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留叶数对美引烤烟新品种NC297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每株留叶16、20、24片)对美引NC297烤烟新品种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的烟株株型和株高明显不同,而茎围与节距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留叶数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和单叶重的影响较小,对上部叶的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L16),均价虽较高,但对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会有不利影响,而留叶数偏多(L24),产量虽有所增加,但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留叶数为20片的两糖差值小(1.01),总氮、烟碱适中,钾/氯高(8.44);留叶数偏多或偏少,两糖差值均偏大,总氮、烟碱偏高,钾/氯低。综合产、质量效益及各项化学成分指标,NC297以留叶数20(L20)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韩玉环  刘晨  杨龙  于涛 《作物杂志》2023,39(2):157-1131
为探究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对山东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烟100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处理,并对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衰老特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打顶时期,多留叶有利于抑制成熟后期上部叶强盛的光合能力,留叶18及20片处理有利于上部叶开片,后期抗氧化酶及NR活性较低,NI活性较高,落黄较快,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优良。初花打顶以留叶20片处理品质较好,盛花打顶以留叶18片处理品质较好。同一留叶水平以初花打顶烟叶长宽比适宜,叶面积较大,开片较好,烟叶感官品质较好。综合来看,以初花打顶、留叶20片处理上部叶农艺性状较优,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不同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系兴烟1号生长及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系兴烟1号生长发育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对烟株的生育期和植物学性状明显不同,留叶数和生育期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不同留叶数对烟叶的产值影响显著,留叶数偏少(20片),虽均价差异较小,但对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会有不利影响,而留叶数偏多(40片),产量、产值虽有所增加,但其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兴烟1号以留叶数35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中烟103’在攀枝花市烟区合理的种植模式,以3种种植密度和3种单株留叶数为变量,采用双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叶面积、叶干重、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单叶重显著降低,下部和中部的叶面积增大,产量和产值提高,但上等烟率下降,中上等烟率无显著变化;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烟叶长宽显著降低,当留叶数为20片时,产值、产量、上等烟率和中上等烟率最高。总体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行株距为(1.2 m×0.5 m)~(1.2 m×0.4 m),留叶数为20片的种植模式较为合理,中上等烟率最高,达到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5.
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打顶时期和打顶方法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正常的烤烟选择在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当烟株发育不正常,特别是出现早花现象后,采用提早打顶后留杈烟栽培(驳枝)的补救措施,可以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和烟叶品质,上部烟叶有趋中部化趋势,更加细腻、柔和,浓度及透气量有所降低。因此,在正常年份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异常年份在烤烟15片处留一个腋芽驳枝方法最适宜,能有效提高烤烟‘K326’上部叶的可用性。这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提高,烟叶产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邵阳稻田烤烟留叶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了邵阳烟区稻田烤烟优化烟叶结构后不同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留叶数减少,株高降低,中上部叶叶质重增加,产量降低,产值降低,均价升高,用工减少,耗煤耗电减少;留叶数16片的处理物理性状良好,化学成分协调,优质烟叶比例高,耗煤耗电及用工少,净产值仅次于留叶20片的处理,可以考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留叶数对腾冲烟叶产质量的影响,通过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不同留叶数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留叶数的降低,烤烟株高下降,腰叶、顶叶长宽呈增加趋势,烟叶产量、产值呈降低趋势.当留叶数由22片降至16片时,C2F烟叶单叶重、厚度、叶面密度、填充值显著增...  相似文献   

9.
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品质,降低和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进行了烤烟不同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若土壤供应肥力过高、不均衡,气候条件特殊,则烟株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会变为次要因子,并且表现得不明显;现从试验田间长势长相和测析化验结果分析得出,在肥料能充足供应烟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逐渐减少,留权是在打顶后烟株生长过旺用于降低上部叶烟碱的一个有效手段。试验中,处理LB和L22上部叶烟碱都比处理L18和L16低,对照处理平均留叶数最多.烟碱含量也最少。  相似文献   

10.
烤烟不同栽培密度与留叶数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 要:研究烤烟不同栽培密度与留叶数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为优质烟栽培配套技术提供参考。以烤烟品系9803为参试品系,对不同栽培密度与留叶数对烟叶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施肥水平下,栽植密度120cm×50cm,留叶数21片,综合感官质量优异,结构疏松,香气质量好,余味醇和,评吸总得分达68.75分;产量适中,综合经济性状好。可获得优质、适产烟叶,适宜在辽东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津引品种‘KRK26’在云南省昭通市的栽培技术,研究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株行距为120 cm×55 cm、留叶数为21片的处理的产量、产值和产指最高;以株行距为120 cm×55 cm、留叶数为23片的处理的均价、级指和上等烟比例最高。在昭通市种植津引品种‘KRK26’以采用行距120 cm、株距55 cm、留叶数21~23片的栽培措施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为烤烟新品系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兴烟一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多,大田生育期变长,留叶数偏少会导致植株过旺,影响叶片和叶形,留叶数对上部叶大小有显著影响,对中下部叶大小无显著影响;赤星病和白粉病在留叶数较少时较轻,留叶数较多时较严重。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等烟比例、烟叶的产量、产值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变黄温度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烤烟NC297和NC102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以这2个品种上、中和下3个部位的烟叶为材料通过控制变黄阶段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找出2个品种优良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的变黄温湿度。结果表明:烤烟NC297下部叶和中部叶,变黄温度为38℃,干湿差2~3℃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上部叶,除外观质量,处理1(温度为36℃,干湿差2~3℃)的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烤烟NC102下部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均为处理3(温度为40℃,干湿差2~3℃)最好;中部叶,除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处理2(温度为38℃,干湿差2~3℃)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协调性最好;上部叶,除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处理1(变黄温度为36℃,干湿差2~3℃)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最优。说明烤烟NC297下部和中部叶变黄阶段温度应控制在38℃,上部叶应控制在36℃;烤烟NC102下部叶变黄阶段温度应控制在40℃,中部叶应控制在38℃,上部叶应控制在36℃。  相似文献   

