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鑫 《植物医生》2010,23(2):55-55
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BAS3201)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和日本农药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属于缩氨基脲类杀虫剂。氰氟虫腙的作用机制独特,本身具有杀虫活性,不需要生物激活.与现有的各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氰氟虫腙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种鳞翅目害虫及某些鞘翅目的幼虫、成虫.还可以用于防治蚂蚁、白蚁、蝇类、蟑螂等害虫。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虫药剂对水稻“两迁”害虫田间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化学防治药剂缺乏的现状,2013年对新烟碱类、三嗪酮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氨基甲酸酯类等6种杀虫药剂对褐飞虱以及双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缩氨基脲类、有机磷类等9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进行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施药后5 d和10 d,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噻虫嗪、吡蚜酮对褐飞虱的防效分别为77.9%~90.9%和77.0%~90.5%,异丙威和噻嗪酮防效分别为40.1%~65.9%和20.6%~49.9%,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吡蚜酮与异丙威、噻嗪酮防效差异显著。施药后14 d,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保叶效果都在80%以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71.3%,溴氰虫酰胺、稻散×毒死蜱、丙溴磷保叶效果为62.2%~69.9%,茚虫威、四氯虫酰胺与丙溴磷差异显著;茚虫威、四氯虫酰胺、氟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丙溴磷、稻散·毒死蜱杀虫效果都在90%以上,与溴氰虫酰胺防效61.9%差异显著。建议在实践中,可轮换使用噻虫嗪、吡蚜酮、呋虫胺、氟啶虫胺腈防治褐飞虱,轮换使用双酰胺类、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氰氟虫腙、有机磷类防治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3.
《植物保护》2009,35(2)
全球领先农药生产商德国巴斯夫公司今年推出一种全新化合物-艾法迪,通用名为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属缩氨基脲类杀虫剂。  相似文献   

4.
李清  何可佳 《江西植保》2010,33(2):69-71,74
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和阿维菌素等3种杀虫剂对蜘蛛的选择毒性,指导合理使用农药、协调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本文模拟稻田施药时稻株中上部药膜、基部液层而设计的"管壁药膜底部液层"法测定了以上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两种蜘蛛的毒力,并通过安全系数评估其对供试蜘蛛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拟环纹豹蛛毒力最低,氰氟虫腙对食虫沟瘤蛛毒力最低,而阿维菌素对食虫沟瘤蛛和拟环纹豹蛛毒力最高;3种杀虫剂对拟环纹豹蛛和食虫沟瘤蛛的安全系数高低顺序为: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阿维菌素。因此,氯虫苯甲酰胺和氰氟虫腙是一种良好的新型杀虫剂,既能有效防治害虫又能减小对自然天敌的杀伤作用,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d,氟虫双酰胺20%水分散粒剂10mL/667m^2、氰氟虫腙240g/L悬浮剂40g/667m^2保叶效果与杀虫效果分别为90.34-93.0%、97.67~99.42%,显著优于常规药剂丙溴磷、毒死蜱、阿维菌素,并且具有用量少、控制效果好的特点,是目前实施农药减量技术的适用药剂,可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推荐药剂在水稻生产上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6.
用浸液法测定了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等几种新型杀虫剂的敏感性。田间小菜蛾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多杀菌素、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三氟甲吡醚、氰氟虫腙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19、2.22、0.25、1.07、1.16和0.92倍。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田间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产生了低水平抗性,对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三氟甲吡醚未产生明显抗药性,对茚虫威、氰氟虫腙相当敏感。  相似文献   

7.
合成新型杀虫剂氰氟虫腙。以4-三氟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氰氟虫腙。所合成的目标产物的纯度超过了99.2%,总收率达到95.9%,产物结构经IR,1H NMR确证。该方法原料低毒易得,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溴虫氟苯双酰胺(broflanilide)是一种全新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属于γ-氨基丁酸(GABA)门控氯离子通道负变构调节剂,目前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对白蚁和蚊蝇等也有较好的杀虫活性。本文对溴虫氟苯双酰胺的结构类型、研发历程、作用机制、杀虫活性、安全性及代谢残留等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杀虫剂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对红火蚁进行防治应用示范,结果表明,使用0.1%茚虫威饵剂0.30 kg/667m~2和1.0%氟蚁腙饵剂0.45 kg/667m~2防治红火蚁,药后67 d对蚁巢及工蚁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7%以上,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替代PFOS类药剂氟虫胺饵剂在生产上使用。建议生产使用0.1%茚虫威饵剂和1.0%氟蚁腙饵剂防治红火蚁时,每个蚁丘投药饵20~30 g,要分别在第一次施药后的30 d和60 d针对残存的活动蚁巢再补施药1次,才能确保把活动的蚁巢全面杀灭。  相似文献   

