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范围的大面积“黑色虾瘟”,给今年的对虾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蛤虾农以沉重的打击。但在这种形势下,在全国许多地方,仍有不少单位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养虾生产取得了好收成。这就充分说明了“虾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虾病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2.
在对虾加工生产的挑选,分级及质量检验中,时有色泽浊白,肉质松软的虾体,欲称“油虾”。“油虾”一般认为是对虾的异种,在出口加工中挑出做“内销”处理。“油虾”的虾体形态与对虾无明显差异,仅色泽、弹性、肌肉质感及水煮后品味时与对虾不同。 为确保出口对虾质量和食品卫生,做到人食无害,有必要对“油虾”进行分析研究,做出正确的卫生评价,收到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漳浦县对虾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养殖面积从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养殖品种由原来单一的长毛对虾,发展到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草虾、短沟对虾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由单季养殖,发展到“双季”甚至“三季”养殖,而且也有部分地区开展了“虾贝混养”、“虾鱼混养”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在温岭地区养殖“黄海2号”中国对虾的混养模式,进行了“虾-鱼”、“虾-蟹”、“虾-鱼-贝”、“虾-贝”等多种养殖模式的混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黄海2号”中国对虾在7月中旬高温季节来临之前生长速度快,但进入高温季节,当水温达到30℃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放养密度在每亩1.10万~1.55万尾时,中国对虾单产为...  相似文献   

5.
<正> 1 “超大规格超高效益”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超大规格”指的是生物学体长14~18cm的对虾。自从1993年对虾暴发病毒病以后,北方养殖中国对虾一般6月中旬到7月发病出池,对虾的生物学体长一般在6~12cm,我们把这一体长范围的中国对虾称小规格虾。目前在一定单产情况下,其规格达到生物学体长12~14cm,这可以认为是大规格虾。因此,我们把14~18cm的虾称超大规格虾。  相似文献   

6.
如何走出养虾业的困境烟台市芝罘区第二水产养殖公司经理于昊嘉对记者说,发挥技术优势,提高养虾单产,采用配合饵新,多次捕获,多品种出口。烟台市芝罘区第二水产养殖公司是山东省著名的“千亩方对虾精养高产”技术示范典型。其“对虾集约化养殖试验”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千亩方对虾大规格高效益精养技术开发”获山东省“丰收奖”与“星火计划”科研奖。面对养虾困境,该公司领导总结科学养虾经验;广泛搜集国内外养虾最新技术情报;请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菜州市水产局建立的虾病综合防治“会诊部”和“虾病防治会诊档案”。使养殖对虾有了“就医场所”。目前,全市5万亩养殖对虾长势好、个体大、丰收在望。  相似文献   

8.
贺玲斐  黄金陵 《水产学报》1990,14(3):239-243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加工的废弃物——对虾头[约占整只对虾30%~40%(W/W)]的数量也随之大增。因此,如何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它,提高其利用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大部份地区仅利用虾头制造鱼粉,作为饲料、饵料甚至肥料,利用价值很低;也有少数地区利用虾头生产“虾味素”、“虾黄素”和“虾酱”等制品。但对于这些制品的化学组成份,尤其是呈味成份的分布及含量尚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南方地区养殖中国对虾“黄海2号”的适宜模式,开展了“虾-鱼”、“虾-蟹”、“虾-鱼-贝”、“虾-贝”等多种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中国对虾.“黄海2号”在南方地区养殖,7月中旬高温来临之前,生长速度快,但进入高温季节(水温30℃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减缓。放养密度每667m2 1.1万.1.55万尾时,对虾单产为34.2~61kg。除“虾一鱼”试养模式的1个池塘外,其余均获得了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东南亚地区的斑节对虾生产由于虾苗受病害侵袭,养殖面积锐减,预计1990年斑节对虾产量将下降50%。另外,欧美相继推出新产品“虾汉堡”,增加了虾的需求量。因此,今年全球斑节对虾的供应量将严重不足,虾价看俏。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芝罘区第二水产养殖公司是山东省著名的对虾精养高产典型。其“对虾集约化养殖试验”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千亩方对虾大规格高效益精养技术开发”获山东省“丰收奖”与“星火计划”科研奖;“亲虾越冬技术及其子代养成研究”通过专家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该公司2.68亩虾池精养试验亩产和用越冬亲虾所育苗种养成的大规格对虾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沿海人工养殖对虾热湖的不断高涨,人们的注意力已不再是“人工能不能养虾,养虾能不能赚钱”,而是把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如何提高养虾成活率”“怎样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滦南县自一九七九年发展养虾以来,由大面积鱼虾管养到大面积对虾粗养,不断走上了大面积精养高产的道路,一九八五年成为养虾千吨县,一  相似文献   

