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好后备公猪提高其利用率对猪场生产至关重要。公猪的年替换率在40%~50%之间,如果公猪管理不当,出现无精、死精、精液稀薄或调教不成功的情况,对猪场将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就后备公猪的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集约化猪场种公猪对猪群品质的改良起巨大作用。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这就充分体现了种公猪在猪场生产中的重要性。集约化猪场每年种公猪的淘汰率为25%-30%。因此如何及时地培育优良后备公猪,保持公猪群的高繁殖性能,延长其使用年限,提高其经济价值,就需要对后备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后备公猪的科学选育及利用直接影响猪场制种效果和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体现规模化猪场的制种技术与水平。文章针对后备公猪选育的基本环节和操作要点,从如何选种选育、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种利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为规模化猪场后备公猪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后备公猪的选育是集约化猪场养殖的重要一步,本文从后备公猪选育的相关要求特点出发,主要综述了集约化猪场后备公猪选育的相关技术和技术路径,以期为集约化管理的养猪场养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1 猪场管理因素 猪场管理首要的是均衡生产,如果不能做到均衡生产,将对猪场栏舍利用率、种公猪的使用及淘汰、猪群转移、原料用品的采购储备计划、出栏计划等产生严重影响。接近性成熟的后备母猪对成年种公猪的气味敏感,这时调换圈舍会对猪群发情有影响.使后备猪不能按预期时间、数量参加配种。  相似文献   

6.
吴义师 《养猪》2000,(3):23-24
集约化猪场实行均衡流水式生产 ,几乎每天都要配种 ,公猪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猪的受胎率。现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总结如下。1 后备公猪的选留与调教1 .1 选留标准 在集约化猪场种公猪一般都选择外来纯种如大白、长白、杜洛克等 ,在商品场大多以杜洛克作终端父本。但近年来 ,杂种公猪也逐渐应用于配套系的生产。选留公猪应在兄弟姐妹中无阴囊疝、隐睾等遗传缺陷的窝中挑选初生重和断奶重较大的健康仔猪 ,在 6月龄时通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背膘厚等性能测定 ,精选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体形优美、肢蹄结实、睾丸饱满整齐的优秀个体 …  相似文献   

7.
管理好公猪提高其利用率对整个猪场十分重要,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因此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公猪作为一个猪场的核心群体,其担负着猪场的配种任务,决定着猪场未来育种的进展情况,所以在日常生产中公猪的饲养管理一定要严格把关。本文简要介绍公猪饲养管理过程中几个注意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葛亚东  康健 《动物保健》2014,(8X):113-113
种公猪挑选、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合理利用种公猪是种公猪饲养管理的三个重要技术环境,本文依次展开论述,旨在为地方猪场养殖效益的提升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集约化猪场提高种公猪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猪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中,营养水平偏低、饲喂量过多或过少、缺乏运动、配种过度等诸多问题在一些猪场不同程度存在,致使公猪性欲不高、精液品质较差.导致母猪情期受胎率低和产仔数少甚至不孕.给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很大损失。为此,笔者结合长期从事集约化养猪的生产实际,谈谈提高种公猪利用率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种公猪挑选、种公猪的饲养与管理、合理利用种公猪是种公猪饲养管理的三个重要技术环境,本文依次展开论述,旨在为地方猪场养殖效益的提升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养猪》1990,(4):15-15
俗话讲:“公猪好,好一坡;母猪好,好一窝。”养好种公猪极为重要。下面的方法对提高种公猪配种能力极有好处。一、重视后备公猪的培育根据后备公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在配合饲料时,应考虑少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多用品质优良的干草粉,还应配入适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这样既有利于肠胃蠕动,又不致于沉积过多脂肪,形成种用体况,培育成体躯高大,四肢粗壮,雄性强的公猪。后备公猪的饲粮配方应为:稻谷粉33%,玉米粉19%,米糠10%,麦麸15%,豆饼7%,鱼粉6%,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商品猪场中,无论是外贸猪场,还是内贸猪场,大都实行自繁自养,但大多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母猪和肉猪的饲养上,忽视了种公猪的饲养。而种公猪饲养的成功与否,不但影响到种公猪的使用年限,而且还影响到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及后代生活力,以致影响整个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搞人工授精的猪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本人就瘦肉型种  相似文献   

14.
集约化猪场实现均衡流水线生产,几乎每天都需要配种,公猪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猪的受胎率,现将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是猪场的核心,饲养种公猪是为了得到质量好的精液,因此要加强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使种公猪具有健壮的体质。  相似文献   

16.
种公猪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整个猪群质量,种公猪非常重要,选购必须引起重视。作者结合工作实践,着重从种公猪选购、运输、后备种公猪培育、生产公猪标准、饲养管理等方面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正若不养公猪,只养一头查、诱情公猪,所需公猪精液向专业公猪站购买,是猪场增收节支的良好途径。在规模猪场应用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种公猪,对提升养殖成绩和经济效益有着显而易见的效果,早已受到规模猪场的广泛认可。但是,具有优良繁殖性能的种公猪,其价格高达每头1.5万元以上,甚至更高,很少有人舍得买。并且,优秀的种公猪对营养的需求、饲养管理技术、养殖设施和环境的要求很高,一般猪场难以达到,引种的成功率只有60%~70%,综合利用年限在1年左右。所以,核算下来其配种费用很高,使不少规模猪场难以承受。是否有既能得到优秀种公猪基  相似文献   

18.
公猪对整个农场的遗传学上的影响力约为50%,而对猪场利润率的贡献占2/3(66%)。首先,对公猪的引进进行阐述。笔者对培育自己生产的公猪,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其理由如下。生产性能 1.种公猪应进行生产性能的测定。使用自己生产的公猪,或使用未经测定的公猪,即使成本有所下降,但在经济上这是一种错误的作法。即使公猪的成本降低了一半.但与饲料转化率、增重、肉质诸方面得以改进的公猪相比,二年间利润至少相差8倍。所以建议绝对不要自己培育公猪。  相似文献   

19.
根根后备公猪的生长发育特点,在配合饲料时,应考虑少用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多用品质优良的干草粉,还应配入适量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这样既有利于肠胃蠕动,又不至于沉积过多脂肪,形成种用体况。培育成体躯高大,四肢粗壮,雄性强的公猪。后备公猪的饲粮配方:稻谷粉33%,玉米粉19%,米糠10%,麦麸15%,豆饼7%,鱼粉6%,干草粉9%,石粉0.4%,  相似文献   

20.
后备公猪的采精调教是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基础 ,是家畜改良站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统一供精和改良站的经济效益。现将我站 10多年来的采精做法介绍如下。1 切实加强后备公猪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直接影响到调教的成功率。后备公猪一般 4~ 5月龄时必须分圈单个饲养 ,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后备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强壮的体况。加强运动 ,提高后备公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与其它种公猪接触 ,激发后备公猪的性欲 ,有利于调教。2 掌握合适的调教年龄一般本地公猪 5~ 6月龄 ,外种公猪 7~ 8月龄开始调教。调教过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