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2 毫秒
1.
选取同一品种、日龄相当、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33头,空腹称重后随机分成6组,在同一栋猪舍的面积相同(2m×1.5m)的不同圈舍中饲养,每圈分别为3、4、5、6、7、8头。推算出饲养密度分别为1m~2/头、0.75m~2/、0.6m~2/头、0.5m~2/头、0.43m~2/头和0.38m~2/头,观察测定每组猪的生长表现(主要指增重情况和患病率)和行为表现(主要指咬斗次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每日咬斗次数明显增加,从1.07次/头增加到4.59次/头,同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就生长表现而言,断奶仔猪适宜的饲养密度为0.5~0.6m~2/头,在此饲养密度下的猪群增重速度相对较快,患病率较低。饲养密度过高和过低都影响生长发育和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发酵床饲养保育仔猪的实际效果,试验选取日龄和体重接近的60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同一猪舍发酵床圈栏和普通猪舍圈栏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圈栏对猪生长保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猪,其70日龄结束实测体重、试验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26.96±3.51)kg、(485±75)g和1.55∶1,分别比普通猪舍圈栏饲养的生长保育仔猪增0.17 kg(P>0.05)、提高8 g(P>0.05)和降低0.01 kg,节水效果和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发酵床圈栏可替代普通圈栏并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冬季发酵床饲养保育仔猪的实际效果,选择日龄和体重接近的48头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同一猪舍发酵床圈栏和普通猪舍圈栏用相同的日粮进行饲养,以比较两种圈栏对仔猪生长保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床圈栏饲养的保育仔猪,其30 kg结束实测体重、试验期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为(30.38±4.91)kg、(475±87)g和1.51∶1,分别比普通猪舍圈栏饲养的保育仔猪增0.55 kg(P0.05)、提高22 g和降低0.07 kg,节约用水4.76%,经济效益提高4.73%。  相似文献   

4.
三种固态EM制剂饲喂仔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 1 0 0头 2 1± 3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分二批进行 EM饲养试验。每批设五个处理组 ,即 A组 :基础日粮 +亚罗康 ( ARGON) ;B组 :基础日粮 + EM ;C组 :基础日粮 + EM ;D组 :基础日粮 + EM ;E组 :基础日粮。通过测定各组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 ,检测各组仔猪不同阶段血清中 AST、ALT及 FT3、FT4 水平 ,同时 ,观测猪舍空气中 NH3浓度 ,认为在 EM 、EM 和 EM 三种自制固态菌剂中 ,以 EM 最优 ,EM 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 ,并能显著地降低猪舍空气中的 NH3浓度 ;EM 对肝功能和肌肉组织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二甲酸钾(KDF)和苯甲酸(BA)对断奶后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两种添加剂都被欧盟批准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用于猪。KDF (添加量0.6%)和BA(添加量0.5%)分别用于2×240头断奶后仔猪(断奶日龄28 d,大白×长白×皮特兰)直至42日龄。自由采食(饲料含17.8%粗蛋白)和饮水。仔猪圈栏饲养,每处理组10栏(始重7.8 kg)。试验数据统计分析以P0.05作为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二甲酸钾处理组仔猪日均采食量极显著多于正对照组(分别为346 g和294 g),同时平均日增重也显著提高了40 g (分别为315 g和273 g)。但两组的饲料转化率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由此可见,与正对照组相比,二甲酸钾更能促进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6.
仔猪断乳是强应激,易发多种疾病,造成仔猪生长减慢,是保育猪健康养殖的关键点。试验选择保育猪饲养效果不理想的猪场,应用南宏公司断乳仔猪饲养保健方案进行对比试验。选取28日龄断乳临床健康仔猪6窝共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窝30头。试验组:断乳当天每头仔猪肌注10%科特壮2mL、5%拜有利1mL,每50kg饲料中添加强力拜固舒、利好、拜力多各50g;对照组:本场断乳方案。试验第1d,试验后第7d称重并做感官、耗料、体重效果观察。试验结果为试验组仔猪毛色、皮肤更光亮;试验期间试验组每头总采食量为2466g,日均采食量为352.3g/头,分别比对照组总采食量多511g,日均采食量多73g/头;总增重47.4kg,每头增重1.58kg,日增重225g,分别比对照组总重多增重21.9kg,每头多增重0.73kg,日增重多增重104g。证明该场仔猪断乳试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断奶期间,给仔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是极为重要的。研究报告表明,猪舍的环境温度能够影响仔猪的自由采食量及其增重的速度、效率和成分。在凉爽环境中饲养的仔猪,其采食量增加,但饲料利用率下降,因为仔猪的维持需要增加。在炎热环境中饲养的仔猪,采食量减少,以减少消化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机体热量。其他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日粮氨基酸和(或)能量的日摄取量不受限制的话,生长猪体蛋白的增加基本上与  相似文献   

