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玉米生产发展的过程与品种选育和更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而甘肃省极早熟玉米育种滞后,跟不上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初育成早熟玉米品种酒单2号以来,一直沿用该品种至今.虽然近年来甘肃省通过育种攻关选出了几个早熟玉米品种,但因生育期长、适应范围小,无法取代酒单2号;而酒单2号的产量较低,生育期偏长,不能满足甘肃省高海拔冷凉地区及东北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西藏高原生产应用的籽粒玉米品种,遴选12 个国审或同生态区省份审定的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对品种生育期、特征特性、产量、品质及抗逆性进行系统观测和比较,结果显示参试品种均能在2022 年度的无霜期内安全成熟,平均产量16116kg/hm2,品质均达国标一级,其中松科100、先达203、先玉1781、先达103、三北102 等5 个品种的生育期短于山南地区常年平均无霜期(154.5d),能在山南地区常年80% 的霜冻初日(9 月27 日)前后成熟,且丰产性较好,可引入进行试验、示范种植;品种先达101 的早熟性好、籽粒硬粒型,可作为优质品种引入示范种植;生产上推广应用时,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区域气候特点不断优化品种布局和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冷凉地区目前种植的玉米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少,从事早熟玉米品种选育的单位少,玉米产量较低,营养品质和抗性较差,无法满足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内蒙古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立足早熟玉米的生产区域优势和品种选育优势,开展了早熟玉米新品种选育,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提高秸秆利用价值、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为育种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了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内早 9.  相似文献   

4.
我国冷凉地区目前种植的玉米可供选择的品种较少,玉米产量较低,营养品质和抗性较差,无法满足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提高秸秆利用价值、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为育种目标,开展了早熟、极早熟玉米新品种选育,经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了早熟、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包玉2号。200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审定。  相似文献   

5.
早熟玉米新品种陕单21号的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单21号(陕单9704)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玉米研究所1997年以自交系武464和K22杂交育成的早熟玉米新品种。2000—2002年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稳产、早熟、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好,适宜我省关中中西部地区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4.5万—5.0万株为宜。2003年3月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陕单21。  相似文献   

6.
优质蛋白早熟玉米单交种陕单17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优质蛋白早熟玉米单交种陕单1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专用玉米研究室,1996年用高赖氨酸自交系Y77QPM为母本,用高赖氨酸自选自交系Y76QPM为父本杂交育成。经过2000—2001年国家玉米区试黄淮海A组试验,2002年国家玉米区试黄淮海夏玉米组生产示范试验,表现出赖氨酸含量0.46%,蛋白质含量11.53%,较普通玉米对照农大108早熟6天,综合抗性好,产量与普通玉米对照接近,可籽粒饲用和粮饲兼用等特点。推荐国家审定,适宜在陕西乃至黄淮海区夏播或春播地区推广种植。陕单17QPM早熟、抗倒、抗病,采用普通玉米骨干杂优模式“黄改系×兰卡斯特群”,采取回交、自交交替转育,其亲本导入亚热带种质,组材新,方法优,它的籽粒品质是本届区试中唯一达到国家普通玉米一等,食用玉米一等,饲用玉米一等,优质蛋白玉米二等的品种,黄淮海夏播区新一代优质蛋白玉米接班品种,该品种已申报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北部北纬48.以北地区属寒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无霜期110~130d,秋霜早,干旱少雨,全年降水量400~800mm,其中60%集中在7-9月份.应用品种积温一般在1800~2200℃,品种熟期一般为80~100d,该地区年有效积温1900~2400℃,习惯上将适应这一地区生态条件而栽培种植的玉米称为极早熟玉米.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极早熟玉米品种主要有克单8号、克单9号、冀承单3、海玉5号、卡皮托尔等.  相似文献   

8.
遂平县夏玉米常年种植面积4.7万hm2.近几年,随着玉米新品种的推广,单产有所提高,但由于良种良法脱节,高产田也多徘徊在400~500 kg/hm2的水平.为促进夏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我站针对夏玉米生产的实际,提出相应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紧凑型为主的中早熟品种 据近几年生产验证,遂平县夏玉米宜选用耐密型郑单958、浚单20等为主推品种;搭配中科4号、鲁单981等.  相似文献   

