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敬智 《中国茶叶》2010,32(10):10-10
一、茶叶生产概况 安徽省广德县属于半山区县,茶园面积4万亩,年产茶叶3300吨,产值6000万元。山区茶园1.4万亩,多为分散垦复的野生茶园,主要生产"太极云毫"名优茶;由于只采春茶,单产较低,一般亩产仅15kg左右,但质优价高,主销县内市场;2010年新茶上市价格400~600元/kg,白茶2000元/kg左右。  相似文献   

2.
先声大队地处安溪县城郊,是一九六四年发展的新茶区。现有茶园230亩,其中铁观音130亩。采摘茶园175亩,其中铁观音80亩。一九七八年产干茶248担,其中铁观音108担。今年计划总产280担,其中铁观音130担。春茶已收干茶116担,比去年同期增长11.8%。该队科技小组培育3.60亩铁观音丰产试验茶园,获得亩产干茶300~400斤的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二月茶事     
《中国茶叶》2010,32(2)
1.茶树栽植进行茶苗栽植、定型修剪、浇定根水,建设新茶园。改造茶园要完成换种改植或归并移植。2.茶树施肥生产茶园春茶开采前30~40天施催芽肥(沿树冠滴水线开施肥沟深10cm,宽10cm,施肥后以土盖沟平地),做好春茶生产准备。3.茶园防寒北方茶区要做好茶树越冬防护扫  相似文献   

4.
《茶世界》2018,(4)
正3月末,春花烂漫惠风和畅,正是品饮2018年春茶的好时光。各类早春茶、名茶已经逐步采制上市,不少茶友已经迫不及待的选购春茶,一尝新鲜的新茶饱口福。但是市场上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翻新茶,常常给经验尚浅的消费者造成困扰。那么新茶和翻新茶应该如何辨别?  相似文献   

5.
五月茶事1.茶叶采摘生产茶园继续采摘,机械采茶注意按操作规程进行。2.茶园除草施肥春茶停采早后茶园进行夏锄除草浅耕和施肥,追肥一般在行间树冠外缘垂直位置地面开5~10cm浅沟施后覆土,施肥与锄草浅耕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从2月底到3月10日,由于气温比往年提高,浙江、福建等地春茶上市时间也比去年提早。但由于四川、云南和广西的春茶在3月初就已经开始大量上市,抢占江苏和浙江绿茶市场,造成浙江春茶价格走低。根据新昌浙东名茶市场提供的消息说“:今年浙江本地新茶上市价每市斤在500元至600元之间,而外地新茶也就在100元至200元之间,都比去年跌了20%。”而在嵊州茶叶市场“,大部分茶树还未发芽,茶叶收购价却已经跌到百元以下。”往年同期,每斤茶叶的价格应该在150元左右,现在只有80多元,价格明显低了。分析浙江茶叶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四川、贵州等地茶叶大…  相似文献   

7.
龙井茶趣     
还记得唐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茅蘖初萌,正得春生之气。”春茶的美好,还在于其对健康有益。现代人对茶的品赏和热爱,除却养生目的之外,还增加了妙趣横生的娱乐元素。尤其在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在春天到来之际,约三五好友,游西湖不够,还要去龙井吃吃农家菜;喝龙井不算,还要到茶园和茶农一起劳作,也亲手“下锅”炒制一把春茶,这才叫尽兴。  相似文献   

8.
去年夏秋季节的高温干旱天气,给各地茶叶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幼龄茶园大量苗木枯死,生产茶园夏秋茶大幅减产减收,还殃及今年春茶生产,导致今年春茶受旱情影响减产达20%以上。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国大部分茶区降水量也较正常年份少,各茶叶生产单位应加强茶园防旱抗旱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9.
茶园冬季管理是一项技术活,此时恰可进行茶山套种油菜,这种模式既加强了茶园管理,又提高了绿肥产量,还可为来年春茶提高质量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棚茶园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徐乾治  汪伯连 《茶叶》1995,21(3):25-27
大棚茶园的春茶开采期比同品种的露天茶园提早17 ̄25天,明前茶瞳量比露地茶园增加1 ̄4倍,纯收入增加2.2倍,本文还分析了与效益相关的因子和论述了大棚茶园的管理措施及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雨生 《茶叶通讯》2005,32(2):44-44
2005年4月9日,长沙天锦源茶业有限公司在望城县美丽的千龙湖畔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茶现炒现卖品尝会”。前来观赏的客人络绎不绝,总经理曹功卓先生应接不暇,现制新茶被抢购一空。还签订了一大批购销合同。  相似文献   

