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使用5种防霉剂,即“霉敌”、“丙酸钙”、“防霉灵”、“霉镇”和“山苍子油”,分设8个处理;处理1、2、3的饲料内分别加3-4种防霉剂,其它处理只加1种防霉剂,另设一对照(不加防霉剂)。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含水量为11%,经168天储藏,各处理霉菌数上升均较慢,饲料外观无明显霉变现象。将饲料水分提高到14%时,高湿度储藏一个月,以处理1、2、3的防霉剂防霉效果最好,表现为霉菌数上升慢,除处理1有轻度霉变外,处理2、3未见明显霉变。而加一种防霉剂的处理6霉菌数次于处理1、2、3,储藏一个月只轻微霉变,而其他处理霉菌数上升快,饲料外观霉变重或严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延长高水份粮储藏寿命的方法——使用闪光加热的“粮食消毒器”. 在实验型消毒器(容量5磅——3蒲式耳”)中,含水量为18%的大麦、玉米、高粱经闪光加热到600-800℃,然后在25℃下储藏10天.处理样和对照样储藏前后的总带菌量分析结果表明,经闪光加热后,微生物数量,特别是霉菌量显著降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高湿(85%)条件下温度对储藏稻谷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储藏环境的温度和时间对稻谷的水分、脂肪酸值有显著影响,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水分呈上升、平稳、下降的趋势,而脂肪酸值呈增加的趋势。稻谷水分(W)和脂肪酸值(F)、储藏温度(T)、时间(D)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W=-0.04411T-0.02783D+17.4809(R2=0.457271,P<0.01),F=0.432343T+0.549133D-2.99971(R2=0.91418,P<0.01)。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稻谷霉菌量和脂肪酸值相关系数高达0.798521,稻谷脂肪酸值的变化主要是由霉菌引起。  相似文献   

4.
朝鲜研究者最近报道 ,他们对大麦进行γ -射线辐照处理 ,观察其品质变化及储藏稳定性。受试大麦分成几个试验组 ,辐照剂量分别为 1 .2、1 0 .1及 3 0 .5KGY。辐照后的大麦置于相对湿度为 50 %、储藏温度为 2 5℃的仓内进行储藏 ,储藏期为 4 0天 ,定期检测受试大麦的物化特性值、微生物带菌量和菌相变化以及大麦感观品质。试验发现 ,经γ -射线辐照后的大麦水分含量降低 ,但在储藏期间 ,粗脂肪含量会有所上升。大麦的TBA值将随着辐照剂量的增高和储藏期的延长而增高。经 3 0 .5KGY辐照剂量处理后的大麦 ,其HunterL值、a值以…  相似文献   

5.
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玉米年产量为1.1亿吨左右,居世界第2位,是我国储备粮的主要品种之一,因此玉米储存品质判定对我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现行《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规定,玉米储存品质以色泽、气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三项指标为依据,判定其是否宜存、轻度不宜存和重度不宜存。  相似文献   

6.
25种植物精油对四纹豆象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25种植物精油,按0.1%拌种,对四纹豆象防治效果测定表明:九里香、肉桂、香叶、窦叶阴香、葛缕籽、茴香、花椒精油处理绿豆,储藏45天,防蛀率为100%,重量损失率在0.13%以下,虫口减退率为99%;罗勒、土荆芥精油处理后储藏115天,防虫率为100%,重量损失率为0.87%,虫口减退率为94%~100%。  相似文献   

7.
霉菌对储藏期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霉菌对储藏期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储藏玉米水分为14.5%和16.0%时,30℃下储藏50d,霉菌带菌量显著增多,发芽率降幅达到13%和34%;降低储藏温度可以抑制霉菌的生长,降低霉菌对玉米发芽率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玉米种子储藏在高湿环境下,子粒上含有分解能力强的霉菌种群或原始霉菌带菌量较高等因素均可加速种子发芽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以鄂尔多斯白山羊肉为试材,探究不同质量浓度抗菌保鲜剂ε-聚赖氨酸(0.10、0.15、0.20 g/L)以及乳酸链球菌素(0.1、0.2、0.4 g/L)处理对4℃条件下羊肉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ε-聚赖氨酸进行处理时,在储藏前期,0.20 g/L处理组的保鲜效果较好,其高铁肌红蛋白较低,感官评分较高;在储藏后期,0.15 g/L处理组各项指标的储藏效果优于其他浓度处理组,其硬度平均值波动较稳定,同时维持肉品色泽及感官品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乳酸链球菌素进行处理时,0.2 g/L的处理较其他浓度处理能够抑制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的升高,维持肌肉硬度,延缓肌肉持水力的降低,维持较高的亮度值,且在储藏21 d后未腐败变质,与空白组相比能够有效延长羊肉的货架期约7 d。  相似文献   

