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有害鱼类的危害,是影响人工养殖对虾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寻找一种专门供我国水产养殖的定型“清池剂”,特对茶皂素的鱼毒活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对虾对茶皂素具有较高的耐受力,在不加入为充气的自然条件下,茶皂素的使用安全浓度>10ppm;茶皂素对对虾的饵料生物——沙蚕具有一定的毒性,其致死浓度>3ppm。在海水中,茶皂素的鱼毒活性约在2天内会自行降解至无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虾池中6种鱼类试验结果表明,茶皂素类对鱼类具有很强的毒性作用,其中茶皂素Ⅰ对鲈鱼、纹缟鰕虎鱼、钝尖尾鰕虎鱼、梭鱼、三刺(鱼屯)及颌针鱼的全致死浓度为0.5—0.7ppm;茶皂素Ⅱ对鲈鱼和纹缟鰕虎鱼全致死浓度在1ppm左右。两种型号茶皂素对鱼类、对虾及沙蚕的毒性差异很大,且能在海水中自行降解至无毒,可作为对虾养殖前清池或养殖中清除有害鱼类的一种安全、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以纹缟鰕虎鱼和鲫鱼为材料,对茶皂素的鱼毒活性与水域的盐度、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水中茶皂素的毒鱼效果随着盐度升高而增强,当盐度为6.5‰、14.4‰、20.9‰、27.5‰与32.7‰时,茶皂素对纹缟鰕虎鱼的全致死浓度分别为1.0、0.9、0.9、0.7和0.3ppm,表明在盐度高的水域内茶皂素的鱼毒效果更佳。鲫鱼的死亡速度则与盐度呈抛物线关系,即盐度在4‰—10‰时,特别在6‰左右时,茶皂素对鲫鱼的致死速度比较缓慢,低于或高于这一盐度时,死亡加快。上述两种鱼的致死速度还随水温的提高而加速。  相似文献   

4.
茶皂素在农药工业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总结了茶皂素在农药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提出了今后开发的可能途径。文中对茶皂素在农药工业中应用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 ,从茶皂素的表面张力、接触角和湿润性 ,证明茶皂素是一种适合农药工业应用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实践证明 ,茶皂素作为可湿性粉型农药的湿润剂 ,能使可湿性粉剂农药的湿润性、pH、悬浮率等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茶皂素在乳油型农药中应用 ,可以作为增效、展着剂 ,提高农药的施用效果。茶皂素在除草剂可溶粉、水剂方面应用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和施用效果 ,总体水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本文还对茶皂素作为生物农药在水产养殖作清池剂、作物和蔬菜种植业作杀虫剂、杀菌剂、灭螺剂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茶皂素对油菜幼苗生长发育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茶皂素对白菜型油菜东京绿(Brassica rapa L.)幼苗生长发育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g&;#8226;L-1的茶皂素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油菜幼苗的根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100mg&;#8226;L-1的茶皂素浓度范围内,油菜幼苗的株高表现出与根长相同的趋势,但在茶皂素200mg&;#8226;L-1时株高显著降低;油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于20mg&;#8226;L-1时低于对照,随后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仅在浓度为50mg&;#8226;L-1和100mg&;#8226;L-1时高于对照;油菜叶片中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统计分析发现,浓度范围在5~200mg&;#8226;L-1的茶皂素对油菜幼苗叶片的生长、抗氧化酶系统和MD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而200mg&;#8226;L-1显著抑制株高。结果说明了培养液中低于200mg&;#8226;L-1的茶皂素除降低幼苗株高外,对油菜的苗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茶皂素对家蝇幼虫的生物活性初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小艺  黄炳球 《茶叶》1999,25(1):24-25
测定了茶皂素对家蝇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以及对其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皂素对家蝇3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12.77mg/L,表现出很高的活性。抑制中浓度IC50为15.79μg/g,但对其羽化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法提取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脱壳油茶饼粕为原料,利用超声波提取茶皂素的工艺过程,分别考察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乙 醇浓度、料液比及溶液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提取时间为 20min,乙醇浓度为80% ,料液比为1 ∶4,超声功率为800W,提取溶液温度为50℃,该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 96. 1%。同时将超声波法与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法缩短了提取茶皂素的时 间,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高了茶皂素的得率。  相似文献   

8.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相关的功能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近10年来的研究结果,对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临界胶束浓度(CMC)进行了比较分析,确定茶皂素的 CMC 为0.5%左右,并且在水质硬度0—28.7°d 的范围内几乎不受影响。同时,对茶皂素的去污力、起泡力、湿润性、分散性以及乳化作用等功能性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首次提出了茶皂素对疏水性材料接触角θ在0°<θ  相似文献   

9.
茶皂素的新用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籽皂素从实验室被发现以来已有50余年,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已开始工业化生产,产品可用于洗涤剂、湿润剂、发泡剂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夏春华等人首开茶皂素工业化及其用途研究,研制的TS—80石腊乳化剂曾获国家发明奖,之后又开发出洗发香波等,扩大了茶皂素利用新领域.近年来,又开发成功对虾养殖保护剂,在水产养殖上开拓了新用途.对虾是餐桌上的佳肴,它的获得主要是靠人工养殖.在对虾养殖中,如何保护好虾苗使之不受侵入池内的鱼类危害,一直是个难题,为此,每年损失很大.以往,在对虾养殖池中多施用右灰、鱼藤精、漂白粉等来杀死敌害鱼类,但这些药剂缺乏选择性,且只能在养殖前施用,不能解决对虾养殖中鱼类的危害.有的地区也有施用茶籽饼粕的,虽有效果,成本也低,但缺乏度量,难以掌握,且饼粕腐烂后也会污染池水,造成缺氧,不利  相似文献   

