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立式油罐T形角焊缝部位应力高,施工难度大,焊缝存在缺陷多,容易受到腐蚀,而且常被忽视.分析了T形角焊缝部位的基本受力状况,对该部位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设计、焊接、防腐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液气举升的方法,给出了不均匀沉降曲线油罐举升和基础再处理中的力学计算模型,并采用力法及板壳理论对其举升后油罐的罐壁,角焊缝及罐底板进行了强度计算,给出了其位移及内力的计算公式,并举例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李春良  谢翔 《油气储运》1996,15(6):8-11
通过浮顶油罐浮顶焊缝断裂漏油的实例,从油罐设计、施工、检修和油罐运行管理四个方面对浮顶焊缝断裂的原因,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了防止焊缝断裂的整治措施,主要从油罐设计、大修时的补救及油罐的日常运行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油罐底板检修及其焊接变形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油罐现场施工经验,对罐底检测、罐底评定、罐底检修方案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罐壁间双面角焊缝和罐底周边大角焊缝各自产生的周向收缩力及弓形边缘板与中幅板的排板方式是导致罐底板变形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合理控制装配、焊接顺序以及多段逆向大幅度跳焊法等工艺,可有效控制油罐底板焊接时产生的波浪变形.  相似文献   

5.
圆柱形金属油罐下节点的应力分析和强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天云  葛京鹏 《油气储运》1996,15(10):15-18
圆柱形金属油罐下节点包括罐壁底圈板、角焊缝和罐底边缘板,这三部分的强度设计是整个油罐强度的关键。对于罐壁最大环向应力(一次应力)校核,首先考虑了三种环向应力的组合值,即液体压力和下节点边缘力系M0使罐壁产生径向位移引起的环向应力σa、第一、二圈罐壁板连接处的边缘力系引起底圈板罐径变化而产生的环向应力σb以及轴向弯曲应力在环向引起的波桑应力σc。对于角焊缝的强度校核,用M0作为油罐底圈壁板与下节点角  相似文献   

6.
张维常 《油气储运》2000,19(6):42-44
一、锥底油罐的特点 锥底油罐除与平底油罐有许多共同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平底油罐罐壁与罐底边缘板的大角焊缝大致为正交(约89.5°)焊接,而锥底油罐的大角焊缝约为93°斜交焊接,此处在动、静液压力作用下,受力变得更加复杂。 (2)由于采用漏斗型锥底,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焊接应力变形,在油罐底板与沥青砂垫层之  相似文献   

7.
1985年8月18—21日,由云南省科委代表农牧渔业部及云南科委主持了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课题的总结鉴定会,邀请了武汉大学、中科院遗传所、农科院品种资源所、中国水稻所、贵州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云南农科院、北京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及云南省内七个地(州)所等19个单位共42位专家参加鉴定,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及高级农艺师以上专家15人,我校研究院毛炎麟副院长代表课题主持单位参加了鉴定  相似文献   

8.
罐装过满、罐内液体蒸汽压上升、液体泵入罐时呼吸阀及通气孔处于关闭或堵塞状态都会使油罐超压,产生巨大的上举力。当上举力超过油罐向下的反作用力,油罐即发生严重的上举破坏。本文列举了由于不同原因引起油罐发生上举的实例,介绍了上举力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100~10000m~39种拱顶罐允许的最大上举力及对应的临界上举力。指出上举力并不随油罐尺寸增大而上升,也不取决于罐内液量的多少,只要罐内有很小的静压力就可以产生巨大的上举力。针对上举力对油罐破坏的程度,提出发生过上举的油罐一般都可以修复使用的观点,对严重上举破坏和不严重上举破坏陈述了处理的意见。此外,还对油罐发生上举的机理作了分析,阐明了从设计、操作、维修三个环节防止上举的措施,强调指出所有的防止上举的措施中保持排气孔清洁、呼吸阀开关灵活是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尹国耀  郑宏伟 《油气储运》1999,18(11):50-52
以库鄯输油管道现场腐蚀疲劳试验为例,介绍了对API X65 φ610×7.1管道用钢采用人工海水、反复周期加载直至受试钢管螺旋焊缝出现开裂的试验过程,通过进行力学、金相、腐蚀、失效分析,确认根焊角开裂为应力集中所致。试验结果表明,疲劳破裂易发生在母材韧性较差的部位,其焊缝根焊角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董绍华  吕英民 《油气储运》1999,18(12):24-27
根据最大位应力理论,分析了焊管在受内压及裂余应力的作用下,焊缝区Ⅰ/Ⅱ混合型裂纹开裂角θ0与裂纹角β的关系,并分析限具有不同裂纹缺陷时,螺旋管与直缝管的断裂破坏强度。  相似文献   

