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河县于1990年列为国家长防工程建设启动县,几年来,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 长防工程启动以来,以蚕桑为龙头的肚倍、板栗、油桐、果树等林特基地累计面积1995年就已发展到46.5万亩,年创产值967.5万元,占林业总产值的1/3以上。同时,也加快了灭荒进程,造林面积不断增加,重点工程造林“两率”(核实率、合格率)均在95.9%以上,工程造林质量一直位居全地区  相似文献   

2.
韩城市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点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市情,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已累计造林41.5万亩,占宜林四荒地的96%。实现了基本灭荒。以花椒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林发展迅猛,累计建园35万亩。仅花椒一项造林23万亩,加上地埂和四旁隙地上栽植的花椒,累计达3000万株,在我市中部浅山台塬区形成了控制幅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的  相似文献   

3.
宁强县自1989年被国家列为长防林工程重点县以来,到1994年底,6年共营造长防林49.7万亩,完成了“灭荒”任务。“灭荒”后继续大搞长防林,今春新造以杜仲、板栗、耳林为主的长防林1.64万亩。 县委、县政府去年确立的全县经济发展的四大主导产业中,三项属于林业。县林业局、长防办今年围绕县上确立的这三项主导产业——杜仲、干果、食用菌,加大了长防林工程的开发力度,把长防林工程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重点发展短期见效、长期能受益的杜仲、板栗等经济  相似文献   

4.
白河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1990年被列入长防林工程建设重点县之后,七年来累计营造长防林77.4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19.9万亩,超额完成规划任务,经省、地检查,工程“两率”均在96%以上。全县新增有林地面积55万亩,森林覆盖率升至43.7%,达到基本灭荒标准。全县新增经济林23万亩,以蚕桑为龙头,肚倍、板栗、油桐、黄  相似文献   

5.
富县尚有50万亩宜农、宜林、宜牧、宜渔的“四荒”地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综合治理任务较大。 去年秋冬以来,我县林业建设以绿化灭荒为重点,制定政策,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截止今年4月20日全县冬春造林整地5.35万亩,新造林1.14万亩,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三年灭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繁昌县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林业,全县社会办林业发展迅猛.据统计,全县已涌现出造林大户188户,造林3.8万亩;经济林基地、生态观光林业和森林生态旅游等初见雏形;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0%.  相似文献   

7.
绥宁地处湘西南,总面积439万亩,其中林业用地342万亩,是全国重点山区县。全县立足山区优势,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紧紧围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把发展高效林业做为农村奔小康的重点工程来抓。1987年以来,共人工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65.6万亩,中幼林抚育175万亩次,残林改造12万亩,于1991年和1993年灭荒达标和绿化达标,目前全县森林复盖率70.8%,森林蓄积1100万立方米,林木年生长量76.8万立方米,年消耗量523万立方米。林业生产走向了高产高效优质的良性循环之路,林业收入(直接和间接)占全县经济收入的6O%以上。一个…  相似文献   

8.
宁陕县地处秦岭腹地,森林覆盖率78%,林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9%,是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荒山面积15万亩,板栗野生资源特别丰富,发展林特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1990年  相似文献   

9.
灭荒达标后,昭平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动员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在巩固、发展灭荒成果的基础上,调整林种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名、特、优为重点,以商品生产为龙头,加大科技投入,建设高产优质高效林业。1993年10月,县里制定“1777”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继续把发展林果生产作为振兴全县经济、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措施来抓,加大力度发展经济林水果林,到今年5月,全县又新造集约经营人工林64610亩,发展经济林、水果林18万亩,其中:水果6.7万亩,玉桂3.65万亩,八角2万多亩,毛楠竹4.18万亩,茶叶1.5万亩。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围绕林业办工  相似文献   

10.
一、去年我省林业建设态势良好,全面完成了开局之年的奋斗目标 造林灭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完成造林535万亩,为年计划的119%,其中完成灭荒任务377万亩。造林合格率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有七个县提出了灭荒验收申请。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森林火灾受害率  相似文献   

