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萧山县盈丰乡新北迁户组有农户14户,桑园31亩。近几年来,在邻近乡村毁桑较严重的情况下,该组不仅未毁桑,还从外村承包3.45亩桑园,蚕茧连年稳产高产,1986年全年饲养蚕种147盒,产茧4964公斤,茧款收入21135元,平均每户产茧354.5公斤,茧款收入户均1509.6元. 该组蚕桑生产能取得较高经济效益除科学培桑外,在养蚕方面也有独到之处,每户  相似文献   

2.
占永芳 《蚕桑通报》1989,20(4):48-49
金华县雅畈乡张麻车村蚕桑科技户方康良全家4人,2个劳力,他有溪滩桑园3.25亩。1988年共饲养蚕种14.5盒,总产蚕茧579kg,平均盒产茧40.22kg,亩桑产茧178.22kg,亩产值达2241.02元,全年茧项收入7287.28元,占农副业总收入13000元的56.56%。几年来,方康良不断采用新技术,取得了  相似文献   

3.
杜安光 《蚕桑通报》1993,24(2):21-22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蚕桑生产如何在各业竞争中站住脚?如何朝优质高效路子走,这是每个蚕桑工作者所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笔者调查了本县江东镇卢村,近年来,蚕茧生产实现"一优二高"的经验.该村由于重视做好消毒防病等工作,蚕茧连年稳产高产,蚕桑效益逐年递增.全村108户,其中养蚕97户,有溪滩桑园200亩,由本村农户承包及自种166.25亩,1992年全年养蚕682盒(其中原种饲养306盒),产茧22735.18kg,茧款收入311605.04元,比1991年的190482.92元,增加121122.12元,户均蚕茧收入3212.00元,亩桑产值1874.72元,在大宗种植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经验是:  相似文献   

4.
合理调整桑园布局积极发展规模经营海盐县农林局费斯文,周钧铭近年来,我县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全县49239商专桑,92年总产茧4614吨,比91年增产827吨,增长ZI.8%。茧款收入4518万元。平均亩桑产茧93公斤,茧款收入917元。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正> 兴化县钓鱼乡姚家村姚友众全家五人,两个劳动力,1983年春原承包2.19亩五年生桑园外,又承包了4.27亩新植桑园,同时退去了6.5亩粮田(口粮在年终由集体供给),成了蚕桑专业户。经过一年的管桑养蚕经营,2.19亩老桑,产茧765.5斤,茧款收入1512.51元,平均亩产茧349.5斤,茧款691.10元。另外,间作蚕豆收获152斤,计45.60元,全年每亩收入700元。4.27亩一年生桑园产茧125斤,茧款239.79元。每亩平均产茧29.3斤,茧款56.16元。  相似文献   

6.
黄广才是江西省全南县金龙镇水西村村干部 ,他从 1988年开始种桑养蚕 ,至今已发展到 7亩桑园。 2 0 0 2年养蚕 2 6 5张种 ,产茧 980kg ,种桑养蚕收入 10 780元 ,亩桑产茧 14 0kg,亩桑收入 15 4 0元。在他的带领下 ,全村 2 10户农户已有 5 3户种桑养蚕 ,杂交桑园面积达到 2 31亩 ,其中连片种植 30亩以上的基地有 5个 ,种桑 5亩以上的大户有 2 0户 ,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 2户。 2 0 0 2年全村养蚕 80 5张 ,产茧 2 8175kg,种桑养蚕收入达到 30 9万元 ,占全村农业总收入 10 5 8万元(不含工副业收入 )的 2 9 2 %。在 2 0 0 2年蚕茧价格偏低的情…  相似文献   

7.
<正> 邛崃县宝林乡一村二组蚕桑专业户杨学义1982年秋利用沙地和荒河坎种植了8亩带型桑园,采用县蚕桑协会研制成功的新式带型桑园,以养蚕为主体发展复合经营,经过4年的辛勤劳动,1986年采叶养蚕30张(盒),产茧1.224吨(亩桑产茧153公斤),收茧款4124元。桑园间种小麦、蔬菜、花生和出售桑枝等又收入2622元。8亩桑园共收入6646元。全家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蚕桑生产的高产栽培和优化饲养技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提高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我们于1985年在虎头山乡茶圩里村周樟美户进行了试验。该户有4年生沙壤土桑园1.84亩和7年生菜地桑园0.28亩及相应的蚕室。周樟美全年饲养6期蚕,比一般农户增养一期晚秋蚕,饲养12盒蚕种,产茧449.45公斤,茧款收入2471.4元,拆合亩桑产茧210.02公斤,亩桑产值1154.86元。  相似文献   

9.
<正> 泸县天兴乡狮子村,全村9个社,340户,1194人,有耕地755亩,人平耕地0.63亩。他们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突出抓了栽桑养蚕,利用“四边”和荒地及部分低产土栽桑42万株,人平351株,其中投产桑27万株,1991年栽16万株,1989年养蚕570张,收入173937元,1990年养蚕844张,收入250712元,1991年养蚕1300张,产茧42472公斤,收入448535元,张平产茧32.7公斤,张平收入345.16元,户平收入1319.22元,人平养蚕1.09张,收入375.66元,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1.专业户引路,逐步形成规模生产。他们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岗美华侨农场一九八二年投产桑地面积五百五十六亩,一九八二年养蚕三千一百六十张,产值二十六万八千五百五十七元六角六分,产茧一千四百五十六担。加国家奖励款总收入三十二万九千二百五十一元二角六分。平均每亩桑收入五百九十三元五角二分。与去年同期对比,总收入、总产茧量和每亩桑收入都分别翻了一番多。其中二分场十四、十五队种桑一百三十八亩(其中旱坡地桑八十二亩),养蚕一千一百零四张,平均每亩桑地养蚕八点二张,产茧五百零六点七担,产值九万二千五百三十一元八角一分。加国家奖励款,总收入一十一万三千六百零二元四角三分。十五队的  相似文献   

