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该研究针对具有特定气候条件和城市形态的石河子市,以绿荫空间为研究对象,对小气候因子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实地监测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植物对小气候的影响,探索石河子市街道绿地空间组成与城市街道小气候间的影响与作用,揭示内在的调节效果与调节机制,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定量评估石河子市街道绿地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街道绿地和附属绿地4种绿地类型进行调查,发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共有植物151种,分属47科90属.按生活型划分有87种乔木,46种灌木,13种草本,5种木质藤本,主要集中在蔷薇科、豆科、木犀科等几个科中.在所调查的各类型绿地中,公园绿地的植物物种数量最多,居住区绿地较高,而附属绿地和街道绿地较少.从生活型类型看,乔木在各类型绿地中都占有明显的优势.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地植物多样性指数很高,在各类型绿地中,公园绿地的丰富度指数最高,街道绿地的均匀度指数最高,居住区绿地与公园绿地综合表现出来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且基本相当.研究结果表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居住区绿地多样性高于其他绿地,居住环境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对深圳市宝安区宝城的公园绿地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要有充裕的面积和数量并均匀布局的公园绿地,保障公众有足够的公园绿地可以游憩使用是首要问题。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公园绿地,大力建设社区公园。公园绿地的游憩环境,要满足安全、卫生的要求,要考虑公众容易出入公园绿地、方便到达,公园绿地的多样性活动,可最大化地接近拥抱大自然,体现地方特色等。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绿地可以美化城市生态环境和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在城市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临安博物馆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测量5 个研究区小气候因子及植物叶面积指数,对小气候因子与人体舒适度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落、水体和山地海拔具有降温增湿的效果;生理等效温度(PET)与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开放门户、宜业家园、生态绿城、森林城市是福州市滨海新城的定位,以东湖湿地为核心,以城市背景山地森林带和滨海森林景观防护带为两带,水系森林廊道、道路森林廊道为廊道、遍布全城的串珠式公园为体系,构建完善的城区休闲绿地体系,实现居民区周边500米见绿见林是构筑林荫化森林城市的基本要求。片区内水网和周边绿带的建设有效平衡居住用地与城市绿化用地的合理布局,解决高人口密度与城市公园绿地高承载力之间的矛盾,通过合理规划各个节点休闲公园绿地,提高区域内公园绿地服务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公园绿地是为公众开放的以休息为主的地方,其具有美观、生态等作用,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园设施配置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公园绿地的规划设计讲求原则,并需要将原则贯彻到规划设计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使其达到最佳的绿化和观赏的效果。本文就结合自身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的经验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体,也是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地方,研究公园植物多样性可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根据对芜湖市6个公园绿地的调查,分析和总结了芜湖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组成和基本类型,论述了公园绿地物种多样性特征,并对芜湖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优化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结构,为今后同类城市的公园绿地布局参考,以浙江省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从公园绿地分类标准、景观生态学和景观可达性等3个层面出发,对诸暨市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现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存在总体布局缺乏网络化、小型斑块绿地布局欠合理、公园绿地类型不健全等问题。最后结合诸暨市的城市特色,提出平衡布局各类公园绿地,加强大型斑快绿地建设,健全各类公园绿地类型、公园绿地布局结构网络化,强化公园绿地在布局上的均衡性与可达性,挖掘社会文化价值与创建地方特色等6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城市街道绿地对改善城市形象,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及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玉溪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绿地景观规划及植物造景的现状分析,提出改进玉溪市城市街道绿地景观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何彩勤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71-271,273
