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5%辛硫磷GR防治玉米螟的效果和对玉米的安全性开展示范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5%辛硫磷GR喇叭口撒施对玉米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虫口防效93.7%~98.7%,受害株率防效89.5%~94.7%,与对照药剂1.5%辛硫磷GR常规用量(有效成分140.625g/hm2)防效相当,且对玉米生长安全,是防治玉米螟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论证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混剂对吉林省玉米田玉米螟的药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按国家田间药效试验标准进行。[结果]不同施药方式对玉米螟的防效幅度相当,但不同剂量防治效果差异明显,随剂量升高防效增大,施用量在36.0~56.25 ga.i./hm2,防效幅度为38.8%~95.2%。[结论]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WG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兑水稀释后玉米茎叶喷雾,施用量36.0~48.0 ga.i./hm2;兑水量375.0 L/hm2;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GR可按1:50拌沙子,混匀后直接撒施,施用量45.0 ga.i./hm2~56.25 ga.i./hm2。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压汞灯对第1代玉米螟成虫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汞灯对防治玉米成虫效果良好,有助于玉米增产,可增产610 kg/hm2左右,且成本低,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验苏云金杆菌、苦参碱、赤眼蜂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整体防效较好,虫口减退率3次调查平均为78.2%,产量与效益最高,为6769元/hm2;苦参碱前期防效好,但药效持续时间短;赤眼蜂防效一般,但持续时间长,鲜食玉米口感品质好。  相似文献   

5.
在夏玉米田,研究了撒施白僵菌、田间释放赤眼蜂和田间释放中红侧沟茧蜂3种生物防治技术对夏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田间释放赤眼蜂45万头/hm2防治玉米螟效果较好,田间释放中红侧沟茧蜂7 500头/hm2对棉铃虫有一定防效,而在玉米心叶期撒施白僵菌900 g/hm2对玉米螟和棉铃虫防效不明显。生产上采用田间释放赤眼蜂和中红侧沟茧蜂控制夏玉米虫害,具有方法简便、无农药残留、对害虫持续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可以在夏玉米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宁夏青铜峡市开展的4种玉米除草剂防治效果和对玉米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施除草剂15 d(玉米3~5叶期)株防效为30%苯唑草酮悬浮剂75 g+90%莠去津水分散剂1 050 g/hm2效果最好,对玉米安全,其次为550 g/L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 250 g/hm2;施除草剂40 d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为550 g/L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 250 g/hm2最好,其次是30%苯唑草酮悬浮剂75 g+90%莠去津水分散剂1 050 g/hm2。建议制种玉米除草首选30%苯唑草酮悬浮剂75 g+90%莠去津水分散剂1 050 g/hm2,大田玉米除草首选550 g/L硝磺·莠去津悬浮剂2 250 g/hm2。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3WX-1200G全自动高杆喷雾机施药+奥龙奇康叶面肥和WX-1200G全自动高杆喷雾机施药+五谷盈叶面肥应用于玉米上的在对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上防除、及增产效果,试验表明3WX-1200G全自动高杆喷雾机施药+奥龙奇康叶面肥和WX-1200G全自动高杆喷雾机施药+五谷盈叶面肥应用于玉米上的在对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上有较好的防效,产量上较当地常规机械应用药剂和不施药增产显著,显著增加了玉米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药期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开展不同施药时期防治玉米螟药效的研究及经济效益评价,为新疆玉米螟防治合理选择田间施药时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施药时期玉米螟的平均防效、挽回产量情况、用药成本、纯增效益、投入产出比等,筛选出新疆地区防治玉米螟的最佳田间施药时期.[结果]在各施药期玉米螟防治药效试验中,玉米螟孵化盛期施药处理的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及投入产出比均最高,分别达88.48;、113.31 kg/667 m2、195.76元/667 m2和1∶24.87.其次是产卵盛期施药,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和投入产出比也分别为81.71;、85.75 kg/667m2、146.15元/667 m2和1∶18.82.羽化盛期施药效果不佳,其平均防效、玉米可挽回产量、纯增效益和投入产出比分别仅为75.31;、35.64 kg/667 m2、55.95元/667 m2和1∶7.82.[结论]综合考虑大田实际防效、挽回产量损失、用药成本以及纯增效益等因素,在玉米螟药剂防治中,于玉米螟卵孵化盛期施药防效最好,但生产中由于该时期玉米植株普遍高大,田间施药不便且难以保证施药质量,建议施药期适度前移,在生产实际中优先推荐于玉米植株较低时的玉米螟产卵盛期进行施药,不建议在羽化盛期或其它时期施药.  相似文献   

