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项勇  刘君  刘党生  呂安国  吴文芳 《林业研究》2004,15(1):61-66,J003
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200多年生东北红豆杉(TasxuscuspidataSiebetZucc.)树皮中分离94株内生真菌,鉴定出19种。其中,除2个新种、1个新变种和6个国内已知种(已详细描述并发表在《林业研究》2003,14(4):290-294),本文还对包括9个新记录属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坚孢葡萄单孢(StaphylotrichumcoccosporumMeyeretNicot)、砖红葡萄痕孢(BotryodemalateritiumPapendoorf&Upadhyay)、球头孢[Oedocephalumglomerulosum(RulliardSacc.)、球头三型孢(TrichosporonoidesoedocephalisHaskins&Spencer)、扁圆球孢[Beniowskiasphaeroidea(KalChbrenneretCaeke)Mason]、疣顶孢(ThermomycesverrucosusPugh,Blakeman&Morgan-jones)、腐殖厚壁孔孢(GilmaniellahumicolaBrron)、球乳突孢[Papulariasphaerosperma(Pers.:Fr.)vonHohnel]、褐钝孢[Ambrosiellabrunnea(Verrall)Batra]和1个新记录种:假线壳囊孢(CytosporinanothaDied.)。对中国新记录属种内生真菌,提供了形态学特征描述与图解及其生境、寄主的记载。用薄层层析技术,测定了各菌种发酵代谢产物可与紫杉烷类物质显色剂棗香草试液和稀碘化铋钾试液不发生明显的颜色反应。图10参23。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健杨94(转基因抗虫杨94)、三倍体毛白杨2个杨树品种干部树皮内生真菌区系及其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情况,本研究利用组织分离法从2个杨树品种996块组织中分离内生真菌1 175株,健杨94和三倍体毛白杨分别分离612、563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15个属、35个分类单元,包括担子菌1个分类单元,子囊菌34个分类单元.2个杨树品种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包括链格孢、葡萄座腔菌、镰孢属真菌、间座壳属真菌等,其中,仅有链格孢、葡萄座腔菌和桑砖红镰孢是两品种共有的优势种群种类,而且优势种群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两品种的内生真菌中,链格孢、葡萄座腔菌是最为常见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3.
古侧柏鳞叶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古侧柏鳞叶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分别以夏季、秋季的古侧柏健康鳞叶为材料,分离内生真菌,共获得311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隶属于21属。进一步采用平板对峙法和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了优势菌株C-3(Chaetomium sp.),C-6(Nigrospora sp.),C-14(Trichoderma sp.),C-19(Bipolaris sp.)和C-30(Alternaria sp.)对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5株内生真菌对4种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C-14表现最强,抑菌率分别为79.55%,59.82%,75.67%和62.82%,显著高于其它菌株(P0.05)。  相似文献   

4.
利用组织分离法从欧美杨2品种欧美杨107杨、中林46杨中(996块组织)分离内生真菌1252株,107杨和中林46杨分别分离出645株和607株。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17个属、32个分类单元,包括担子菌2个分类单元,子囊菌30个分类单元均为子囊菌。在基于ITS构建的系统进代树上、2杨树品种内生菌均形成5个稳定的分支,包括在囊菌纲2个分支,包括散囊菌纲、类壳菌纲等。2个杨树品种内生真菌优势种群包括链格孢、葡萄座腔菌、镰孢菌、间座壳菌等,其中链格孢、葡萄座腔菌是最为常见的优势种群,2品种内生菌的优势种群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它们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可以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寻找替代能源开辟一条新途径。作者初步探讨了分离和纯化高产菌株以及对其发酵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的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薄层色谱法和柱色普法,对从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c.)上分离筛选出的高产紫杉烷类物质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var.taxi1011Y.XiangetLUAn-guo)1011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提取了一个化合物Ⅰ。经紫外扫描、红外扫描、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紫杉烷类二萜Ⅲ型化合物。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6.
