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按 (P1 × P2 )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 ,分析了 9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和产量等 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根据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筛选出优良自交系 2个和优良杂交组合 4个。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 :株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的遗传力较高 ,选育自交系时 ,穗行数、行粒数可在早代进行选择 ;穗粗、百粒重的遗传力较低 ,宜在高代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新选育自交系的潜在利用价值,科学合理利用优良玉米自交系,指导玉米育种实践,用18个玉米自交系采用7×11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77个组合,对单株产量等11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和相关性进行分析。一般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M3、F1、M4、F2、F4等自交系产量及相关性状表现优良,M4、M10、F3、F6、M11等自交系宜机收性状表现优良;综合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表现,M4、F4、M11、M2、M9等自交系表现较好。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显示,组合F2×M4单株产量的正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3×M8收获时籽粒含水量的负向效应值最大;组合F2×M4、F1×M4、F4×M5、F1×M11的单株产量总配合力效应值较高,为优势组合,可进行进一步试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雄穗分枝数和雄穗长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可以早晚代结合选择;秃尖长、穗长、行粒数、单株产量应在晚代进行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株产量与穗粗、穗长、穗位高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自交系利用及品种选育提供重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玉米高赖氨酸和糯性基因聚合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以9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母本,9个玉米基因聚合材料及其6个亲本为父本,按9×15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配制杂交组合并进行田间鉴定,对产量等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小区产量、千粒重、穗长、穗行数、秃尖、株高和穗位高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呈显著差异,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一般配合力方差占基因型方差的比例大小是穗上叶片数穗行数穗粗穗位高株高千粒重小区产量出籽率穗长秃尖;综合各性状表现,三基因聚合材料QCL8002-11(o2o16wx)、两基因聚合材料QCL8003-2(o2o16)和QCL8009-5(o16wx)具有较好的利用潜力,组合掖478×QCL8002-11产量杂种优势潜势较强。研究结果为玉米优质基因聚合材料的有效利用和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2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1 2个玉米自交系配成的 3 5个组合 ,研究了籽粒产量等 1 2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高的玉米自交系是 1 85 M、2 1 2 B和 2 62 M以及杂 N.5 H.1 3 .4H— 1 B3和 92 1 2 1 1。特殊配合力高的是 2 62 0 S× 2 1 2 B.3 B× 5 H— 1 A1 . 1 85 M× 5 H— 1 1 3 .92 1 2 1 1× 5 H— 1 1 3 .3 B×H3— 1 A、杂 N× 5 H— 1 1 3和 2 62 M× 4H— 1 B3。出籽率等 7个性状受加性基因效应的作用大。产量是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均等。在玉米育种上对果穗行数等 8个性状应早代选择 ,而对籽粒产量等 4个性状宜进行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5.
玉米优良自交系L102的配合力及应用潜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L 102与国内骨干系组配成28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籽粒产量、出籽率、百粒重等8个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L 102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具有长穗、出籽率高、植株矮的特点,与大穗、大粒自交系组配可选育出强优组合。自交系L 102与我国常用的4大类种质和P群间,均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而L 102×旅系、L 102×黄改系为最优的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6.
六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六个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9个组合,对其籽粒产量等9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除穗位高、籽粒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外,其余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都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304"和"308"两个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产量比较高的组合是"304×308"和"304×626"。  相似文献   

7.