9.
5种除草剂对保护性耕作春玉米苗期田间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保护性耕作春玉米播后苗前采用除草剂封闭土壤试验及苗期除草试验的结果表明,玉米播后苗前用96%金都尔乳油1125 mL/hm2+72%2,4-D丁酯乳油1125 m L/hm2和50%乙草胺乳油2250 mL/hm2+72%2,4-D丁酯乳油1125 mL/hm2对水900 kg喷雾对杂草防效较好,药后3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1.7%、91.1%,药后4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9.5%、70.5%,对杂草的控制时间均在40 d左右.玉米苗期用41%异丙草·莠悬浮剂3750 mL/hm2和48%乙·莠可湿性粉剂3000 g/hm2对水750 kg喷雾对杂草防效较好,施药后15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5.6%、95.7%,施药后4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1.2%、88.2%,鲜重防效分别为94.5%、93.9%,可控制杂草30 d以上  相似文献   

10.
经18.7%Quilt悬乳剂单用或与福戈混用试验,确定了18.7%Quilt悬乳剂(扬彩)70ml/亩单用,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玉米7.5叶)施用,药后12天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效为100%;福戈+扬彩10+70ml/亩混用,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玉米14-15叶期)施用,对玉米大斑病和玉米螟表现出较好的兼治作用,对玉米大斑病防效为31.6%,对玉米螟被害株率防效为71.49%。对玉米螟幼虫防效为100%。18.7%Quilt悬乳剂在试验剂量下增产明显,对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B-Z菌属(Beauveria bassiana),是从玉米螟越冬蛹中分离出的,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的生物菌剂。通过两年研究表明,采用B-Z菌剂灌心和喷雾法防治玉米田一代玉米螟具有良好的防效。B-Z菌剂用45~150 g/hm2灌心,药后35天的防效为56.6;~69.7;;用B-2菌剂75~180 g/hm2喷雾防效达57.2;~71.9;。参试3;呋喃丹37.5 kg/hm2灌心同期的防治效果为56.9;。大田示范结果表明:B-Z菌剂用150 kg/hm2灌心,防效达86.8;,而3;呋喃丹45 kg/hm2灌心的防效为74.0;~88.2;。从而说明生物制剂B-Z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24%螺螨酯FS对制种玉米红蜘蛛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了24%螺螨酯FS防治制种玉米红蜘蛛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剂量24%螺螨酯FS对制种玉米红蜘蛛具有很好的防效.喷药后30、50 d,24%螺螨酯FS 150 mL/hm2处理防效分别为96.6%、97.9%,24%螺螨酯FS 120 mL/hm2处理防效分别为96.0%、97.4%.建议生产使用剂量为120~150 mL/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粗缩病试验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和喷雾防治对玉米粗缩病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其中以70%锐胜可湿性拌种剂拌种+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对水225 kg于玉米四叶期前喷雾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78.03%;其次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5 g/hm2+20%盐酸吗啉胍水悬浮剂375 g/hm2于玉米四叶期喷雾;防效可达75.95%。  相似文献   

