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3 毫秒
1.
为推进云南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简要分析了我省家蚕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应用现状与重要性,重点对家蚕小蚕商品化共育技术与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进行简介,提出了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和引领示范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完善科技服务等相关技术实践措施.通过推广家蚕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促进云南蚕桑产业科技升级,推进产业提质增效、可持...  相似文献   

2.
《江苏蚕业》2013,(2):17
<正>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蚕桑生产技术制约了蚕桑产业的稳定与提高,人工饲料育养蚕技术可以实现蚕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高产、高效。如东县蚕桑站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实用化研究与应用工作,人工饲料共育小蚕累计超过了7000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持制订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2012年省农委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作为蚕桑主推技术。为了总结如东县推广小蚕人  相似文献   

3.
稚蚕人工饲料育具有省力省工、操作简便的特点,尤其是可以提高共育安全系数,杜绝因桑叶污染造成的共育事故,减少小蚕在共育室感染蚕病的机会,有利于保证小蚕健康无病。整个共育过程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小,从而有利于蚕茧优质高产。目前,在浙江蚕桑产业滑坡、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小蚕共育是蚕桑发展的必然趋势。稚蚕人工饲料育不仅是蚕桑省力化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且是小蚕共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摄食性反映了蚁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推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示范推广工作,9月1日-9月1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宜宾综合试验站与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优质蚕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岗位专家、南充蚕种场、苏稽蚕种场在珙县底洞镇省级现代蚕桑示范园区共育室内成功开展4对品种共计14张蚕种的1-2龄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5.
如东是江苏省蚕桑重点县,蚕桑生产水平一直处在全省前列。1994年全县桑园面积10万亩、养蚕24.6万张。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县的蚕桑产业经历了1996年和2008年两次下滑、萎缩,到2018年,全县桑园面积只剩0.8万亩亩、养蚕1.768万张,作为传统副业生产的蚕桑业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今天,急需寻求一条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为此,我们利用如东得天独厚的小蚕集中共育优势,组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通过推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来积累人工饲料养蚕经验,逐步构建人工饲料养蚕实用技术标准体系,从而改变人们对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认识,推动人工饲料养蚕实用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小蚕(1~3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提高浙江省小蚕工厂化饲育水平和养蚕工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牵头,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州市农科院等单位成立联合专家组,研究制定出《1~3龄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程》以指导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7.
《广西蚕业》2021,58(3)
正2021年7月18—23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到广西平果市、环江县、宜州区、柳城县、象州县、兴宾区等6个蚕桑生产县(市、区)调研指导蚕桑生产。期间,鲁成教授实地调研了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示范区、广西平果时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西迎春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环江县南大门桑蚕专业合作社、柳城县冲脉镇春绿桑蚕专业合作社、兴宾区鑫丝源小蚕共育基地等,并与各县(市、区)的分管县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茧丝绸加工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会议座谈,全面了解广西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的发展情况。鲁成教授充分肯定了广西在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批量化生产、创新研发饲料切喂机械等方面的进展,并就当前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3月8日下午,由如东县蚕桑指导站主持起草的《家蚕1~4龄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程》通过江苏南通质量与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标志着我国在饲料养蚕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又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如东县在省农业三新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将饲料养蚕技术研究探索与应用作为现代蚕业技术、促进蚕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国内率先将人工饲料应用于农村生产,2010年以来,采用人工饲料共育小蚕数量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3创单期饲料共育小蚕新记录,与此同  相似文献   

9.
总结陕西省近年来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的推广现状及成功经验,分析了蚕农人工饲料养蚕认识不到位、小蚕共育温湿度控制不标准、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少、发生小蚕等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快品种选育、建立饲料配送中心、加强技术培训、给以资金扶持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上林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桑蚕病虫害防治、加强小蚕共育管理、提高蚕茧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出台扶持政策、打造蚕桑文化等对策,以提高产业效益、增加蚕农收入,确保上林县蚕桑产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以来,如东县顺应蚕业产业发展要求,在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科技入户工程、挂县强农富民等项目的支持下,把稚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应用作为现代蚕业技术突破口,在全县采用人工饲料共育小蚕,取  相似文献   