8.
选用100头21±3日龄断奶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分二批进行EM饲养试验.每批设五个处理组,即A组基础日粮+亚罗康(ARG()N);B组基础日粮+EMⅠ;C组基础日粮+EMⅡ;D组基础日粮+EM Ⅲ;E组基础日粮.通过测定各组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检测各组仔猪不同阶段血清中AST、ALT及FT3、FT4水平,同时,观测猪舍空气中NH3浓度,认为在EM Ⅰ、EMⅡ和EMⅢ三种自制固态菌剂中,以EMⅡ最优,EMⅡ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饲料利用率和日增重,并能显著地降低猪舍空气中的NH3浓度;EMⅡ对肝功能和肌肉组织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相似文献   

9.
不同饲养密度下猪的采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2015,(5)
为探讨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猪的采食规律,利用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系统(FIRE)对68头纯种大约克60~100kg生长阶段进行了测定和观察。试验猪按饲养密度大小分为4组,每组1个重复,饲养密度分别为0.56头/m2、0.50头/m2、0.44头/m2、0.39头/m2。结果表明,饲养密度为0.44头/m2时,群体的生长性能表现较好,平均日采食次数13.59次,平均日采食时间64.95 min,平均日采食量2.52 kg,平均日增重867.39 g。在后备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建议采用0.44头/m2的饲养密度,充分利用养殖空间并发挥猪群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选取108头28日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按饲养试验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Ⅰ组为5%乳清粉日粮组、Ⅱ组为0.5%谷氨酰胺二肽日粮组、Ⅲ组为2%乳清粉+0.5%谷氨酰胺二肽日粮组。试验从28日龄开始至52日龄时结束,试验期为24d,进行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Ⅱ组(0.5%谷氨酰胺二肽)比对照Ⅰ组(5%乳清粉)平均日增重提高了3.8%,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0.5%谷氨酰胺二肽+2%乳清粉)比对照Ⅰ组(5%乳清粉)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9.2%(P<0.05),增重效果显著。这表明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5%谷氨酰胺二肽可替代5%的乳清粉,谷氨酰胺和乳清粉联合使用(用0.5%的谷氨酰胺二肽替代3%的乳清粉)对断奶仔猪来说能取得更理想的饲养效果,并且显著降低了饲料成本。在饲料报酬和采食量方面,Ⅱ组(0.5%谷氨酰胺二肽)与对照Ⅰ组(5%乳清粉)相比饲料转化率降低了1.17%,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0.5%谷氨酰胺二肽+2%乳清粉)与对照Ⅰ组(5%乳清粉)相比饲料转化率提高了9.25%,差异显著(P<0.05)。表明谷氨酰胺能改善仔猪肠道功能,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谷氨酰胺与乳清粉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同时可促进仔猪的采食量。在仔猪腹泻方面,试验各组的断奶仔猪均保持在一较低水平的腹泻率,并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酵母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考察了酵母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21日龄断奶仔猪8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栏,每栏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额外添加0.5%啤酒酵母提取物,饲喂期28 d.结果显示,日粮中额外添加酵母提取物试验组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ADG)(P<0.05),同时平均日采食量(ADFI)有明显的提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酵母提取物试验组ADG和ADFI分别提高11.98%和5.85%,同时仔猪腹泻率降低了40.10%,仔猪料肉比(F/G)降低5.40%.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额外添加0.5%酵母提取物能够增加断奶仔猪采食量,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不同饲养方式对猪生长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择斯格杂交商品猪60头,同时开展17~40 kg体重阶段的大群饲养(20头/栏)与小群饲养(10头/栏)对比试验,34~60 kg体重阶段的自由采食(10头/栏)与分餐饲喂(10头/栏)对比试验,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大群饲养组生长速度比小群饲养组低4.95%(P>0.05),其日采食量减少9.72%(P>0.05),饲料转化效率提高5.45%(P>0.05),头均获毛利减少0.14元;自由采食组生长速度比分餐饲喂组提高13.3%(P<0.05),其日采食量增加16.87%(P<0.05),饲料转化效率降低3.14%(P>0.05),头均获毛利增加11.31元。  相似文献   