用常规内生真菌分离方法从健康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针叶上分离到17种内生真菌,其中子囊菌1种、酵母菌1种、半知菌15种。通过对峙培养初步筛选出抗真菌活性的内生真菌优势种:绿木霉Trichoderma viridePers.:Fr.、拟康宁木霉T.pseudok ningiiRifai,并对这2种木霉培养滤液的抑菌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2种木霉培养滤液对来自于针叶的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Stey.和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 conigenum(Brunaud)Hilitz菌落生长只有较弱抑制作用,对来自于枝干的拟茎点霉Phomopsis(Sacc.)Bubak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拟盘多毛孢孢子萌发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链格孢属真菌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链格孢属分类地位及特征,链格孢菌种间培养性状,介绍了链格孢菌属真菌在形态学、数值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分类研究进展,对链格孢属真菌系统发育的认知和相应的应用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盘龙参内生真菌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盘龙参[Spiranthes sinensis(Pers)Ames]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49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鉴定为3目、4科、9属。其中曲霉属、镰刀孢属、丝核菌属为优势种群,分别占已分离菌株数的16.3%、14.3%和14.3%。不同组织部位所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在种群及数量上都存在差异:根中的优势属为镰刀孢属,占到了根中分离菌种数的23.5%;叶中的优势属是链格孢属,占到叶中分离菌种数的26.3%;茎中的优势属为长蠕孢属,占到叶中分离菌种数的23.1%。表明盘龙参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专一性。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黄栌和桑树上的新病原腐朽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北京地区两种新的由锈革孔菌科真菌引起的树木腐朽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石榴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punicata Y.C.Dai,B.K.Cui & Decock)和桑木层孔菌(Phellinus mori Y.C.Dai & B.K.Cui).石榴嗜蓝孢孔菌可以引起黄栌干基腐朽,桑木层孔菌则主要造成桑树的心材腐朽.根据采集的标本对这两种新的病原菌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菌种分离和培养性状描述.  相似文献   

10.
小穴壳菌属(Dothiorella Sacc.)(有性阶段是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Cas.)、疡壳孢属(Dothichiza Lib.)、壳囊孢属(Cytospora Ehrenb.)、盾壳霉属(Coniothyrium Sacc.)等4属真菌是引起树木溃疡病的主要病原真菌类群,是我国现阶段森林的重大有害生物.本文报道了这4个属的真菌基于28S rDNA-PCR-RFLP和RAPD解析的分类学研究结果,15个供试菌株聚为4类,每一类即一属,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属的传统分类地位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ITS-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井冈山毛竹菱斑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从108块毛竹病斑组织中分离获得30株真菌,选择分离频率高的菌株为研究对象,结合ITS-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节菱孢属菌(Arthrinium sp.)、赤霉菌属(Gibberella zeae)和炭角菌属(Xylaria sp.)5个属.经过室内和田间有伤接种致病性测试证实,尖孢镰刀菌、链格孢菌、节菱孢属菌、赤霉病菌和炭角菌属皆具有致病性,其中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性最强,分离相对频率最高,初步推断其为井冈山毛竹主要致病菌类群.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以来新疆塔城地区杨树发生大面积杨树枝干病害,给杨树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研究俄罗斯杨枝干病害时,以5年生新疆塔城地区俄罗斯杨枝干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获得了一株链格孢属真菌,根据其菌丝及孢子形态结合ITS序列进行了菌种鉴定,因链格孢属真菌可引起多种植物病害,采用5种常用的杀菌剂对其进行室内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链格孢属真菌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室内药剂筛选结果显示,10%多抗霉素对供试菌株毒力最强,EC50值为0. 