14.
不同营养元素对玉米茎腐病的调控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6种不同类型肥料,研究其对玉米生长以及玉米茎腐病发生的影响,探讨通过调节矿质营养防治玉米茎腐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对玉米茎腐病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钾肥可明显提高玉米抗茎腐病能力,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肥量增加防治效果逐渐提高。氯化钾300 kg/hm2的防效最好,为52.20%;其次为磷酸二氢钾4.5 kg/hm2处理,防效为50.60%。施用硫酸锌和有机肥也有一定的效果,防效分别为39.36%和34.54%,而高氮复合肥和尿素的防效较差。不同肥料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不同效应,产量效应大小依次为磷酸二氢钾(4.5 kg/hm2)氯化钾(300、225 kg/hm2)高氮复合肥(600 kg/hm2)有机肥(45 000 kg/hm2)硫酸锌(30 kg/hm2)尿素(750 kg/hm2)不施肥处理(CK)。与CK相比,各处理分别增产18.9%、16.1%、14.9%、11.3%、8.5%、8.4%和6.7%。增施钾肥和有机肥,补充锌肥,可有效改善玉米植株性状,增强抗逆性,减少茎腐病的发生,提高植株结实性,实现玉米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为防控玉米螟,进行了玉米上释放赤眼蜂、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一代玉米螟等绿色防控试验。结果表明,释放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的防效在70%以上,在中等以下发生年份可以控制玉米螟危害,在中等以上发生年份要结合药剂进行防治;应用生物农药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防效在70%以上;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防效在90%以上。释放赤眼蜂和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玉米螟,不仅效果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玉米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玉米田除草剂金龙裕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烟嘧磺隆、莠去津、二甲四氯三元复配的新型玉米田除草剂金龙裕为试验药剂,研究不同用量(低剂量750 g/hm2,中剂量1 049 g/hm2,高剂量1 349g/hm2,倍量剂量2 099 g/hm2)金龙裕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金龙裕对双子叶杂草有较高的杀草速效性,药后7 d株防效即达到79.71%~85.63%;而对单子叶杂草持效期长,药后28 d株防效为79.67%~94.92%。药剂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随药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杂草总体来说,施药后28 d,倍量剂量处理的株防效达94.53%,显著高于低剂量处理的防效(78.63%);所有处理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5.32%以上。同一处理对不同杂草的防治效果不同,双子叶杂草最为敏感,其后依次为麦苗、狗尾草、稗草,马唐最不敏感。喷药后,玉米有轻微扭曲,但不影响其后期产量,所有处理的产量(低剂量8 247 kg/hm2,中剂量9 243 kg/hm2,高剂量9 836kg/hm2,倍量剂量9 465 kg/hm2)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6 761 kg/hm2)。说明施用金龙裕对玉米安全并有增产作用,在生产中推荐中剂量和高剂量防治玉米田杂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苗后除草剂耕杰在玉米田的除草效果。结果表明:耕杰施用浓度为1 125~1 500 mL/hm2时,对阔叶类杂草(铁苋菜和田旋花)的防效均较好;当浓度为1 500 mL/hm2时,对铁苋菜药后10 d防效为100%,对田旋花药后40 d防效为100%;耕杰对莎草防效较差。各剂量对玉米生产均安全。  相似文献   

18.
不同杀菌剂控制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不同杀菌剂控制小麦赤霉病田间防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病穗率防效以处理48%氰烯·戊唑醇750 m L/hm2最高,达81.90%,位居参试药剂之首;70%甲基硫菌灵1 500 g/hm2处理的防效为66.74%,50%咪鲜胺锰盐750 g/hm2处理的防效为64.36%,2个处理防效接近;50%多菌灵1 500 g/hm2处理的防效仅46.71%,防效差于以上参试药剂。  相似文献   

19.
2003~2004年对Cornstar 35WG加助剂Biopower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进行了田间研究,结果表明,Cornstar 35WG主要以杂草叶片吸收并在体内进行传导,根系也能吸收传导,对优势杂草马唐等一年生杂草防效优异,105~135 g/hm2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5%以上,对总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也在90%以上,所有用量下玉米生长无异常,说明Cornstar对玉米是安全的。因此认为Cornstar35WG在玉米5~6叶,杂草3~5叶时用Cornstar35WG105~120g/hm2(ai.36.75~42g/hm2)+Biopower900ml/hm2,对水450~600 kg/hm2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可有效地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50%莠去津悬浮剂防除夏玉米田杂草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00g/hm2、1800g/hm2处理15d对玉米本科杂草防效分别为97.0%、98.1%,对阔叶类杂草防效分别为97.0%、9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