9.
臭氧杀虫除霉实仓试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浓度为100~120ppm的O3在房式仓中对储藏的稻谷进行墙角局部(约2m^2)杀虫和防霉试验,3天后玉米象全部被杀死,6天后谷蠹全部被杀死,10天后赤拟谷盗全部被杀死,同时粮食的上、中、下层的平均水分由处理前的14.6%降至11.5%。经过1天处理后。粮堆原有轻微霉味的部位气味明显消除;经对样品的带菌量、菌相检测,处理5天后的粮食霉菌带菌量由处理前的3000个/g下降为45个/g,储藏性霉菌也由多种典型真菌减少到只有2种,而且检出率明显下降:黄曲霉由6%降为2%,灰绿曲霉由10%降为4%,白曲霉、黑曲霉和青霉均下降为零。经对处理前、处理结束时、处理后15天样品的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脂肪酸值、粘度、裂纹率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没有发现明显加速劣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选择粮食中玉米脂肪酸值为品质劣变指标,分析其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与控制。通过对延安直属库玉米储存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趋势分析,对不同水分、不同储存环境的玉米脂肪酸值进行测定,分析玉米水分、储存环境条件因素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随着储存期的延长,显现不可逆转的劣变,玉米水分越大在储存中脂肪酸值增加越快,环境温度变化大玉米脂肪酸值升高快,环境气密性好玉米脂肪酸值相对变化较小。同时,根据延安直属库实际应用,提出机械通风技术、粮面压盖、就仓(垛)干燥、膜下环流等技术对控制这些因素、延缓玉米品质劣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谢维治 《粮食储藏》2010,39(4):32-35
针对立筒仓储存玉米难度大,特别在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如何确保立筒仓储存玉米安全度夏及消除板结现象更是长期困扰广大粮食储藏工作者的难题。通过立筒仓储存玉米应用试验,采用密闭储藏技术,在中心减压管安装施药管,利用相对的低氧及PH3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运用3kW的局部处理风机通风技术有效消除了玉米板结现象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玉米安全储存。  相似文献   

12.
不同破损粒含量玉米陈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破碎粒分别为0%、4%、8%和12%的四组样品同时置于恒温恒湿的培养箱内进行陈化试验。分别于试验开始后的第0天、第7天、第15天、第22天、第30天、第49天、第59天取出实验样品采用GB/T 20570-2006方法检测各组玉米的脂肪酸值。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破损粒含量的增加,玉米脂肪酸值随储藏时间的变化速度加快,即玉米破损粒含量与玉米脂肪酸值递增的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的逐步规范,国家对粮食调控职能的加强,储备库储存的储备粮品种不再是当地主产粮食作物品种的单一模式。散装玉米的长期储存一直是江淮地区粮食储藏的难题,加之对散装玉米的长期安全储存缺乏可操作性的保管措施,我们从玉米的储藏特性入手,结合南北两地的气候特征,检查仓房的防潮层、通风系统、环流熏蒸、粮温检测等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对22种药用植物的粉剂和天末以及山梨酸进行试验研究.以评价其对储藏谷物的保护作用和防治谷蠢的效果。以1%(W/W)的剂量,经初次筛选.结果发现印度萝芙木Rauwolfiaserpentina、山梨酸、菖蒲Acornscalamus、铁力木Messuaferrea和阔荚合欢Albizialebbeck均具有防治的效果;进一步试验的剂量(W/W)为0.25%、0.5%和1.0%。印度梦芙木能完全抑止谷合的取食和第一代种群的产生:山梨酸能抑止85%的危害,能抑止93%的第一代种群的产生,甚至在0.25%浓度下也是如此;铁刀木和富蒲的剂量为C.509;时,能抑止80%以上害虫;阔莱合欢要…  相似文献   

15.
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及种群控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采用三角瓶熏蒸法、滤纸药膜法、选择饲料法和药剂拌粮法,分别测定了黄荆挥发油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触杀、驱避和种群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黄荆挥发油在50μL.L-1、100μL.L-1浓度下熏蒸处理72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92.1%和100%;处理后72 h的触杀毒力LC50为0.3377 mg.L-1;以0.2%剂量处理小麦,处理后48 h和72 h对玉米象成虫的驱避率分别达84.9%和69.2%;在4 g/kg处理剂量下,处理小麦后72 h和168 h,对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100%,处理后55天,对F1代成虫的种群抑制率也达100%,持续控制效果十分理想。黄荆挥发油作为储粮保护剂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开背调味鱼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背调味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选取-2、4、10 ℃作为储藏温度,测定储藏过程中鱼肉的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离心损失率和K值,并结合感官评价探究了不同储藏温度下开背调味鱼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种储藏温度下开背调味鱼的感官评分随储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H和离心损失率先降低后升高,菌落总数、TVB-N值、TBA值和K值均呈上升趋势。-2、4、10 ℃储藏温度下的调味鱼储藏期分别为25、10、6 d。-2 ℃冰温条件能明显延长调味鱼的储藏期,本研究结果可以为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拟储存,研究了不同储存条件下稻谷中水分、脂肪酸值及霉菌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温度的升高和储存时间的延长,稻谷水分呈缓慢下降趋势,且在模拟春秋季常温储存条件下水分下降最快。而稻谷的脂肪酸值和霉菌量在储存期间均呈上升趋势,且在模拟夏季高温条件下上升幅度较大。研究表明稻谷脂肪酸值与霉菌量相关系数高达0.986,两者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下稻谷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稻谷的试验表明:稻谷的发芽率、粘度和脂肪酸值等指标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不同。高温条件下稻谷的陈化速度最快,不利于粮食储存与保鲜;变温条件下品质陈化速度次之;而低温条件下的稻谷品质指标变化最小,都与原始数值相差无几,说明在低温下储存能够很好保持稻谷原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不同储藏温度下玉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5个玉米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后的发芽率、脂肪酸值、降落值和粘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储藏各品质指标与储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储藏(0℃)下玉米的品质变化小,而高温储藏(40℃)对其品质影响较大。在高温储藏条件下,玉米的发芽率和粘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而脂肪酸值和降落值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将水分11.2%的玉米在两个内衬聚乙烯塑料薄膜,容积为4立方米的地下仓中储藏六个月。其中一个仓用磷化氢处理,而另一个仓留作对照。在储藏期中,测定粮温、0.2米深处的仓温、空气温度、仓内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发芽能力、含水量和脂肪酸。结果表明,对照仓的储藏方法是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