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棠山自然保护区为森林类型,主要保护油松栎类混交林的顶极群落、野生动物和医巫闾山北侧的独特景观。保护区区划面积3150hm2,有林面积2537hm2,其中有天然次生林1477hm2、人工林1060hm2。该区处于华北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的交汇处,东邻长白植物区系。植物种类繁多,共有87科634种;动物资源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21目53科162种。通过对核心区的封禁和科学管理,使天然次生林逐步恢复,为研究辽西森林生态演替规律提供天然实验区。  相似文献   

2.
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459hm^2。主要保护东亚区特有的天然油松林和华北植物区系现存较完整的针阔叶混交林及黑鹳等野生动物。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植物区系属华北植物区系,与蒙古,长白植物区系毗邻,是个过渡地带。该区植被群落共分属华北植物区系,与蒙古,长白植物区系毗邻,是个过度地带。该区植被群落共分5个植被类型组,是上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将生命力指数引入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的评价研究中,并用集对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建立基于生命力指数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位于辽宁省的白石砬子、医巫闾山和海棠山3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度进行分析。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处于"健康"水平,医巫闾山和海棠山两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山东莱州大基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山东莱州大基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的调查,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优势现象明显、特有种较多、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古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属华北植物区系,具有典型温带区系特征。兼有一定的热带亲缘。  相似文献   

5.
海棠山自然保护区特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通过近20a的保护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如对保护区在加大资金投入,增加保护管理设施和科技含量,其森林生态系统的巨大功能,对辽西及中国西北部的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观察、标本采集和查阅相关的植物志,确认两粤黄檀为福建植物志未记载的植物种;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方法对永泰藤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粤黄檀群落及景观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粤黄檀在藤山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生境为海拔200~350 m的水边沟谷地带,主要伴生树种为常绿阔叶树种,其群落的植物区系成分较为简单,热带和泛热带区系成分占绝对优势,该物种在藤山自然保护区分布说明了本区沟谷地带的植物区系成分与南亚热带有着密切的联系;保护区内的两粤黄檀具有很高的景观效果和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叙述了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植被类型以及资源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8.
安徽属于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地带。也是南北植物区系交汇的地方,呈现南北东西植物共同生长于一处的特殊自然现象。安徽主要的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三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三百山自然保护区开展植被类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三百山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复杂,以热带一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占优势。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组成的主要优势树种为壳斗科、金缕梅科、木兰科、山茶科和樟科等树种,体现了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特点。  相似文献   

10.
四川观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境内。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文献资料,对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江油市观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28科519属1 00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19种;被子植物122科507属990种。有39科种子植物属于泛热带分布类型,占总科数的44.33%;141属为北温带分布类型,占总属数的29.81%。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表现出较典型的从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