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公牛繁殖障碍是影响种公牛站冻精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高产种公牛其损失更大,有些种公牛由于繁殖障碍而报废。我站每年饲养种公牛都在24头左右,连续6年间每年都有部分种公牛发生繁殖疾病,主要有阴茎炎、精液带血或带脓、性欲缺乏、无精或死精症、睾丸炎、阴囊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种公牛繁殖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分析不同品种种公牛之间繁殖性能及适应性的差异。[方法]通过对云南省家畜冷冻精液站四个品种的种公牛相关精液品质测量数据及终生冻精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16头种公牛繁殖性能及适应性分析,荷斯坦种公牛原精活力及冻后活力都较其它种公牛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荷斯坦种公牛在有效采精率及冻精产量上也明显高于其它品种公牛。  相似文献   

3.
短角(DJ)、安格斯(AG)牛原产于英国[1];一九九六年云南省家畜冷冻精液站从澳大利亚分别引进DJ、AG种公牛各4头,一九九七年对8头种公牛采精均获得成功,经过对两品种公牛繁殖性能及适应性分析,DJ种公牛较AG种公牛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抓好种公牛的选育,提高种公牛繁育力是生产出好冻精的关键,现就如何选育提高种公牛的繁育能力应注意事项进行探讨。1种公牛繁殖能力检查的目的和意义种公牛繁殖能力的检查是通过检查对公牛的繁殖能力进行鉴定和预测。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这一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了一整套检查程序和标准,为选拔健壮、性欲旺盛、采精能力强、精液品质好、受胎率高和无繁殖疾病的种畜,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的种公牛主要来源于呼图壁种牛场,因为该场是农业部颁证的种畜场,选育后备种公牛通常采用:一是检看系谱;二是父母体型…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种公牛在奶牛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生产中因为饲养管理不当、疾病等因素常常导致许多种公牛出现交配困难及其他繁殖疾病,降低优秀种公牛的使用效果和利用年限。本文介绍公牛交配困难病因与检查方法,及传染性因素导致公牛繁殖性障碍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种公牛与配母牛头数越来越多,种公牛对种群的改良作用越来越大,但种公牛的培育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种公牛的繁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影响种公牛繁殖能力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影响公牛精液产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在一定环境的条件下,提高种公牛精液的利用率、精液产量和质量,是种公牛站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应该根据影响种公牛繁殖性能和精液质量的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给予解决,这对于种公牛站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影响种公牛精液产量和质量的因素1.1遗传因素1.1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青绿多汁饲料对采精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方法]种公牛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A组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喂混合干草和配合精料.B组为实验组,B组种公牛加喂青绿多汁饲料, [结果]通过试验B组种公牛的原精合格率、冻精数量和冻后0.4以上活力的冻精数有明显的提高,分别为24.32%、39.92%、52.9%.通过T检验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对采精种公牛加喂青绿多汁饲料可显著提高冻精数量和活率.  相似文献   

9.
冬季,由于北方气候寒冷,饲养的种公牛在早晚低温、潮湿环境下,易引发其患精囊腺炎。据目前有关资料报道,精囊腺炎在种公牛发病率约0.8%~4.2%,育成青年公牛发病率约占2.4%,精囊腺炎的病理变化是由于壶腹、附睾、前列腺、尿道球腺、尿道、膀胱、输尿管和肾脏等器官的炎症所致。由于患精囊腺炎的种公牛极易引发前列腺发生病变,而在精囊腺炎发病率高时,也将促使尿道球腺炎发病率升高。因此,可以将精囊腺炎及其并发症合称之为精囊腺炎综合症。1临床症状2006年初冬,从国外引进的成年种公牛001号和002号先后出现采得的原精存有大量的内腺液并混有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注射口蹄疫疫苗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头种公牛,并采其精液进行检测,用比较方法研究。[结果]注射双价灭活疫苗前精液量6.8ml,鲜精活率70%,精液密度17.3亿/mL,冻后活率39.7%冻精数414.8剂,精子畸形率14.2%。注射双价疫苗之后精液量4.3 mL,鲜精活率6.5%,精液密度12.7亿/mL,冻后活率34.8%冻精数162.3剂,精子畸形率18%。[结论]注射疫苗后,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也随之下降,精液量、精子密度和原精活率注射后较注射前极显著降低,认为注射口蹄疫疫苗对种公牛的精液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