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贵州高原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既可作菜又可当水果,是我国蔬菜秋淡季市场需求量大的种类之一,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贵州高原的高海拔山区非常适合番茄秋延后无公害栽培,目前,全省种植面积约133.33 hm2,单产一般2 000~2 300 kg/667m2,最高单产达3 500 kg/667m2左右.根据毕节、大方、龙里3县(市)(海拔1 400~2 000 m,7月份平均温17.0~20.0℃,10月份平均温10.5~13.1℃)进行的试验,及对贵州省内海拔1 200~1 400 m,7月平均温20.0~21.0℃,10月平均温13.1~14.1℃;海拔2 000~2 200 m,7月平均温16.0~17.0℃,10月平均温9.5~10.5℃地区的调查,现将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1示范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1.1创建高产优质示范区2009年巴楚县棉花播种面积40 000 hm2(60万亩),平均单产皮棉128 kg/667 m2。共建立高产攻关田1个,高产攻关田设在阿克萨克玛热勒乡18村4组,面积130 hm2(1 950亩),平均产皮棉206.8 kg/667 m2,较前三年平均增产皮棉88.4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双季葡萄套种番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江县现有葡萄栽培面积1 500hm2,其中实施双季栽培面积近667hm2,实施间套种蔬菜技术约200hm2。在正常情况下,实施葡萄单季栽培667m2产量1 500~2 000kg,产值10 000~12 000元;实施双季葡萄栽培第一造667m2收果1 200~1 500kg,第二造667m2产量600~800kg,...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贵州无糖厂蔗区果蔗良种供应问题,促进果蔗产业发展,助农增收,2008年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浙江省义乌市引进果蔗良种进行品比试验,以期择优示范推广.方法:采取随机区组设计,3个区组,3次重复,定期观察,年底测产.结果表明:宁化果蔗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8.60%[较对照(罗汉蔗)高3.47个百分点]、平均单产6854.49 kg/667m2(较对照增产2 701.39kg/667m2),增产率65.05%;福建1号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6.60%(较对照高1.47个百分点)、平均单产6789.27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636.17 kg/667 m2)、增产率63.47%;四川白鳝蔗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8.10%(较对照高2.97个百分点)、平均单产7 380.39 kg/667 m2(较对照增产3 227.29 kg/667 m2),增产率77.71%;广东黄皮果蔗品质优良,平均田间糖分锤度18.65%(较对照高3.52个百分点),平均单产7 709.3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3 556.22 kg/667m2),增产率85.63%.同时,宁化果蔗、福建1号、四川白鳝蔗及广东黄皮果蔗还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及抗旱性.  相似文献   

5.
对国家审定的紧凑型玉米黔单10号,在每穴施等量基肥的条件下,于2000~2001年进行了栽培密度、追氮量试验.结果表明,夏播黔单10号的产量随密度和追N量(尿素)的增加而提高,反之则低.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密度间、肥料间、年份间、密度×年份的产量差异均达1%极显著水平.每667m2最佳密度3 500~4 000株和追N量(尿素)40 kg,平均产量为810.64~910.83 kg/667m2,较3 000株/667m2和追氮量20 kg/667m2(CK)的增产18.59%~19.9%.  相似文献   

6.
棚栽草莓比较容易,产量与效益较高,全国各地发展很快,但是从单产来看,一般都较低,普遍在1 500~2 000kg/667m2,极少数地区大棚产量可达3 000 kg/667m2.虽然个别地区大棚草莓单产有了新的突破,达到4 000kg/667m2以上,但是要普遍达到这个水平,草莓栽培中两项关键技术即栽植密度与苗木质量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特优813是福州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新恢复系榕恢813(红脚粘///IR24/圭630//矮塘竹)配组,于1995年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并相继在永泰、闽侯、罗源等地进行试种、示范和推广.2000年9月通过福州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产量表现 1995年该组合参加本所品比试验,特优813单产(667 m2,下同)520 kg,比汕优63增产5.2%;同年在永泰富泉下院村作中稻示范栽培1.33 hm2,经福州市科委组织专家组验收,平均单产490 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1.17%;1997年参加省晚季杂交稻预试组区试,较对照汕优63增产11.46%,达显著水平.该组合作中稻种植,一般单产500~550 kg;作双晚种植,一般单产450~500 kg.1998年在闽侯、罗源等地作中稻示范13.33 hm2,平均单产500~600 kg.1999年在闽侯大湖进行1.53 hm2高产示范种植,经福州市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平均单产达692.6 kg.  相似文献   

