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所用材料共3科23属143种,其中国外84种,国内59种,保存下来共106种.禾本科牧草大部分引自加拿大萨斯卡吞农业试验站.经1986~198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试种观察,适于在草甸草原地区补播的草种有无芒雀麦(锡林浩特)、杂交雀麦(加拿大)、草甸雀麦(加拿大)、多叶老芒麦;适于典型草原补播的草种有冰草(美国)、沙生冰草(美国)、扁穗冰草(加拿大)、冰草(加拿大);适于黄土高原区撂荒地植被补播的草种有蒙古冰草(内蒙古畜科院)、细茎冰草(加拿大)和苏联野麦草(加拿大).  相似文献   

2.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混播草地种间竞争效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从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的种问竞争机制出发,建立了适合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种间竞争机制的Lotka—Volterra竞争效应模型,并对该模型所描述的竞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的3种高寒地区3组分禾草混播草群的种间相容性分为两种类型,即不稳定的群落:多叶老芒麦 无芒雀麦 垂穗披碱草和垂穗披碱草 多叶老芒麦 扁穗冰草,其竞争结局是:群落内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二者共同表现为优势种群,无芒雀麦或扁穗冰草与优势植物的竞争结果将导致其从群落中消失,多叶老芒麦和垂穗披碱草种群将能稳定共存;不稳定-稳定过渡群落:无芒雀麦 多叶老芒麦 扁穗冰草,在没有多叶老芒麦种群的时候,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种群可以共存,但是如果多叶老芒麦种群加入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所占的区域,它将导致无芒雀麦和扁穗冰草种群趋于灭绝。通过对3个混播试验组计算机模拟竞争模型的竞争效应分析,其结果与方法对科学建植同类型的多年生混播人工草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寒牧区多年生人工草地混播组合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正武  卓玉璞 《草业科学》2007,24(11):53-55
利用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草原2号苜蓿Medicgao varia、沙生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当地燕麦Ayea fatua在高寒地区进行了多年生混播草地建植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寒地区建立人工草地,采取禾禾混播和禾豆混播,可明显提高草地产草量和牧草品质.表现优良的混播组合有草原2号苜蓿 无芒雀麦 多叶老芒麦、草原2号苜蓿 多叶老芒麦 冷地早熟禾、无芒雀麦 多叶老芒麦 冰草、无芒雀麦 多叶老芒麦 冷地早熟禾、草原2号苜蓿 多叶老芒麦 冰草.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牧草引种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来源的20种牧草进行了两年的引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豆科的肇东苜蓿、公农1号苜蓿、草原2号苜蓿和禾本科的无芒雀麦、林肯无芒雀麦、扁穗冰草、细茎冰草,在2001年极其干旱年份越冬率、产草量、抗逆性、分枝(分蘖)数、茎叶比都优于其它13个品种;而苜蓿品种国内的优于国外品种。由此认为,这7个牧草品种是黑龙江省寒冷干旱区、半干旱区建立人工草地、改良退化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可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1~1983年共引进多年生豆科牧草8个属,14个草种,66份材料;禾本科牧草13个属,27个草种,44份材料。通过三年的观察,我们初步认定适应我地栽培的牧草豆科有。紫花苜蓿、沙打旺;禾本科有:无芒雀麦、羊草、冰草,此外红豆草、偃麦草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草种。但究竟哪些品种最适宜我地栽培,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引种的基础上,于1984~1986年开展了11个优良紫花苜蓿品种、9个无芒雀麦品种、2种沙打旺、6个冰草的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来源的20种牧草进行了两年的引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豆科的肇东苜蓿、公农1号苜蓿、草原2号苜蓿和禾本科的无芒雀麦、林肯无芒雀麦、扁穗冰草、细茎冰草,在2001年极其干旱年份越冬率、产草量、抗逆性、分枝(分蘖)数、茎叶比都优于其它13个品种;而苜蓿品种国内的优于国外品种.由此认为,这7个牧草品种是黑龙江省寒冷干旱区、半干旱区建立人工草地、改良退化沙化草地的优良草种,可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建立多年生人工草地时,可采用单播的方式,也可采用混播的方式。适宜的草种混播,具有较单播牧草高而稳定的产量,同时也可改进牧草品质。为此目的,我们选择了适于当地生长的红豆草、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并设置不同播量比例,从中求得一个较为合理的混播比例。一材料和方法参试材料:红豆草(Onbrychis.sp.)1982年自甘肃农业大学引进;和田苜蓿(Medcago sativa)1982年自新疆引进;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1982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典型草原禾本科牧草生态适应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戚秋慧 《草地学报》1998,6(2):133-138
通过对96份禾本科牧草的引种试验及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生态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供试草种对当地气候(主要是低温和干旱)的适应能力和生产潜力以及可持续利用时间等三项指标衡量其生态适应性。其中耐低温者有无芒雀麦、新麦草和羊草等月份材料。耐干旱者有新麦草、羊草和草地早熟禾等10份材料。5年内持续生产力较高者有无芒雀麦、紫羊茅、诺丹冰草等14份材料。持续利用时间较长者有无芒雀麦、羊单。草地早熟禾等17份材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草种在典型草原区的生态适应度,从高到低分成三个组:①无芒雀麦、雀麦和紫羊茅。②野大麦、老芒麦、诺丹冰草、杂种冰草、新麦草、羊草、草、草地早熟禾与蒙古冰草等。③冰草、中间冰草、长穗偃麦草和碱茅。  相似文献   

