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黑龙江省水稻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黑龙江省每年因稻瘟病的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占黑龙江省水稻总产量的5%左右,且导致稻谷品质降低。近年稻瘟病发生呈加重趋势。为了了解生产上稻瘟病发生的原因,减少稻瘟病的发生危害,2005年对黑龙江省重点稻区稻瘟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
异源免疫alloimmunization是指超过种株界限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异源免疫在动物病害中是广泛存在的。如感染蛔虫卵的小鼠具有抗杜氏血吸虫(S.douthitti)尾蚴攻击的抵抗力。 1981年早稻,钦州地区稻瘟病大发生,当时根据稻瘟病与稻纹枯病发病条件相近似的情况,曾预计稻纹枯病亦将大发生,但意外地遇到了一个稻纹枯病轻发生的结果。笔者当时曾就此提出过水稻植株感染了稻瘟病之后,是否会增加对稻纹枯病抗性的设想。 根据钦州地区五县(市)1978—1988年共11年的统计,早稻穗颈瘟  相似文献   

3.
2008年秀山县稻瘟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特点表现为叶瘟发生偏轻,穗颈瘟流行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品种间差异明显。原因是病原充足、气候条件有利、品种抗瘟性差、防治不力、技术宣传指导不力、农药市场混乱等。提出了稻瘟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上高县2014年早稻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这几类水稻主要病虫害在防治与不防治条件下进行了田间试验对比,对不同处理病虫情况及产量情况进行调查,对防治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完全不防治产量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完全不防治的效益损失最大,单一病虫害中纹枯病损失效益最大,其次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瘟病。2014年上半年雨水多,湿度大,造成纹枯病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发生,二化螟和稻瘟病轻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8年,荆门市水稻稻纵卷叶螟呈现出迁入时间早,迁入虫量大等特点,其发生、为害为近年来偏重年份.  相似文献   

6.
1986年全区水稻病虫鼠害发生面积为7237.4万亩(次),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93%,比上年增多30%,系1980年以来最多的一年.经防治后挽回稻谷105014·2万公斤,仍然损失26237.0万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25%和10%,亦系1980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属大发生年份.其特点是上半年重于下半年,虫害重于病害.几种主要病虫害中,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纹枯病和三化螟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细菌性条斑病、稻瘦蚊和大稻缘蝽亦呈上升趋势,重于上年、稻飞虱和稻瘟病属中等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7.
稻瘟菌和水稻是研究禾本科作物病原-寄主互作机制的模式病理系统.云南罗平县不仅是云南省水稻主产区,栽培水稻品种多样,同时也是稻瘟病易发区,田间稻瘟菌群体组成复杂,信息流强度大.田间单孢菌株的分离和无毒基因的研究,是揭示稻瘟菌毒性变异机制和制定田间稻瘟病综合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单孢分离,从2017年云南罗平田间病...  相似文献   

8.
莫红星 《广西植保》2015,28(2):32-34
2008年资源县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为近10a来该虫发生最为严重的年份,第3代发生和为害面积超过水稻种植面积的90%,第4、5代连续重发。经分析认为:虫源基数大、气象条件利于迁入、田间小气候及水稻种植制度有利于其繁殖为害是2008年资源县稻纵卷叶螟重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雄立 《广西植保》2000,13(1):32-34
1  1999年稻瘟病发生概况  百色地区 1999年稻瘟病严重发生。发生面积 3.5万 hm2 ,成灾面积 4186 hm2 ,绝收面积 990 hm2 ,经防治后仍损失稻谷 1.37万 t,其中以中稻为主的德保、凌云、乐业、田林、隆林和早玉米加晚稻 (其生长发育进度与中稻基本相同 )的靖西等县尤为严重。  经统计及与前 8a ( 1991~ 1998年 ,下同 )平均值比较 ,全地区 1999年稻瘟病发生面积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2 8.5 6 %,比 8a稻瘟病发生面积的平均值多 1.8倍 ,所占水稻种植面积的比例也是最高 ;成灾面积 4186 hm2 ,占 1991~ 1999年成灾面积总和的 97.2 %;绝收面积 99…  相似文献   