11.
<正> 太仓县老闸乡绿化村蚕桑专业大户席月英承包责任田和口粮田8.3亩(其中水稻7.3亩,棉花1亩),承包桑田7.9亩。1991年亩产茧142公斤,张产茧41.8公斤,全年茧款收入10783元,成为苏州市产茧最多的大户,该户不但在生产规模上领先,生产水平也较高。席月英的成功之道,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经验:一、老桑改造采用速成密植技术席月英原是老闸乡绿化村蚕桑专业队饲养员,有一定饲养技术,1985年实行大包干,她承包了6.6亩管理不善的低产河坡桑,桑树稀疏,杂草丛生,缺肥失管,这年共养10张蚕种,产茧369.3公斤,茧款收入1614元,  相似文献   

12.
奉化县莼湖乡吴家埠村蚕桑专业户吴存良,以其精良的养蚕技术,创造了1983~1985年连续三年盒产超50公斤,盒值超200元的好成绩(表1)。其中1985年养蚕五期28盒,产茧1445公斤,茧款收入6472元,平均盒产50.7公斤,亩产茧183公斤,亩值817元。全家  相似文献   

13.
在2002年中秋,我县毕浦乡舒家村有168户蚕农,共饲养蚕种464.25盒。其中有54户蚕农向蚕桑服务站订购饲养“皓月×菁松”品种的蚕种123盒,总产蚕茧4735.5kg,总值52029元,平均盒产38.5kg,平均盒值423元,如该村刘柏祥户中秋蚕饲养3.8盒,产茧172.5kg,茧款收入1795元,平均盒产45kg,平均盒值472元,取得  相似文献   

14.
广丰县下坊公社三官殿大队蚕桑场,1980年建场,当年冬天就连片栽桑六万株,折合面积77亩。1981年兴建平房蚕室一栋,380平方米,现在又正在兴建一幢1140平方米的三层楼蚕室。栽桑第一年的中、晚秋采叶养蚕29张,产茧2366.5斤,茧款收入4116.82元,亩桑蚕茧产值达53.44元;栽桑第二年,全年春、夏、秋五次养蚕,饲养蚕种122张,产茧10252.5斤,平均亩桑产茧133.5斤,亩桑产值213.6元(平均茧价1.6元计),属全区首位,是我区蚕桑生产高产典型。三官殿大队蚕桑场在不到两年的短暂时  相似文献   

15.
我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素以“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著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民培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蚕桑生产出现了持续发展的大好形势。现有桑地33.6万亩,长势喜人。1988年全年饲养蚕种94.11万盒,产茧35202t,亩桑饲养蚕种达2.8盒,产茧105kg。1989年又上了新的台阶,饲养蚕种107.58万盒,比1988年增加13.47万盒,增长14.31%。1984年以来,平均每年增养蚕种9.83万盒,增长速度近15%,随着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6.
德庆县马圩公社是一个蚕桑新区,是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的公社之一。从七八年八月在公社农场试种三亩桑开始,八一年便发展到十一个大队,七十六个生产队,种桑943亩,投产776亩,六十九个生产队养蚕,收入174350元(纯茧款)第一次跨进产茧千担公社。今年有八十二个生产队种桑1389亩,投产943亩,七十一个生产队养蚕,全社蚕桑持续增产,蚕茧造造丰收,全年养蚕2283张,收入219694元(纯茧款)产茧1323.45担,比去年增长26.16%。  相似文献   

17.
岗美华侨农场四队职工林长发,是蚕桑生产的专业户,全家四口人,两个劳动力。一九八三年冬承包荒田十二亩,当年冬和次年春种上了新桑,加上原承包的二亩旧桑,共有桑园面积14亩。去年全年养蚕93张,产茧四千九百七十斤,收入茧款一万一千八百三十九元七角六分,平均亩桑产值八百四十五元六角九分,亩产鲜茧三百五十五斤,单张产值一百二十七元三角。他还承包三亩鱼  相似文献   

18.
新浦村亩桑产茧突破二百公斤海盐县农林局张祖荣,费斯文,周均铭,陈福良海盐县通元镇新浦村是嘉兴市和海盐县实施蚕桑"星火计划"的高产示范村。该村桑园面积22.32顷,1993年顷桑产茧和茧款收入已达3.017吨和2169.09元,比1989-1992年平...  相似文献   

19.
<正> 资中县玉代乡红豆村8组农民彭文,积极发展栽桑养蚕事业,成为全县有名的蚕桑专业户。他于1982年开始育苗,利用非耕地栽植小桑园5亩,计12000余株,加上原有“四边桑”800余株,共有桑树12800余株,人平2560株。1987年养蚕12.4张(盒),产茧455.4公斤,收入茧款2384.28元。单产茧36.75公斤,单产值189.28元。共育小蚕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我县新发展蚕桑生产的龙湾公社六一生产队,七九年一月新种桑七亩,三月采桑养蚕。全年养蚕二十三批,六十点五张蚕种,产茧二千七百二十六点七斤,收入茧款四千九百五十三元二角三分,平均亩桑产值七百零七元六角。实现了当年栽桑,当年养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