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菇栽培在我区已初步形成特色产业,农民利用冬闲季节进行姬菇栽培,其生产的姬菇产量高、品质好,产品的质量在国外享有一定的信誉,外销日本、韩国等国家.每棚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行业.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姬菇也叫"小姬菇"或者叫"侧耳",属于菌藻类食品。姬菇是日常食用菌中最普通的一种,其菌盖为贝壳状或扇状,幼时为青灰色,后变成浅灰色或黄褐色,老时黄色;菌柄侧生或偏生,肉质较嫩滑可口。姬菇无论食素炒还是制成荤菜,都十分鲜嫩诱人,是百姓餐桌上的佳品。姬菇食用以鲜品为主。姬菇以色白、白厚质嫩,味道鲜美者为佳。现将其栽培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真姬菇是一种备受市场欢迎的食用菌品种,其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影响真姬菇生长的因素较多,如菌株特性、培养条件、管理方式等,采用传统栽培方式易导致其商品性状无法保证。因此,采用工厂化栽培方式,通过控制其生长环境,确保外部条件能够满足真姬菇生长的实际需要,可有效保证真姬菇高产与稳产。本文对真姬菇的工厂化栽培技术展开深入探析,以期为工厂化栽培真姬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风城市位于辽东山区,食用菌野生资源和生产原料都很丰富,是辽宁省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为实现食用菌的周年生产,提高食用菌栽培的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冬季对鲜菇的需求,2006年,我们开发了姬菇温室熟料双排菌墙栽培技术,冬季在日光温室内生产姬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全市共发展温室姬菇栽培280万袋,预计可产姬菇300万kg,实现收入450万元.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姬菇,商品名玉蕈,又名小平菇,为糙皮侧耳中的优良品种.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倍受人们欢迎的高档蔬菜.近年来我省姬菇生产发展十分迅速,每年有80%以上出口,部分内销供不应求,大有取代平菇的趋势.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姬菇的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皿培养法,进行了不同姬菇品种对木霉和青霉抗耐性研究。结果表明:姬菇抗耐顺序为冀农11>西德33>无孢5号>西德89,但这种抗耐性是在姬菇形成长势后才具备。一般姬菇对青霉抗性较强,温度在22℃时姬菇菌丝覆盖青霉,与木霉形成拮抗线。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芦笋老茎栽培料对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子实体多糖含量以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芦笋老茎培养料上栽培得到的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差异显著,以真姬菇的多糖含量最高.3种蘑菇的子实体乙醇提取物的DPPH清除能力表现为真姬菇>白灵菇>杏鲍菇;白灵菇、真姬菇的还原能力明显强于杏鲍菇;3种蘑菇的Fe2+...  相似文献   

8.
真姬菇近年来需求激增,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着短板,特别是可应用的专利技术成果较少,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真姬菇产业的发展。为促进真姬菇产业的发展,采用专利分析方法对真姬菇产业的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专利区域分布及主要申请人、专利技术分布、专利信息法律状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真姬菇产业的专利技术发展已趋于成熟,中国是真姬菇产业专利申请大国,其专利数量约占全球专利数量的73%,并且中国专利申请量主要集中在上海和福建;但全球有效专利占比不足30%,专利申请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建议结合真姬菇产业发展实际,在激励创新、有效审查、促进运用等方面持续优化,促进真姬菇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姬菇品种及其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比较试验,从3个姬菇品种中筛选出适合宝山地区栽培的品种--姬菇57,并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出较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基含水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铜仁地区市售的香菇、金针菇、真姬菇、野生松茸、平菇中Pb、Zn、Cu、Mn、Cr 5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重金属Pb含量为野生松茸平菇=金针菇香菇=真姬菇;微量元素含量中,Zn元素含量为野生松茸平菇香菇真姬菇金针菇,Cu含量为平菇野生松茸香菇=真姬菇金针菇,Cr含量为野生松茸平菇真姬菇金针菇香菇,Mn含量为真姬菇香菇野生松茸平菇金针菇。  相似文献   

