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QFH显带法,对杜洛克、巴克夏和关中黑猪的Q-分带带型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经BUdR预处理而直接用Hoechst 33258进行分,猪的每一条染色体均能显示出重现性良好的特征性荧光带——QFH带;QFH带与QFQ带带型基本一致,且以QFH带纹较精细。同时,就QFH带对着丝粒异染色质的鉴定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种简便快速高效的DNA银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叶片为试材,对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中DNA银染及显色方法进行了改良,改良后的方法省略了预处理、固定、用试剂终止显色过程等步骤。使用改进的显带方法得到的PAGE胶图片,DNA带型和背景具有更高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同时操作简单,耗时短,使用试剂少。改良方法使PAGE中DNA银染显色全程时间缩短至15~20 min,且效果较好,可较好的替代常规的银染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CMA和DAPI两种荧光染料,处理火炬松和湿地松染色体。结果表明:火炬松染色体CMA荧光带型是2对染色体为着丝粒区和臂间区均有荧光带纹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4对染色体为臂间区有荧光带纹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对染色体为着丝粒区有荧光带纹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4对染色体为无荧光带纹的中间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基于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与双链DNA结合产生荧光的原理,建立一种痕量DNA荧光检测方法.采用不同稀释倍数的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做DNA的标准曲线,确定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的最佳稀释倍数.比较荧光法和Southern blotting杂交法定量DNA.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稀释倍数为1:10 000时线性范围广,线性关系好(R2=0.9999);荧光法和Southern blotting杂交法可以相互印证.由此可知,SYBR Green I荧光法定量DNA是一种快速、稳定的痕量DN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与双链DNA结合产生荧光的原理,建立一种痕量DNA荧光检测方法.采用不同稀释倍数的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做DNA的标准曲线,确定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的最佳稀释倍数.比较荧光法和Southern blotting杂交法定量DNA.结果表明,SYBR Green Ⅰ...  相似文献   

6.
近交系小鼠微卫星位点遗传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设计了 3 4对特异性引物 ,以 PCR方法对部分近交系小鼠基因组微卫星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在所有 3 4条引物扩增带中 ,有 2 5个微卫星位点的长度在不同品系小鼠中存在差异 ,不同品系小鼠之间微卫星长度多态性差异在3 8.3 %~ 5 8.8%之间。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是一种快速、经济的遗传监测近交系动物的方法 ,微卫星位点提供了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特性的又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荧光原位杂交探针的类型、探针的标记方法、探针和染色体的杂交、染色体显带、荧光显微镜检测等方面介绍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并对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不孕母牛的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外周全血体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通过G-显带,连续C-显带法分析6头屡配不孕的中国黑白花奶牛染色体畸变情况。结果发现:四倍体/二倍体镶嵌3头,染色体臂间倒位2头。四倍体细胞频率(10.30%~16.67%)显著高于对照牛(3.65%)。常规染色并组型分析发现,倒位发生在11号染色体。此外,对照牛中有1头出现染色体罗伯逊易位。常规染色并组型分析证明,核型为59,xx,Robt(2/27)。C-带显示易位染色体为单着丝点。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和SDS—PAGE是测定蛋白质纯度、等电点和分子量的有力工具,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有关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中都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为类PAGE中,蛋白质的染色均采用考马斯亮兰R或G染色液,国内外文献报告的种类繁多的染色方法,均有如下缺点:(1)染料扩散进入凝胶的速度慢,从而使染料与蛋白质化学计量结合所需的时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DNA非变性PAGE银染法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卫星DNA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是一种常用的DNA检测手段,具有很好的分离微小差异DNA片段的能力,而银染法使该方法得到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但是,在染色过程中,常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令结果的判断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为此,对该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