11.
《国土绿化》2010,(1):32-32
湖南省桃源县林业发展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大炼钢铁”乱砍滥伐,人定胜天毁林造地,一场场噩梦不断上演,人们也饱尝了水患、饥饿的苦果。然而,桃源县始终把造林绿化当做头等大事来抓,20年间,大力兴办用材林基地造林6万余亩,规划“百万亩基地建设”造林25万余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造林17万余亩,完成油茶低产林改造典型示范面积2.1万亩,灭荒造林12万余亩,毛竹低产林改造10万余亩,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造林8.8万余亩。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西峡县总面积518万亩,林业用地面积413万亩,有林地面积39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6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8%,是河南省第一林业资源大县。近年来,西峡县把林业建设作为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致力于发展生态林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城镇。自2000年12月被中国林科院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科技兴林示范基地县”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工程造林43.8万亩,建立科技兴林示范基地136处11.5万亩,农民建立科技兴林示范乡镇9个、示范村113个,林业使用技术推广率达85%以上。2005年全县…  相似文献   

13.
容县在完成造林灭荒达标和绿化达标任务后,把造林的重点转移到调整林种结构和提高林分质量上,大力发展以果桂为龙头的经济林,林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去冬今春,该县已种下沙田柚、大乌圆龙眼、荔枝等果树1.12万亩,种下以玉桂、八角为主的经济林木1.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87.5%。目前,全县玉桂已发展到17.1万亩,八角4万多亩,以沙田柚为主的水果  相似文献   

14.
1990年,石门县被列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县,给全县的林业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年来,长防林建设完成荒山造林57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30万亩。现有防护林面积达4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8%,昔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控制;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0%的280万亩山地已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八十年代的45%上升到59%;1994年大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25%。我们初步实现了“以长防林工程促灭荒造林,进而推进高效林业发展,综合开发绿色产业”的目标。树立大林业观念,构造高效林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宁陕是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总面积552万亩,森林覆盖率82%,有野生动植物资源1406种,国家和省级野生保护动物44种,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美称。“九五”期间,宁陕充分利用林特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一手抓森林资源管护培育,一手抓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切  相似文献   

16.
陆川县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管理规范的乡镇林业工作站队伍,担负着全县造林营林的规划设计、种苗选育以及组织实施、林政和资源管理、林业技术推广、咨询服务等任务。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努力,陆川县成为广西首批造林灭荒、绿化达标县。全县现有林面积11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40万m3,森林覆盖率为48.4%,而且,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振兴。该县县委、政府把建立和加强乡镇林业工作站当作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件大事来抓,从1980年开始组建基层林业工作站,1991年…  相似文献   

17.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山区,总面积251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20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2.6%,林业用地337.3万亩,人均23.1亩,森林面积319.4万亩,人均21.9亩。金秀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林业经过历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造林绿化成效显著金秀瑶族自治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以及林业局领导班子对造林绿化工作非常重视,把造林绿化当作林业发展的龙头来抓,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及时开展,…  相似文献   

18.
山阳县长防林建设自1991年自我启动后,共完成造林155.71万亩,平均每年造林19.4万亩,造林速度较建设前提高了21%,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2.9%,初步形成了山顶绿色戴帽,山坡果树缠腰的绿色防护林体系。在大力营造防护林的同时,有计划地发展经济林,兴建了一批以核桃、板栗、油桐、茶叶、柑桔、杜仲为主的经济林基地,使长防林工程逐步成为山阳  相似文献   

19.
198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表明:容县有林面积11.69万公顷,林木蓄积量3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6%,绿化程度达到91%。1991年顺利通过了自治区造林灭荒检查验收,成为全区首批造林灭荒达标县。在全县林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中,乡镇林业站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绥宁县坐落在湖南省西南部。总面积439万亩,林业用地343万亩,林业是全县的经济命脉,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70%均来自林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绥宁县从林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出发,特别是1986年以来的18年中,始终坚持一手抓加快森林培育,大力开展科技兴林、秉承宜造则造、宜封则封的原则,统一规划,集约经营,累计人工造林64万亩,封山育林81万亩,实施低产林改造和加强中幼林抚育间伐;一手抓强化管理,注重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消长实行微机管理,自用材实行登记建档,林政工作坚持以法行政,建立县乡村三级执法管理网络。至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