8.
固氮甘蔗新品种RB72-454引种及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固氮甘蔗新品种RB72-454,于2003~2005年在贞丰、望谟坝、坡地进行田间氮肥敏感性、不同用种量、吨糖田土配套技术研究试验示范。结果表明:RB72-454施用尿素20 kg/667m2比F134(CK)施用尿素40 kg/667m2增产41.5%,蔗糖分提高1.24%(绝对值),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59.5%;每667m2用种量8 000芽比10 000芽增产7.5%,蔗糖分提高0.5个百分点,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11.0%,节本增效336.4元/667m2;吨糖田土配套技术集成实施产糖量达1 066 kg/667m2,比F134增加47.9%;示范1 333.3 hm2,平均比F134增产37.7%,蔗糖分提高1.18个百分点,单位面积产糖量增加49.0%,增收810元/667m2,项目累计新增产值3 960万元,取得经济效益2 140.4万元。  相似文献   

9.
玉门市西瓜套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套种番茄栽培技术是玉门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成本低、效益好、栽培管理简单的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在当地的西瓜产量为67 500~75 000 kg/hm2,产值达27 000~30 000元/hm2;番茄产量52 500~60 000 kg/hm2,产值达36 750~42 000元/hm2;两项合计产值可达63 750~72 000元/hm2.  相似文献   

10.
马蹄在广西合浦县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廉州、党江、星岛湖3个镇乡,常年种植面积1000 hm2左右.近几年来,由于本地马蹄品种种植多年,抗性下降,每667 m2产量仅1500~2000 kg.为了进一步提高马蹄单产,增加农民收入,县农业局于2003~2005年从广西农科院生物所引进马蹄组培苗试种.经过3年3造的试种,产量收成较好,每667 m2产量比本地品种增产500~1000 kg,高产田块每667 m2产量超过了4000 kg,且马蹄球茎大小均匀,大果率明显比本地品种高,市场卖价高,销售价为1~1.6元/kg,最高达2~2.5元/kg,一般每667 m2收入2500~3000元.因此,种植马蹄组培苗深受当地农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加工番茄长红在“宽垄不翻秧”模式下的高效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四因素(密度、氮肥、磷肥、钾肥)三水平(三个密度水平、三个氮肥水平、三个磷肥水平、三个钾肥水平)的高效栽培技术田间正交试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长红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下,对其产量作用影响的参试因子按其大小顺序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并且组合因子在:种植株数为2 500株/667m2,尿素为20~40 kg/667m2,三料磷肥15~30 kg/667m2,硫酸钾肥10~15 kg/667m2时,加工番茄杂交一代品种长红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下发挥的增产、增效潜力较为理想,在此范围内的具体需肥数量,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番茄3414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日光温室内采用滴灌的番茄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施肥量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番茄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当氮磷钾配比为氮18kg/667m2、五氧化二磷10~15kg/667m2、氧化钾6~12kg/667m2时,番茄的产量、经济效益最高和肥料生产效率也较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条件对施肥量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因素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酒丢槽制作活性有机肥(以下简称活性有机肥)在水稻上进行了不同基肥和追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活性有机肥作基肥施用效果显著;通过模拟试验和优化选择,提出了水稻产量高于550 kg/667m2的农艺措施为:活性有机肥作基肥用量为25.15~39.72 kg/667m2,追肥用量14.34~22.126 kg/667m2,得到水稻产量高于600 kg/667m2的优化组合5个,其相应的农艺措施为:基肥用量29.06~46.88 kg/667m2,追肥用量9.31~21.12 kg/667m2。  相似文献   

