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景晓玲 《甘肃农业》2006,(7):165-166
荒漠戈壁区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建设项目将不可避免的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强化该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本文以该区某煤矿矿井建设为例,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损坏原地貌植被及煤矿塌陷区面积及产生的弃土弃渣进行分析统计。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分为选煤厂工业场地及生活办公防治区等五个防治区,依据各自水土流失特点对位配置防治措施,以达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弃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等5个方面开展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研究,采用类比法确定水土流失预测参数,经验公式法计算出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而得出该工程水土流失预测结论,提出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的修建对赣南山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产生的弃渣场一般具有规模大、占地广、以石渣为主的特点。科学合理地选址和弃渣方式的选择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环节。本文剖析了弃渣场综合设计的必要性、弃渣场选址原则和弃渣方式的选择,从排水工程、拦挡工程、边坡防护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弃渣场设计的要点,供赣南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疆地区煤矿较多,改扩建过程中会造成植被和地表受到破坏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煤矿项目水土流失需分区治理及重点治理.本文结合工程改扩建情况和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对7个防治区采取工程、植物及临时措施进行水土流水治理,经治理后达到预期的防治目标,能够有效防治煤矿改扩建工程中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可为新疆其他煤矿改扩...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坝上生态脆弱区风电场建设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艳梅  宋玲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01-5002
根据河北康保卧龙兔山风电场的工程和施工特点,确定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3 a。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新增水土流失量将是地貌自然水土流失量的2.0倍,水土流失量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弃渣(土)场,增加了4.7倍,施工道路和风机区扰动地表面积较大,新增水土流失量绝对值较大。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水土保护措施避免在短期内造成水土流失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拟建的江华县稀土矿开采工程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稀土矿开采过程产生的水土流失特点,并根据工程特性结合项目区自然地理条件开展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宁波市周公宅水库库区水土保持林的营建技术。初步监测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工程区的林草覆盖率为53.90%,植被恢复率为99.23%,土壤流失控制比为1.43,拦渣率为99.9%,基本上控制了因工程建设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达到了国家要求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相似文献   

8.
地埋式沼气池在使用几年后会在液平面上形成浮渣硬壳,如果不及时清渣会影响去污功能,而定时抽渣又工程耗资巨大,且淤泥无处消纳,最终导致沼气池无法正常运行,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造价低、性能高的沼气电控机械搅拌装置,能够根据生物活动规律使沼气池静态溶液变为有规律的动态溶液,既防止了浮渣结壳,又解决了因清渣带来的淤泥无法消纳、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脆弱带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位于河西走廊风沙区,属于甘肃省人民政府划分的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区。山临高速公路全长97.00km。概算总金额223355.09万元。工程总土石方量为996.33万m^3,其中土方为993.67万m^3,石方为2.66万m^3。共占土地503.01hm^2。取土场15处,取土量为983.18万m^3。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主要以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防护。通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综合防治.使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5%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10.0%以上;植被恢复系数70%以上;扰动土地治理率85%以上;荒漠及绿洲边缘工程开挖形成的取土场经整治后力争达到土地利用率10.0%以上;达到控制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采用调查分析法,在现场勘测和分析相关资料、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迪那凝析气田地面工程水土流失与自然水土流失的关系,研究了典型项目区的水土流失,预测了水土流失面积。结果表明,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原地表面积674.02hm^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设施水土保持功能的丧失或者降低的总面积高达674.02hm^2。研究结果为迪那气田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损失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欣  王健  刘彩云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058-5062
摸清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作用是塌陷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井工矿——补连塔0~100 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如下:煤矿井工开采形成的裂缝(隙)加剧了土壤水分损失,造成塌陷区含水量明显降低,3个试验样地的土壤水分损失量顺序:2005年塌陷区〉2004年塌陷区〉未塌陷区。试验样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表现为塌陷后0~60 cm层含水量明显下降(P〈0.01);空间变化表现为塌陷后坡底和丘间低地含水量明显下降(P〈0.01)。开采塌陷加剧土壤水分损失主要是由于塌陷造成土壤非毛管孔隙增多,促进了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塌陷裂缝(隙)的发育增大了土壤水分侧向蒸发;同时塌陷错落面的形成也增大了土壤水分蒸发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渝西煤矿开采导致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并进行特征分析,为当地煤矿区环境污染防控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渝西某废弃煤矿区土壤中碳氮磷和主要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及土壤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估该煤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结果】渝西某煤矿区的土壤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在8.400~126.000 g/kg、1.508~6.033 g/kg和18.006~216.070g/kg,其中总氮和有机质含量在煤矿中心区域(运煤干线两侧、煤矿进口、矿山山坡和矸石场)含量较高,在煤矿周围区域(农田、居民区、公园和学校)含量较低,总磷含量则表现为煤矿中心区域低于煤矿周围区域。渝西煤矿的开采使该区域土壤重金属[镉(Cd)、铬(Cr)、铜(Cu)、镍(Ni)、铅(Pb)和锌(Zn)]出现不同程度超标,各样地Cd和Cu含量均已超过重庆土壤背景值和国家土壤背景值,其中Cd的最小值已达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6.37倍。运煤干线两侧土壤中的Cr和Cu以及矸石场土壤中的Pb含量最高。污染程度评价结果显示,该煤矿区土壤Cd污染达严重污染水平,其单因子污染指数范围在25.811~60.023;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土壤污染负荷指数均显示该煤矿区土壤为重度污染。【结论】渝西某煤矿区土壤已受到煤矿开采引起的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其中Cd和Cu是威胁当地土壤生态环境健康的主要重金属元素。相比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土壤污染负荷指数法能更好地反映该煤矿区的污染特征。  相似文献   