10.
2008年荆州市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荆州市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局部特大发生,表现为迁入早、迁入量大、盛期长、连续大发生的特点,累计发生面积达37.49万hm2,严重受害田块白叶率达70%以上,给水稻丰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肖定明 《植物医生》2010,23(2):10-10
<正>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cis medinalis(Guenée)俗称卷叶虫,是黔东南州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对黔东南州水稻生产的影响较大。2008年黔东南州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为害,是历年来发生为害最重的一年,累计发生面积14.14万hm2,虽  相似文献   

12.
孙松柏 《植物医生》2009,22(4):10-10
2008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在盘县大发生,虫量大、范围广、为害严重,发生程度是盘县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由于各级业务部门和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农户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3.
广西201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实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2012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发生程度为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847.7万公顷次,防治面积1888.1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02.2%,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315.6万吨,实际损失186.3万吨.发生的主要病虫是稻瘟病、稻纹枯病、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为加强稻飞虱的监测工作,笔者重点分析2012年稻飞虱的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14年是我国稻瘟病发病较重的一年,尤其在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发生为近20年来最重,发生面积之大、发生程度之重均为历年罕见。分析其重发原因:主栽品种抗性下降: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稻区出现持续的低温、多雨、寡照天气;栽培措施不当及防治效果偏低。鉴于此,提出了科研部门和生产指导部门联合攻关,在抗病品种选育、布局等方面加强合作,及时共享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和田间稻瘟病发生动态,因地制宜,共同指导农民适时开展防控工作的建议;同时,建议各级农业部门加大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农业生产者的作物栽培水平和有害生物防控水平,以期最大限度挽回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全区各地冬后病虫源基数调查,结合长期天气预报、农作物品种布局、抗性、农事活动和历史资料综合分析,1993年上半年水稻病虫发生总的趋势是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对早稻构成较大威胁的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和稻瘟病.预计稻飞螟,全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60%左右.梧州、玉林地(市),以及桂林地区大部、柳州地区东部为偏重发生区,特别是桂东南和桂东北局部可能达到大发生程度.南宁地区北部(大明山南侧)和河池地区中南部也为偏重发生区;稻纵卷叶螟,全区为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占种植面积的60%左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山东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多地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已对稻瘟灵杀菌剂产生了抗药性。江苏省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为明确江苏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敏感性,本研究分离了2019年采自江苏省6个地区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101株,监测到13株稻瘟病菌为稻瘟灵的抗药性菌株,全省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性频率为12.9%。除仪征市未监测到抗药性菌株外,其他5个地区徐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东台市以及宜兴市稻瘟病菌对稻瘟灵的抗性频率分别为40.0%、33.3%、11.5%、5.0%和5.9%。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其进行了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这13株抗药性菌株的EC50值为15.0~20.6 mg·L-1,其抗性水平在3.6~5.0之间,均表现为低抗水平。进一步对筛选到的稻瘟灵抗性菌株适合度分析发现,只有2株抗性菌株2019-33和2019-45适合度降低,其余抗性菌株均无明显变化。这13株抗性菌株与嘧菌酯、咪鲜胺以及稻瘟酰胺均不存在交互抗性,且抗性相关基因MoIRR未发生任何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ée)]在盘县大发生,虫量大,范围广,为害严重,发生程度是盘县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年份。由于各级业务部门和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农户积极防治,对第四代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好,大面积水稻为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损失较小。现就2008年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2015年湖北省稻瘟病中等发生,鄂东南、江汉平原北部偏重发生,感病品种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49.55万hm2次(其中,穗颈瘟发生面积19.94万hm2次),总体轻于2014年.我们对部分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县市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情况、日常田间调查情况及收集的相关材料进行了整理,就2015年稻瘟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水稻稻瘟病发生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14年锦屏县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原因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锦屏县水稻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通过一年的灯诱、排诱和田间系统调查,总结分析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为稻纵卷叶螟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秀山县2008年稻纵卷叶螟重发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重庆市秀山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面广,为害严重.2008年,秀山县稻纵卷叶螟发生及为害明显出现不同的特点:发生早、虫量大、为害期长、田间虫态复杂、世代重叠严重、发生面广,为害严重.即三(2)代发生较上年及常年偏重,四(3)代为常年主害代,大发生频率高,2008年总体发生减轻,五(4)代常年发生及为害轻,2008年却达大发生程度,为害严重,出现主害代不重,非主害代却大发生,为害超过主害代的异常现象,为秀山县稻纵卷叶螟的测报及防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