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场每年有150多亩水面的鱼类越冬,1989年之前一直坚持冬季打冰眼,认为冰眼可进空气防止鱼塘缺氧。但效果很差,每年冬季损失30%以上,严重的鱼塘绝产,越冬后的鱼体弱干瘪。经过几年的实践;对鱼塘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具体的分析,我们认为鱼塘冬季打冰眼劳民伤财有害无利:第一,冬季鱼塘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  相似文献   

2.
鱼类越冬是水产养殖业中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有关越冬鱼塘的管理措施,各地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其中在冬季越冬池面上打冰眼增氧这一措施是有利还是有害这一问题,早已有过争论。现借贵刊讨论之机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现有池塘563亩,主要养殖品种有常温性鱼类(如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和冷水性鱼类(如鲑鳟鱼),每年有近300亩水面的鱼类越冬,鱼塘完全结冰期近60天。2003年之前,鱼类越冬期内一直坚持冬季打冰眼,认为打冰眼可防止鱼塘缺氧,但效果很差,每年冬季损失产量在20%以上,严重时可达50%,且越冬后的鱼类体弱干瘪。经过几年的实  相似文献   

4.
答:鱼类越冬可分为室外自然越冬和室内加温越冬两大类型。室外越冬又有池塘越冬、冰下越冬和温水越冬等形式。池塘越冬几乎没有设备:冰下越冬有打冰眼机和充气机,温水越冬常常利用地热温泉或工厂余热,主要设备是水泵。室内越冬主要设备有暖房、水泵、加热设备以及增氧、净化设备。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的鱼类越冬池.年覆冰期达100天,是一类典型的封闭式冰下水生生态系统。为了使鱼类安全过冬,我国最古老的传统增氧方法是打冰眼,此法通过狭窄的冰眼所溶人水中的气体十分有限,所以对越冬地增氧并无权益,反倒耗去大量人力、物力。较有效的增氧方法是池水自身循环曝气。此法不受天气的影响,作为救鱼的应急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缺点是降低了池水水温,惊扰鱼类,加大体耗,反倒不利于鱼类越冬。多年来,鱼类工作者通过分析越冬水体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状况发现,静止水越冬地免于缺氧的最好办法是生物增氧。即通过人为措施在越冬…  相似文献   

6.
启事     
《科学养鱼》2005,(12):74-74
问:网箱养鱼怎样越冬?答:冬天由于气温较低,网箱养鱼通常需要将网箱沉至水面以下2米处越冬,一般不需要采用专门的越冬措施,只需要采取和平时一样的管理方式就可以了,要注意的就是由于冬季气温低,鱼类基本不吃食,因此投饵量要严格控制,不可乱投,只要保持鱼正常的生理活动就可以了。在我国北方地区,到冬天水面往往都会结一层很厚的冰,因此网箱养鱼一般都在深水中过冬,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冰上打冰眼,一来可使光线透过冰层,二来可以提高冰下水层的溶氧。在越冬期间要尽量少惊动网箱中的鱼。问:我是《科学养鱼》的忠实读者,两年前从贵刊得知湘…  相似文献   

7.
打冰眼是北方地区冬捕作业中,劳动强度最大、要求速度最快的一道工序。一般冰下大拉网作业,需由强壮劳力用冰镩在冰面上凿上百个相距10多米的冰眼,作业时,虽是冰天雪地,也会累得汗流浃背。渔业工人迫切希望实现钻冰作业机  相似文献   

8.
宋文淼  段金博 《齐鲁渔业》2006,23(10):18-18
在我国北方有些水产养殖池塘越冬期间需要打冰孔,以便于池塘水体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改善水体质量。愈是天寒地冻的时候,冰冻结越厚,越需要在冰面上打冰孔,并且还要捞出打碎的冰块,这是在隆冬季节鱼塘管理人员每天要做的工作。曲阜市王庄乡前王村水产养殖户孔宪水,利用塑料泡沫的保温性能和比重小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打冰孔  相似文献   

9.
李勋业 《中国水产》2009,(11):40-40
青海地区鱼塘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溶解氧低,特别是越冬期间气候寒冷,结冰厚,冰封时间长,造成鱼类越冬比较困难,给水产养殖带来不小的损失。经作者多年的实践,做好青海地区鱼塘越冬有以下几点管理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影响越冬罗非鱼死亡率环境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耀平 《水产科学》2005,24(8):14-16
通过对罗非鱼越冬鱼塘鱼的死亡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罗非鱼越冬死亡率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哪些因子是影响罗非鱼越冬死亡率的主要因子。本文浅析了有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梁贺 《科学养鱼》2002,(12):46-46
一、越冬期间鱼类死亡的原因1.越冬池水中缺氧水中缺氧是造成鱼类冬季死亡的原因之一。缺氧的因素一是由于池水清瘦,水中浮游植物数量太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够消耗。二是越冬池选择不当,鱼池面积过小,池内有机物、水草、杂鱼过多,这些常会消耗水中大量溶解氧。三是池水太浅,放养鱼的密度大,加之天气冷,冰层厚导致水中缺氧。四是污水或有毒物质流入,耗氧或产生有害气体,造成鱼塘溶氧不足。2.鱼体消瘦鱼在冬季身体消耗量大,长时间越冬,鱼的体重会减轻10%~15%,加之越冬前培育不好,在冬季体内积累的养分和脂肪不够…  相似文献   

