工业》2020,57(2):66-69
我国南北方的文化地缘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其文化基础在环境因素、人文因素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基于此,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具设计与应用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不同。简述了我国家具文化的形态,分析了南北家具设计文化元素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时代南北家具设计理念融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几个丛生竹开花授粉特性及麻竹苗期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麻竹、绿竹、大头典、吊丝单、撑篙竹几个丛生竹种进行开花生物学特性观测和人工授粉;对麻竹进行苗期选择.结果表明:麻竹花雌雄蕊异时成熟,柱头和花粉发育良好,易于授粉;绿竹属3个竹种竹花雌蕊退化,花粉少或无,授粉困难;撑篙竹花雌雄蕊同时成熟.2002~2003年、2003~2004年分别收获麻竹种子388粒、麻竹种内和麻竹×绿竹种子1 495粒,育苗成苗率分别为32.5%,36.5%.19个月龄的麻竹实生苗平均每丛发笋量为8.89秆,平均竹高187.08 cm,平均地径1.66 cm;在竹高、地径方面占优势的群体发笋数量中等.  相似文献   

19.
闽南滨海沙地丛生竹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闽南滨海沙地 ,通过挖大穴、客土、施基肥等措施 ,营造的麻竹、绿竹等丛生竹种 ,经过科学的管理 ,3年出效益 ,4年可成林 ,实践证明麻竹、绿竹等丛生竹种可作为除基干林带外的老林带二代更新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