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的命脉。加强灌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改善灌区的引水条件,提高灌区的安全运行能力,增加输水能力,缩短输水时间,节约用水量,缓解灌区用水矛盾,将会为甘肃省及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保证灌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景电灌区生态系统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针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特点和自然状况,建立农林复合经营系统、调整产业结构、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改善灌区脆弱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玉杰 《甘肃农业》2013,(24):98-98,101
马莲灌区渠道及建筑物老化失修,水毁严重,致使灌区灌溉面积由设计0.1万hm^2减少至现状的0.05万hm^2。为促进马莲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合理利用灌区水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增加粮食等农产品产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因此灌区的节水改造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高玉杰 《甘肃农业》2013,(23):78-78,80
马莲灌区渠道及建筑物老化失修,水毁严重,致使灌区灌溉面积由设计1.5万亩减少至现状的0.7万亩。为促进马莲灌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合理利用灌区水资源,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增加粮食等农产品产量,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因此灌区的节水改造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引大秦王川灌区砂坑综合治理工程极大的改善了灌区设施农业用水不足的现状,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介绍了工程的建设背景、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关系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事项之一,事关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行动和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合理反映我市大中型灌区供水成本、有利于我市大中灌区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我市大中型灌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在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技术措施普遍应用前提下,通过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我市大中型灌区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化转变。  相似文献   

7.
灌溉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型灌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更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展的主力军。灌区的信息化建设,应从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逐步发展。不能一味求新、求全,求一步到位。实际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可能,也不存在能一步到位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灌区的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试点探索,将灌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实,做好。  相似文献   

8.
灌区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克服不利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水、土、肥、气、热环境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设施。我国水利行业标准规定,控制面积在20000hm^2以上的灌区为大型灌区,控制面积667~2000hm^2的灌区为中型灌区。黑龙江垦区经过几  相似文献   

9.
灌区水利工程对灌溉绿色植物、促进农业增产具有积极作用,改善灌区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价值,灌区管理人员应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与自动化管理。本文重点阐述灌区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与应对措施,以期帮助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解决管理问题、提高灌区水利工程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在灌区的应用,灌区实现了管控一体化,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为灌区经济、合理、集约、精准配水及用水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提高灌区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灌区升级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分析了秦安县东坪电灌工程灌区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过程以及结果,提出了今后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努力方向,为进一步改善灌区运行管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保障灌区高效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中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项目是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可以改善灌区工程与管理状况,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本文以叶城县乌鲁克河中型灌区乌夏巴什干渠为例,探讨了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对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清源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探讨了实施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对灌区温室滴灌工程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随着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逐步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灌区灌溉管理属于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灌区粮食安全。而灌区灌溉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策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推动灌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而促进灌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沈家河水库灌区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灌区在改造前和改造后在农业方面的经济增值,肯定了宁南山区这座中型水库灌区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4,(10):56-56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持研发的西北沿黄灌区盐碱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最近获得2014年度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了盐碱地快速改良与作物大幅度增产,丰富和提升了盐碱地快速高效改良利用理论与技术,显著改善了西北沿黄灌区盐碱地土地生产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时间对水盐运移和农业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是当前河套灌区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合理灌溉,保证排水,加强管理。河套灌区特有的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灌区秋浇的两大目标,即为翌年春小麦播种和幼苗期生长贮墒及淋洗耕层盐分。本文根据实测资料,从机理上讨论了不同秋浇时间对河套灌区水盐运移和农业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早秋浇(白露前后)是河套灌区有效防治盐碱化、改善农业环境、节水节能、增产增收的好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宋成 《新农业》2023,(7):83-84
自动化技术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基础,保障灌区输配水稳定对于农业发展有着关键影响,因而输配水自动化技术对于农村灌区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灌区输配水系统的基本构成,然后对其内容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农村灌区输配水自动化技术系统的部分功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风沙沿线新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小气候效益观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景电灌区农田林网内、灌区边缘农田与沙地交接过渡带和灌区外围沙地小气候的定点观测,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体系能有效地防风阻沙,春季增温,夏季降温,增加空气湿度,明显地改善灌区小气候,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确保景电灌区农业稳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灌区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灌区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和结构的复杂化等,使灌区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部分渠段输水能力不足,渠道防渗体破坏严重,严重影响全灌区的农业发展。本文从外业勘测、渠道规模确定及抗冻胀设计等几个方面简单地阐述了新疆灌区渠道防渗改建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