13.
用一个饲养试验和一个消化试验研究了0.4%无水硫酸钠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饲养试验将16头45kg左右的长白×荣昌F1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个圈,每圈1头,分别喂给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4%无水硫酸钠,两种日粮,饲养试验开始后第21d采用全收粪法进行预试期7d和正试期5d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在45kg左右生长猪日粮中添加0.4%无水硫酸钠,日采食量增加3.46%,日增重提高19.19%(P<0.01),饲料效率改进12.66%(P<0.05),每kg增重耗饲料成本降低0.48元,日粮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表现消化率分别提高2.85、4.93%、5.03%和15.93%,但统计检验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一个饲养试验和一个消化试验研究了0.4%无水硫酸钠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饲养试验将16头45 kg左右的长白×荣昌F1杂交阉公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个圈,每圈1头,分别喂给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4 %无水硫酸钠,两种日粮,饲养试验开始后第21 d采用全收粪法进行预试期7 d和正试期5 d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在45 kg左右生长猪日粮中添加0.4 %无水硫酸钠,日采食量增加3.46 %,日增重提高19.19 %(P< 0.01),饲料效率改进12.66 %(P< 0.05),每kg增重耗饲料成本降低0.48元,日粮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2.85 %、4.93 %、5.03 %和15.93 %,但统计检验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150头仔猪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头,进行饲养试验,探讨富乐旺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腹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升高其中10mg/kg、15mg/kg和20mg/kg富乐旺添加组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升高;饲料系数和腹泻率、腹泻频率及死亡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96头平均体重21.5±0.5 kg的斯格猪,按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试验分为25~60 kg和60~100 kg体重2个阶段饲养.均使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时照组为常规饲料组(含金霉素75 mg/kg);试验组为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组(添加无抗发酵浓缩料和发酵配合料).试验结果表明,饲用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4.67%.但各项指标(日增重、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微生物发酵饲料组比常规饲料组平均每头猪增加收入16.14元.  相似文献   

17.
吴德 《四川畜牧兽医》2003,30(7):29-29,31
试验选用48头体重7kg左右的三元杂交[杜×(长白×梅山)]断奶仔猪,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试验日粮(基础日粮+0.1%复合酸化剂).试验全期30d,研究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日采食量、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腹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酸化剂显著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P<0.05),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试验前期(0~15d)试验组日增重和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8%和9.96%,饲料利用效率提高8.9%,腹泻率降低65%;试验后期的效果没有前期显著.  相似文献   

18.
家禽和兔子发生球虫病的报道较多,而猪的病例则少见.本文报道一起仔猪暴发球虫病病例.一、发病情况1993年6月上旬,我县沙田镇养猪专业户黄某,从附近农户购入50-80日龄、体重15-20公斤仔猪208头,分12间栏饲养,注射过猪瘟疫苗,饲料以市售的配合料为主,另给一些青料自由采食.6月12日,一栏17头仔猪突然拉稀,不久12间栏的仔猪大多数腹泻.当地兽医初认为是饲料引起,采用改变饲料、少吃多餐,肌注氯霉素等综合疗法,没有奏效.后又怀疑是病毒性腹泻,采用文献介绍的交巢穴注射鸡新城疫Ⅰ系苗(作干扰素诱导剂),病情不但没得到控制,反而日趋严重,部分猪的粪便中带有血液和粘液,并死亡6头.6月22日,笔者接治,现场所见,猪栏光线不足,不通风,猪舍四周水沟的水不流;猪舍地面潮湿,残留粪便较多;猪舍饲养密度拥挤,为0.2~0.25m~2/头.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颗粒饲料粒径大小对仔猪体增重、采食量以及采食行为的影响。试验选择234头10日龄仔猪,28日龄时断奶,断奶后与母猪分开饲养,56日龄试验结束。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共6种日粮处理。仔猪断奶前,设粒径1.8mm、5.0mm2个处理;断奶后,设1.8mm、2.4mm、5.0mm3个处理。试验目的是研究不同颗粒饲料大小对仔猪采食量、体增重的影响以及对断奶前后小猪表现的影响。试验处理对断奶前仔猪的体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影响不显著,饲喂较大粒径(5.0mm)饲料的仔猪比较小粒径(1.8mm)的仔猪采食时间较长,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到断奶阶段。试验结果表明,颗粒饲料大小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增强仔猪定槽采食行为。仔猪适应这种采食方式的能力较强,在断奶前后即可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7):68-70
选择18头15月龄思南黄牛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9头,分别采用拴系方式和散栏方式饲养,比较2种不同饲养方式对思南黄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散栏组牛比拴系组牛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增加了4.78%(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6.06%(P0.05),料增重降低了16.88%(P0.05);散栏组牛的体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增长速度均快于拴系组牛。结果提示:散栏饲养有利于提高思南黄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