13.
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土壤保持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在研究地区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监测资料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坡面林地土壤流失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依据系统内各因子行为模拟土壤流失系统状态。该模型可用于长江三峡地区花岗岩坡面不同林地的土壤流失过程、土壤水分下渗和地表径流过程模拟。一般情况下土壤流失量预测相差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淮北采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为矿区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在矿区水质中的生长发育状况及矿区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淮北采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结果】采煤矿区水环境使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和成活率降低、体长变短、产卵数减少,同时诱导线虫生殖细胞凋亡,且煤矿开采时间越长,采样点距离矿井愈近,对线虫发育指标的抑制作用越显著。采煤矿区土壤环境使土壤线虫属的数目减少,植物寄生线虫的相对丰度增高,同时线虫香农多样性指数、瓦斯乐斯卡指数和自由生活线虫成熟度指数显著降低,植物寄生线虫成熟度指数显著提高,表明采煤矿区环境降低了土壤质量。煤矿开采时间越长、采样点距离矿井愈近,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越大。【结论】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指标对水环境的响应,以及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对土壤环境的响应,很好地指示了淮北采煤矿区的水环境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因此,可以利用线虫对采煤矿区水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淤背区土地开发利用作为一项经济产业发展迅猛,但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黄河济南段部分淤背区主要养分与理化性状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相距40 km范围内,淤背区的土壤质地、肥力以及水分涵养等各项指标距农田指标相差甚远,土地质量较差,覆土层厚度均小于45 cm,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6.2、18.13、2.05、119.95 mg/kg,微量元素普遍匮乏。必须加厚壤土层,并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新生地进行较长期的改良,培肥地力,才能逐步改造成良田。  相似文献   

16.
河南三灵高速公路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灵高速公路建设人为水土流失主要为开挖路垫、路基填方、弃土弃碴、取料等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流失具有流失强度大,发生历时短,治理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并根据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标准,提出了工程、生物及工程加植物的综合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煤田开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陕北神木县六道沟小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调查煤田开发对流域居民收入和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流域内主要植被的生长和土壤水分状况,探讨陕北特大型煤田开发基地的生态恢复模式,为煤田可持续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表明,煤田开发明显改变了流域内农民的收入结构和数量,工农收入比由1.4∶1(1993年)变为26.5∶1(2007年),人均收入由830.0元增加为9 340.0元,增加了约10倍;收入的增加提高了流域农民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认知度,高达95%的群众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持肯定态度;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式有了明显变化,表现为种植业用地显著下降,由原来的31.3%下降为21.5%,而畜牧业用地(包括荒草地)从39.6%增加为52.4%,原因是煤田开发让大部分劳动力投入到煤矿生产中,部分耕地特别是坡耕地荒废,成为荒草地。流域内小叶杨人工乔木林85%以上林木生长老化、衰败,树高平均仅4~6 m,形成典型的低效、低产林,林地土壤水分亏损严重,0~50 cm土层含水量仅有3.85%;流域10年生人工柠条灌木林郁闭度只有0.2,并且深层土壤水分被过渡利用,200~600 cm层次平均含水量仅有4.1%;10年生人工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也较显著,但程度明显低于人工柠条林地,且紫花苜蓿的存在促进了天然草本群落的演替。研究认为,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前,进行有效的草本植被恢复,建立以草本植物为主体、草灌结合、具有高效生态效益和一定经济效益、有利于促进流域次生地带性植被自然生长的人工植物群落是流域有效的植被恢复模式。因此,保证流域形成具有一定郁闭度的优质放牧草原群落,在煤炭资源枯竭之后,流域经济可以顺利地由资源消耗型经济转为以放牧业为支柱产业的循环经济,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采煤塌陷对土壤水分、养分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将兖州采煤塌陷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结果]采煤塌陷不仅促使土壤水分由坡顶到塌陷中心点迁移,而且导致垂直剖面上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明显。在垂直剖面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增大。受采煤塌陷和地下潜水的影响,60 cm深度之下含水量迅速增加。采煤塌陷还导致土壤养分从塌陷地坡顶到塌陷中心点发生迁移流失,并且在塌陷中心点发生富集。土壤养分在0~20 cm深度含量达到最大,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养分含量降低。此外,由于受塌陷等因素的影响,塌陷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结论]应对采煤塌陷加以足够的重视,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不同基质磷吸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年来大量含磷废水排入水体所造成的污染问题,研究了沙、碎石、土、灰渣4种人工湿地基质对废水中磷的吸附效果,考察其吸附动力学性能和解吸性能,进行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4种基质中土的吸附效果最好,12h时吸附量可达489.2mg·g-1;土的等温吸附可以用弗里德里希吸附等温式和兰缪尔吸附等温式表示,其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90和0.9529;解吸试验表明,吸附饱和后的土的解吸效果较差,12h后磷的解吸率为16.8%。以上结果可以为实际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神东矿区塌陷区退化土壤为供试基质,以玉米为宿主植物,研究在干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对矿区退化土壤的改良作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侵染率和生物量,玉米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色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接种组玉米地上部分磷、氮、钙和根系部分磷、钾、钙含量显著增加;接种AMF后,玉米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增加了36.2%和33%,且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由此可见,接种AMF促进了玉米对矿质养分的吸收,缓解了干旱造成的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根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矿区退化土壤改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