12.
《江苏蚕业》2011,(1):41-41
<正>自古以来,蚕儿吃桑叶天经地义,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种桑养蚕模式急需创新革命。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凭借省内先进的小蚕集中共育体系,引进国内先进的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率先在国内推广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以期在解决我县目前小蚕集中共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日本政府对家蚕人工饲料的统计数据,通过对小蚕人工饲料供给设施及小蚕共同饲育所配置状况、小蚕人工饲料育的实施现状、不同蚕品种人工饲料育饲育盒数、人工饲料育小蚕共育所规模、湿体人工饲料购买价格和用人工饲料共育小蚕价格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现阶段在家蚕人工饲料方面我国与日本都有很大差距,是我国蚕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江苏蚕业》2014,(1):54-54
<正>近年来,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加强蚕桑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由该站主持实施的《新型高效蚕桑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获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受到省农业委员会奖励,这是此次唯一获奖的蚕桑项目。新型高效蚕桑技术是由原创续春蚕生产技术、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大蚕漏空透气育技术等组成。通过革新桑树栽培管理与收获方法,创新续春蚕生产技术、突破了续春蚕种供应的技术瓶颈,配套开发全年蚕种随时供应  相似文献   

15.
《中国蚕业》2015,(1):89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是云南省专业从事蚕桑和蜜蜂科学研究的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蚕、桑、蜜蜂遗传改良、养殖(栽培)和加工技术研究示范等公益性农业科技工作,为云南省蚕、蜂产业发展提供全程科技支撑。是国家蚕桑和蜜蜂产业技术体系红河综合试验站、云南省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云南省向仲怀院士工作站和云南蚕桑育种与高效生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是云南省省级文明单位和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国蚕学会、中国茧丝绸协会  相似文献   

16.
“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是我省结合多年发展蚕桑产业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既是发展途径,也是发展方向,更是推动现代蚕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小蚕共育利于发育整齐,提升蚕茧质量;利于节省劳力,提高劳动效率;利于节省桑叶,降低养蚕投入;利于合理利用物资,提高规模效应.近年来,“涪城模式”作为蚕桑产业发展的典范,走出了一条“公司+共育户+农户”的路子,为全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共育户作为这一模式的核心与纽带,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并推广小蚕共育的做法与经验对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本刊 《江苏蚕业》2014,(2):41-41
<正>2014年4月10日,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蚕桑高效养殖技术协作组与江苏省蚕桑学会联合在如东县召开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摩会,来自苏州大学、省蚕种所以及蚕桑主产市、县的领导与专家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实地参观了位于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和掘港镇六总村何德元等2户的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摩了5龄后期人工饲料蚕儿的蚕座与发育情况以及初熟蚕儿结茧的情形,观看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录像片,并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如东县蚕桑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韩益飞同志介绍了  相似文献   

18.
蚕桑产业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先后建成了小蚕智能化共育工厂和3~4龄蚕自动化饲育工厂,推广了自3龄起地面饲育的省力化养蚕模式.进一步将蚕桑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继续推行产业规模化、小蚕共育全面工厂化、大蚕全面省力化、蚕农与合作社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以及提升产业技术服务质量和开拓产业多元化发展途径,力争成为全市的现代蚕桑产业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19.
小蚕专业化共育是适应当前现代蚕业生产的一种先进养蚕组织形式.介绍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特点以及在安徽省的岳西县、潜山县等地推广与普及小蚕专业化共育技术的经验,并结合现代蚕业粗放型生产的特点,总结了小蚕共育的相关技术措施和在安徽省主产县的推广成效,旨在建立一种高度专业化、组织化的小蚕专业化共育的新模式,为优质、高产、高效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2021年4月22—23日,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承办的全国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培训会在南宁举办.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郭绪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二级调研员杜建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出席开班仪式.培训会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