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前期准备 (1)清洁田园: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及病虫残体。 (2)温室消毒:①硫磺熏蒸。种植时间1~3年的温室,或病虫害发生不重的温室,每667平方米用硫磺粉2~3千克加敌敌畏0.25千克,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闭熏蒸一昼夜后放风。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蒸。操作用的农具同时放入室内消毒。②土壤消毒。对首次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大棚要进行土壤消毒。  相似文献   

2.
为了合理利用温室的空间结构,以辣椒种植为主,在温室的走道、前柱、中柱上栽植菜豆,不仅不会影响辣椒的产量,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证实温室亩产辣椒4000千克~5000千克,收入在1.1万元~1.2万元,菜豆亩产700千克~800千克,收入1500元~2000元,其经济效益比单种辣椒高出15%  相似文献   

3.
袖珍小西瓜单果重1.5-2.5千克,外形玲珑美观,肉质细嫩甜脆,是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高效项目之一。目前小西瓜主要种植方式是冬春大棚温室栽培,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多数农户难以发展。而简易早熟栽培投  相似文献   

4.
该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年产量最高超过251E,营养价值极高,干草含粗蛋白质18.46%、糖8.3%,是牛、羊、马、兔、猪、野猪、鸡、火鸡、草鱼、青竹鱼、鸭、鹅、竹鼠、豚鼠等喜吃的全功能牧草,消化吸收率名列牧草前列。每14千克鲜草可增重1千克草鱼,鱼产量可增加2270%;18千克鲜草可增重1千克肉鹅,可占饲料比例的60%以上;种植667平方米鲜草辅以精料可以分别供养奶牛4~5头,肉牛8~10头。羊25~30只。种植1次可连续采收7年,种植67平方米地8个月后可扩种到3.3公顷,病虫害极少。北方地区种植在大棚中,可周年保证牧草供应。  相似文献   

5.
杨建平 《农村科技》2014,(12):61-61
<正>2013年,阿勒泰市首次在温室大棚中试用碳纤维红外电采暖,通过1个采暖季的运行对比试验,对温室大棚生产中的应用碳纤维红外电采暖提供可行性依据。一、基本条件1.温室使用农业用电,供电线路安全可靠,100米×8米大棚负荷在26~28千瓦。2.温室高度3米以上,宽度7.5米左右,有缓冲间,后墙、后坡保温性能好,使用保温被保暖效果好。3.集中50~300座大棚以上,可使用智能集中控制,1个人在1台电脑上操作就可以管理全部大棚的供暖,实现蔬菜大棚管理科学自动化。二、使用特点1.降低温室种植成本如果温室后墙、后坡符合要求,使用碳纤维电采暖可实现蔬菜冬季生产时自动控制温度,实现1人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6,(2):39-39
温室和大棚中常年轮作种瓜,会使白粉病逐年严重。防治妙法是:用升华硫0.5千克,洗衣粉0.05千克,加水200千克,先将升华硫和洗衣粉包在纱布中,用水揉搓出来,搅匀喷雾,每隔7天喷1次,一般连续喷2~3次,即可收到理想效果。温室大棚瓜类白粉病防治妙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温室及效能,减少投资,增加经济效益,上茬种植中晚熟草莓,期间间作桃树,既不影响草莓的生长,又延长了桃树的生长时间,可使温室的效益大大提高。草莓当年可达到万元效益,桃树第二年4月中旬上市,产量可达1500~2000千克,效益可达1.5~2万元,这是一个极理想、收效快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蒋学杰 《油气储运》2011,(34):38-40
近几年,山东省莒县大力调整大棚种植业结构,采取大棚西瓜、生姜、西瓜一年三种三收间套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每667平方米(1亩)产第1季西瓜2500千克、第2季西瓜产3500千克、生姜4500千克,正常年份1年收入1.5万元左右。配套技术如下:一、种植规格早春大棚宽5米,棚内中间栽两行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定州市北车寄村,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简易日光温室西葫芦、黄瓜、蒜苗一年三种三收高效生产模式,该模式技术简单,易掌握,风险小;可提高温室利用率;生产周期安排紧凑,经济效益高。西葫芦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产值1~1.5万元;黄瓜产4000~5000千克,产值5000~6000元;蒜苗产4000千克,产值1万元以上。667平方米纯收入总计2~2.5万元。  相似文献   

