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农机市场预测中,人们经常使用趋势预测方法。即通过对多年销售趋势线的模拟,计算下一年的预测值。在这样的计算中,一般多采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拟合趋势线,即将销售视为时间的函数,建立起相应的预测方程,使该方程的拟合线与实际数据线各对应点之间的偏差平方和最小,进而求得尽可能接近实际线的拟合值。  相似文献   

2.
李玉龙 《排灌机械》2013,(12):1049-1055
为探求建立齿轮泵最小困油压力解析式以克服试验和仿真上的局限性,分大、小侧隙2种情况,针对困油的膨胀阶段,采用细长孔的流量公式计算侧隙内的压差流量,在对困油的轴向泄漏路径做适当简化后,由困油区内的"困油容积的膨胀率=泄漏量",即困油压力变化率为零的瞬态位置,计算出最小的困油压力,并与现有文献的试验结果做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最小困油压力发生在卸荷槽开口附近,处于内侧时一般会出现负值的最小困油压力,处于外侧时可近似为进口压力;最小困油压力由出口压力和转速2部分的线性贡献所得,出口压力的影响为正,转速的影响为负;泵卸荷槽整体向进油侧偏置比较合理.所建解析式可快速求出最小困油压力及其发生位置,从而节省大量的过程计算,减少过程仿真的累积误差,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筒式水轮机导轴承的润滑不良问题,以大型数学计算语言Matlab为工具对其润滑油膜承载力的分布即润滑油膜Reynolds方程(油膜压力方程)进行了全新求解,首先利用五点差分法离散水轮机导轴承压力方程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代数方程模型。然后利用Matlab对其编程计算,分别定性探讨了不同偏心率下筒式水轮机导轴承的油膜压力分布情况并给出数值分析三维网格结果图形分布。最后,从所得压力分布情况推出了润滑油膜力的非线性,且随着水轮机导轴承偏心率的不同,主轴径向力和油膜承载力也随之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地方降雨强度公式的基础上,按照芝加哥雨型对降雨强度进行时程分配。概化出渗透型低影响开发(LID)设施的水力学概念模型,并利用差分的形式求解渗透型LID设施的水量平衡方程,得到LID设施不同分层的水量变化过程。将求解结果与传统的调蓄容积计算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降雨强度过程调蓄容积计算方法得到调蓄容积更准确,更经济,而且可以根据渗透型LID设施不同分层结构的水量过程进行结构设计,可以为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初期雨水截留池容积计算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在初期雨水截留池容积计算上存在的分歧,通过分析初期雨水截留池的工作原理,结合雨水管网的流量和水质过程模拟,建立了以截污效果来确定初期雨水截留池容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污染物累积过程线的分析,确定出初期雨水截流池容积计算最优时刻为单位时间内进入截留池的污染物累积变化量由大变小时.并分析了泵吸强排式截留池与重力自排式截留池容积的计算过程,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根据以上原理以Matlab为平台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并通过实例工程,进行泵吸强排式初期雨水截流池的容积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此方法建立的初期雨水截留池,一方面截污效果好,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后续雨水泵站的负荷,降低运行费用,提高泵站效率.  相似文献   

6.
变分法求解坡脚下有硬层土坡的安全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变分法中的欧拉方程和相截条件,推导出了坡脚下有硬层的土坡在φ=0时计算其稳定性安全系数的一个理论公式。这个解析解比传统的条分法或有限单元法含义更加清晰,求法更为直接、更为便利,在已知边坡坡角、边坡高度、内聚力、硬层深度与土体容重的情况下,可以用该公式直接求出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7.