035 1mg/m L,其他依次为80%代森锰锌、65%代森锌、50%多菌灵和70%甲基硫菌灵。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越冬期枣树组织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并从中筛选出对枣缩果病病原有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从越冬期健康枣树的树皮、枣股、枝条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225株,共鉴定出12个真菌属,其优势属为茎点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和镰刀菌属。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期健康枣树组织中内生真菌分布普遍,种类丰富;不同品种、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差异。室内平板对峙实验结果表明:在225株内生真菌中,有25株内生真菌对枣缩果病病原茎点霉菌1-2有抑制作用,最高抑菌率为85.45%;有14株内生真菌对病原壳梭孢菌1-5有抑制效果,最高抑菌率为76.00%;内生真菌F7和F8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而且均有明显的抑菌带,这说明上述两株菌均可产生抗菌代谢物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肉桂、香茅、大蒜和互叶白千层4种芳香植物精油对12种竹林病原真菌的抗菌性能和4种精油的有效抗菌成分,以期将芳香植物精油利用到竹林病害防治中,开发出高效、经济、无污染的竹用生物农药。【方法】试验用3%聚乙烯醇乳化肉桂、香茅、大蒜和互叶白千层4种植物精油,利用含不同体积分数(0.005%~2.0%)精油的PDA培养基测试4种精油对12种竹林病原真菌(裂褶菌、暗色节菱孢、丝核菌、长蠕孢、尖孢镰刀菌、尖孢枝孢、腐皮镰刀菌、链格孢、出芽短梗霉、黑附球菌、竹针孢座囊菌和竹黄)的MIC(最小抑菌浓度)和MFC(最小杀真菌浓度)。根据MIC和MFC的结果,选择不同体积分数的精油:肉桂0.01%(黑附球菌与竹针孢座囊菌采用肉桂0.02%),大蒜0.05%,香茅0.1%(链格孢菌采用香茅0.03%),互叶白千层0.1%(包括尖孢枝孢、链格孢菌、出芽短梗霉、黑附球菌与竹针孢座囊菌)和0.5%(其余7种菌)及不同体积分数的化学成分(反式肉桂醛、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香茅醛、松油烯-4-醇体积分数与对应精油相同,香茅醇和香叶醇体积分数为香茅的25%);通过连续记录菌体的生长直径,评估各成分抗菌能力。【结果】肉桂、香茅、大蒜和互叶白千层精油均对12种供试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肉桂精油对12种真菌的MIC多为0.005%(2个菌为0.010%),MFC为0.01%~0.10%;大蒜精油的MIC为0.005%~0.01%(1个菌为0.200%),MFC为0.1%~1.5%(有2个菌超过供试体积分数2.0%);香茅精油的MIC为0.005%~0.03%,MFC为0.04%~0.50%;互叶白千层精油的MIC为0.03%~0.2%,MFC为0.2%~1.5%。经过耐药性分析(MFC/MIC比值),肉桂和互叶白千层精油耐药性较好,香茅精油次之,大蒜精油最差。此外经过验证,肉桂精油的抗菌有效成分是反式肉桂醛,香茅精油的有效抗菌成分是香茅醇和香叶醇,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有效抗菌成分是松油烯-4-醇,大蒜的抗菌成分为二烯丙基硫化物。【结论】肉桂、香茅、大蒜和互叶白千层精油均可以抑制竹林病原真菌的生长。综合MIC、MFC和耐药性分析结果,肉桂精油抗菌效果最佳;其次是香茅精油和互叶白千层精油,但互叶白千层精油价格昂贵,应用的经济价值较低;大蒜精油MFC过高且耐药性差,不适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五种用材竹的致霉菌及其致霉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从室内和野外发霉变色的五种竹材上分离鉴定并回接替龙竹材,得知30多种真菌可引起竹材霉变。其中,致霉性较强的有枝抱(CladosPoriumspp.)、青霉(Penicilliumssp.)、曲霉(As-pengillsspp.)、节菱孢(Arthriniumspp.)、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绿木霉(Trichodermaviride.)、毛霉(Mocorspp.)、毛壳菌(Chaetomiumspp.)等。文中描述了除青霉、曲霉、毛霉以外的致霉性强的12种菌的形态特点,分析了它们的致霉特征及致霉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八种城市旱垂柳林木材腐朽菌分解能力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8种城市旱垂柳Salix matsudana var.pseudo-matsudana的木材腐朽菌,树舌Elfvingia applanata(Pers.)Karst.、香栓菌Trametes suaveolens(L.)Fr.、单色下皮黑Cerrena unicolor(Bull.:Fr.)Murr、桦革裥Lenzites betulina(L.:)Fr.、黑管菌Bjerkandera adusta(Willd.:Fr.)Karst、毛革盖Coriolus hirsutus(Wulf.:Fr.)Quél.、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L.:Fr.)Quél.、多毛盖菌Funalia gallica (Fr.)Pat.对旱垂柳木材的分解能力,研究其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8种旱垂柳木材腐朽菌的降解能力排序为:毛革盖>云芝>香栓>多毛盖菌>单色下皮黑>树舌>桦革裥>黑管菌.其中毛革盖和云芝的分解能力最高,在100 d内即可将柳材样品分解解体,降解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17.
