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松茸的碳氮营养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培养方法,研究了姬松茸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表明,姬松茸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可溶性淀粉,其最佳碳源浓度为7%,其次是葡萄糖、蔗糖,而甘油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有机氮源比无机氮源更适合姬松茸菌丝生长,最适有机氮为酵母膏,其最佳浓度为0.4%-0.5%,其次是牛肉浸膏、蛋白胨,最适无机氮为(NH4)2SO4,NH4NO3次之,而KNO3几乎不能被利用。  相似文献   

2.
荷叶离褶伞菌丝营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探讨了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碳源、氮源、以及不同碳氮比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荷叶离褶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果糖,最适氮源是牛肉膏,最适碳氮比是20:1~1:30。  相似文献   

3.
阿魏菇母种培养基配方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恒雷  吕杰  张军  曾宪贤 《食用菌》2006,28(3):22-23
分别对不同碳源和氮源对供试阿魏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供试阿魏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碳源中小麦粉对供试阿魏菇母种菌丝的生长最为有利,土豆淀粉次之,葡萄糖最为不利;氮源中酵母膏的效果最好,(NH4)2SO4会抑制供试阿魏菇母种菌丝生长;供试阿魂菇母种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是60:1。  相似文献   

4.
金顶侧耳菌丝营养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金顶侧耳菌丝培养中不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五种碳源、氮源及四种无机盐中,金顶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淀粉及蔗糖;最适的氮源是牛肉膏、蛋白胨及酵母汁;最适的无机盐是硫酸镁。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母种培养基的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斜面培养基营养成分碳源、氮源、碳氮比对姬松茸菌丝生长影响分析研究,筛选出最佳的母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其适宜的培养基组分为可溶淀粉1 g,葡萄糖2 g,酵母粉0.2 g,磷酸二氢钾0.05 g,硫酸镁0.05 g,氯化钙0.05 g,维生素B110 mg,琼脂2 g,蒸馏水100 mL。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的母种培养基对黑木耳牡耳1号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牡耳1号菌丝生长的母种培养基碳源是果糖,氮源是蛋白胨;当培养基碳氮比在80∶1、90∶1时,菌落完整,洁白,且菌丝生长速度快。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WP1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琛 《食用菌》2008,30(4):22-24
研究了鸡腿菇WP1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所试的几种碳源和氮源中,鸡腿菇WP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初始pH值为7,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相似文献   

8.
碳源和氮源对裂褶菌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影响裂褶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和碳氮比。结果表明 ,裂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 ,最适氮源是蛋白胨 ,最适碳氮比是 4 0∶1。  相似文献   

9.
角孢离褶伞菌丝最佳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研究了角孢离褶伞(Lyophyllum transforme)菌丝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pH值以及离褶伞浸出液对角孢离褶伞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范围内角孢离褶伞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0.1%的氯化纳或磷酸二氢钾能促进菌丝生长;菌丝在pH值5~9都能生长,但在酸性环境下生长较好;玉蕈离褶伞(Lyophyllum shimeji)子实体浸出液对角孢离褶伞菌丝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姬松茸是一种美味的药用蘑菇。近年来,我们进行姬松茸的引种栽培研究,本文报道姬松茸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及菌体培养条件等的一些研究结果。姬松茸菌丝体能利用蔗糖、葡萄糖等作为碳源;但不能利用可溶性淀粉。其中以7%的蔗糖最佳,氮源利用上以硫酸铵(NH_4)_2SO_4最好,其最适浓度为0.3%,硝酸(HH_4NO_3)次之,但不能利用蛋白胨。姬松茸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7℃,最适温度为23~27℃。菌丝体在酸碱度范围为pH4.5~8.0,最适为pH6.0~8.0。菌丝体能在料水比为1:1.2~2.2的培养基(含水量为54.5~68%)中生长,其中以料水为1:1.4时(含水量为58.5%)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8种碳源物质、7种氮源物质及8种碳氮比对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物质是土豆,其次是高粱米、蔗糖、葡萄糖;适宜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物质是蛋白胨,其次是酵母膏、牛肉膏、硝酸钠;花脸香蘑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氮比是40:1。  相似文献   

12.
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茯苓菌株在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下菌丝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8种碳源、6种氮源中,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4℃~30℃,最适温度为28℃;培养基的适宜初始pH为3~6,最适pH为3;培养基的适宜含水量为55%~60%,最适含水量为55%。  相似文献   

13.
 由丝核菌引起的甜瓜果腐病是辽宁省近年发生的新病害,在棚室甜瓜生产中发生渐趋严重。根据病原菌形态、致病性、菌丝融合群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AG-4 HGI融合群。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 ℃;最适pH 6.0 ~ 8.0;供试10种培养基中,在甜瓜煎汁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供试9种碳源和10种氮源中,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核形成最适条件为温度25 ℃,pH 7.0,理查培养基,黑暗条件;以山梨醇为碳源的PA培养基和以KNO3为氮源的查氏培养基有利于菌核形成。对于病菌菌核萌发胡萝卜煎汁培养基最为适宜;供试9种碳源和10种氮源中,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核萌发最适温度28 ℃,最适pH 5.0 ~ 8.0,黑暗条件利于菌核萌发;菌丝致死温度50 ℃、10 min;菌核致死温度53 ℃、10 min。  相似文献   

14.
姬松茸是一种食药兼用真菌。通过电镜观察了华1、华2、华3、姬1、姬宋、姬4等6个姬松茸菌株菌丝的超微结构,以确定姬松茸菌丝的亚细胞结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姬松茸菌丝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小笠原须腹菌、硬皮地星和彩色豆马勃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温度、pH、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3种外生菌根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ECM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具有明显差异,小笠原须腹菌最适pH为4.0~5.0,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果糖、淀粉和甘露醇,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40∶1;硬皮地星最适pH为5.0~7.0,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最适碳氮比为5∶1;彩色豆马勃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铵态氮、硝态氮和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10∶1。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温度、碳源、氮源、碳氮比和pH值等条件下观测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的菌丝长势、菌落状况、色素产生和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硫磺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碳氮比为30:1,最适pH值为5.3.  相似文献   

17.
镉(Cd)对姬松茸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姬松茸子实体镉含量有差异的姬松茸菌株为材料,试图通过分析比较高低镉品种对镉的敏感度差异.找出镉影响菌丝生长的特征和规律,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低镉筛选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姬松茸菌丝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镉浓度为0~1mg/L,镉对姬松茸菌丝表现出刺激与毒害的双重作用,≥2.0mg/L时,对姬松茸菌丝表现出明显的毒害作用,0~16mg/L时.镉浓度与菌丝生长速度的关系适于以Cubic回归曲线描述;不同菌株对镉的敏感性有差异,但差异无显著性特征,不足以作为区分高低镉品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白玉蕈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白玉蕈的形态特征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碳源和氮源、碳氮比、温度、pH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白玉蕈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佳的碳氮比为10∶1;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菌丝生长的最适pH6~7。  相似文献   

19.
杨树菇深层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pH值对杨树菇深层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菇深层培养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60:1,最适pH是6。  相似文献   

20.
液体培养灰树花碳氮营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研究了灰树花对碳、氮营养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菌株Gf9801菌丝体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麦芽糖和甘露糖;最适氮源是黄豆粉和豆饼粉。该菌株能在较大范围的碳氮比中生长,最适碳氮比是21:1左右。当培养基C/N比为21:1,碳源浓度为3.2%~4.8%,氮源浓度为0.15%~0.23%时,菌丝体生长较好,对营养基质的利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