11.
10×10~4m_3浮顶油罐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储油罐,已经在秦皇岛建成投产,这是从日本引进的项目。为了掌握大罐受载后的应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为今后大罐的合理设计积累资料,对大罐进行了应力、应变实测;并对实测资料作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我国大罐设计的建议,以降低油罐大角缝区的峰值应力,增强大用缝区抵抗低周疲劳破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波纹管式方向伸缩节在油罐或管线上的应用。伸缩节对于地震引起的震动和冲击力及地基沉降引起的油罐和管道的相对变位等,都有良好的吸收作用,可避免发生破坏事故。  相似文献   

13.
厌氧胶是以环氧树脂为基体,低分子聚酰胺等复合物为固化剂,并掺有某些填料的胶体。它具有良好的耐水,耐油、耐溶剂的性能,具有一定的耐温性、胶接牢固、低毒性、不易燃等特点。 用厌氧胶处理油罐渗漏方法很简单,只需将油罐渗漏处的油污清洗干净,涂敷厌氧胶,使其浸渗到焊缝或缺陷处并自然固化成为聚合体高聚物,将焊缝缺陷牢固地粘结。这种方法不必将装油的油罐  相似文献   

14.
吴贡珍  陈东军 《油气储运》1995,14(1):56-57,63
通过实例阐述了北主油库防冻害的重要性,并对如何防冻害问题提出了三点意见。(1)选用附件时要考虑防冻问题,在油罐前及管道转换环节处,应选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阀门,且安装前要重新打压试验,油罐呼吸阀应多装1个,以减少油罐被吸瘪事故的发生;防腐处理建议采用有机涂料和牺牲阳极联合防护法进行防护。(2)施工中要加焊缝的检验。焊缝的内部裂纹,夹渣,未焊透等内伤,不能简单地采用外观检查、煤油试、真空试漏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浮顶油罐底板修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光发 《油气储运》1999,18(1):22-26
大型浮顶油罐在经过长期运行后,罐底板出现严重腐蚀、穿孔,焊缝出现裂纹和剥层,严重影响油罐正常运行。以5座油罐大修为例,提出了大修施工中方案的选择和实施应考虑的因素,一是大修前采用多种方法检测腐蚀,根据揭示的腐蚀种类和程度确定修理方案;于是针对不同腐蚀状况,选用堆焊磨平、局部换板、全部换板及相互结合的方法。详细介绍了5座油罐的检测与修理过程,并提出了罐底板在修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6.
李顺成 《油气储运》1991,10(3):48-52
目前,我国油库、炼油厂储油罐的加热器多数是分段排管式结构,在使用中时常出现漏泄,严重威胁着生产正常运行。如何认识解决漏泄问题及延长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是当务之急。 我厂的原油、渣油、重柴油及轻柴油四类油罐均设置加热器。在近几年的使用,在清洗油罐时发现损坏台数为:1985年清洗8座油罐有3座油罐的加热器损坏;1986年清洗7座油罐有3座油罐的加热器损坏;1987年清洗9座油罐有6座油罐的加热器损坏;  相似文献   

17.
郏喜和 《油气储运》1997,16(8):30-33
油罐基础下沉造成了油罐底底板焊缝断裂漏油,为解决此问题,从调查现场和地质资料入手,经分析,研究确定了处理方案,采用对油罐地板与地基之间的空隙充填浆料的方法进行了处理,从而加固和改善了油罐底板的受力状态,且取得良好的效果。详细介绍了对这次基础下沉的处理过程,以及所用的浆料,注浆方法和施工中的监测,并列举了实测数据,对今后分析和处理此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油罐的大型化发展导致罐壁和罐底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复杂化,因而对油罐的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有限元法对20×104 m3特大型浮顶油罐进行应力分析,并采用分析设计方法对其展开强度评定.结果表明:在工况条件下,油罐第3~7圈罐壁板、大角焊缝结构突变处、边缘板翘曲开始和结束处等效应力较大,是罐体的危险点.根据强度评定结果对罐壁板及罐底边缘板提出了减小其应力幅值、提高安全系数的优化建议,为20×104 m3特大型浮顶油罐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9.
梁斌  马永利 《油气储运》1997,16(6):34-35,47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立式钢制储油罐常因焊缝密集,应力状况复杂,造成油罐形体尺寸难以控制,影响了油罐的安装质量。从罐壁和罐底的焊接过程和焊接工艺方面,分析了出现焊接变形的原因及其它因素对焊拉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在施焊过程中的焊接变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E52-9环保型导静电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志文  王娴 《油气储运》2003,22(8):23-26
针对大型石油储罐内防腐施工中存在易燃气体浓度超标、露点影响区覆盖层的附着力下降、油罐焊缝部位的腐蚀等问题,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E52—9环保型导静电防腐涂料,从成膜基料、无毒溶剂、抗静电剂及导电填料、E52多功能环氧树脂固化剂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涂料的组成及特性,该涂料的应用可有效克服油罐内防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