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初步研究了阿青 4号产量与它的主要构成因素 (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 )的关系 ,分析出它们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式 ,试验结果表明 :穗粒数有极显著效应 ,有效穗有显著效应 ,千粒重无显著效应。初步得出了促其高产、稳产的相应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新稻25的2 a区域试验资料,对7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每穗粒数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穗长结实率全生育期。在栽培管理中,应注意协调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的矛盾,在确保一定的有效穗数基础上,利用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每穗粒数,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中常出现早穗现象,既影响产量又造成除杂困难。通过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早穗产生的原因调查和分析,发现早穗的出现与品种特性、气候、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不当有关。采取“确定适宜播种期和秧龄、严格控制秧田播种量、培肥秧田提高秧苗素质”等措施可有效防治早穗的发生。对可能发生早穗或已发生早穗的田块,也可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水稻早穗的概念;分析了种植熟期太早的品种是寒地水稻产生早穗现象的主要原因,春夏高温是水稻早穗的必要条件;指出播种量过大、棚温过高等不当技术措施也会出现早穗;针对早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早熟品种不育大苗、适当稀播、加强秧苗适温管理等4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奎冬五号茎生叶的生长、分蘖成穗、幼穗分化的研究及籽粒灌浆分析表明,奎冬五号具有高产、早熟、植株生长发育快、幼穗分化期长、灌浆强度大的生育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雄穗分化发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雄穗分化发育状况及其性状特征与产量关系密切。在总结和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玉米雄穗分化发育与外部器官同伸关系、影响玉米雄穗分化发育的因素、雄穗分化发育过程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简要综述,阐述了利用玉米叶龄指数预报雄穗分化发育进程的方法,为指标化管理玉米生产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雄穗分化发育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优化肥水管理对直播稻产量形成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运粳23号为材料,研究比较了优化肥水管理和常规肥水管理对直播稻产量形成与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获得适宜穗数的基础上,优化肥水管理增加了直播稻的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实产达619.5 kg/667 m2,比常规肥水管理增产44.5 kg/667m2,增幅达7.74%;优化肥水管理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控制主茎低位分蘖发生和促进中位分蘖成穗,降低了高峰苗数,提高了成穗率,促进了壮秆大穗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了直播稻产量。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高产栽培实践与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里村百亩连片水稻超高产栽培采用优质早熟抗病新品种阳光200,实行统一技术,分承包大户管理的模式,以培肥地力、培育壮秧、早栽宽行少本、均衡施肥、浅水灌溉、统防统治为主要手段,在稳定穗数基础上培育大穗,兼得穗多与穗大,形成超高产的合理群体结构动态、叶面积指数和库容量,实现了百亩连片水稻超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奎冬五号茎生叶的生长、分蘖成穗、幼穗分化的研究及籽粒灌浆分析表明,奎冬五号具有高产、早熟、植株生长发育快、幼穗分化期长、灌浆强度大的生育特点,为制定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更加全面了解玉米多穗现象,本文以不同类型的玉米多穗现象为基础,深入探究其发生原因,认为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气候因素、栽培管理因素是造成玉米多穗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相关看法,以期为玉米生产和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初步研究了阿青4号产量与它的主要构成因素(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的关系,分析出它们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式,试验结果表明:穗粒数有极显著效应,有效穗有显著效应,千粒重无显著效应。初步得出了促其高产、稳产的相应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两优培九具有大穗优势,合理穗粒结构是有效穗240.0万~247.5万/hm^2,每穗总粒190粒左右。栽培措施应以壮秧和适宜密度保足穗;适期早播早成,在最佳时段抽穗结实;针对生育期较长、需肥量较大的生育特点,搞好施肥和水浆管理。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水稻早穗的概念;分析了种植熟期太早的品种是寒地水稻产生早穗现象的主要原因,春夏高温是水稻早穗的必要条件;指出播种量过大、棚温过高等不当技术措施也会出现早穗;针对早穗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早熟品种不育大苗、适当稀播、加强秧苗适温管理等4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王有苏 《北方水稻》2011,41(5):51-52
水稻直播栽培与水稻移栽相比,具有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等优点。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后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新疆阿克苏地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其中播后管理部分又按苗期、分蘖期、拔节期、长穗期、出穗期、结实期等不同时期各自进行了侧重介绍。  相似文献   

15.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6000-7500kg/hm^2的高产水平。其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增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生品种,确保基本苗600-675万/hm^2,控制分蘖实现单独穗,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茶叶建园普遍采用无性系茶苗,茶苗繁殖则普遍采用嫩枝扦插技术。茶苗的纯正、优质、健壮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移栽后的成活率与建园的质量。而茶穗的质量,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扦插的成活率与茶苗的质量。因此,培养优良的茶树穗条,剪取优质茶穗,是无性系茶苗繁殖的基础与关键。一、要抓好茶树穗条的培养优质茶穗来源于优质穗条。培养优质穗条,一要抓好母本园的施肥管理。一般在上一年的秋末,每亩沟施饼肥  相似文献   

17.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途径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晚播可以达到6000~7500kg/hm2的高产水平。其高产途径是:大群体、小个体、靠主茎增穗重、靠穗多夺高产。关键技术是:选用早熟、中小型穗的春性品种,确保基本苗600~675万/hm2,控制分蘖实现单株独穗,加强中后期管理,努力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18.
对21块新香优80早稻示范田随机取样,进行产量及构成因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成产量的4个因子与产量均呈正相关,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与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粒重与产量之间为显著相关.各因子之间又相互制约,千粒重分别与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余都达极显著负相关.田间栽培管理必须促进产量构成各因素协调发展,才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实地氮肥管理下的水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代表性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水稻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其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穗分化前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根质量低于农民习惯施肥法,抽穗后结果则相反。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抽穗期水稻的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的比率、抽穗至成熟的干物质积累、抽穗后根冠比和剑叶的光合速率以及齐穗期群体透光率。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均出现在穗分化至抽穗期,此阶段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最终总吸收量的45.6%~46.2%、39.6%~43.6%和44.2%~45.2%,均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对实地氮肥管理产量提高原因及养分吸收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穗腐病和穗枯病是我国新上升或新出现的两个水稻后期穗部病害。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耕作栽培制度及肥水管理的改变以及品种(组合)的更替,两病在我国的发生和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穗腐病和穗枯病病原菌有色,可产生毒素,不但直接影响水稻产量,还导致稻米品质降低,危害食用者的健康。穗腐病和穗枯病在发病时期、发生部位和危害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综述了两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危害状况、病原菌生物特性和毒素研究以及防治方法,提出了研究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