10.
水稻、芹菜、番茄周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使蔬菜病害发生得到有效控制,生产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可产水稻600~650千克、番茄3500~4000千克、芹菜3000~3500千克。每667平方米年产值1.8万元左右,纯收益达1.2万元以上。一、茬口安排水稻6月中下旬移栽,10月下旬收获。芹菜在大棚中种植,于9月上中旬播种,11月中下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次年2月上旬收获结束。番茄在大棚中种植,11月下旬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6月上中旬收获结束。二、栽培技术1.水稻。选用米质优、抗病性强的早熟晚粳稻品种,如南粳44。栽插行距26.4厘米,株距11.6~13.2厘米,每667平方米栽足1.8万~2万穴,每穴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为了寻求发展西瓜的新路子,提高瓜田的总体效益,山东省平阴县栾湾乡在张营等村推广了早春大棚西瓜间作豆角,套种玉米,并利用支架拉网养殖肉鸡的种、养技术,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一般大棚(1334米^2)产西瓜7500千克、豆角1020千克、玉米950千克、肉鸡250只,每个大棚效益1.4万元。  相似文献   

12.
辣椒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沙湾县安集海镇肃州户村、葡萄园子村以辣椒育苗移栽高产示范为目的新建辣椒育苗大棚,发展地膜、大棚、温室设施辣椒栽培模式。2012年,辣椒育苗移栽面积233公顷,667米2干椒产量达430千克,较普通种植模式单产增加80千克,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农家顾问》2006,(12):43-43
双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667平方米可摘薹250千克左右,收入250~300元,菜子单产增加10千克左右。增收30-50元.667平方米纯收入增加280~300元。去年湖北省推广应用333万公顷。其中新洲、天门、仙桃、嘉鱼、咸安各667万平方米(1万亩)。收获菜子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开发菜薹品牌2~3个.增效1.4亿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太仓市双凤镇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2500亩,种植户采用薄膜大棚,春季番茄,夏季丝瓜,秋季莴笋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一般亩产番茄早熟品种在5000千克、中早熟品种在6500千克,丝瓜在3000~3500千克,莴笋1500~2000千克,亩总产值在1.7万元上下,净收入在1.4万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一、栽培设施选择地势高爽,排灌方便,土地肥沃、疏松的田块,交通便利,建造大棚。有毛竹环棚、有铁架棚二种,棚长60~80米,主要根据田块长短和大棚膜长度而定,棚宽6~6.2米、高1.9~2.1米,南北向、寒冷季节采用多层薄膜覆盖。  相似文献   

15.
温室大棚种植蔬菜实行辣椒间作套种黄瓜,能控制辣椒炭疽病和黄瓜霜霉病的发生,经济效益显著.据调查,每667平方米(1亩)大棚可收获辣椒2300~ 2500千克,黄瓜1500~1700千克. 辣椒宜选用早熟、抗病、抗寒、株矮、丰产的优良品种.黄瓜选用主蔓结瓜,分枝少,又具有早熟、抗寒、抗病、丰产等特性的优良品种.辣椒于11月上旬播种育苗,翌年1月假植,3月上旬定植.黄瓜于2月上旬播种,苗龄30 ~ 35天,3月上中旬定植.  相似文献   

16.
茴香栽培容易,生长迅速,是北方人喜食的一种蔬菜。在大棚内种植茴香,作为大棚春黄瓜、番茄等果菜类蔬菜的前茬,我市近两年种植面积都在400亩左右,平均亩效益为3000~4000元,高者可达6000元,其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广饶县李鹊镇西李村菜刘明礼,去年秋后种植了553平方米(0.8亩)大棚越冬茬西葫芦,西葫芦品种是法国冬玉,2007年9月份育苗,10月份定值,11月份开始采收,到6月底共采收西葫芦15000千克,收入3.2万元(折合亩收入4万元),而本村同面积同品种的大棚西葫芦产量12000千克左右,收入不足2.2万元。刘明礼种的西葫芦易坐瓜,瓜形好,个头大,早上市半个月,每千克西葫芦多卖0.2元,收入增加4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唐伟 《北京农业》2007,(11):23-24
近几年,辽宁省凤城市草河区保卫村三组村民陈丹青利用温室栽培白灵菇一鸡腿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6年2茬合计纯收入5.9万元。 白灵菇9月份生产,12月初-4月出菇,生产周期为8个月,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芯、玉米秆、麦麸子,采用熟料栽培。1亩温室可栽培1.8万袋,可产菇4500千克,市场销售价每千克16元,亩收入7.2万元。扣除生产成本2.5万元,净效益4.7万元。  相似文献   

19.
蔬菜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光、水、气等条件,生产反季节蔬菜可用大棚等设施来人为地满足其生长需要。大棚一般指塑料大棚,是塑料薄膜覆盖大型拱棚的简称。其高度为1.8~3m,宽4~10m,面积133m^2以上,大棚在蔬菜生产上不但用于果菜类的春提前和秋延后栽培,还用于春秋主要蔬菜的育苗;除茄果类、瓜类栽培外,还可种植叶菜类、豆类、食用菌等多种蔬菜。  相似文献   

20.
浙江慈溪市(邮编:315300)种子公司种植基地2005年试种彩椒获得成功,每667平方米产彩椒4000千克。以每千克4元计算,产值达1.5万元以上。5.4公顷大棚彩椒共创产值1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