12.
冰下捕鱼,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渔业生产的主要作业方法。穿打冰眼在整个冰下捕鱼作业中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每个网次需要8个强劳力,在冰厚一米左右的情况下连续用“冰穿”打完80~120个冰眼。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加速实现渔业机械化,我们从1976年开始设计、制造ZY-12型冰上钻孔机第一轮样机。两年来,经过现场生产试验,证明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内陆水产》1985,(6):5-5
立冬小雪冬已到,打网操作须仔细,鱼塘还要投喂料,积贮饵肥来年用,鱼网工具要清理,鱼种越冬要抓好。并入深塘成活高。要把鱼种膘来保。认真管好黑麦草。积极筹备搞捕捞。大雪冬至天气寒,选留亲鱼是时机,越冬鱼池有人管,抓紧时间挖坑幽。全年工作总结好,成鱼捕捞抢时间。健壮无病又无伤。深水保温第一桩。家庭养鱼要提倡,一年更比一年强。十一、十二月渔事活动~~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地区鱼塘由于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溶解氧低特别是越冬期间气候寒冷,结冰厚,冰封时间长,造成鱼类越冬比较困难,给水产养殖带来不小的损失。经作者多  相似文献   

15.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2,27(2):23-23
循环注水把2个或几个靠近的鱼塘,在一角用水泥管或塑料、铁管连接,在另一角用机械将一池水抽向另一池,形成几个鱼塘水体循环。由于水体流动,与空气接触而增多,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体中,从而提高水体溶氧量。施有机肥越冬鱼塘每667米2可施有机肥150~200千克。这样可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提高水体光合能力和塘水温度,同时也有益于增加水体氧气含量。注入肥水将其它鱼塘水质较肥的水,注入越冬鱼塘,由于肥水浮游植物多,可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提高搅动塘底在严冬季节,可打破鱼塘表层的结冰,通过搅动塘底,让下…  相似文献   

16.
<正> 1986年10月至1987年4月,大连水产学院、山西省水利厅、忻州地区水利水保局合作,在忻州地区进行了冰下生物增氧越冬鱼种的试验。越冬前清塘,处理老水(将原池水抽去一半),加注新水(使冰下水深能够保持在80厘米)。鱼类越冬时每3~5天测定一次溶氧、透明度、水深和冰厚,并察看水色。水色变化大时,要及时镜检浮游生物状况,若发现浮游动物多时,应由冰眼向池内灌入1ppm的晶体敌百虫,并不断搅拌,以杀死浮游动物,减少耗  相似文献   

17.
篇首语     
<正> 低产鱼塘改造,犹如水利上的拦洪、疏浚;犹如农业上的水土改良,是不可或缺的基建工程。如果说《千亩中、低产鱼塘改造技术》(载本刊1990年第3期)尚是蓓蕾初绽的话,那么《低产鱼塘改造技术文汇》已成长为含苞欲放的鲜花一朵。问题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方面。廊坊  相似文献   

18.
开春后水温逐步回升,鱼类结束越冬期开始进入生长阶段,做好早春鱼塘养殖管理,是取得养鱼高产增收的关键环节.在养殖生产中要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连任 《内陆水产》2006,31(12):15-17
冬季,池塘水温降低,鱼类大部分都进入了冬眠期。一些养鱼户错误地认为冬季鱼塘管理基本上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其实,冬季该做的事还很多。热带鱼、虾类要进入越冬保种期,苗种和亲鱼要准备并塘越冬,成鱼起捕工作也将全面展开。养鱼户还应对空闲鱼塘进行修整并及时补放鱼种,为下一年的渔业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冬闲不闲”。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越冬成活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耀平 《淡水渔业》2005,35(4):21-24
以罗非鱼越冬鱼塘2003年12月~2004年4月连续监测资料为基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水温等6项环境因子和放养密度对罗非鱼成活率作回归统计,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初步建立罗非鱼越冬成活率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pH、氨氮浓度、BOD5浓度和放养密度是罗非鱼成活率的显著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