10.
茶皂素在混凝土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在加气混凝土浇铸中获得了成功。本文从热力学和茶皂素的结构、表面活性及分散性四个方面,对茶皂素应用于加气混凝土的作用机理,作了理论上的阐述。茶皂素的表面活性结构,是浇铸过程稳泡作用的重要原因,通过表面活性吸附,明显地改善了加气混凝土的气孔结构和发气过程中的料浆流变性能,显著地提高了制品的抗压强度;对发气剂金属起到分散悬浮作用,以改善浇铸体系的发气性能和提高发气效率。实际使用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浇铸过程的稳定性,成品率提高四个百分点;抗压强度提高10%—20%;减少了制品的  相似文献   

11.
用茶皂素对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进行杀灭试验,初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茶皂素浸杀成螺、幼螺和螺卵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其中茶皂素I2.5mg/L,茶皂素Ⅱ、Ⅲ5.0mg,浸杀钉螺效果均为100%。喷杀成螺所需浓度较高,效果也稍差。茶皂素对淡水鱼类虽有一定毒性,但比氯硝柳胺毒性低得多,茶皂素I在1.6mg.L以下,茶皂素Ⅱ、Ⅲ在4.0mg.L以下,水温在28℃,48h,鲢鱼全部存活。并且,药物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2.
茶皂素对菜青虫作用方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小艺  黄炳球 《茶叶》1998,24(3):138-140
为探讨茶皂素对菜青虫的作用方式,测定了茶皂素对菜青虫Pieris rapae(Linnaeus)5龄幼虫的拒食作用,以及对4龄幼虫的触杀和胃毒作用。结果表明,拒食是茶皂素对菜青虫的主要作用方式,当浓度高于800mg/L时,茶皂素对菜青虫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活性。此外,在高浓度(〉20000mg/L)下对4龄幼虫具有触杀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茶皂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皂素是广泛存在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中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日化、建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茶叶籽及茶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茶皂素,但因其不是评价茶产品品质的主要成分而相对研究及开发利用较少。本文从茶皂素的理化性质、制备技术、分析方法、生物活性、产品开发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茶叶籽与茶叶中茶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鱼、虾、鸡及人体的离体血液和鱼、虾活体及血液的显微观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对血液中的红细胞都有溶血作用,而对白细胞和虾血细胞则无作用。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破坏细胞膜而使细胞质外渗,导致红细胞解体。对鱼类的毒性,主要是通过破坏鱼鳃的上皮细胞而进入鳃血管和心脏,使血液中的红细胞产生溶血。茶皂素的溶血率曲线呈“S”型,即溶血不是匀速的,而是在某一段时间里特别快。达到每毫升标准血球悬浮液完全溶解约需纯茶皂素30μg。茶皂素的溶血速度随其稀释倍数的缩小而加快。茶皂素的溶血指数为100000。  相似文献   

15.
三、茶皂素的应用1.在日用化工、建材工业中的应用茶皂素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和亲油性的两种活性基团,是一种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其效果与茶皂素浓度成正比,具有表面活性剂所特有的胶束形成现象和很强的抗硬水力。与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尽管茶皂素的起泡力不强,但其泡沫稳定性极强,而且起泡力不受水的硬度变化影响,发泡性能较好,故  相似文献   

16.
茶皂素的提取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皂素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效的重要物质之一,在工农业和医药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述了茶皂素的提取制备技术,为茶皂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含量茶皂素的提取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王路  田洁华 《茶叶科学》1995,15(2):127-136
茶皂素含量的高低是制约其应用领域迅速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探索低碳链脂肪醇对茶皂素的作用规律,首次把萃取技术应用于茶皂素的精提过程,并巧妙地利用辅助试剂C-2的助萃作用,经反复试验和验证,提出了以正戊醇:C-2:粗皂素液=1:0.6:1(V/V/V)萃取体系为核心的制备高含量茶皂素的完整工艺技术。提取的茶皂素,其含量>75%,得率(以茶籽饼计)为10%,表面活性明显改善。该产品已在建材工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两株茶皂素利用菌WTS和YTS,这两个菌株在利用茶皂素生长繁殖的同时,对多氯联苯(PCBs)的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茶皂素共存的条件下,WTS菌对PCB 77、PCB 118和PCB 138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提高了4.3倍、4.8倍和2.8倍,YTS菌对PCB 77、PCB 118和PCB 138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提高了7.1倍、9.1倍和8.9倍。结果初步表明,茶皂素能明显促进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降解,可望开发成一种良好的PCBs降解诱导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茶皂素为五环三萜类糖苷化合物,分子量较大,极性强,易溶于水,起泡性强。从茶籽饼中提取的茶皂素粗品溶于水后色泽深。这类色素成分亦为极性较大的水中易溶性成分,从而给茶皂素的脱色纯化带来了困难。本文主要通过碱性水饱和正丁醇对粗品茶皂素进行初步脱色与提纯,再利用筛选的大孔树脂对萃取相中的皂素进行进一步脱色,以制备色泽浅的茶皂素产品。结果表明,茶皂素在中强碱的水饱和正丁醇中的溶解度大于未加碱的萃取体系,同时色素得到大幅度去除。另外,以D280树脂进行后续脱色处理后,产品的纯度达到91%。因此,两种技术手段结合纯化茶皂素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茶皂素比色定量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比色法对茶皂素的定量测定法进行了研究。以2%间苯三酚乙醇溶液作显色剂,比色波长为450毫微米,显色反应中盐酸含量大于22%,酸水解时间为180分钟,反应温度以80℃为宜。本法具有操作简便,消耗试剂量少和重现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实验室研究法和工业分析中茶皂素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