9.
高产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泛玉6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泛玉6号是河南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农科所以自选系改478为母本,DS01为父本选育的紧凑型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2004~2006年各地、各级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性好,果穗均匀,秃尖小,多抗,活秆成熟.夏播生育期95 d,春播生育期120 d,需≥10 ℃积温2500 ℃·d,适宜种植密度6万~6.8万株/hm2,适宜黄淮海夏玉米和东北春播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现状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纬度地区积温相对不足,干旱、低温冷害等不利因子频发,只能种植极早熟玉米.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原有的种植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极早熟玉米品种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育种的目标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H05为母本、H0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5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2008年进行初级鉴定和品种多点试验示范;2009年预备试验平均产量10 489.5kg/hm2,比相邻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505.5kg/hm2增产10.4%;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609.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8 872.5kg/hm2增产8.3%;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 861.0kg/hm2,比对照龙单13平均产量9 063.0kg/hm2增产8.8%;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 225.5kg/hm2,比对照增产12.2%。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活秆成熟,品质优良,生育期116118d,适宜在河北省春播早熟玉米种植区及有效积温≥2 300℃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玉米新品种克单14号通透栽培模式下密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析表明:在密植通透栽培条件下,品种克单14号表现出苗整齐,叶片收敛,有较高的增产潜力,通过通透栽培下种植密度对极早熟玉米生育期、农艺性状、生育特性和产量的研究,7.50万~8.25万株/hm2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陕单16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陕单16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专用玉米研究室于1995年用自选系Y75为母本,以所内自交系K12为父本杂交育成。2002年2月陕西省31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1999~2001年参加陕西省玉米区试、生产试验表现出营养品质及外观品种优良,综合抗性好,丰产潜力大,中熟种,持绿期长,保绿度好,产草量高,可粮饲兼用或带棒青贮等特点。适宜在陕西春播,早夏播及同类生态区推广种植。到2002年底陕单16累计推广面积1万hm2,“玉米新种质自交系Y75及其陕单16杂交种配制方法”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保护(公开号为CN1372789A,申请号为02114490.7)。  相似文献   

14.
<正>陕科6号是由陕西宝鸡迪兴农业科技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用自选系dx32作父本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10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0006号。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约需≥10℃有效积温2 500℃,在陕西夏播生育期98d,适宜种植密度6.00万~6.75万株/hm2。适宜陕西关中春、夏播水肥地种植。1品种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8d。株型紧凑,叶片上冲,株高240cm,穗位高80cm,雄穗有效分枝9~15个。果穗筒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玉米品种耗水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结果表明:分4个生育时期研究,在中度水分胁迫下,12个品种以生物学产量计算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正常适宜供水条件.12个品种在耗水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郑单958、掖单13、陕单911这3个品种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高产、耗水型品种;中单2号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中等耗水型品种;农大60、陕单902属于高水分利用效率、中产、节水型品种;户单1号、掖单19、沈单10号这3个品种属于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生物产量表现一般、节水型品种;户单4号、陕单9号和丹玉13这3个品种属于低水分利用效率、生物学产量较低、节水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濮单6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品种属早熟品种。在西南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10d,比对照农大108早1d。在西北地区春播生育期为128d,比对照农大108早熟4d。在东华北春玉米区生育期130d,比对照农大108早熟1d。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生育期96d,比对照掖单13早熟4d。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京早1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玉米京早10号京早10号玉米杂交种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90年育成,双亲均为自选系。1995年5月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当年推广面积6.66的余万hm2。主要特点是:(1)早熟高产。在北京夏播生育期的天,比掖单4号早熟……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优选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 1.1 以紧凑型为主的中早熟品种可选用金海5号、金海702、郑单958、郑单968、郑单2201、浚单22、滑丰6号;特早熟品种选用桥玉7号、承单22号,为80d左右成熟。 1.2 以稀植大棵大穗型为主的地区以问作套种为主的可选用陕单8801、户单2118、奥玉3007、强盛12号、金农118、漯玉9号等。 1.3 以粮饲兼用型的地区可选用农大108、承单22号、中玉王、  相似文献   

19.
安靖 《作物杂志》1994,10(6):33
玉米新杂交种──陕单891陕单891(组合为U8112×K13,其中K13是自选系),由陕西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92年12月审定推广。特征特性陕单891是大穗大粒、紧凑耐密植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其生育期97~102天,株……  相似文献   

20.
菏玉167是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和山东省菏泽市科源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审定的优质高产、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该品种以自选系8210为母本, 以自选系727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玉20160016号。菏玉167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108d,比郑单958早熟1d,具有抗性好、优质高产、粮饲兼用等优点,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种植,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