从水闸设计中渗透压力计算模块着手,介绍了使用AutoCAD中内嵌的VBA编程工具对水闸设计系统进行二次开发的优势和意义。主要研究和分析了改进阻力系数法在计算机中的算法,编写出相应可视化程序,使用户在设计过程中,只需输入地下轮廓的布置形式、地基和水位信息,便可自动识别渗流段类型并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及绘制渗透压力分布图,还给出了进出口段的渗透坡降和闸底水平段的平均渗透坡降。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轮发电机组筒式水轮机导轴承的润滑不良问题,以大型数学计算软件Matlab为工具对其润滑油膜承载力的分布即润滑油膜Reynolds方程(油膜压方程)进行了全新求解。首先利用五点差分法离散水导轴承压力方程并建立相应的代数方程模型;然后利用Matlab编程计算,定性探讨了不同偏心率下筒式水导轴承的油膜压力分布情况,并给出数值分析三维网格结果图形分布;最后,从所得压力分布情况,推出了润滑油膜力的非线性,且随着水导轴承偏心率的不同,主轴径向力和油膜承载力也随之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9.
软弱夹层中的接触冲刷是引起渗透变形及裂缝通道扩展的动力条件。为研究软弱夹层中渗流的接触冲刷机制,建立裂缝水流及泥化土体渗流的耦合模型,其裂缝水流的运动用Navier-Stokes方程及连续性方程共同控制,而裂缝周围泥化土体的渗流运动则用Brinkman-extended Darcy方程及连续性方程共同控制;根据相应边界条件,求出裂缝水流及其周围泥化土体渗流的流速分布。通过将裂缝中水流的流速特征与土颗粒的受力起动特性结合起来,提出软弱夹层产生接触冲刷的临界水力坡度计算方法。经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较多的中小水电站都采用了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型式,这类机组具有水流惯性时间常数大、机组惯性时间常数小以及导桨叶双调节的特点,甩负荷过程中导桨叶处于非协联状态,特性更复杂,控制难度更大。特别是对于很多中小水电机组,汛期常因雷击造成机组甩负荷,需要较快的稳定带厂用电运行,给甩负荷过渡过程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立了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甩负荷过渡过程非线性模型,采用定桨特性曲线模拟水轮机特性,采用特征线法求解有压非恒定流方程,引入了调速器方程,实现了对甩负荷过渡过程的精确仿真。对实际灯泡贯流式机组甩负荷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最大水头下机组最大转速上升值大于额定水头下机组最大转速上升值;最大水头下导叶前压力最大值大于额定水头下导叶前压力最大值;额定水头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值小于最大水头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值;额定水头下机组转速控制的超调量更大;各工况下在甩负荷初始阶段均出现明显的负水锤特征;甩75%额定负荷下机组转速最大值大于甩100%额定负荷下的值;甩75%额定负荷下导叶前最大压力值与甩100%额定负荷下的接近;甩100%额定负荷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值最小。通过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灯泡贯流式水...  相似文献   

11.
在构建高压回路EGR涡轮增压柴油机气路系统动态模型基础上,设计了柴油机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龙贝格观测器,实现对柴油机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估计;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对设计的观测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观测器满足稳定性要求,可以用于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估计;由于进气歧管不宜安装宽裕氧传感器(UEGO),进气氧气质量分数难以测到,本文推导出一种进气氧气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并对推导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够对进气氧气质量分数进行比较精确的计算估计;最后,对设计的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观测器进行了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观测器可以对柴油机的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进行准确估计,为基于进排气氧气质量分数的柴油机气路控制器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495G型汽油机进排气歧管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进排气系统的波动效应理论,对495G型汽油机的进排气歧管进行了设计计算,所设计的进排气系统消除了各缸之间的进气干涉、排气干扰,有利于提高充气效率。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进排气歧管,495G型汽油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均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配气正时对汽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车用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以内燃机仿真软件BOOST为平台,建立了四缸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并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进气正时对汽油机充量系数、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发动机的充量系数和扭矩随着进气正时的提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在发动机转速较高时,发动机的充量系数和扭矩会随着进气正时的推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计算结果为汽油机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气流量预测的发动机空燃比三步非线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林佳眉  陈虹 《农业机械学报》2017,48(11):398-404
为降低排放并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空燃比(Air-fuel ratio,AFR)控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空燃比的瞬态精确控制可同时兼顾扭矩输出和尾气排放。为达到瞬态空燃比的精确控制,提出了空燃比三步非线性控制方法,包含稳态控制、参考前馈控制和误差反馈控制。当空燃比期望值为恒值时,稳态控制起到主导作用;当车辆扭矩需求发生速变时,空燃比期望值也发生跳变,参考前馈控制此时将及时做出反应;误差反馈控制以废气氧传感器(EGO)测得的空燃比作为反馈量进行修正。考虑喷油器执行机构的延迟,基于模型实时预测未来进气歧管的压力,通过前馈控制进行延迟补偿。利用仿真平台en-DYNA中的四缸发动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证明算法瞬态工况和参考输入快变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正交试验的乙醇汽油发动机进气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充量系数,改善整机性能,针对一台掺烧10%乙醇的汽油发动机进行了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分析了进气总管长度、进气总管管径、进气歧管长度、进气歧管管径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用正交试验法建立了L16正交表,利用GT-POWER软件对LJ276QE汽油发动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利用规范加权平方和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进气系统结构参数对低掺烧比乙醇汽油发动机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优化后,发动机的功率最大提高2.86%、扭矩最大提高2.81%、燃油消耗率最大降低3.02%.  相似文献   

16.