13.
《齐鲁渔业》2010,(6):63-64
为切实做好2010年对虾亲虾资源管理工作,保证对虾亲虾顺利进入渤海产卵区,有效养护和进一步恢复对虾资源,5月1~19日,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局对全县海域实施“小禁”,禁止捕捞对虾亲虾。为此,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借助年审、渔船检验和安全检查等有利时机深入渔业乡镇、  相似文献   

14.
<正>一、对虾白斑综合征的发病和流行情况1.对虾白斑综合征的发病情况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台湾地区发生养殖斑节对虾受病毒感染而大批死亡事件,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出现的所谓虾瘟。1993年,日本、中国养殖对虾大量发生白斑综合征而死亡,损失极其严重;1994年底,泰国、印度、马来西亚也有养殖对虾死于该病的报道。随后,白  相似文献   

15.
近期,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推荐的2010年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确定。主推品种为;“黄海1号”中国对虾、“黄海2号”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主推技术为: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和北方节水渔业综合养殖技术。对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是在保证原有对虾产量的同时,实行虾蟹混养、虾蜇混养、虾鱼混养,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水环境是对虾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管理好水质,是养虾成功的关键。即墨市对虾养殖经过了十几个春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为了使养虾业能稳定、健康地发展,笔者及时总结对虾养殖户多年来的养虾生产实践,探讨形成了—套在对虾养殖中水质管理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对虾养殖业出现大起大落,很不稳定。我县养虾生产也同其它地区一样,养虾有人赚有人亏,其亏本的主要原因就是虾病的暴发。目前威胁最大的虾病是对虾“白斑病”,对于对虾白斑病的防治方法世界上养虾国家都在研究,我国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也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上,  相似文献   

18.
刘永昌 《海洋渔业》1982,(3):125-127
<正> 前言对虾(penaeurs orientalis Kishinouye)是我国北方沿海省、市海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为提高渔获量和合理利用资源,近几年“大目囊”网、“虾拖1号”网以及对虾“底流网”、浅水对虾“围网”和浮拖网的渔具、渔法的试验成功,进一步证实了针对鱼、虾的生态习性设计和改革的渔具、渔法,具有科学性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9.
<正> 各地对1993年“虾瘟”的病因有各种分析:有的认为,由于水域环境条件恶化,海洋赤潮濒繁发生,裸甲藻等有毒藻类高密度繁殖所引发;有的认为,多数地区的虾池面积超过了当地的生态容纳量,破坏了生态平衡;有的则认为,虾池老化,育苗、养殖工艺未得到贯彻;有的认为,“引种”时检疫不严,海外的“虾瘟”早在6年前即已发生,而近年来各地还盲目竞相“引种”,无人把关;有的认为,养虾业年年为国家创收巨额外汇,而科研经费却严重不足,科研落后于生产。 从目前多数研究单位检出的病源为杆状病毒。基本可以认为:“虾瘟”的病因是杆状病毒。杆状病毒在虾体内快速发展,导致虾体各组织器官严重坏损、功能降低或丧失,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20.
科技消息     
人工养殖对虾,是广西沿海各地近年开展的养殖主要品种之一.但是由于北部湾盛产的长毛对虾性腺成熟较迟,每年5、6月间亲虾才能产卵孵化,10至11月方能育成虾.这样,每年只能放养和收获一次对虾,使养殖场的人员和设备年年处于“半休”状态. 北海市对虾养殖场的科技人员,决心改变这种“半休”局面,去冬他们将适于在福建省生长的具有耐寒、性腺成熟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