9.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引种生态适应性及混播组合筛选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为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建设提供适宜的草种和合理的品种组合、提高人工草地的生态适应性,1998年5月~1999年5月在天祝县金强河甘肃农业大学高山草原试验站进行了多年生禾草引种及混播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多叶老芒麦和冰草产草量高、越冬性好,是高寒地区首选的引种材料;混合播种时,各组合都能获得与单播相近或高于单播的产草量,其中无芒雀麦、多叶老芒麦、冰草和紫羊茅产量均高,且茎叶比较小,是该地区首选的高产优质草群组合。  相似文献   

10.
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对耕作层土壤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农牧交错带以小麦为对照,研究退耕还草对土壤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草后,土壤0~20cm速效磷、钾含量均高于小麦地。冰草和无芒雀麦能较好地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老芒麦与无芒雀麦混播(3:1)可以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无芒雀麦与冰草混播(3:1)可以较好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  相似文献   

11.
10种禾草苗期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9,他引:14  
采用盆栽断水方式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10种禾草苗期7种抗旱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禾草叶片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重度干旱胁迫时,草地雀麦、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沙生冰草和草芦根冠比增加,其余草种均有所降低,重度干旱胁迫对禾草株高胁迫指数与干物质胁迫指数影响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10种禾草按苗期抗旱性大小分为3类,强抗旱性禾草有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苇状羊茅,中抗旱性禾草有沙生冰草、蓝茎冰草、长穗偃麦草、鸭茅,弱抗旱性禾草有紫羊茅、猫尾草、草芦;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确定10种禾草苗期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草地雀麦>鸭茅>沙生冰草>长穗偃麦草>蓝茎冰草>草芦>猫尾草>紫羊茅.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无芒雀麦引种栽培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宏  李凤兰 《草业科学》1998,15(3):27-27
加拿大无芒雀麦引种栽培试验简报王宏李凤兰董卫民杨淑清任常学(齐齐哈尔市草原监理站,齐齐哈尔161005齐齐哈尔市草原以草甸草原为主,主要优势种为羊草,为改变天然草场优质禾草品种单一现象,为大面积建立禾本科人工草场提供各种与羊草相媲美的禾本科牧草,于1...  相似文献   