14.
施氮量与留叶数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施氮量与留叶数双因素裂区试验,以施氮量(90、120、150 kg/hm2)为主区,留叶数(18、20、22片)为副区,研究不同处理对烤烟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随施氮量增大而提高,随留叶数增加而降低;胞间CO2浓度随施氮量与留叶数增加而降低;蒸腾速率随施氮量与留叶数增加表现先增后降趋势;叶面饱和蒸气压、气孔导度随施氮量与留叶数变化规律不明显。2个因素间存在明显互作效应,在提高烟株生长前期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上,以A2B2处理(N 120 kg/hm2、20片叶)和A3B2处理(N 150 kg/hm2、20片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烤烟湘烟5号良种繁育种子产量、质量、根系活力及烟苗质量和抗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单株留蒴果数对湘烟5号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株留蒴果80个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发芽率达到99.0%,幼苗第7叶出叶天数64.8d,且化学成分协调性优于单株留蒴果100、120和140个处理,中上等烟率达到96.73%。尽管单株留蒴果60个的幼苗出叶天数最短,但种子根系活力、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中上等烟率最高,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较单株留蒴果80个更优,但留果数太少影响种子产量。综合考虑,湘烟5号的最佳单株留蒴果数为80个。  相似文献   

16.
封顶期与留叶数对白肋烟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用切片显微观察的方法研究在不同封顶期与留叶水平下各部位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封顶期推后或留叶数增多,叶厚、栅厚、海厚、组织比、栅厚/叶厚和上、下表皮厚度及栅栏组织细胞宽度等都随之变薄变小,但现蕾封顶至初花封顶和留叶18片至21片的降幅较小,而初花期封顶至盛花期封顶与留叶21片至24片的降幅较大。封顶期对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大于留叶数。生产上采用适时封顶合理留叶是改善叶片组织结构,增进烟叶产质量的重要措施。试验结果以初花期封顶,单株留叶21~22片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以烤烟上部4~6片叶为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一次性带茎砍烤与常规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倒数第2片叶成熟,叶片上有50%的面积起黄斑,叶耳开始变黄时上部4~6片叶一次性砍烤,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好,产值、均价、上中等烟率最高;但烟叶成熟过度反而使烟叶品质下降;常规采烤综合经济性状表现最差。说明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和产值,K326较云烟85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HY-9-7’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量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烤烟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随着留叶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留叶20片>留叶18片>留叶22片,各处理差异显著;烤烟产值随着施氮量及留叶数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N、K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烟碱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提高。(3)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K、烟碱含量均随留叶数增加而下降。(4)施肥量和留叶数的交互效应对烤烟产量、产值以及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白肋烟不同叶位叶片中性香气成分和生物碱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肋烟达白1号非烟碱转化株为材料,在2种留叶数(每株18,24片)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叶位叶片晾制后生物碱和中性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烟碱和仲胺类生物碱含量均随叶位增高而增加,少留叶烟株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均高于多留叶烟株,且上下部位间变幅相对较小。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少留叶烟株各叶位巨豆三烯酮含量高于多留叶烟株,且表现为随叶位升高而增加,多留叶烟株巨豆三烯酮含量以中部叶最高,上部叶含量呈显著降低。其他质体色素降解产物,除β-大马酮含量以中部及偏下部位烟叶较高外,一般表现为随叶位升高而增加。西柏烷类降解产物茄酮含量以中部叶含量较高,多留叶烟株各部位叶片,特别是上部叶茄酮含量高于少留叶烟株。苯丙氨酸降解产物苯乙醛和苯乙醇含量随叶位升高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育苗方式对烟株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三种育苗方式对烟株生长及烟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表明:三种方式育出的烟苗移栽大田后,托盘水床苗和漂浮静比常规苗开花时间晚7d以上,单株叶数多2~3片。地上部前期生长速度较后期快,而地下部前期生长速度较后期慢。烟株生长前期与常规苗相比,托盘水床苗和漂浮苗的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下降较慢,而叶绿素a+b含量和根系活力增加较快,后期差异不明显。与常规苗比较,托盘水床苗与漂浮苗能降低中、上部叶烟碱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其中对上部叶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