10.
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防治水稻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杀虫谱广,是水稻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药剂.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10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达97.2%,保叶效果达95.9%,显著优于氟虫腈;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达95.8%,保穗效果达93.3%,与氟虫腈相当;毒死蜱·氟虫腈16%乳油80mL/667m2,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持效期达15d,显著优于氟虫腈.  相似文献   

11.
氟虫腈(锐劲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剑 《新农药》2005,(5):34-35
一,氟虫腈简介 氟虫腈是一种苯基毗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12.
由于棉铃虫抗药性上升,常规有机磷、菊酯类杀虫剂防效欠佳,急需新的替代药剂,特进行新药剂防治棉铃虫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SC、15%茚虫威EC、22%氰氟虫腙SC、60g/L乙基多杀SC等四种农药防治棉花棉铃虫安全、高效、持效期长,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氯氟氰虫酰胺(ZJ4042){3-氯-N1-(2-甲基-4-七氟异丙基苯基)-N2-(1-甲基-1-氰基乙基)邻苯二甲酰胺}是由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邻苯二甲酰胺类新型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氯氟氰虫酰胺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室内杀虫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氟氰虫酰胺对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和二化螟的LC50值分别为0.046、0.072、0.071和1.95 mg/L,与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毒力相当。在田间用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处理(有效剂量30 g/hm2),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及菜青虫Pieris rapae药后7 d的防效为90.1%~96.3%;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药后15 d的防效为82.9%~90.5%;在试验剂量下,未观察到其对作物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4.
唐涛  符伟  王培  马明勇 《植物保护》2016,42(3):222-228
基于同时防治水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杀虫药剂较少的现状,2014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了有机磷类、沙蚕毒素类、酰肼类、多杀菌素类、取代苯基吡唑类、缩氨基脲类、噁二嗪类、大环内酯抗生素类及双酰胺类等9类16种杀虫剂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g/L氯虫苯甲酰胺SC和10%阿维·氟酰胺SC能有效控制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危害,且速效作用好、持效期长达28d,药后7~28d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4.85%~93.37%和80.40%~86.16%。60g/L乙基多杀菌素SC、1.8%阿维菌素EC、20%氟苯虫酰胺WG、40%氯虫·噻虫嗪WG、6%阿维·氯苯酰SC和10%四氯虫酰胺SC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好而对稻纵卷叶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药后7~28d防治效果分别为81.13%~97.17%和62.17%~85.26%。240g/L氰氟虫腙SC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好而对二化螟有较好的兼治效果,药后7~28d防治效果分别为76.98%~92.16%和76.37%~80.98%。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对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较好,速效性好且持效期较长,药后7~28d防治效果分别为69.29%~83.61%和68.84%~82.95%。此外,5%丁虫腈EC和30%茚虫威WG分别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高效,而20%三唑磷EC、40%水胺硫磷EC、29%杀虫双AS和240g/L甲氧虫酰肼SC难以有效控制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危害。在水稻生产实践中,建议轮换使用双酰胺类和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剂、乙基多杀菌素和氰氟虫腙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氰氟虫腙20%乳油对菜青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氰氟虫腙20%乳油80mL/667m2,药后1、3、7、10d防效分别为89.2%、96.3%、95.4%、94.5%,与对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乳油的防效相当,明显优于高效氯氟氰菊酯2.5%水乳剂20mL/667m2、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40mL/667m2、氰戊菊酯20%乳油40mL/667m2的防效,该药剂不但防效理想、持效期较长,且毒性低、安全性好,值得在蔬菜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农业新发害虫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Hampson)的有效药剂,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不同龄期幼虫对8类18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并观察了幼虫对不同药剂的中毒症状。结果表明:3~6龄双委夜蛾幼虫对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较高,LC50值为0.138 1~27.40 mg/L;3龄及4龄幼虫对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啶脲、茚虫威和虫螨腈敏感性较高,LC50值小于22.63 mg/L,而5龄和6龄幼虫对上述药剂的敏感性均有所降低,LC50值大于38.13 mg/L;各龄期幼虫对甲基嘧啶磷、灭幼脲及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均较低,LC50值大于40.83 mg/L。双委夜蛾幼虫对不同类别杀虫剂的中毒症状存在差异,其中,经有机磷类、新烟碱类、吡咯类及齅二嗪类杀虫剂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表干燥、体壁皱缩;而经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处理后幼虫表现为体壁柔软、充满体液。就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而言,推荐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辛硫磷、联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及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药剂可用于双委夜蛾的应急防治。  相似文献   