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内生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中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及其与木材内环境因子的关系,为降香黄檀内生真菌价值评价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为指导降香黄檀人工促进心材形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木材理化性质,研究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并采用方差分析、冗余分析等手段分析其与降香黄檀内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经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2 193 336条序列,碱基总数为761 438 850 bp,有效序列平均长度为385 bp。得到3 621个OTUs,分属26纲67目116科167属186种。纲水平上,心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伞菌纲、粪壳菌纲和散囊菌纲,边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粪壳菌纲、座囊菌纲、伞菌纲、地舌菌纲和银耳纲;属水平上,心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暗枝顶孢壳属、镰刀菌属、孢子丝菌属、黑酵母样真菌属和球托霉属,边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镰刀菌属、毛色二孢属、枝孢属、念珠菌属、德巴利酵母属和木霉属;种水平上,心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孢子丝菌环境种、卵形孢球托霉菌和尖孢镰刀菌,边材内生真菌优势菌群为可可毛色二孢菌、酵母菌和镰刀菌。方差分析、冗余分析等结果表明,p H、灰分和钾元素与降香黄檀内生真菌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呈负相关,热水抽提物、镁和钙元素与大部分属真菌群落呈正相关,与少量属真菌群落呈负相关。含水量、热水抽提物、矿质元素钙和镁与多样性指数Chaol、Shannon和Simpson指数呈正相关,p H、灰分和钾元素与其呈负相关。【结论】降香黄檀心材和边材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群落,群落结构丰度和多样性均为心材大于边材。引起心材和边材内生真菌群落结构性差异的主要木材内环境因子为p H、灰分和矿质元素钾,引起多样性差异的主要木材内环境因子为p H、含水率、矿质元素钙和钾,且含水平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两种溶菌细菌防治马尾松赤落叶病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物防治是森林病害综合防治重要手段之一,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系的平衡,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森林上应用微生物大隔孢伏革菌(Peniophora gigantea(Fr.)Mass.)孢子悬浮液保护松树免遭多年层孔菌(Fomes annosus(Fr.)Cooke)危害,已在生产上应用.抗生细菌的利用,在国外已作过一些工作,Swinluine(1973)、Thirumalachar(19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对臭蒿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孢子萌发法对抗菌流分进行活性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分析抗菌流分的物质组成。结果显示:臭蒿粗提物分离纯化得到13种流分(Fr.1~Fr.13),其中流分Fr.5抗菌活性最好,对流分Fr.5进一步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4种流分(Fr.5.1~Fr.5.4)。臭蒿粗提物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的EC50为5.04 g/L,流分Fr.5.2的EC50为0.57 g/L。LC-MS分析出流分Fr.5.2主要由去氧双羟基蒿甲醚(17.00%)、去氧双氢青蒿素(43.65%)、去氧青蒿素(16.15%)组成。以双氢青蒿素为标准品,测得流分Fr.5.2中双氢青蒿素的质量分数为40.95%,双氢青蒿素对烟草链格孢菌孢子的EC50为2.70 g/L,表明流分Fr.5.2中主要抗菌物质为青蒿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具有病原菌拮抗活性的樟叶越桔嫩枝内生真菌,为活性内生真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等5种病原真菌和密粘褶菌Gloeophyllum trabeum等3种木腐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真菌的拮抗活性.[结果]有7株内生真菌对绵腐卧孔菌Po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