12.
所谓春茶后茶园修剪就是把冬季修剪的时间改为春茶结束后进行修剪的一种方法措施。近几年来,在广西部分茶区出现了春茶后大面积茶园进行修剪,白白浪费了一季夏茶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否有利于茶叶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作者认为应根据劳动力、鲜叶市场及价格成本情况来界定是否春茶后修剪。本文进行理论与利弊分析,提出个人观点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叶》2011,(7):33-33
恩施州为湖北省重点绿茶产区之一,茶园面积位列湖北省之首,现有茶园面积85.37万亩。其中恩施市、鹤峰县、咸丰县均为恩施州重点产茶区域,茶园面积均超过10万亩。但茶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茶农对茶园高效种植管理技术需求迫切。为了提高茶农种茶水平,促进春茶增产增收,恩施综合试验站于春茶期间分别在恩施、咸丰、鹤峰等县市开展了送茶叶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技术讲座、送书籍、送资料、实地指导等多种形式,发放技术资料书籍2200册,培训茶农3000人,受到茶农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4.
乌牛早立体采摘茶园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牛早是浙江省目前栽培较广的特早生品种之一,就其品种特性来说,萌芽特早,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受到当前生产者和市场的欢迎。但由于单产平平,质量一般,茶芽萌发持续能力差,春茶芽叶前后期质量差异大,尤其在传统的栽培技术条件下,成龄茶园达到一定分枝密度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生产上对该品种的栽培主要是突出季节,重抓早期春茶产量。近年来,宁波市在该品种栽培中进行了改培养平冠面采摘茶园为蓄梢立体采摘茶园的试验,在加快幼龄茶园产出、提高成龄茶园芽叶质量和茶园整体效益水平等方面收到了较好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茶叶》1958,(3)
春夏茶超过去年全年产量今年力争全年产量翻一翻武义县明山乡的412亩采叶茶园,1957年全年产茶44,630斤(干茶),平均亩产108.37斤,1958年春茶产53,264斤,平均亩产129.3斤,一季春茶超过去年全年产量。于潜县天目山第一高级社,1957年全年产茶180担,1958年产春茶230担,一季春茶比去年全年产量还多27.78%。淳安县瑶山乡黄金社1957年春茶只产26担,1958年春茶却产55担,同县梅口乡开发村1957年春茶只产37担,1958年春茶产80.16担,这两个社会年春茶增产都在一倍以上。这样的例子还多得很。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08,(3)
08开春,灾区茶叶交易吃紧据今年1月23日新浪网报道。由于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部分春茶主产区受到雪灾的施虐,今年全国的春茶产量将出现减产、减收,名优茶、新茶上市推迟,茶苗紧缺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近几年来,绿盲蝽已经成为北方茶园春季主要害虫。传统的茶园绿盲蝽防治,是通过春茶期田间出现为害症状后,喷施药物达到防治效果,但是春茶期是茶园经济效益最高的时期,喷施药剂后,经过药剂安全间隔期才能采摘鲜叶,降低了茶园经济效益。茶园绿盲蝽秋控技术,就是于上年9月份后,采用药物控制、性诱剂诱杀、防虫网阻隔、粘虫板诱杀等措施,既减轻春季茶园绿盲蝽的危害,又避免影响春茶的采摘,保障茶叶高效安全生产。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至5月底,云南临沧市春茶生产全面结束。据统计,今年春茶生产虽然毛茶价格出现小幅下滑,但因产业基础规模的增大,整个春茶生产仍然呈现增产增值,古树名山茶价格平稳上扬的特点。今年春茶生产情况有以下特点:1.茶园面积稳步增加。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39.79万亩,同比增长3.18%。采摘面积达129.41万亩,增长2.51%。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红安县火连畈茶场有茶园1100亩,其中投产茶园800亩。81年茶叶产量205632.44斤,比1980年增产22.2%,比81年的计划产量超出28.5%,茶叶亩产257斤,比80年每亩提高57斤。这个茶场81年的茶叶生产在气候上是很不理想的,春茶前长期处于低温多雨,春茶减产(81年比80年减产11%),夏茶期问又遇干旱,在这些不利情况下茶叶仍获得增收(夏茶增26%,秋茶增68%),其主要因素是茶园加了新土,培厚了活土层,提高了茶园土壤保肥、保墒、保温的能力,因此实现全年茶叶增产。火连畈过去叫“可怜畈”,犁无三寸土,遍地是麻骨(麻骨石),土质瘠薄,人口稀少,一片荒凉。六十年代初期开辟的茶园尽管也搞了抽槽换土,但建园标准不高,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有些茶树根系裸露。多年来依靠追施化肥增产,由于茶园土壤质地差,化肥流失严重,大大的降低了施用氮素化肥的经济效果。1980年全场茶园总共施用化肥52.7  相似文献   

20.
龙井茶区的茶农说:“若要茶叶产量高,品质好,采好茶叶第一条。”采扎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当年的产量,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今后的长期增产。龙井茶采扎的特点是:“开采早,采期长,采扎次数多,采扎方法比较合理”,春茶留鱼叶采,夏茶留一片新叶采,新茶园和台刈茶园实行打头养丛,还有“双手采,提手采”的既快又好的采茶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