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 水貂一年换二次毛被,4月至5月冬毛换为夏毛;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夏毛换为冬毛。水貂换毛都以光周期为条件,受脑下垂体的控制。短日照的到来是水貂夏毛换为冬毛的开始,因此用人工改变自然光照的方法,可促使水貂毛皮提前成熟。我场于1976至1978年连续三年进行了控光试验,人为地将横道河子当地9月21日的秋分信号提前到8月上旬,诱导水貂提前换毛,以达提前取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水貂毛皮成熟观察技术金江河北省黄骅市科委(061100)认识水貂换毛规律,搞好毛皮成熟观察,做到成熟即宰,适时取皮,不但提高毛皮质量,而且大大降低饲养成本。为此,将水貂换毛规律及成熟观察技术简介如下,供饲养户参考。一、水貂换毛规律水貂换毛是一个自然生...  相似文献   

3.
人工埋植褪黑激素(Melatonin,简称MLT)可以引起水貂的秋施换毛提前。本文对秋季换毛提前的水貂皮进行了组织学研究。我们将毛被脱换与皮肤的组织学化联系起来,使用光学显徽镜对这些变化进行了定检验。检验指标如下:表皮与真皮厚度,毛囊长度,绒毛数量及及毛的活性等。这些指标发生相关变化。褪黑激素处理可使上述所有组织学指标较对照组提前5-6周。促进提前换毛的褪黑激素剂量为:雄性5mg以上,雌性2.5m  相似文献   

4.
水貂“食毛症”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预防和防治水貂“食毛症”方面取得了点滴经验,现介绍给广大读者,仅供参考。1 增加光照在水貂换毛期,发现摆放在棚南面能够见到阳光的水貂,发生“食毛症”的为3%~5%,而摆在棚里面和阴面见不到阳光的水貂发生“食毛症”的高达8%~13%,(以食掉尾毛算起)。因此,在水貂换毛初期,适当让处于换毛期的水貂接受光照,可减少水貂“食毛症”的发生,因为水貂发生“食毛症”是因为体内缺少磷和钙的一种反映,而适当增加光照正是对水貂缺钙的一种自然补充。增加光照,还有利于此时的水貂加快毛绒脱落和冬毛生长。2 掰 牙…  相似文献   

5.
水貂每年冬夏两次换毛,夏毛无利用价值,冬毛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人工饲养水貂目的是为了多产仔,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毛皮,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根据水貂的生物学特性和生理需要,全面科学地做好水貂繁殖及换毛期饲养管理,创造一个有利于水貂繁殖和换毛的饲养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正> 水貂的繁殖周期和换毛周期是与光周期紧密相关的。水貂原产于北纬45°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形成了以自然界诸因素中最为稳定的光周期为条件,实现其季节性繁殖和季节性换毛的遗传特点。生产实践证明,根据光周期变化与水貂换毛相关的规律,采用控光的方法,人为改变水貂的换毛季节,能促使冬毛早熟,达到缩短皮貂饲养的时间,节约饲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埋植褪黑激素促进水貂生长,换毛,毛皮早熟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东北林业大学产褪黑激素(1、2号)、俄罗斯产褪黑激素(3号)和美国产的褪黑激素(4号)对水貂进行生长、换毛和毛皮早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号药效果理想,2、4号药次之,而俄罗斯产药最不理想。该药能促进水貂的新陈代谢和毛皮早熟,降低死亡率。并能提前30天取皮,每只貂节省成本21.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8.
水貂原产于北纬45度以北地区,是一种季节性换毛与繁殖的小型肉食性毛皮动物。每年二月下旬和三月份是水貂的发情配种季节,四月下旬到五月上旬产仔,八月底九月初开始脱夏毛长冬毛,翌年三月下旬开始脱冬毛长夏毛。近四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业已证明,水貂的换毛和繁殖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高纬度地区光周期的规律性变化是水貂季节性换毛与繁殖的信号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认识水貂换毛规律,搞好毛皮成熟观察,做到成熟即宰,适时取皮,不但提高毛皮质量,而且大大降低成本。为此,将水貂换毛规律及毛皮成熟观察技术简介如下,供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两户园地     
<正>水貂换毛期的管理(一)水貂换毛前的准备工作:进入9月份天气渐凉,水貂脱夏毛长冬毛的季节即将来临,因此,饲养者首先要对水貂笼箱逐一进行检查,对小室损坏的要及时进行修补.把准备打皮的水貂和种貂分开管理,对打皮的水貂要放在貂棚的北面,防止阳光直接照射.将貂棚朝风的一面进行遮挡,防止西北风的侵袭.  相似文献   