11.
真姬菇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立蕈、立荤、斑立蕈、假松茸,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种类齐全的氨基酸和抗肿瘤成分,自然分布于欧洲、北美、西伯利亚和日本等地,是一种著名的世界性食用菌,深受各国消费者的青睐,由于真姬菇独特的口感及丰富、特有的呈味物质,其售价昂贵,生产和经营效益十分可观,近年来风靡美、日、韩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市场.我国目前主要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福建省有小面积的栽培,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加入WTO,真姬菇这一高档珍稀食用菌将会在我省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农民朋友劳动致富的一个新途径.为了给我省真姬菇的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我们经过2 a的栽培实践,初步掌握了真姬菇的栽培习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姬菇258和金凤2-1为亲本单孢杂交获得4株杂交姬菇新菌株(姬菇44号、姬菇6号、姬菇115号和姬菇7号)与亲本姬菇258和生产上主栽姬菇西德33进行发菌培养、栽培出菇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姬菇6号生育期短,早于其他菌株出菇;姬菇7号商品性状表现最佳。两者都与西德33的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姬菇6号和姬菇7号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生产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常见的7株食用真菌菌株为材料,分别为平菇韩黑(Pleurotus ostreatus hanhei)和平菇8号(P.ostreatus 8)、秀珍菇(P.cornucopiae)、姬菇206(Hypsizygus marmoreus 206)、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金针菇天福(Flammulina velutipestianfu)和金针菇8802(F.velutipes 8802),筛选出在纤维素平板上生长较快的4株菌(姬菇206、平菇韩黑、平菇8号和秀珍菇),并进一步测定其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力以及降解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结果显示:姬菇206中与木质素降解有关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s)、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s)和漆酶(Lacs)的活力最大,分别达到58.52、186.66和8.82 U·g-1;滤纸酶活力也是姬菇206最高,为3.86 U·mL-1;平菇韩黑的半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达到41.20 U·mL-1。稻草降解试验表明,平菇韩黑的半纤维素降解率最高,为51.03%,其次为姬菇206,降解率为50.49%。姬菇206对木质素的分解率最高,达到51.47%。平菇韩黑对稻草的的总降解率最高,达到47.52%。结论:平菇韩黑和姬菇206具有较强的稻草降解能力,可作为降解稻草的工程菌株。  相似文献   

14.
姬菇     
姬菇的外形小巧可爱,长得就像一个个小喇叭。姬菇的别名又叫小平菇,它的学名叫黄白侧耳。姬菇的质地脆嫩,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姬菇除了有黄色、白色的,还有黑色的。在种植姬菇过程中关键要掌握好温湿度。姬菇的出菇适宜湿度为85%~95%,最佳  相似文献   

15.
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姬菇又称玉蕈、蟹味菇等,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蟹香味,营养丰富,子实体提取物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珍稀食用菌。真姬菇的品质易受菌株特性、培养环境条件、出菇管理方式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季节性真姬菇栽培方法,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难于调控,影响商品性状。而真姬菇工厂化栽培,可根据真姬菇生物学特性人工调节栽培环境,控制适宜真姬菇生长和发育外界条件,因此真姬菇工厂化栽培是提高产量和品质,做大、做强真姬菇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摇瓶培养法对2种真姬菇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真姬菇Ⅰ、Ⅱ发酵生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膏;液体发酵培养基是葡萄糖3%、酵母膏0.4%、vitB110mg/100ml、KH2PO40.1%、MgSO40.1%,pH值为6.0;液体发酵的优化条件是初始pH 6.0~7.0,振荡速度110~130r/min,培养温度25~28℃,装液量150ml/250ml.2种真姬菇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较高,真姬菇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92、8.83 mg/ml;真姬菇ⅠⅠ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分别是3.25、7.69 mg/ml,即真姬菇Ⅰ摇瓶发酵菌丝体干重、胞外多糖产量高于真姬菇Ⅱ.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平菇子实体易碎、保鲜时间不长、不方便运输等问题,以2011-1、衡蔬平20147、姬菇王等10个小姬菇菌株为材料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10个供试品种中,广温姬菇最适合做小姬菇生产,衡蔬平20147、姬菇黑一适宜作大平菇生产,其他7个品种可依据市场需要或作小姬菇或作大平菇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8.
程明  谢杭 《农村新技术》2003,(11):12-13
袖珍菇即小平菇,在子实体幼嫩时似姬菇,所以又称假姬菇.袖珍菇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售价比平菇高.  相似文献   

19.
以真姬菇SIEF3133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孢子单核体及与真姬菇SIEF3136孢子单核体的杂交菌株为材料,研究特异SSR标记H35在上述材料中的分布及传递性.结果显示:特异标记H35在真姬菇SIEF3133的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为A2B2核中有分布,该标记与交配型因子A2存在一定的连锁性,并能跟踪具有A2交配型单核体的杂交菌株.  相似文献   

20.
姬菇是四川大宗食用菌的重要产品,姬菇新品种引育是姬菇产业的重要工作。本文对收集到的16个姬菇菌株的培养性状及出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姬菇1号、姬菇3号、姬菇10号的菌盖颜色,菌盖厚度、菌柄长度、菌柄直径和出菇产量都相对较好,出菇转潮期也快,可作为育种材料,也可以直接用于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