在介绍桂花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其在苏州绿化建设中的应用原则及应用情况,包括专类园绿化、古典园林绿化、公园绿化、街道绿地、庭院绿地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实地调查了昆明市主城区9条主要干道的10 599株行道树,记录了各行道树的存活情况、生长状况、病虫害控制和保护管理措施等因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行道树的养护管理质量进行评价,为制定科学、可行的养护质量标准和养护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了解校园生态系统中行道树的生态效应,为校园绿化提供理论指导。以延安大学校园内两种行道树为研究对象,以该校先锋广场水泥地为对照,定点定时地观测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湿度,分析比较行道树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与裸露的广场相比,3条道路的行道树均有明显地降低光强、降低温度和增加湿度的功效,平均遮光率、降温率和增湿率分别为80.2%、21.2%和37.6%。两种树木中以国槐的生态效应最佳,油松次之。这主要与树种的长势及冠幅等有关。因此,应该加强行道树的绿化和管护工作,使有限的校园绿地发挥最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东校区的水泥路面作为对照,利用照度计原位观测了校园内3种主要行道树,即垂柳、新疆杨、油松和3种类型绿地即乔+灌+草、乔+草、草坪的光照度,比较了不同树种行道树及不同类型绿地的遮光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点和3种行道树光照度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倒“U”字型,除了乔+草绿地类型外,其它绿地光照度的日变化趋势呈倒“V”字型.与对照相比,垂柳、新疆杨、油松林3种主要行道树都具有明显的遮光效应,其遮光效应分别为30.5%、20.4%、35.9%,大小表现为油松林>垂柳>新疆杨,这种效应的出现可能与不同树种树冠的几何形状、叶面积指数以及树木长势及枝下高等的有关.就不同类型绿地的遮光效应而言,乔+灌+草和乔+草两种绿地类型的遮光效应分别为43.5%和43.9%,均显著大于草坪和水泥路面,而草坪与对照水泥路面之间的遮光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要提高绿地的遮光效应,应选用树冠较大及枝叶浓密的乔木树种,并应在空间上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行道树香樟在安康市的适应情况,对安康市中心城区行道树香樟进行数量、分布情况等抽样调查;并将影响安康市区行道树选择的诸多因素分为3个因素集11个因素,采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并对其生物与生态学特征、美学价值、抗逆能力等指标做了调查测定及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香樟占安康市行道树总株数的24.92%;香樟树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88 年和1997 年2 次台风袭击杭州市后行道树受损情况的调查, 分析了行道树风倒的主要原因有树木形态、环境及人为因素等, 并探索了提高行道树抗风能力的对策:①加强行道树的养护管理工作;②改善行道树的生境状况;③继续总结和作好行道树的选种工作。表2 参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述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布局的对应关系,指导城市街道绿化空间的适应性设计。  方法  基于街道绿化布局因素分类进行小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对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风速等小气候要素进行测析,探索小气候要素与街道绿化垂直结构的关系。  结果  (1)街道绿荫覆盖率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绿荫覆盖率越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减效率越好,当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效果最为显著;绿荫覆盖率越高,降温效应的规律特征越显著,但过高的绿荫覆盖使得街道空间闭塞,导致其降温效应反而有所降低;绿荫覆盖率高于90%的街道,其绿化对风速削减效率比覆盖率为50% ~ 70%时高出21%以上。(2)街道绿化复层结构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复层垂直结构中,结构越复杂,绿化量越大,所能发挥的太阳辐射削减效率越高,其总体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削减效率为88.78%;复层垂直结构的日平均降温效率为8.69%;乔?灌?草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对风速的削弱效率相对最好,乔?灌其次,乔?草再次,灌?草最弱;复层结构的日平均风速削减效率在77.61%左右。(3)垂直绿量比与小气候要素的作用关系:乔灌木所占总绿量的比值与太阳辐射削减效率呈现正相关性;乔灌木所占比例越高,平均降温效率也越高;在一天的自然周期内,当乔灌与草比例越接近1∶1时,对风速的削弱效率越好。  结论  基于街道绿化布局与小气候要素的关系,提出了调控街道绿化构成对提升小气候舒适度的技术对策:(1)为营造舒适的街道夏季小气候,宜保持70% ~ 90%的绿荫覆盖率;(2)通过适度的绿化复层结构增加遮荫和通风,但要避免过于复杂以致影响正常通风;(3)科学配比垂直绿量,综合考虑夏季绿荫覆盖率和冬季增温要求,通过种植落叶乔木并保持乔灌木占街道绿化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几种常见城市绿色廊道结构类型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结构城市绿色廊道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乔灌草结构绿色廊道的降温增湿效果最为显著,与单一草地结构比较,O.5 m层次日平均降温为2.8℃,日平均增湿达7.8个百分点;其次是两行行道树结构:最后是多行行道树结构.0.5 m层次与1.5 m层次比较,前者温度普遍高于后者,而相对湿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层次分析法在贵阳市行道树选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贵州省贵阳市常用行道树进行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栽培管理特性3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贵阳市行道树综合评价体系.二球悬铃木、荷花玉兰、杜英、银杏、樟树等行道树在该评价体系中的分值较高,这与当前贵阳市应用最为广泛的行道树种类相符.本文试图为合理选择和应用行道树、行道树分级管理提供借鉴,也为保存和合理利用贵阳市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文山城区园林绿化中行道树的使用现状,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文山行道树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文山共有行道树31种,分属17科。通过分析,文山县城行道树种类较丰富,运用较合理,但乡土特色树种相对较少,而且大部分街道都使用榕树,其他树种应用不多,致使景观单一、生态功能脆弱;建议小街一树、大街多树,增大乡土树种使用比例。  相似文献   

20.
郑州市行道树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河南省郑州市自然地理状况和对城市行道树的特殊要求,制定和应用了6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对建成区现有行道树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并将其分为4类树种,为今后行道树的调整和后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