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了35个杂交组合,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亲本间以及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同一自交系同一性状不同组合间特殊配合力也存在着显著差异,一般配合力低的自交系也有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出现。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为P4(济533)、P7(K1516)与P12(PH4CV)。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产量以P5(浚0566)/P12(PH4CV)特殊配合力最高,P5(浚0566)/P10(986)最低。百粒重、粒长、穗长与穗行数狭义遗传率较高,可在早代选择;穗粗、穗位高、轴粗与虚尖长狭义遗传率也较高,但这些性状对产量是负向效应,应综合考虑这些性状;产量与单穗重的狭义遗传率低,应在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薪引进8个超甜玉米自交系的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及育种潜力分析,为评价和利用玉米新种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将5个被测系(HT32、德甜15、2650R、T026和YC09)与3个测验系(HJZ33、德甜18和YC26)测交组配15个杂交组合,并对自交系及杂交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结果]8个自交系中,HT32、2650R、T026、HJZ33、德甜18和YC26等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在大部分性状上表现为正值;2650R×HJZ33、德甜15×德甜18、T026×德甜18和HT32×YC26等4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在大部分性状上也表现为正值.除穗位高和小区产量性状外,其余8个性状的GCA方差较大且远高于SCA方差,株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和籽粒宽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高于42.00%,而穗位高、果穗粗、行粒数、籽粒深和小区产量等5个性状狭义遗传力低于32.00%.[结论]8个自交系中,在重要性状GCA上表现好的自交系有:HT32、2650R、T026、HJZ33、德甜18和YC26;在产量及外观商品性上表现突出的组合有:2650R×HJZ33、德甜15×德甜18、T026×德甜18和HT32×YC26;株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和籽粒宽可在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8个早熟玉米自交系11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为广西早熟玉米优势组合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4个新育成早熟玉米自交系和4个已应用于生产的早熟玉米核心自交系11个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及以其为亲本组配的16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进行测定.[结果]16个杂交组合同期播种、同时出苗,吐丝期最长相差6 d,以南6047×M0502吐丝最早;成熟期最长相差5 d,以南6047×M0502成熟最早;平均生育期为99 d,以南31×M0340、南31×南783、M12-5×MWC5和M12-5×南783的生育期最长,均为101 d.不同杂交组合的单株产量、茎粗、穗长、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和出籽率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南31的11个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最优,其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和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分别为0.42、4.95、-2.86、2.85、-22.36、6.13、7.68、5.58、6.15、4.60和12.02;M12-5和M0502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3.48和3.43),以其为亲本可增加F1代的单株产量,组配出高产杂交组合的可能性较大.杂交组合M12-5×南783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23.10),其次是杂交组合南31×M0502和南6047×MWC5,其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别为13.45和13.16.[结论]南31、M0502和M12-5可作为组配早熟高产杂交种的最理想亲本;M12-5、南31和南783的秃尖长一般配合力表现出较高的负向效应,可用来改良秃尖长.M12-5×南783、南31×M0502和南6047× MWC5为苗头组合,可经过多点试验鉴定后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主要穗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出强杂种优势且高商品价值的甜玉米杂交种,选用13个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42个杂交组合进行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5号和6号是GCA效应值表现优良的自交系;筛选出3个产量较高的杂交组合(4×A2,5×A7,6×A6);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性状不宜早代选择,穗长和行粒数可以进行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以15个自选系为母本,5个不同杂优类群的测验系为父本,按照NCⅡ设计配成75个杂交组合,在河南3个地点裂区试验,分析了穗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1)组合及双亲各自之间配合力差异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父、母本互作除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穗部性状均存在板显著差异;2)不同母本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别明显,穗长以自选系M6和M8最高,穗粗以M15最高,穗粒重的以MI,M4最高,分别极显著高于其它系;3)不同组合穗部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也不同,组合问差别极显著,稳粒重以M3×N1和M14×N1的SCA效应最高.分别达15.556和15.318,而M12×N1最差,为-21.587;4)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教的遗传力较高,尤其行粒数最高,而千粒重、稳重、穗粒重和出子率的遗传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3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自交系,有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了高油玉米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的加性方差都明显大于显性方差。各性状狭义遗传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叶片数>穗位高>单穗粒重>百粒重>穗粗>茎粗>单穗重。叶片数的杂种优势不明显,其他数量性状均表现出正向优势。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为百粒重、穗长、穗粗。  相似文献   

13.