13.
混播比例和刈割期对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仁平  于磊  鲁为华 《草业科学》2009,26(5):139-143
在新疆石河子进行了不同混播比例和不同刈割期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nermis混播草地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紫花苜蓿50%(7.5 kg/hm2)+无芒雀麦50%(15 kg/hm2)混播比例的混播草地产草量最高,达到21.3 t/hm2,刈割期处理T2(紫花苜蓿初花期)产草量最高。刈割期对紫花苜蓿品质存在着明显的影响。处理T1(紫花苜蓿现蕾期)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P<0.05);刈割期对混播草地无芒雀麦和紫花苜蓿品质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混播处理A1(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5∶5)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的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6种禾本科牧草的抗寒性研究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抗寒性强的牧草种质资源,本试验以同德贫花鹅观草(Roegneria pauciflora Tongde)、草原看麦娘(Alopecurus pratensis)、大颖草(Roegneria grandiglum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 Tongde)为研究材料,对不同温度下6种牧草的萌发率进行了研究,并对这6种牧草苗期进行了抗寒锻炼、冷冻及解冻恢复生长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阶段牧草中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而且采用隶属函数对6种牧草进行了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同种牧草的萌发率差异显著(P<0.05);6种牧草的丙二醛含量在抗寒锻炼后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在抗寒锻炼和冷冻处理后升高,返青后降低;6种牧草的抗寒性依次为无芒雀麦 > 草原看麦娘 > 同德贫花鹅观草 > 同德短芒披碱草 > 扁穗冰草 > 大颖草。本研究为退化高寒草地恢复的物种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草原面积2600万亩,草原类型主要为草甸草原,主要草种有羊草、野古草、星星草、野碗豆、冰草、虎尾草、寸草、早熟禾等牧草.  相似文献   

16.
对中度退化的高寒草甸进行补播改良,其研究的结果表明,人工补播是改良退化草地的一项重要措施。补播的第三年,改良草地产草量比天然草地产草量提高20-30%,草地植被盖度由原来的32.5%提高到56.5%,草群品质改善,草群中可食牧草种类增多,有毒有害植物明显减少。杂草及有毒有害植物为建群种的群落,变为老芒麦-无芒雀麦-披碱草为优势种的群落。由于草地盖度的增加,也减少了土壤冲刷,有效地控制了土壤养分和水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17.
国外牧草及饲料作物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加拿大等7个国家引进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81种份.经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内蒙古自然气候条件、产量、质量和抗逆性等方面十分优异的14个品种,分别为润布勒苜蓿、黄花草木樨、红豆草、绿豌豆、诺丹冰草、冰草、粗穗冰草、细茎冰草、新麦草、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赖草、绿色芨芨草、无毒油菜.  相似文献   

18.
王开丽  杨合龙  肖红  孙伟  戎郁萍 《草地学报》2018,26(5):1056-1063
贮藏碳水化合物对牧草生命代谢、再生、返青及逆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分析了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3种植物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探讨牧草生长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特点,以期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3种禾草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季节变化显著(P<0.05),可溶性糖含量均在8月最高,羊草与无芒雀麦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在6月最高,糙隐子草则在7月最高;糙隐子草的可溶性糖与淀粉含量显著小于羊草和无芒雀麦(P<0.05),并主要分配在地上部分,羊草茎基部与根部的各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小于无芒雀麦(P<0.05);碳水化合物含量年际间差异较大,干旱年份草地植物根部碳水化合物贮藏水平偏低,该区域草地宜降低载畜率或提前休牧。  相似文献   

19.
<正> 作者于1977-1981年在0.125公顷种子小区上进行了问隔50米的交互授粉试验。小区宽25米,长50米。行距1米。3个禾草为无芒雀麦、扁穗冰草和草芦。每个草种选两个基因型不同的品种,同一草种的两个品种在田间小区排列上相距5O米。观察平均结果是,小区外边4行受交互授粉的影响比内部大。边缘两行的混杂更为严重,如雀麦为6.7%和9.4%,扁穗冰草为5.5%,草芦为9.4%,平均混杂值,无芒雀麦同一方向为2.4%,相反方向为4.6%;  相似文献   

20.
旱作条件下新疆天山北坡中山带人工草地建植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天山北坡中山带选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等8种牧草,旱作建植豆禾混播、豆科及禾本科单播多年生人工草地。运用AHP和DTOPSIS分析法进行产量、营养品质、土壤养分综合比较,旨在筛选适宜于该区域及类似生态区域推广种植的旱作人工草地类型。结果表明:在本地区最适宜的混播人工草地类型是红豆草+无芒雀麦+冰草+苇状羊茅混播;最适宜的单播人工草地类型是红豆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