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专用玉米是指具有优良品质和专门用途的玉米.青饲玉米一般是指用鲜嫩的玉米茎叶、果实做饲料的玉米.其特点是生长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较多的茎叶、果实产量.青贮玉米是在乳熟后期将玉米的地上部分收割、切碎并贮藏于青贮窖或青贮塔中,可以长时间用做奶牛和肉牛饲料.近年来,优质专用青贮玉米生产发展较快,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等都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地区尝试了专用青贮玉米的订单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发展优质专用青贮玉米生产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与产业化经营不相适应,有待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宝鸡市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鸡是关中西部农业大市也是畜牧大市,玉米在全市农牧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简要介绍了宝鸡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重点通过对目前宝鸡市玉米产业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为促进全市玉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谈优质专用玉米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堂  简玉云  胡强 《种子科技》2004,22(4):212-213
分析了优质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淀粉玉米、青饲玉米、鲜食玉米、爆裂玉米的特点和用途,指出发展优质专用玉米可满足食物消费、饲料消费、特殊工业原料、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高赖氨酸玉米)全籽粒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提高了约80%。1000g蛋白质中含赖氨酸40~50g;精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0%~50%;优质的碱溶性谷蛋白增加一倍。大量试验结果表明,优质蛋白玉米用于生产畜禽饲料,可大幅度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具有增重快,节约粮食和蛋白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和提高饲料报酬。使动物日粮中的氨基酸更加平衡,提高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减少动物粪便中氮的排出,从而缓解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正在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三元产业结构发展,玉米已由粮食作物转变成“饲料之王”和重要工业原料,成为畜牧养殖业、加工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深加工的比例逐年提高,深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上千种,对玉米产量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保证社会经济顺畅运行,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关于优质专用玉米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功礼  柳金山 《种子科技》2000,18(3):144-145
玉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和第一大饲料作物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 ,优质专用玉米发展较快 ,并将成为山东省玉米生产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1 山东优质专用玉米研究开发现状优质专用玉米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爆玉米、笋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和青饲玉米等。山东省自70年代就开始了优质专用玉米的选育工作 ,烟台市农科所育成了我国第一个高产白粒糯玉米单交种烟单 5号 ,产量比地方农家品种增产 50 %以上。到“七五”末 ,鲁糯玉 1号、鲁甜玉 1号和 2号、泰爆玉 1号…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 促进山西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山西优质饲草短缺的状况将日趋严重。从山西畜牧业的发展出发,对青贮玉米高产、优质、高效、低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明确了玉米对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青贮玉米是山西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单9409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一个中晚熟、大穗型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1 996年在河北省通过品种审定.该品种属优质蛋白玉米,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内含游离态氨基酸比普通玉米高1~3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效能的畜禽饲料.养猪试验证明,优质蛋白玉米比普通玉米饲料(饲料配方中仅玉米不同)猪的日增重高30%~50%,用于养鸡可使产蛋量提高15%以上.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生产对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998年以来,我公司与河北省万全县种子公司合作,积极稳妥地开发该品种,在生产中总结了一套制种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发展畜牧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原料,在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选育和引进优良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发展玉米生产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于2005年从外省引进玉米新杂交种11个,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设置了产量比较试验,对新引进杂交种的产量、适应性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比较鉴定,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玉米新品种,为我省发展玉米生产提供品种支撑。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是全国玉米主产区之一,多年来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科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山东省的玉米生产和流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优质专用玉米是指具有优良品质和专门用途的玉米,如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淀粉玉米、鲜食玉米、青贮玉米等。当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玉米,把传统的产量型、数量型玉米生产转变为质量型、效益型产业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加快优质专用玉米的产业化进程,提高玉米生产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维…  相似文献   

11.
冯建伟 《种子科技》2023,(19):78-80
玉米种植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能够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并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另外,玉米用途范围较广,其是人们重要的食物来源,玉米经过加工后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原料。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玉米的需求,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文章阐述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要点,分析了玉米螟虫的发生原因和规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玉米螟虫造成的不利影响,推动我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贮玉米已成为世界各国畜牧养殖的主要饲料,特别是奶牛的常备饲料。青贮玉米具有产草量高、草质好、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高、木质素低的特点,喂养奶牛可提高牛奶产量和牛奶中蛋白质、乳汁率含量,因此,实现青贮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是奶牛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乃雄 《种子科技》2010,28(12):41-43
玉米是宝鸡主要粮饲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220万亩以上,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的40%~50%。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投入力度的增加,宝鸡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一大批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对我市玉米生产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无论单产还是总产都较过去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横向比,我市玉米生产水平还不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饲兼用型玉米的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我国农业结构向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合理的三元结构发展过程中,积极进行玉米品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粮饲兼用型玉米 ,产业化潜力巨大,玉米生产将成为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坚实基础。应增加粮饲兼用型玉米科研投入,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在国家及地方各级玉米科研及品种区域试验中 ,将其专门作为一类列入。要科学引导,农牧结合,大力推广普及玉米秸秆青贮和养殖技术,建立国家粮饲兼用型玉米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5.
高油玉米是人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种高附加值优质专用玉米新类型,不仅含油量高,而且全面改善了玉米的籽粒和秸秆的品质,具有普通玉米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它是集粮食、油料、饲料和工业原料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作物。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会东县的第一大作物,面积居 4大作物 (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 )之首,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随着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料玉米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加,预计到 2020年,饲料玉米将由目前的 60%提高到 85%.因此,需要确立以饲料玉米和优质蛋白玉米为主的玉米生产发展战略,实现玉米"过腹"转化增值,提高农民收入,形成大农业循环的格局,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市场已由过去的粮食需求转向鲜食、饲料、青贮及加工业等多样化需求,这就促使玉米生产必须由普通产量型向高层次专用质量型转变;由简单的粮食型生产向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的综合型生产转变。因此,发展专用玉米是现代化农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玉米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养殖业的饲料之王。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饲料需求以及玉米加工产量持续攀升,人们对玉米原料产量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提高玉米产量,是当前农业科研机构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专用玉米是根据不同需要培育出的适合特殊用途的玉米品种,具有专用性、优质性、高效性等特点,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专用玉米品种类型目前,国内推广的专用玉米品种,主要分为以下八大类型,分别为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淀粉玉米、笋用玉米、饲用玉米和爆裂玉米。  相似文献   

20.
宁夏玉米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分析了宁夏玉米产业的状况和特点,指出今后宁夏玉米产业的发展,要抓住畜牧业大发展的机遇,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优化玉米品种结构和提高玉米转化能力,大力发展优质青贮玉米和淀粉专用玉米.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