11.
水貂是一种重要的毛皮动物,其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谓光照控制,就是采用人工或者现代电子技术,模拟自然光照周期的变化,为水貂的繁殖、换毛提供适宜的光照时间和强度,以便使水貂生产向着适应人类需要的方向更快地发展。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水貂的生长发育和配种繁殖已经与自然光周期的变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自然状态下,水貂按季节更替随自然光周期的变化每年繁殖一次,换毛两次。而在人工控光状态…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光照条件水貂是季节性繁殖的哺乳动物,又是一年2次季节性换毛的毛皮兽。这种季节性的生殖和换毛是由于水貂祖先生活在北纬45度以上的地区,长期适应这种高纬度地区的环境条件,经自然选择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13.
<正> 很■种哺乳动物都表现出毛皮的季节性变化,这些变化与环境温度大幅度变动相适应,又使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动有所准备。毛从春季到秋季逐渐被更新或者一年更新两次(Ling,1970)。当毛囊进入活跃的再生时期时,换毛开始,导致旧毛的脱落和新毛的生长。水貂是检查换毛周期的光周期控制和激素控制的合适模型。在自然光照的条件下,成年水貂的春季换毛从4月中旬开始,井以蓝色皮肤色素沉着为特点,其换毛序是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分析水貂被毛黑色素含量差异及观察皮肤成熟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特征,为水貂毛色形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乌贼黑为标准品,利用酶标仪测定并比较金州黑水貂、银蓝水貂和吉林白水貂被毛总黑色素(Total melanin,TM)、真黑色素(Eumelanin,EM)及褐黑色素(Pheomelanin,PM)含量;通过甲苯胺蓝、多巴及多巴联合甲苯胺蓝分别对不同毛色水貂皮肤组织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金州黑水貂毛皮成熟期被毛TM和PM含量分别是换毛期的1.17和1.20倍(P0.01),EM含量显著高于换毛期(P0.05);银蓝水貂换毛期与毛皮成熟期被毛3种黑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吉林白水貂毛皮成熟期被毛TM和PM含量分别是换毛期的1.27和1.22倍(P0.05)。组织学染色显示,金州黑和银蓝水貂皮肤中均存在成熟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金州黑水貂的表皮和毛囊顶端,毛囊外根鞘和毛纤维髓质层有少量多巴阳性着色带;银蓝水貂皮肤的表皮和毛囊顶端多巴阳性着色带较少,毛囊外根鞘阳性着色较浅;吉林白水貂皮肤组织未见明显多巴阳性着色区域。综上表明,PM含量可能与水貂灰色和白色被毛表型相关,毛囊顶端的成熟黑色素细胞可能是水貂被毛色素沉积的主要细胞。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东北林业大学产褪黑激素(1、2号)、俄罗斯产褪黑激素(3号)和美国产的褪黑激素(4号)对水貂进行生长、换毛和毛皮早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号药效果理想,2、4号药次之,而俄罗斯产药最不理想.该药能促进水貂的新陈代谢和毛皮早熟,降低死亡率.并能提前30天取皮,每只貂节省成本21.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1 秋季水貂换毛期 水貂夏毛换冬毛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 ,此时如果水貂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低 ,不能满足水貂换毛需要 ,个别水貂就会发生自咬。2 准备配种初期 此时由于水貂随着配种时间临近而食量逐渐减少或各种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也是个别水貂发生自咬病的原因。在 2 0 0 2年 2月初水貂体况调整期间 ,笔者饲养的水貂有 3只发生自咬 ( 1公 2母 ) ,之后及时填加了一些营养全价的饲料 ,经 8~ 1 0d ,发病的 3只水貂即完全停止自咬 ,并于 3月 5日正常配种 ,两只母貂受配顺利 ,现在妊娠正常。3 母貂产仔期 母貂产仔后 1~ 3d ,有过自咬病史的母…  相似文献   

17.
<正> 1984年7月5日至12月18日,中国京金水貂饲料有限公司在河北省黄骅县沈庄水貂场,用江苏镇江黄山水貂饲料厂生产的水貂育成期、换毛期配合饲料进行饲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水貂出血性肺炎又称水貂假单胞菌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人、水貂、毛丝鼠等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特别是阴冷潮湿的秋末冬初,正值水貂换毛期,气温变化较大,低温潮湿,机体的抵抗力较弱,导致绿脓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 水貂原产于北美洲,长期生活在北纬40°以北地区.在系统发育和演化过程中,高纬度地区光周期的变化规律,已成为水貂繁殖和换毛周期的必要条件和时钟.实践证明,低纬度地区水貂连年不能正常繁殖的原因,并不是当地的温度、饲料以及其他因素,而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光周期的变化规律不能诱发水貂正常繁殖所致.地处皖南的徽州地区,处于北纬30°左右,属偏低的中纬度地带,冬季最短日照为10.28小时,比北纬45°地区冬季最短日照多1.38小时,这对水貂的换毛、繁殖十分不利,因此这个地区多年来水貂生产群平均一直没能突破3只.  相似文献   

20.
水貂原产于纬度较高的北美洲,它长期生活在光周期季节性变化明显的环境中。因此,这种高纬度地区的光周期就成为它们季节性换毛的必要条件。水貂一年换毛两次。冬毛换成夏毛开始于“春”分后,即4月上旬到5月上旬,到7月完成夏毛的生长发育,是长日照的反应。随着“夏至”以后日照逐步缩短,到8月末9月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