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管压力波动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影响进气管波动效应、增压柴油机排气管压力波动和废气能量利用的因素,通过对缸内工作过程的计算,编制了增压柴油机进、排气管内气体压力波动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对增压柴油机的进、排气管内气体压力波动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4102BZLQ柴油机在额定转速下,不同的进、排气管长度对进、排气管内气体流动状态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电控汽油机瞬态进气量的计量方法,总结了汽油机进气量的精确计量对空燃比的影响。针对汽油机进气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基于汽油机进气通路动态模型,给出了进气压力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卡尔曼(kalman)滤波的应用特性,提出了基于扩展的卡尔曼(EKF)滤波的汽油机进气量估计算法,通过非线性系统的简单线性化,得到了进气量估计的实时递推方程,对于给定的不同的负荷变化率,计算了汽油机瞬态工况下的进气压力,得到了不同的进气量计算值,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测量值具有实时跟踪性能好、偏差小等特点,取得比较满意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多气门发动机进、排气道的结构设计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多气门发动机进、排气道的结构特点和设计要点,并以自主开发的4气门1110型柴油机和486QE型汽油机为例,论证了气道的静态流场模拟、稳流试验评价及动网格瞬态模拟等气道性能研究方法用于多气门发动机进、排气道设计和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发动机混合气充量系数模型的辨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充量系数作为预混合点燃式煤层气发动机转速和进气歧管压力的函数,根据实验数据,应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了基于多项式、BP神经网络和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混合气充量系数模型,比较了各种模型的建模效果。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所建充量系数模型分别嵌入煤层气发动机平均值模型,对平均值模型的估计值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充量系数的非参数模型比多项式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适合作为系统仿真的子模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缸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光电编码器和Lab VIEW软件,搭建在线缸压采集和实时燃烧分析系统平台,研究HCCI和RCCI燃烧模式的循环波动特性。针对单循环缸压测量过程中的通道效应干扰,基于频谱分析,采用FFT、线性插值法和IFFT等方法相结合的滤波方式,实现共振峰的在线自适应识别与实时滤波,较好地减少了单循环缸压的干扰误差,使单循环的实时燃烧分析成为可能。随后,基于实时滤波后的缸压曲线,计算得到内燃机的最大压力升高率、燃烧放热率、爆发压力等重要燃烧参数。利用程序算法中同步性良好的生产者/消费者运算模式提高数据的共享能力,实现了数据实时运算与数据快速储存的并行处理,提高了燃烧计算的实时性;针对发动机不同工作阶段采用了不同精度层次的计算方法,减少了进排气、压缩和膨胀阶段的计算耗时,在计算量较大的燃烧放热率计算部分,通过适当简化计算公式和公式节点运算模块来提高燃烧系统的实时性。最后,分析了燃烧分析系统的实时性,并进行了燃烧分析系统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