14.
经2002~2004年田间试验,对黔草2号苇状羊茅种子产量与主要栽培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回归设计与分析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作了相关的增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播种量为1.0 kg/667m2,施有机肥500 kg/667m2、氮肥0 kg/667m2、磷肥20 kg/667m2、钾肥30 kg/667m2的水平下,种子产量可达127 kg/667m2。  相似文献   

15.
刘林  张良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31-1793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生长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共设5个施肥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有机无机复混肥750 kg/hm~2;T2,有机无机复混肥375 kg/hm~2+牛粪7 500 kg/hm~2;T3,有机无机复混肥150kg/hm~2+牛粪15 000 kg/hm~2;T4,牛粪30 t/hm~2。3次重复,随机排列。2008年秋季采用挖坑施肥方法施肥,所有处理均将肥料一次性施入并与土混合均匀,草莓生长期间田间管理一致。[结果]各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草莓的生长势、果实品质和产量。其中,单株叶片数、单株结果数、单位面积产量以T2最高;叶绿素含量、单果重以T3最高。[结论]综合比较,认为有机无机复混肥150 kg/hm~2+牛粪15 000 kg/hm~2处理的总体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日光节能温室蔬菜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对分布在山西省南部和中部栽培年限在1~15年的160余个日光节能温室施肥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山西省日光节能温室施N量高达1 500~2 400 kg/hm2,施P量高达370~620 kg/hm2,施K量高达1 200~2 000 kg/hm2,远远高于蔬菜需肥量,尤其是P的使用量几乎是蔬菜对P吸收量的5~10倍;(2)农民习惯施用的N,P,K比例为2~4∶1∶1.8~4,与蔬菜N,P,K养分吸收比例不相符;(3)50%以上的N,P和30%左右的K是以有机肥形式提供;60%~70%的N,70%的P和30%~50%的K以底肥施入,而蔬菜生长前期植物生长比较缓慢,需肥量较少,会导致肥料淋洗和浪费。针对上述生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潮沙泥田氮磷钾肥配施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采用"3414+1"肥效试验方案,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40.93+7.89x1+4.75x2+2.38x3+ 0.05x1x2+0.10x1x3+0.04x2x3-0.31x1+-0.31x22-0.15x32,从而导出了潮沙泥田种植油研9号的最佳施肥量为667 m2施尿素30.0kg、普钙51.3kg、氯化钾17.3kg,可获产量140.5kg/667m2.在667 m2施用有机肥2 500 kg的条件下,每100 kg有机肥油菜可增产1.53 kg/667m2,增产率为3.69%,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施用液体肥料对冬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试验研究冬瓜使用液体肥料(20-7-18)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不同用量的液体肥料冬瓜产量与等氮磷钾比例的同体混合肥处理(每667 m~2施氮量为18 kg)比较,产量显著提高,相对增产率达10.46%~22.11%,每667 m~2液体肥料用量为60 L(每667 m~2施氮量为12kg)时,增产效果最好,比固体混合肥处理节省氮磷钾用量33.3%.  相似文献   

19.
作物组合种植高效用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省16个灌溉试验站,对30种作物间作套种组合种植形式进行了历时6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组合种植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收效果,水分生产率达到1.3~2.0kg/m3,较传统种植提高0.1~0.5kg/m3;单位面积产量、纯收入较传统种植分别增加2400~8400kg/hm2和1950~5583元/hm2,达到了高产、高效用水之目的,是灌溉农业实现节水、增产、增效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氮量对设施番茄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最佳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二代日光节能温室不同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其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全盐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H则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番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超过600 kg.hm-2时,冠幅显著增加,造成枝叶徒长。番茄产量与施氮量呈典型的抛物线关系,即施氮量低于600 kg.hm-2时,随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增加;但进一步增加的施氮量导致产量下降,产投比也显著降低。施氮使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总酸度下降,糖酸比的增大,Vc含量的增加,硝态氮的累积均达显著水平。设施番茄最高产量施氮量为646 kg.hm-2,最大经济效益施氮量为60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