对7个新转育成的彩色棉雄性不育系和3个海岛棉恢复系采用7×3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进行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P1)4R的皮棉产量、衣分的一般配合力都较高,适合配制高产杂交组合; 811R的2.5;跨长、比强度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适合配制纤维品质优良的杂交组合.不育系(P2)6H、19H和20H的各性状一般配合力表现都较其它不育系为高,由它们配制的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也都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8份新选育早熟玉米自交系不同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的分析.[方法]试验设计采用NC Ⅱ遗传交配设计,数据处理采用DPS3.0软件进行.[结果]杂交组合间的单株产量、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秃尖和生育期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新自4211×武314、JL02×武314、HD103×OS87-24、新自3113×OS87-24、新自3113×OS135-88、JL02×98-174的单株产量的配合力总效应值较高,是表现比较优良的组合.单株产量、生育期、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应该在早代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结论]JL02、新自3113、武314、98-174、OS87-24是比较优良的自交系,可以作为亲本直接利用.HD103、新自4211、OS135-88可用于改良自交系,或者做针对性改良后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估算了9个甘蔗亲本无性系的5个主要经济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除父本株高外,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达差异显著水准,特殊配合力只有株高和锤度两性状差异达显著水准。根据性状的平均表现、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和均方,评价了亲本无性系有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在甘蔗杂交育种上的应用。CP28—11作为母本能把其高糖特性传递给后代,崖71-374是最理想的父本,其杂种后代表现高糖高产。F_1代群体表现较好的组合有:选15×崖71-374,Co997×崖71-374和 CP28-11×崖73—5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新组合测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带×热带、亚热带"杂交模式,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对25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杂交组合在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父本产量GCA值大小顺序为:柳5112〉柳5115〉柳2006〉柳2106〉柳5108,母本为:柳4073〉柳4075〉柳407〉柳4209〉柳4206。杂交组合柳4075×柳5112、柳4073×柳5112、柳4073×柳2106等6个组合的SCA值远高于其他组合。【结论】自交系柳407、柳4073、柳5112、柳5115的GCA效应值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甘蔗实生苗及其宿根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蔗 6个亲本和以 3× 3不完全双列杂交 (Nc )遗传设计配制的 9个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及其宿根 2个作物季的主要工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表明 ,有效茎数及其有关的早期发株率、发株率、分蘖率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控制 ,锤度、重力纯度主要由母本的加性基因所制约 ,而单茎重、丛重等产量性状则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 .10个性状的遗传力都较高 ,说明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有效 .母本 CP6 5- 357是一个宿根配合力好的亲本 ,父本桂 73- 16 7、崖 73- 512的宿根配合力也较佳 .组合 CP6 5- 357×桂 73- 16 7、CP6 5- 357×崖 84 - 153、CP72 - 12 10×桂 73- 16 7、CP6 5- 357×崖 73- 512是宿根性总配合力效应值高的组合 .  相似文献   

18.
春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5个优质春小麦品种(系)与5个丰产春小麦品种,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25个组合,分别对生物学产量、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经济产量和收获指数等产量性状以及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⑴t测验结果表明,亲本与杂种两组群在生物学产量、穗长、穗粒数、经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上的差异达到0.05显著水平,表明这些性状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⑵通过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分析,认为中8131和93 1039为2个优质亲本,武春1号、甘春16号为2个丰产亲本;杂种综合优势指数法和配合力分析表明,中8131×甘春16号、93 1039×张春9号、93 1039×武春1号、中8131×武春1号和93 1039×甘春16号等组合在丰产与优质结合方面表现突出。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基因型方差的比较表明,株高、穗长、经济产量、收获指数和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变异幅度远大于特殊配合力变异幅度,对于这些性状,针对一般配合力选择效果更好。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各性状,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更重要,其中,对株高、穗长、经济产量、收获指数和蛋白质含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采用NCⅡ交配设计,估算了甘蔗5个外引品种和4个自育亲本无性系8种形态和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加性遗传方差对形态特征起着重要作用,而非加性遗传对品质性状的作用更重要.按一般配合力效应评价亲本品种,认为“ROC1”、CP57-614、CP72-1210、崖84-153和崖73-512是大多数形态和品质性状的最好配合者.根据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20个杂交组合中,“ROC1”×崖73-512、“ROC1”×崖71-374、CP57-614×川57-416、CP57-614×崖73-512、CP65-357×崖71-374、CP65-357×崖84-153、CP67-412×川57-416和CP72-1210×崖84-153被认为是较佳的组合,结果说明要扩大这些优良组合后代的种植,以提高选择优良品种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玉米轮回选择中不同轮次自交系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研究了东农群体-1的两轮自交系的产量、穗长、穗粗、德行数、百粒重的一般配合力.结果显示出,第二轮自交系产量配合力较第一轮提高5%,穗长和穗行数分别提高4.41%,3.5%,穗粗和百粒重提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