17.
1杀鼠剂溴敌隆,溴鼠灵,杀鼠醚,敌鼠钠盐,杀鼠灵,氯敌鼠钠盐,C型肉毒梭菌毒素2卫生杀虫剂烯丙菊酯*,炔丙菊酯*,苯醚菊酯*,环戊烯丙菊酯,炔咪菊酯,氯烯炔菊酯,戊烯氰氯菊酯*,烯炔菊酯*,右旋炔呋菊酯,避蚊酯,氟蚁腙,醚菊酯,吡丙醚,苯醚氰菊酯*,胺菊酯*,避蚊胺,对二氯苯,四氟苯菊酯,甲醚菊酯,苄呋菊酯*,三氯杀虫酯,噁虫酮,甲基吡噁磷,环氧乙烷,硼酸,氟虫胺,桉叶油,噁虫威,硫酰氟。(*:含各种异构体)3其它品种代森锰锌,噁唑禾草灵(包括精噁唑禾草灵),甲霜灵,联苯菊酯,氟氯氰菊酯(包括高效氟氯氰菊酯),克百威,丁硫克百威,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炔螨…  相似文献   

18.
以黄瓜、辣椒和茄子3种蔬菜为靶标试验作物,在露地和网棚两种栽培方式下,研究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0%啶虫脒乳油、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及5%高氯·啶虫脒乳油对蔬菜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3~6d,在同一栽培方式下,4种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由低到高依次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70%啶虫脒乳油、1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高氯·啶虫脒乳油。同种药剂在网棚的杀虫效果高于露地。药后13 d,4种杀虫剂防效高低排序未发生变化。但同种药剂露地杀虫效果已高于网棚。  相似文献   

19.
2.2%菜虫必清是由爱福丁、氰戊菊酯及植物性增效剂复配而成的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可以用于防治棉花、蔬菜和果树上的各种害虫和螨类。室内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小菜蛾的共毒系数高达310,增效2.10倍。为验证室内试验结果,明确菜虫必清的杀虫谱和使...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防控新入侵的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 指导科学用药, 本研究采用饲料表面涂药法测定了13类20种杀虫剂对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红塔种群)、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都种群)、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钦南种群)、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华宁种群)、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英种群)5个种群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 进而, 以红塔种群为相对敏感种群, 以华宁种群为抗性种群, 测定甲维盐、溴虫氟苯双酰胺、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杀铃脲、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茚虫威和氟苯虫酰胺9种杀虫剂对2个种群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 20种杀虫剂对5个种群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甲维盐、溴虫氟苯双酰胺>虱螨脲、杀铃脲、氟铃脲、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多杀霉素>溴氰虫酰胺、茚虫威、唑虫酰胺>氟苯虫酰胺、联苯菊酯、甲氧虫酰肼>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噻虫嗪>啶虫脒、甲萘威; 9种杀虫剂对2个种群草地贪夜蛾5龄幼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甲维盐、溴虫氟苯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杀铃脲>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茚虫威>氟苯虫酰胺, 研究结果表明, 甲维盐、溴虫氟苯双酰胺、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4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5龄幼虫具有很高的活性, 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理想药剂, 该研究为合理选择有效杀虫剂进行田间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