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地栽灵芝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灵芝反季节栽培,通过低温抗逆菌株、栽培基质、地热线温度调节与铺设深度的组合、出菇温度控制方法、光照强度的筛选,以获得冬季栽培灵芝的最佳搭配。试验结果表明,冬季栽培灵芝的最佳搭配为:日光温室覆土栽培鹿角灵芝,栽培料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1%、蔗糖1%,灵芝畦铺设地热线升温,地热线深度为距覆土上表面13~15 cm,温度设为27℃,畦面搭建小拱棚保温,出菇最佳光照强度为5 000 lx。此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获得的灵芝产量高、质地好、整齐度高,适合北方地区冬季灵芝的栽培。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大灵芝为试验材料,探讨了灵芝栽培时的接种量、培养料、每袋培养料装量、专用肥加用量、栽培方式和培养料C/N与产菇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量为30袋时灵芝产量最高;灵芝产量高低与每袋培养料装量成正相关(培养袋越大,产量越高);后期专用肥的施用会使灵芝增产;半覆七及覆土栽培要比传统的袋培增产,其中覆土增产更为明显,增产24.9%,而且成熟期比传统袋培提前了5~10 d;C/N低的培养料(添加占培养料5%的牛粪)要增产24.8%.  相似文献   

3.
用稻草栽培巴氏菇(Agaricusblazei Murrill)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稻草栽培巴氏菇的技术。通过组织分离法培养种菌 ;用大麦粒制作栽培菌种 ;用稻草、米糠、鸡粪和其它配料做栽培料 ,堆积发酵。堆高 1.50 m,宽 2 m,长度不限 ,每 2 d翻堆 1次 ,共翻 4~ 5次 ;栽培料装入栽培床的厚度为 2 0 cm,其含水率为 6 0 %~ 6 5% ;料温 2 5℃播种 ,用量 3~ 5瓶 / m2 ;8~ 10 d后覆上消毒的稻田土 3~ 4 cm;4周后出菇 ;栽培料的 p H值 6 .5~7.0 ;出菇相对湿度为 90 %~ 95% ;采菇时洗净菇柄基部的泥土 ,纵切后以 6 0℃烘干 ;产量为 1kg/m2 。栽培料发酵与栽培时保温、保湿与适当通风的条件 ,是栽培巴氏菇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试验利用猕猴桃树冬季修剪枝替代伐木栽培灵芝,以猕猴桃树枝屑、阔叶杂木屑为主料,加入麸皮等辅料用袋栽覆土出菇法栽培灵芝。结果表明,最适宜栽培灵芝的配方是配方3(猕猴桃树枝屑30%、阔叶杂木屑42%、麸皮25%、石膏1%、过磷酸钙1%、食糖1%)。  相似文献   

5.
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贵港市综合试验站为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探索出袋料栽培灵芝的合适材料与最佳配方,进行了10个配方组合的出菇试验,经过对比得出最佳配方为桑枝40.0%、棉籽壳48.5%、麦皮10.0%、石膏1.5%,同时也证明玉米芯和木糠也适合用于灵芝袋料栽培。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13,(4):20-21
板栗苞壳又称为栗蓬,是板栗坚果外面球形的密被针刺的总苞。合理利用板栗苞壳栽培平菇、秀珍菇、灵芝等食(药)用菌将拓宽板栗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渠道。1、栽培配方平菇栽培配方:板栗苞壳80%、稻草10%、米糠7%、石膏2%、过磷酸钙1%;秀珍菇栽培配  相似文献   

7.
灵芝菇是一种名贵珍稀食用菌,通常与平菇、草菇、和香菇一起并称为对人体有益的常用“四大食用菌”。其菌肉肥厚,菌盖和菌柄脆嫩,味道鲜美,具有灵芝香味,故称为“灵芝菇”。近些年来,磁县讲武城镇滏阳营村李树民、辛庄营乡李庄村任保良等食用菌种植户,探索出了在棚室和林地仿野生栽培灵芝菇的实践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是近年来广泛栽培的珍稀菇种,因其色泽洁白,形似灵芝而得名。但因其栽培时间短,栽培技术不成熟,导致出菇率低,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宜早不宜晚。黄河流域地区可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日最高气温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3个灵芝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子及其亲本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出菇期、有效成分含量;评价了采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进行灵芝杂交育种的可行性.测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菌株中,"杂交1号"分别比亲本"广东赤芝"和"灵芝5.75"提早22和3 d出菇,产量比"广东赤芝"高178.5%,比"灵芝5.75"高34.9%;"杂交2号"的菌丝生长速度明显快于2个亲本菌株,子实体三萜含量比"广东赤芝"高198%,比"灵芝5.75"高121.2%;这2个杂交子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说明这种灵芝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育种技术有实用价值,可用于灵芝新品种培育.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栽培料配方及出菇模式对阿魏菇产量的影响,根据阿魏菇最适出菇温度及我国北方气候特点,连续2年在本所半地下式大棚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阿魏菇最适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86%,麦麸10%,玉米粉3%,石膏1%,pH7 5。最适栽培方式为脱膜竖放畦栽,覆土至菌棒3/4处,每袋装干料300g,生物学效率可达122 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